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26 10:41:06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适用产品的整理:

一、检测项目

根据该标准,可能包含以下检测项目:

  • 1. 外观检查:检查外壳的完整性和涂层质量。
  • 2. 尺寸测量:对设计规格中的关键尺寸进行测量,包括叶轮直径、轴承间隙及安装尺寸等。
  • 3. 电气性能测试:包括电机绕组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测试。
  • 4. 水力性能测试:测定电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扬程及效率等。
  • 5. 振动和噪声测试:测量电泵运行时的振动幅度与噪声水平。
  • 6. 密封性能测试:检查轴封及其他防水部件的密封性能。
  • 7. 耐久性试验: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以验证电泵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 8. 过电流保护测试:验证电泵在超载或堵转情况下是否能触发保护。
  • 9. 启动性能测试:测试电泵的启动电流、运行平稳性及启动时间。

二、检测方法

以下是对应检测项目的常用方法:

  • 1.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
  • 2. 尺寸测量:使用卡尺、千分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 3. 电气性能测试:通过兆欧表、耐压测试仪完成。
  • 4. 水力性能测试:采用水泵性能试验台进行多工况测定。
  • 5. 振动和噪声测试:使用振动速度传感器和噪声计测量。
  • 6. 密封性能测试:在规定压力下进行密封性能水压或气压测试。
  • 7. 耐久性试验:长时间连续试运行,实时记录运行数据。
  • 8. 过电流保护测试:在强制超载或堵转条件下,检测保护动作。
  • 9. 启动性能测试:使用电流钳表、示波器等对启动过程参数进行监测。

三、涉及产品

标准《JB/T 10377-2002》适用于以下产品:

  • 1. 小型和中型动力输出的轴流潜水电泵
  • 2. 用于农业供水排水的潜水排污泵
  • 3. 城市排水和防洪防涝使用的中小型轴流泵
  • 4. 工业场景中需要使用的潜水电泵

以上内容为针对标准中检测项目、方法及适用产品的概述,具体细节可参考原标准文档进行深入了解。

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

标准号:JB/T 10377-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12-27

实施日期:2003-04-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成套供应范围等。JB/T10377-2002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JB/T10377-2002

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的部分内容

ICS23.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

Middleand small axialflowsubmersiblenlotorpumps2002-12-27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文件

型式与基本参数。

型式,

型号表示方法,

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电泵的使用环境条件,

电泵性能

电动机

结构设计

主要零件材料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保证期.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4贮存

9成套范围,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基本参数附录B(资料性附录)轴流潜水电蔡数据单图A.1中小型轴流踏水电藜的工作范围.图A.2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泵效率表1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表2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表3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

表4电动机绕组出线端标志

表 A.1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基本参数表B.1轴流潜水电泵数据单.

JB/T 10377—2002

JB/T10377--2002

本标雅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合肥三益电机电泵股份有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泰丰潜水电泵厂(集团)、浙江萧山浦潮水泵有限公司。本标雅主要起墓人:许光远、徐京基、夏丁良、毛骥、蒋月兴。1范围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

JB/T10377—2002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以下简称电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贮存及成套供应范围等。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轻度污水及物理与化学性质类似的其他液体的三相轴流潜水电泵。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VISO780:1997)GB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dtEC60034-!1996)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SO2768-2:1989)GB1971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间GB/T3216一1989离心泵,涡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eqYISO2548:1973)GB4942.1—2001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P代码)(idt正C60034-5:1991)GB/T9239一1988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T 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 13008--1991

混蔬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GB/T 13306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柔件

JB/T4297泵产品涂罐技术条件

JB/T 5413—1991

混流、轴流开式叶片验收技术条件JB/T6880.1泵用灰铸铁件

JB/T6880.2泵用铸钳件

JB/8687泵类产品抽样检查

JBT9615.1一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JBT10098—2000: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idLJEC60034-15:1995)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型式

3.1.1泵与电动机共轴,可长期潜人液下工作,电动机为三根异张电动机。3.1.2电动机为干式,充水式或充油式结构。3.1.3电泵的结构型式分为三种:a)下泵型:泵置于电动机下方

b)上泵型:泵置于电动机上方;c)贯流型:泵置于电动机转子内或电动机置于泵轮内。:3.2型号表示方法

JB/T 10377-2002

型号原则上由下列部分组成,

a)电泵特征尺(名义排出口直径):b)电系特征标记ZQ(QZ);

)电动机特征标记(S一—充水式电动机,Y—-充油式电动机,于式电动机不标注):l)电泵特征参数(比转数)

e)电泵其他特征参数(电动机配套功率)。下例为推荐的型号表示方法:

其他特征

泵名义比转数的1/10

电动机特征

轴流潜水电泵

名义排出口直径,单位为mm

示例:名义排出口直径为150mm,名义比转数为1000,配用4kW充水式电动机的电泵表示为:150ZQS一100—4或150QZ5—1004.

名义排出口真轻为700mm,名义比转数为700,配用160kW干式电动机的电泵表示为:700ZQ—70—160或700QZ—70—160。

3.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推荐遵照附录A的规定。者用户对电泵的基本参数有不同于附录A的要求时,按订货单或参见附录E的规定执行,在规定的流量下,电泵桑效率应符合图A.2中相应流量下A曲线的值4技术要求

4.1电泵的使用环境条件

电泵在下列使用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a)所输送的介质为清水或轻度污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的其他液体:b)介质温度不超过40℃,

若用户对电系的使用环境条件有不同于以上要求时,按订贷单的规定执行。4.2电泵性能

4.2.1电泵性能参数应符合3.3的规定,流盘、扬程、机组效率的允差应按GB/T3216—1989中C级的规定。

4.2.2制造厂应确定电泵的容许工作范围,并绘制出扬程、机组效率、电动机输人功率与流量的关系独线。

对叶片为半调节式的电泵应给出叶片各安装角度的性能曲线(扬程、机组效率、电动机输人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4.2.3制造厂应给出电泵叶轮中心线的最低掩没深度,根据用户需要可提供进水流道的尺寸。4.3电动机

4.3.1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应按GB4942.1—2001规定的IPX8。4.3.2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4.3.3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380V、660V、6kV、10kV。4.3.4在0.85~1.15倍规定流量范围内,当用常温清水进行试验时,电动机输人功率应不超过其输人功率限值,

当电动机额定输出小于或等于50kW时,其输人功率限值按公式(1)计算:Pg,max=P[ mo—0.15 ([— mot) ]2

当电动机额定输出大于50kW时,其输入功率限值按公式(2)计算:Pg,max=P/[ mot—0.10 (1— mor) J--式中:

电动机的输人功率限值,单位为kW:P电动机额定输出,单位为kw:

17mx在输出、电压、频率为额定值时,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JB/T10377—2002

4.3.5电泵在运行期问,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及其对电动机性能和溢升限值的影响应按GB755—2000F6.3的规定。

4.3.6电动机的电气性能:

4.3.6.1在输出、电压、频率为额定值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4.3.6.2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当额定输出小于或等于200kW时应不低于1.0,当额定输出大于200kW时应不低于0.7。4.3.6.3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最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不低于1.8。4.3.6.4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电流对额定电流之比的保证值:当额定输出小于或等于200kW时应不大于7.0,当额定输出大于200kW时应不大于6.5。额定电流用额定输出、额定电压及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求得。

4.3.6.5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4.3.7电泵在规定的便用环境条件下,在输出、电压及频率为额定值时,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阻法)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如输送液体的温度与4.1b)的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应按GB755一20007.10的规定修正。

4.3.8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对于干式电动机应不低于50M:对于充水式电动机其定子绕组应在常温清水中浸12h后,对绝缘材料为乙烯和交联聚乙烯应不低于150M0,对聚氯乙烯应不低于40M:对于充油式电动机应不低于100M。热态(在接近工作温度时)或温升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公式(3)求得的数值:R=U/ (1000+0.01P)

式中:

R-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单位为M: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单位为V;p—电动机的额定输比单位为kw。电动机热态绝缘电阻不得低于IM。(3)

4.3.9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的兰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兰相乎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兰相平均值的10%

4.3.10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2倍额定电压加1000V的耐压试验。充水式电动机应在常温清水中浸12h后进行。

4.3.11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冲击耐压试验而不被击穿。对于660V及以下试验冲击电压峰值按JB/T9615.2—2000的规定,对于6kV及以上,其耐陡峭波前冲击电压(峰值)按JBT10098-2000中表1的规定。

4.3.12电动机应有可靠的过热(或过电流)保护装置。根据订货单的规定,电动机可设有漏保护、凝度保护、轴承温升保护等装置。4.3.13电动机接线盒内应设有单独的接地螺钉,接地螺钉及垫片应用不易腐蚀的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接地螺钉附近设置明显的接地标志。此标志应保证电动机在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4.3.14电动机的出线端标志应按GB1971的规定,当出线端标志的字母U、V,w的顺序与三相电源电压相序A,B、C的方向相同时,从进水端视之,电泵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若用户需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电泵时,应另行协商解决。3

JB/T10377—2002

4.3.15电动机的引出电缆应能保证用要求,并符合有关电缆标准的规定,4.3.16:泵在出厂检验时,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与空载捐耗应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内,该数值范围应能保证电动机的电气性能符合4.3.6的规定。4.4结构设计

4.4.1电动机密封(充水式电动机除外)4.4.1.1泵腔与电动机内腔之问的密封:泵腔与电动机内腔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密封装置,以防止电泵所输送的液体进入电动机内腔。如密封装置需加人润滑液(或阻隔液)时,产品便用说明书中应注明润谢液(或限隔液)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润被(彧阻隔液)的更换周期。4.4.1.2各配合面应有可靠的密封,以防比外界杂质和介质进人电动机内腔,4.4.1.3电泵组装后,泵腔与巾动机内腔之间的密封装置和电动机内腔成能承妥1.5录容许的作压力,但不低于0.2MPa的气乐试验,在保压时间内,不得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4.4.2临界转速

在运行条件下,泵整体转了的实际第:·横向临界转速应满足公式(4)的规定:nei1.4n.

电整体转于的实际第一横向临界转速,单位为t/min;电动机额定转速,单位为rmin。4.4.3平衡

4.4.3.1电的旋转零部件应做静平德试验,精度应不低了GB9239一1988中G6.3级的规定。当电家轮叫片为半调节式或叶片与轮毅为组合焊接式(非整体铸造叶轮)时,其平衡按下列规定:单叶片重量允诈偏差为叶片名义重量的6%,每组叶片中各叶片的重量允差应按B/T5413--1991表6中C级的规定。4.4.3.2电动机转子应做动平衡,并应按GB9239—1988中G6.3级的规定:4.4.4承压零件

电泵中承受液体压力的零件应能承受试验压力为1.5倍泵容许工作压力,但不低于0.2MPa的水压试验,在保压时间内不得有渗漏或其他异常现象,表1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额定

n(%)

同步转速rmin

428.63000

(%)

1(续)

JB/T10377—2002

注:表1中在计算电动机效率时,电动机损耗包括密封装置的机械损耗和5m引出电缆的钢耗。对充油式电动机效率比表中相应值降低5%,功率因数比表中相应值降低1%。对充水式电动机效率比表中相应值降低5%,功率因数比表中相应值降低2%

表2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项

4.4.5叶轮

电气性能名称

额定输出在正W及以下

定输出在50kW以上

功率因数cos?

堵转转矩

最火转矩

堵转电

0.15(1)

0.10(.1t)

一(1一更)6,最小绝对值0.02,最大绝对值0.07保证值的(%

保证值的一10%

保证值的+20%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

热分级或绝缘材料

聚氯乙烯

聚乙烯

交联案乙烯

叶轮的叶片可以设计成固定式或半调节式。4.4.5.1

温升限值

4.4.5.2叶轮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防止旋转时产生圆周方向或轴向移动。K

4.4.5.3半调节式吐片和叶片与轮毂组合焊接式叶轮叶片应按JB/T5413—1991中的规定5

JB/T10377—2002

4.4.6间隙

4.4.6.1叶轮外圆与壳体的间隙应均勾,直径方向的最大间隙为叶轮直径的1.5/1000。4.4.7轴和轴套

4.4.7.1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上的螺纹旋向在轴按规定的方向旋转时,应使螺母处于疗紧状态。4.4.7.2如装有轴套,轴套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并能防止轴和轴套间液体的泄漏。4.4.8起帛

电泵应设置起吊装置。

4.5主要零件材料

电泵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与所输送的介质相适应,材料的化学减分、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的材料标谁。如用户要求,可提供材料的化学成分、刀学性能和无损探伤检测报皆。4.6制造

4.6.1镀链件

4.6.1.1铸件应按JB6880.1和JB斤6880.2的规定。4.6.1.2铸件过流部位的尺寸偏差应按GB13008一1991中表5的规定,4.6.2机械加工

4.6.2.1叶轮座各叶片问安装孔的节距偏差:偏差不得超过名义节距的土0.3%。4.6.2.2叶片安装孔的轴线在同一面上的偏差:偏差不得超过名义半径的士0.1%。4.6.2.3叶片的零度线和叶轮座上的角度线应有明显的标记。4.6.2.4叶片装于叶轮工时,安装角度偏差不得超过土15°,并检查叫轮外圆的圆跳动,其精度按GB/T1184—1996中9级的规定。

4.6.3装配

4.6.3.1所有零件均应检验合格方可进行装配。4.6.3.2名文排出口直径小子500mm的电泵应整台出厂。凡因受起重、运输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整台出厂时,应在厂内预,预装后各相关零部件应作出标记,4.6.3.3电泵装配完成后,转动转子应平稳、勾调,无卡阻停滞现象。4.6.4防锈和涂漆

4.6.4.1对零件易于咬合的配合部位应涂以二硫化钼润滑剂。4.6.4.2对装配后的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防锈油,4.6.4.3电泵的涂漆应按JB/T4297的规定。4.6.4.4试验完成后,应除净电泵内积水,重新做防锈处理,5试验方法

5.1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5.2水压试验采用常温清水,保压时间不少于5min,5.3气正试验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保压时间不少于5min。5.4电泵的型式检验与出厂检验方法应按GB/T3216—1989和GB/T12785—2002中的有关规定。试验时电缆的长度为5m。电动机定子绕组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对于660V及以下,按JB/T9615.12000的规定,对于6kV及以上按JB/T10098—2000的规定:6检验规则

电泵应做型式检验或出厂检验

6.1型式检验

6.1.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做型式检验6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广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a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批量生产的产品周期性捡验,每年一次:d)产品长期停产再次恢复生产时:e)

出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检验的项目包括:

a)装配质量:

JB/T10377—2002

电动机内腔与泵腔间密封装置和电动机内腔的气压试验(充水式电动机除外);c

绝缘电阻的测定(包括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和热态绝缘电阻的测定】”:d)

电动机绕组冷态直流电阻的测定,e)

电动机的空载试验(包插空裁电流、空载损耗和空载特性曲线的测定)2;f)

电动机的温升试验:

必要时电动机的负裁试验(包括电动机工作特性曲线的测定):h)

电泵的性能试验(包括规定流量时扬理和机组效率的测定,0.85-~1.15倍规定流量范围内电动机输入功率的测定,流量扬程、流量一机组效率、流量一电动机输人功率曲线的测定)3”电动机的堵转试验【包括堵转电流、堵转损耗和堵转持性曲线的测定):j)

电动机最大转矩的测定:

k)电动机的耐电压试验(包括绕组对机壳之间的耐电压试验和匝间绝缘冲击电压试验)。6.1.3检验的台数通常不少于2台。6.2出厂检验

6.2.1批量生产的产品应做出厂检验。6.2.2出厂检验时每台电泵均应做型式检验的b)、c)、d)、e)、k)项;a)、h)项捆检,检验台数和检验规则应按B/T8687的规定,抽样方案可采用一次性抽样或二次抽样,---般检查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4.D。

制造厂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时,可采用模型试验或现场试验。若采用模型试验,模型泵的叶轮直径不小于300mm。7保证期

在用户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时,自安装使用之日起12个月内(或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因电泵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证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不包括易损件)或整台电泵。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患

8.1.1在电泵的明显部位牢固地钉.上系标牌,标牌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应按GBT13306的规定,标牌材料和标牌的打印方法应保证其字迹在整个电泵的使用期内不易磨灭或锈蚀。标牌上应注明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

b)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输出(kW)、额定频率(Hz)、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额定转速(rmin),相数、热分级(或温升限值):出检验时仅测试冷态绝缘电阻。2)

出厂检验时仪测试空载电流、空载耗,出厂检验时仪测试规定流量时扬程和机组效率、0.85~1.15倍规定流量范固内电动机输人功率。3)

JB/T10377—2002

d)电泵的主要参数:流量(mh)、扬程(m):e)产品重量(kg):

f)产品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

8.1.2应在电泵的明显部位用链出的箭头或转向牌标明旋转方向,箭头应采用红色。8.1.3安全注意事项成固定在标牌下方,标期可能涉及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要求。8.1.4电动机绕组有六个或三个出线端,出线端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应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其标志按表4的规定。表4电动机绕组出线端标志

定子經组名称

第一相

第二相

第兰相

六个出线端

三个出线端

8.1.5电泵的信号电缆应有相应的序号标志,标志的意义应按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8.2包装

包装应按GB/T13384和GB/T191--2000的规定。每台电泵出厂时应带下列文件,并封在防水的袋内a)产品使用说明书:

b)装箱单;

c)产品合格证。

8.3运输

运输时应保证设备和零部件及文件不得损坏或遗失。8.4贮存

电泵及其附件在贮存期内,应能防止锈蚀或损坏。油封的有效期为12个月。9成套范围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订购下列成套供应范围的全部或--部分,并在订货单中标明:a)电泵:

b)控制柜:

螨子箱:

附件(并筒、拍门、预埋件等):e>

备件:

专用工具。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基本参数

表A,1中的数值为电泵输送带源清水耐规定点的性能参数。A.1

JB/T10377—2002

A.2表A.I中仅给出了叶片安装角度为0”时的电动机额定输出。当叶片为半调节时,叶片各安装角度的电动机额定输出应符合4.3.4的规定。图A.1中的曲线为电泵的工作范围,A.3

图A.2中的曲线为电泵泵效率曲线,表A.1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基本参数

同步转速

电动机输出

电系(机组)

效率%

名义比转数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377-2002 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