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23 16:35:13
QB 1138-1991 煤油炉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QB 1138-1991 煤油炉》是一项关于煤油炉产品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中所涵盖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多项与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性能相关的内容。虽然我无法访问标准的具体文本内容,但一般来说,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检测项目可能包括:
- 燃烧性能:对煤油炉在使用过程中的燃烧效率、稳定性和控制性能进行测定。
- 安全性能:包括防火性能、漏气测试以及紧急停止功能等。
- 材料质量:对炉体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进行检查。
- 耗油量及经济性能:评估单位时间内的油耗以及整体能效。
- 耐用性试验:评估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可能包括:
- 仪器测定:使用专门仪器对关键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 模拟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正常和极端使用情况以评估产品性能。
- 对比分析:通过对照类似产品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涉及产品范围:
该标准主要应用于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各类煤油炉产品。这包括用于家庭、工业及商业用途的不同规格和型号的煤油炉。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项目及方法需要参考该标准的完整文本或相关行业的专业资料进行详细了解。QB 1138-1991 煤油炉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油炉
标准号:QB 1138-1991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1-06-04
实施日期:199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QB 1138-1991 煤油炉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油炉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油为燃料的无烟道家用煤油炉(以下简称炉具)。QB1138-1991煤油炉QB1138-1991
QB 1138-1991 煤油炉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煤油炉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1138---1991
本标准规定了煤油炉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推适用于以煤油为燃料的无烟道家用煤油炉(以下简称炉具)。2引用标准
GB253煤油
GB/T2633日用糖瓷制品检验方法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GB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ZBY73005铝锅
3术语
3.1芯带升降式
通过芯带升降控制输油量的炉具型式。3.2输油管启闭式
通过输油管输油,用调节器启闭控制输油量的炉具型式。3.3工作表面
炉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高温工作表面。3.4满油液位
炉具放在与水平面倾斜2°的平面上,注满油而无溢出的最高油位。3.5大火焰置定值
完全燃烧并不产生烟雾的最大火焰。3.6小火焰置定值
不熄灭的最小火焰。
4产品分类
产品按结构分芯带升降式和输油管启闭式两种:a。芯带升降式(见图1)分为6芯、8芯、10芯、12芯、14芯、18芯;输油管启闭式(见图2)分为单头、双头。b.
5技术要求
5.1燃烧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06-04批准1992-01-01实施
5.1.1火焰稳定性
QB1138—1991
1-炉面;2-防风罩;3—调节器;4—加油盖:5—加油嘴;6-油器;7—发火盘;8—旋钮;9—锅架图2
1炉面;2—防风罩;3—调节器;4—贮油器;5-输油管,6—发火盘;7-旋钮;8锅架防风罩外侧不得形成火焰。
5.1.2火焰回火
对于芯带升降式炉具,火焰不准回到燃料容器内。5.1.3文火性能
在风速不大于1m/s的气流中,火焰不得熄灭。5.1.4热效率
炉具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热效率应符合表1规定。表1
产品类型
输油管启闭式
芯带升降式
6芯、8芯
10芯、12芯、14芯、18芯
热效率了,%
5.1.5炉具非工作表面的温升
a.旋钮不超过30K;
QB1138-
—1991
b.其他操作时手可能接触的部位不超过70K。5.1.6燃料温度
把炉具灌注到满油液位,以大火焰状态燃烧,直到燃料容器中90%的燃料耗尽时,燃料温度不得超过70℃。
5.1.7燃料消耗
在大火焰状态燃烧,燃料的消耗应符合表2规定。表2
燃料消耗.kg/h
输油管启闭式
芯带升降式
5.1.8火焰蠕动
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4h,在这全过程中,火焰不得有明显的变化。5.1.9燃料渗出
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4h,不得有燃料渗散到炉具的外表面。5.2结构
5.2.1稳定性
炉具应放置平稳,在倾斜15°的平面上,必须保持平稳。5.2.2内外芯带管
旋转调节器,内外芯带管应上下灵活,不得变形和影响使用。5.2.3火焰调节器
火焰调节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炉具点燃后,调节器应便于操作;a.
b.升降式调节器应旋转灵活,无打顿、卡壳现象,不允许自动下降。5.2.4大、小火圈
大、小火圈与发火盘应配合良好。5.2.5锅架
锅架应稳定牢靠,当使用活动支架时,应翻转灵活。5.2.6油标指示器
油标指示器移动灵活,能显示油位。5.2.7贮油器、输油管
贮油器和输油管不得渗油,
5.3外观
5.3.1炉具外表面应无明显的缺陷,在使用时必须接触的零部件端部应光滑。5.3.2瓷
塘瓷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表面应涂糖均匀、光滑,不得出现鱼鳞爆,无明显变形、爆瓷、裂纹,无明显影响美观的色差a.
气泡、针孔、凹点粒;
b、塘瓷经密着试验后,不得呈块状。5.3.3喷漆
喷漆外表面漆膜牢固,漆面光亮,无明显针孔、挂漆、渣粒。非主要面允许漆层较薄和局部露底、针291
孔、桔皮形、挂漆、渣粒等缺陷。5.3.4电镀
电镀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QB1138-1991
a.电镀件外观应光亮均匀,主要面无花斑、锈迹等缺陷;非主要面允许色暗、花斑现象;b。电镀层经4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后,基体耐蚀达4级。5.3.5其他表面处理(发黑、浸蜡)其他表面处理件表面光亮、厚薄均匀、无锈斑。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室室温应为(20士15)℃,室温波动应小于土3℃。室内无影响燃烧性能的气流存在。6.1.2测试用煤油应符合GB253的规定要求。6.2试验用计量器具
6.2.1试验用计量器具按表3规定配置。表3校验煤油炉用计量器具
试验项目
水温、油温
表面温
水量、油
计量器具名称
干湿仪
玻璃温度计
温度指示仪
6.2.2计量器具使用前均应按有关规定校正。6.3试验规定
0~50℃
0~100℃
0~200℃
0~5m/s
最小刻度
6.3.1燃烧试验的准备
按说明书适当地加以安装和定位,将锅放在炉具上,用大火焰燃烧1h灭火,然后平整芯带,除去碳化物。芯带升降式炉具的芯带露出高度约为(10士2)mm。6.3.2燃烧性能试验前火焰的调节将预烧过的炉具灌满油液位后点燃,调节到大火焰状态,将锅放在炉具上,待0.5h稳定后,开始做燃烧性能试验。
6.4试验项目
6.4.1火焰稳定性
以小火焰状态燃烧0.5h后,突然转到全开位置,在5min后,观察防风罩外侧有无火焰形成。6.4.2火焰回火
以大火焰状态燃烧,将火焰迅速调小,观察火焰有否回到大、小管(即装配炉带的管子)或贮油器内。6.4.3文火性能
按图3配置各部位清洁的20cm铝高锅、温度计和搅拌器(搅拌器按图4加工)。在炉具的高度上测得水平风速为1m/s,将铝高锅中1kg水加热至(82土3)℃,在0.5h内不再调节火焰,如果需要可任意移动铝高锅,以炉具中心为基点,移动距离不得超过7.5cm,观察炉具的火焰是否熄灭。6.4.4热效率
热效率测试应按下列顾序进行:a.
热效率检验装置连接方式见图3、图4;QB1138-1991
1-玻璃温度计?2-搅拌器;3—铝高锅;4—炉具注:①玻璃温度计应放置在水深二分之一处的中心位暨。②搅拌器应放置在不接触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图4
1搅拌片;2--螺母;3--拉手;L--D/6;LzH+160;dD-20;d2-D/4;dD/6d,—5D/8;h-—10mm;D锅直径,mm;H一锅高度,mm:搅拌片用1mm铝板:拉手用$4mm镀锌钢丝293
QB 1138-1991
检验用锅采用ZBY73005中规定的抛光高锅,锅的直径和水量应按表4选择;表4
锅直径,cm
加水量,kg
输油管启闭式
搅拌器可按图4加工;
芯带升降式
按6.3.2条调整后,将铝高锅盛以规定水量,置于炉具上,并使锅中心对准炉具中心,记录炉具中煤油质量;
水初温应取室温加5℃,水终温应取水初温加50℃,初温和终温前5℃开始均匀搅拌,并记录水终温时的煤油质量;
炉具热效率按下式计算:
G,C(t2 --ti)
式中:n-——热效率,%;
G, -加水质量,kg ;
—水的比热,4.1868×10-3MJ/kg·C;一水终温,C;
水初温,℃;
煤油低热值,41.868MJ/kg;
煤油耗量,kg。
同样条件的热效率测定至少做二次,取平均值。当相对误差(大=小值g.
进行,直到合格为止。
6.4.5表面溢升
平均值
≥0.05时,应再重新
按6.3.2条调整后,测量旋钮和手可能接触的炉具表面的温升,每隔0.5h测一次,直到平衡为止。测得值减去室温为温升值。
6.4.6燃料温度
燃料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芯带升降式:在满油液位下,按6.3.2条调整。当90%燃料耗去时,将温度计从加油嘴的孔中a.
插人油测得的温度;
b.输油管启闭式:在满油液位下,按6.3.2条调整。当90%的燃料耗去时,将加油嘴口向上,打开加油嘴盖,将温度计插人油中測得的温度。6.4.7燃料消耗
按6.3.2条调整,连续燃烧4h,确定其耗油量。6.4.8稳定性
炉具放在平木板上,将板与水平面倾斜15°察看炉具是否有翻倒现象。6.4.9贮油器
贮油器的渗油试验,将炉具放置在白纸上,静置12h后观察。6.4.10糖瓷密着性能
密着性能测定按GB/T2633规定的密着性能测定的方法执行。6.4.11电镀
按GB5938的规定进行,并按GB5944的规定进行评价。294
6.4.12火焰蠕动、燃料渗出
按6.3条调整,点燃后目测。
6.4.13塘瓷外观
QB1138—1991
塘瓷件外观检验自测,检验速率每分钟不少于3件,仲裁时可对照标准样品。6.4.14其余条均手感目测。
7检验规则
7.1产品必须经制造厂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7.2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采用每百单位不合格品数(计件法)检验。7.3交收检验按GB/T2828的规定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4和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7.3.1交收检验的不合格分类、项目名称、合格质量水平见表5。7.3.2
交收检验的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见表6。表5
不合格分类
项目名称
稳定性
火焰调节器
大、小火圈
内外芯带管
油标指示器
其他表面处理
91~150
151~~500
501~1200
1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500000
500001
技术要求章条
样本大小
试验方法章条
合格质量水平(AQL)
合格质量水平(AQL)
QB 1138--1991
7.3.3经交收检验判定为不合格批时,该批产品由交货方返工整理后才能再次提交检验。7.4型式检验按GB/T2829的规定进行,采用判别水平I和-次抽样方案。7.4.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的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后,每年不少于一次;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或收货单位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型式检验的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定数组和样本大小见表7。表7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火焰稳定性
火焰回火
燃料温度
贮油器
文火性能
热效率
表面温升
燃料消耗
火焰蝎动
燃料渗出
密着性能
技术要求章条
试验方法章条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判定数组
7.4.3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合格批中抽取,并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抽取样本数为13只,先按表5、表6检查判定合格后,再按表7的项目进行检查;a.
按表7的项目进行检查;
样本大小
对表7的部分项目进行检查;
电镀件抽取的样本数以一个炉具考核表面累计为1dm2评价。若一个炉其的电镀件考核表面累计不满1dm后,按比例抽满1dm2后,再进行评价。1经型式检验被判为不合格,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可重新进行检7.4.4
因试验设备故障或操作错误而影响检验结果时;受检企业提出复验要求时;
企业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后。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产品应有商标、制造厂名等永久性标志。8.1.2若有特殊要求,产品应有警告标志,警告标志内容包括:a.
只能使用煤油;
燃烧时不得灌注或搬运;
QB1138-1991
在未加通风的场所或有气流处不得使用;不得在容易打翻炉具的地方使用;刚使用完毕时不得接触,以免烫伤。内包装应标有等级、产品名称、商标、型号等标志。外包装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数量、体积、毛重、出厂日期、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潮、防震等标8.2包装
8.2.1内包装采用瓦楞纸盒,盒内有合格证、说明书。8.2.2外包装采用纸箱或木箱,木箱内应有防潮纸。8.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动、挤压、抛掷、严禁雨淋受潮及魔蚀物品侵蚀。8.4贮存
产品必须贮存在干燥、通风、周围无腐蚀气体的仓库内,库房内相对湿度小于85%,箱距地面20cm以上。
8.5保质期
产品在符合8.3、8.4条时,保质期为一年。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由上海奋发金属品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珠莲、李晓明。297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 1138-1991 煤油炉》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 1138-1991 煤油炉》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 1138-1991 煤油炉》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