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26 09:36:2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具体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内容如下: **检测项目:** 1. 绝缘电阻测试: 测量电动机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2. 耐压测试: 检查电动机绕组与外壳之间的耐电压能力。 3. 温升测试: 测试电动机在负载运行条件下的温度升高情况。 4. 振动测试: 测试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机械振动的程度。 5. 噪声测试: 测试电动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级别。 6. 性能测试: 包括转矩、转速和效率等性能指标的测定。 **检测方法:**

所有检测项目一般会按照标准中的具体规定进行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 绝缘电阻测试: 用兆欧表或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
  • 耐压测试: 使用交流耐压试验仪器,按步骤加压测试。
  • 温升测试: 通过电阻法或温度计法测量温升。
  • 振动测试: 使用振动测量仪器记录振动幅值与频率。
  • 噪声测试: 采用声级计测量,并记录环境噪声数据。
  • 性能测试: 使用电机测试台,配合力矩、转速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量。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数控机床领域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具体包括:

  • 应用于车床、铣床、磨床等各类数控机床的直流伺服电动机。
  • 配套使用的直流伺服控制系统。
  • 其他需要精密位置控制或速度控制的机械系统。

总结来说,《JB/T 10272-2001》标准中所包含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专门规范与保障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性能与安全,确保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可靠运行。

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10272-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06-04

实施日期:2001-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10271—2001本标准根据JB/T8832—1999《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在IEC60034-1:1996《旋转电机定额与性能》和IEC72-1:1991《旋转电机尺寸与功率等级》的基础上编制的。本标准部分采用GB/T7345—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数控机床用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数控机床及类似用途的直流伺服电动机。本标准于2001年6月首次发布。JB/T10272-2001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272-2001

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JB/T10272—2001

直流伺服电动机是数控机床十用得最早的一种伺服电动机,直至现在仍在广泛地使用。上,绝大部分都是永磁式的直流伺服电动机。本标准编写目的旨在使国内产品向国际水平靠拢,并能指导行业生产。本标准根据JB/T88321999《机床数字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要求,在国际电T委员会IEC60034-1《旋转电机定额与性能》(1996年版)和IEC72-1《旋转电机尺寸与功率等级》(1991年版)的基础上,参考国际著名大公司的产品样本并结合我国企业生产情况编制的,并尽可能与上述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保持--致。本标准部分采用GB/T7345-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门。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床研究所。本标主要起草人:谢财忠、厉承兆。本标准于2001年6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北京机床研究所负责解释。58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 C. servo motorsJB/T 10272—2001

本标准规定广数控机床用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数控机床及类似用途的直流伺服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不的可能性。GB 755---20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dtEC60034-1:1996)GB/T756--1990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13/T757:1993旋转电机圆锥形轴伸GB/T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1EC 60068-2-3:1984)

G13/T2423.16·1999电L电子产品坏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idt IEC 60068-2-10:1988)

试验」和寻则:长霉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vIEC529:1989)GB/T7345-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7346--1998控制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GB/T10069.1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neq ISO 61680-1: 1986)

GB/T 10405—1989 E

控制微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JB/T8162---1999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作区

噪声【程测定方法

在电动机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能长期工作的区域称为连续工作区;在连续工作区之外,允许电动机短时运行的区域称为断续工作区。工作区用转矩和转速的二维平面坐标表示,3.2额定功率

在连续工作区内,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3.3额定转矩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6-04批准2001-10-01实施

JB/T10272—2001

在连续工作区内,电动机输出额定功率时的转矩。3.4额定转速

电动机在连续工作区内,在额定转矩下允许工作的最高转速,连续堵转转矩

在连续工作区内,电动机堵转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3.6连续堵转电流

在连续工作区内,对应连续堵转转短时的电流。额定电压

电动机在连续工作区内,对应电动机额定功率时的电压。3.8最大转矩

电动机允许短时输出的最大转矩。3.9最大转速

在连续工作区内,电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3.10反电势常数

电动机在单位转速下感应的空载反电势值。3.11静摩擦转矩

电动机在不通电时,在转轴[施加转矩面又不会引起转动的最大转矩值。4分类

4.1型号命名

电动机的型号命名按GB/T10405的规定,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和派牛代号等部分组成。

4.1.1机座号

机座号及其相应的凸缘安装孔中心基圆直径和安装止口直径推荐按表1的规定使用。表1

65(70)

130(145)

(200)

注:括号内数据可选用但不推荐。586

凸缘安装孔中心基圆直径

65(70)

130(145)

(200))

JB/T10272-2001

电动机的连接尺寸及公差应符合GB/T756、GB/T757和GB/T7346的规定。4.1.2产品名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SZY.-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

SZT—--他激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反馈元件代号用下列字母表示,当电动机中装有两种以上反馈元件时,各元件代号的排列次序依次为 C.M.X,W :

C—测速发电机;

M--光电式脉冲编码器;

X旋转变压器;

位置传感器。

电动机带有失电制动器时,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乙表示,并位于反馈元件代号后面。4.1.3性能参数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用两位数字或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其含义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给了说明4.1.4派生代号

派生是指结构派生和性能派生。派生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C表示,但不得使用\”字母。其含义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给予说明。4.1.5型号示例

带测速发电机、制动器的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165SZY-CZ01

派生代号

一性能参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4.2基本外形结构及安装型式

电动机的安装型式为端面止口带凸缘电动机的基本轴伸型式为键槽轴伸。反馈元件安装于电动机的后罩内,根据需要可以配置--种或多种反馈元件。5技术要求

5.1环境适应性

5.1.1气候环境适应性

电动机的工作气候环境条件及贮存、运输气候环境条件见表2。表2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强

工作气候条件

0~40℃

30%~95%(不凝露)

86-~106 kPa

贮存、运输气候条件

10~+55℃

95%(400)

86-106 kpa

5.1.2海拔高度

JB/T 10272-—2001

当海拨高度不超过1000m时,电动机应能保证各项技术指标。当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需考虑空气冷却效案的减弱,此时需按制造厂与用广之间的协议进行设计和使用。5.1.3振动、冲击

电动机应能承受6.36、6.37规定的振动、冲击试验,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零部件的损坏、变形和紧固件松动等现象。通电后电动机应能正常1作。5.2外观及装配质量

5.2.1外观

电动机表面不应有锈蚀、涂覆层脱落、碰伤和划痕,紧固件连接应牢固,接线装置标记及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5.2.2外形及安装尺寸

电动机外形及安装尺寸符号见图1,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L

电动机安装尺寸

各尺寸符号的意义如下:

A.电动机直径或两侧面间最大距离;An

电动机中心线至出线盒边缘(或其他装配物)的最大距离;注:从电动机轴伸端看,出线盒应在电动机顶部(底部)或右侧。B

法兰盘边长;

轴伸直径:

从轴肩起的轴伸长度;

电动机的总长;

凸缘厚度;

凸缘配合面至电动机端面的距离;M--一凸缘安装孔中心基圆直径:N凸缘止口直径

R.凸缘配合面至轴伸肩的距离

S--一凸缘螺栓通孔或螺孔直径:凸缘止口高度。

机密号

65(70)

65(70)

(200)

轴向问隙

基本尺可

JB/T 10272—2001

公差带

极限偏差

.0.011

电动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4的规定。机座号

轴向间隙

5.2.4轴伸径向圆跳动

100~165

电动机轴伸外圆配合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机座号

轴伸径向圆跳动

5.2.5安装配合面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通

基本尺寸

电动机安装配合面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孔

极限确着

T最人

机座号

安装配合面同轴度

安装配合端面垂直度

5.3出线方式及标记

JB/T 10272—2001

130~215

电动机的动力电源端子和反馈元件的出线方式是通过接线盒或插头座引出。接线头应有明显的标记并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5.4电气性能要求

本标准中只规定了直流伺服电动机本身的电气性能要求,对于安装在电动机内的反馈元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5.4.1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气候条件及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条件下电动机电枢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Q,在规定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Q,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绝缘电阻检查用兆欧表的电压值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耐电压试验时的试验电压

500~1 000

5.4.2耐电压试验

兆欧表电压

电动机绕组与机壳之间应能承受表8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应无绝缘击穿或飞弧,且绕组的漏电流峰值应符合表9的规定。试验后应立即测量绝缘电阻并应符合5.4.1的规定。出厂检验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可用5s试验代替,试验电压不变。重复进行耐电压试验时,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80%。

>60~115

>115~220

机座号

漏电流峰值mA

5.4.3静摩擦转矩

55~130

电动机的静摩擦转矩应不大于专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数俏。5.4.4空载始动电压

电动机空载始动电压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90

试验电压(有效值)

165~~500

5.4.5空载电流

JB/T 10272—-2001

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6旋转方向

电动机可正、反两方向旋转。按接线标记接线,从电动机轴伸端看,电动机轴的旋转方问为反时针,并规定为正方向。

5.4.7正、反转速差

电动机空载时、在额定电压下,其正、反向转速偏差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8额定转速和最高转速

电动机在正、反转方向额定转矩下的最大稳态转速应不低于专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数值。在连续工作区内的最高转速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9额定转矩

电动机的额定转矩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0额定功率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1连续堵转转矩

电动机的连续堵转转矩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2连续堵转电流

电动机的连续堵转电流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3额定电压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4最大转矩

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5工作区

电动机的工作区由连续工作区和断续工作区组成,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6反电势常数

电动机的反电势常数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7转子转动惯量

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8电气时间常数

电动机的电气时间常数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19转矩波动率

电动机的转矩波动率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20超速

电动机应能承受最高转速的120%、历时2min的空载超速试验,试验后转子不应发生影响性能的有害变形。

5.4.21温升

电动机绕组在连续工作区内连续工作时,电动机绕组的温升不应超过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5.4.22高、低温运行

电动机应能在5.1.1规定的工作气候条件下连续可靠运行。5.4.23高、低温贮存

电动机应能承受5.1.1规定的贮存高、低温极限温度试验,试验后检查在极限高、低温条件下的电动机绝缘电阻应符合5.4.1的规定,且电动机应能空载正常运转。5.4.24恒定湿热

JB/T 10272-2001

电动机应能承受严酷度等级为温度(40+2)℃、相对湿度为90%~95%,历时96h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前将电动机轴伸及安装配合面涂以防锈脂。试验后在箱内测量其绝缘电阻应符合5.4.1的规定。电动机从箱内取出后,检查电动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5.4.25换向火花

电动机在连续工作区内连续工作时,换向器的火花等级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5.4.26噪声

电动机的噪声最大不超过70dB(A),具体数值应由专用技术条件规定。5.4.27可靠性

电动机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来衡量,电动机的MTBF(已规定要定时更换的部件除外)应不低于10000h.具体数值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试验后检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额定转矩均应符合5.4.8和5.4.9的规定。5.4.28电磁干扰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电动机的电磁干扰应符合GB/T7345:1994中4.31的规定。5.4.29盐雾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电动机应能承受48h盐雾试验。试验后电动机应拆开检查.任何部位不能有明显的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5.4.30长霉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电动机应能承受28天的长霉试验,试验后长霉不得超过GB/T2423.16规定的2级水平。

5.4.31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

按(GB4208规定选用防护等级,但应不低于IP54。具体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作出规定。电动机必须按GB755-~2000中10.1的规定接地并应有明确标记。5.4.32质量

电动机的质量(g)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E常试验的大气条件

所有试验若无其他规定,均应在下列气候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气压: 86-~106 kPa。

6.1.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当因气候条件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则以下述条件的试验结果为裁定产品的依据:环境温度:(20士1)℃;

相对湿度:63%~67%;

气压:86~106kPa。

6.1.3基准的标准大气条件

作为计算依据的基准大气条件如下:环境温度:20℃;

相对湿度:65%;

气压:101.3kPa。

6.1.4试验用的电源

JB/T10272--2001

作为试验设备用的直流伺服单元,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如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不大于3%的直流电压值。

6.1.5测试仪器、仪表精度

除非另有规定,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精度,出厂检验时不低于1级,型式检验时不低于0.5级。6.1.6电动机的安装

如无特殊规定,试验时电动机应水平安装在图2或图3所示的标准试验支架上。其相应尺寸见表10和表11。

散热板

绝热板

7×M4-6H

沉孔8X90°

散热板、套筒、支座材料:铅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着黑色。M6-6H

图255130号机座电动机标准支架C

沉孔12×90

沉孔电深4

散热板

绝热板

4XM4-61I

JB/T10272-—2001

3×M4-6I

沉孔8×90°

散热板、套简、支座材料: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着黑色。30

图3165~500号机座电动机标准支架表1055~130机座对散热板尺寸C和E的规定机座号

机座号

6.2外观检查

65(70)

165~500机座对散热板尺寸C和E的规定165

目检电动机的外观,应符合5.2.1的规定。6.3外形及安装尺寸检查

沉孔中12×90°

流孔12×90

JB/T 10272-2001

用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电动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含5.2.2的规定。6.4轴向间隙检查

按GB/T7345-1994中5.5规定的方法测量轴向间隙,应符合5.2.3的规定。允许用其他等效的方法测量。

6.5轴伸径向圆跳动检查

按GB/T7345—1994中5.6规定的方法测量轴伸径向圆跳动,其最大值应符合5.2.4的规定,6.6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检查按GB/T7345一1994中5.7和5.8规定的方法测量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其值应符合5.2.5的规定。

6.7出线方式检查

口检电动机的出线方式及其标记,应符合5.3的规定。6.8绝缘电阻试验

按5.4.1的规定选择相应的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电枢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数值,应符合5.4.1的规定。

6.9耐电压试验

试验用高压电源,其频率为50Hz,电源波形尽可能具有正弦波形。电源功率和输出阻抗应能保证在各种负载下都无显著的波形失真和显著的电压变化。试验设备应能区别绕组漏电流和浪涌电流电动机按5.4.2的规定施加试验电压,电压值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勾地或以每步不超过全值5%逐步增至全值,电压从半值增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并在全值上维持1min。整个试验过程中电压峰值应不超过规定有效值的1.5倍,并应监视故障指示器,以判定电动机有无出穿放电。并监测漏电流值,应符合5.4.2的规定。试验结束时,应逐渐降低试验电压至零,以免出现浪涌。试验结束后按6.8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5.4.1的规定。6.10静摩擦转矩试验

电动机不通电,采用挂磁码或其他方法在转轴上施加转矩,测量电动机转轴即将转动而又不会连续转动时的转矩值即为电动机的静摩擦转矩。试验位置至少任取三点,正向和反向共测量六个数据,其值均应符合5.4.3的要求。

6.11空载始动电压试验

试验前,电动机空载运行5min之后停止运行。然后电动机电枢位于任意起始位置,让电枢绕组电压均勾缓慢地从零逐渐增加,直至电动机轴连续转动之电压即为空载始动电压。正、反方向各做三次,取其最大值为空载始动电压并应符合5.4.4的规定。6.12空载电流试验

电动机在空载及额定转速下运行,测量电动机电枢空载电流,其最大值应符合5.4.5的规定。6.13旋转方向试验

电动机按5.3规定接线并通电,伺服单元给定为证时,电动机轴的旋转方向应符合5.4.6的规定。6.14正、反转速差试验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测量正、反两方向的转速,其差值应符合5.4.7的规定。6.15额定转速试验和最高转速试验电动机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并和伺服单元组成伺服装置,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辅射利气流影响。伺服单元输人额定转速指令,然后逐渐增加负载到额定值,在电动机的温升不超过5.4.21的规定下,测量此时的转速应符合5.4.8的额定转速规定值。伺服单元输人最高转速指令,然后逐渐增加负载到最高转速下允许的最大转矩值,在电动机的温升不超过5.4.21的规定下,测量此时的转速应符合5.4.8的最高转速规定值。

6.16额定转矩试验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272-2001 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