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32次  |  2024-12-27 14:28:2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是一个关于建筑用窗在机械力下的检测标准。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窗的抗风压性能检测:评估窗在风压作用下的变形和耐久性能。
  • 窗的气密性能检测:测试窗在受风压时的漏气情况。
  • 窗的水密性能检测:评估窗在水压作用下的防水性。
  • 窗的操作力和启闭力检测:测量打开和关闭窗时所需的力。
  • 窗的机械负荷耐久性能检测:确保窗在多次操作后仍能正常使用。

检测方法

  • 风压试验:对窗施加不同等级的风压,检测其变形和耐受能力。
  • 气密性试验:在特定风压下检测窗的漏风量。
  • 水密性试验:通过喷淋试验评估窗的防水性能
  • 操作力测试:使用测力计测量开启和关闭窗时的操作力。
  • 耐久性测试:反复操作窗一定次数,测试其使用寿命及性能保持情况。

涉及产品

  • 建筑用窗:包括各种材质和结构的窗,如铝合金窗、塑钢窗、木窗等。

该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用窗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承受各种机械力要求,从而保证其安全性、耐用性和舒适性。

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

标准号:GB 9158-198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8-05-06

实施日期:1988-1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材料制作的窗。检测对象只限于窗试件本身,不涉及窗和围护结构间的结合部位。GB9158-1988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GB9158-1988

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的部分内容

十一、门窗‘875

值。当房间内声场不同点间声压级变化范围小于和等于6dB时,可直接将各位置测出的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声压级;若房间内声场声压级变化大于6dB时,应按下式计算平均声压级。

100.11-(dB)

L,= 10lg -

式中Lp——室内平均声压级(基准声压 Po=20μbar)(dB);Lpi——室内第i点声压级;

n—-室内测点位置数目。

6)采用能勾速连续移动的传声器和具有P2积分的仪器来获得平均声级。传声器旋转一周的时间应大于30s。

6,测量混响时间T60。传声器位置宜取3个,每个位置至少作2次混响时间分析。4.4.2.5按式(1)和式(2)计算出各1/3频带的隔声量并推导出隔声量的单值评价值一计权隔声量Rw。计权隔声量Rw的推导方法见GBI121。5测试报告

5.1每一槿试样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以表格和曲线的形式给出所有测试频率的隔声量。曲线应绘制在纵坐标表示声压级,横坐标(对数刻度)表示频率的坐标纸上。频率比10:1的长度应等于纵坐标25dB。

5.2三试样窗的计权隔声量Rw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本窗型的分级指标值。若平均值有小数时按四舍五人的规则取整数。然后对照表1确定该窗的性能等级,并于测试报告的显要处标出。

5.3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α,试件的生产厂名、品种、型号、规格尺寸及有关的图示(整窗的立面和剖面、型材断面和镶嵌条、密封条的断面等)。

b.玻璃厚度、种类及镶嵌方式,整窗的重量。C,有无密封措施,如有应标注出密封条的材质、断面特点、安装方式和密封程度的主观评价。

d,混响室的体积和所用仪器的型号和生产厂名。e、进行检测单位的名称、检测日期并盖章。f.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盖章)。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起草并负责解释。6.《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GB9158一88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8248一1985《窗及落地窗承受机械力的试验》。876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材料制作的窗。检测对象只限于窗试件本身,不涉及窗和围护结构间的结合部位。

2术语

2.1 撑挡 locking opening device将开启的窗扇固定的装置。

2.2开启限位装置

restricted opening device

限制窗扇开启度的装置。

3检测内容

a.测定操纵窗所需的力;

b,测定窗在非正常受力情况下产生的变形;C.测定窗的撑挡和开启限位装置的效果。表1给出主要形式的窗,需要进行的试验。具有多种开启方式的窗,要对其每种开启方式分别进行试验。

主要型式的窗需要进行的试验汇总表窗名

平开窗

下悬窗

立转窗

中悬窗

左右推拉窗

上下推拉窗

滑轴平开窗

滑轴窗

窗型号

翘曲试验

A1 和 A3

A1和A3

A2和A3

A4 和 AS

A5 和A6

A7和A9

A8和A9

A10 和 A13

A11和A13

A12 和A13

A14和A17

A15 和 A17

A16和A17

模拟不正常使用的试验(见6.2)

吊重试验

A20和A220

A20和A220

A21 和 A220

扭曲斌验

A24和A26

A25和A26

对角线变化试验

A27和A30

A28 和 A30

A29 和A30

开关力试验因窗户开关形式不统一,在此不作图示,按6.1所述进行试验注:表中数字除窗型号外均表示相应试验的图示号,见附录 A(补充件)。①这些试窗须在生产厂的同意下,用可采用的最大厚魔玻璃进行重复试验。表1

对于撑挡和开启

限位装置的试验

(见6.3)

A31 和A33

A32和A330

A34 和 A37

A35和A370

A36和A370

4检测装置

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a。固定试件的支架,应不妨碍窗扇在开启方向的自由度;6。能保持稳定的、可测量位移的定位装置;c,加力和测力的装置;

d.测量位移的装置。

5检测准备

5.1试件数量及取样方法

十、门窗877

同一种窗的试件数量为三件。试件选取方式为随机抽样或选送。凡要求鉴定产品质量时,应采取在批量成品中随机抽样的方式;凡研究性质的检测可由送检单位选送。5.2试件的要求

α,试件应为生产厂的合格产品,不可附加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b、试件的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按有关规范进行。(如因玻璃质量问题或镶嵌质量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而在检测过程中发生不正常的玻璃破碎现象时,应重新测定。)C、玻璃厚度、型号和镶嵌方式应符合生产厂的规定。5.3试件的安装

试件的安装应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时的受力状况,安装好的试件应符合设计时的标准状态,如,窗面要竖直,下框要水平,不允许由于安装而产生变形。6检测方法

6.1操纵窗所需的力

6.1.1锁紧力和松开力

用模拟操纵者的手在窗执手或操纵装置上动作的方法,施加所需的力或力矩。6.1.2窗扇开启力

6.1.2.1静力

松开窗扇的锁,但不打开窗扇,在执手或操纵装置上沿开启方向施加静力,测量能使窗扇开启的最小静力。

6.1.2.2动力

如静力超过了规定值,需用猛拉窗扇的方式使窗扇开启时,应作下述动力试验。用由50N重物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力猛拉窗扇,确定能使窗扇开启的重物下落高度(以mm计)。

该重物系在长度为1m,直径为2~3mm的七股钢丝合成的钢绳上,钢绳的另一端和执手或操纵装置相连接,测定时先将窗扇的锁松开,然后在开启方向施加动力。6.1.3移动窗扇所需的力(静力)缓慢地移动窗扇,测量运动过程中所施加的力。记录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所需力的最大、最小值。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878

6.2模拟不正常受力的试验

试验目的是确定窗在使用中遭到不正常受力时的性能。加力要求:力要逐渐施加,避免局部变形。记录要求:从第二次加力时开始记录。测量加力点的位移并观察窗的性能变化。6.2.1翘曲试验

试验目的是确定当窗锁松开时,施加垂直于窗面的力时窗的性能。如:α.对1、2、3、4型窗,当窗扇的一角被卡住强行开窗时,窗扇产生变形的情况,见图1。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附录A(补充件)图A1~图A9。6.对5、6、7、8型窗,是模拟人斜靠在打开的窗扇上或风吹在打开的窗扇上时,窗户产生变形的情况,见图2。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图A10~A19。图1窗扇一角被卡住时的翘曲试验状态6.2.2悬端吊重试验

图2人斜靠在打开的窗扇上时的翘曲试验状态试验目的是确定打开的窗扇在受到附加垂直力作用时窗的性能,见图3。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图A20~A23。

6.2.3扭曲试验

试验目的是确定推拉窗(5、6型窗)在开启装置末端受到力的作用时,在安装开启装置部位产生的扭曲变形,见图4。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图A24~A26。图3一个额外垂直力作用

于窗扇时的吊重试验状态

6.2.4对角线变化试验

图4扭曲试验状态

试验目的是确定推拉窗在开关过程中突然受到阻力时的性能,见图5。.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图 A27~A30。

6.3撑挡和开启限位装置的试验

十一、门

试验目的是确定开启装置在受到突然加力(例如阵风或猛力关窗)时的性能,见图6。图5对角线变化试验状态

6.3.1撑挡试验

图6窗户受到阵风作用时的试验状态试验时使窗扇处于稳定的开启状态,力垂直作用于开启扇面上距离转轴最远侧框的中点上。窗的加力位置及检测程序见图A31~A39。6.3.2开启限位装置试验

试验程序见图A40。选一根钢丝绳,其长度约等于从开启扇顶部到地面的距离,中间通过导向滑轮。

钢丝绳的一端系于顶部中间固定点上。另一端悬挂一重物。钢丝绳的长度应能使窗扇打开时,重物恰好与地面接触(见图A40a)。在重物将要落下的地板位置上放一块厚20mm的木块,并关上窗(见图40b)。由重物落下使窗加速打开,在窗达到限制的开启位置时,重物落在木块上(见图A40c)。

试验结果的记录

对每一项试验均应按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进行记录,同时记录试验中发生的任何意外情况及试验后窗的一般情况。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α.试件的类型、型式、尺寸(或规格)及其有关构造的详细资料和图示(包括整窗立面、剖面和型材断面图等);

b.玻璃厚度、类型和镶嵌方法;C.所用五金件的说明;

d.操纵窗所需的力;

e.试件的开启方式;

f:窗试件对模拟非正常使用试验的结果;g·撑挡和开启限位装置试验的结果。880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附录A

受力位置及检测程序

(补充件)

Al翘曲试验

平开窗和下悬窗

图Al1型窗

A1.2立转窗

d<50mm

图A43型窗

A1.3中悬窗

图A74型窗

a

图A22型窗

d

图A53型窗

图A84型窗

60-时间,s

-ao=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mm

az-ao=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图 A3试验程序

时简,

ai-aa=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mma-ap=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图A6试验程序

[时间s

ai-ao=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mma2-4o =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

图 A9 试验程序

A1.4水平推拉窗

图A105型窗

图A13试验程序

A1.5上下推拉窗

图A146型窗

>15>>1

图A17试验程序

A1.6滑轴平开窗和滑轴窗

图A115型窗

图A125型窗

a1~ao=正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

时间t,s

图A156型窗

时间ts

a2=ao=正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a-a。=反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

α2-a°反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图A166型窗

a1ao=正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

a2ao=正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ai-αg=反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a2-a°-反向御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881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图A187型窗

A2吊重试验

a=90±5

图A201型窗

扭曲试验

α=90±5g

图A213型窗

图A245型窗

+++60-

图A26试验程序

图A198型窗

[时间t,s

a-ao=加载时的变形量,mm

a2-ae=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图 A22 试验程序

图A256型窗

α=最不利角度

图A237型窗

21~αo=加拉力时的变形量,,mm 2~a=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br~bo=加拉力时的变形量,mm b2 ba=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时间s

ai-b=加压力时的变形量,mma2=bg=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b,-b%=加压力时的变形量,mm b2-bg=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A4对角线变化试验

阁A275型窗

A5撑挡试验

ai-ao=加载的变形量,mm

a2-ao=卸载后的变形量,mm

图A30试验程序

图A285型窗

时间,s

图A311型窗

十→门

在荷载作用上

a=d-a,对角线的变化

图A296型窗

图A322型窗

时间1,s

a1ao=正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

a,-a一反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a2ao=正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a2-a=反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图A33 试验程序

图A343型窗

图A354型窗

图A366型窗封闭扇

第一部分

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时间t,s

u)-ao=正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ai-ao反向加载时的变形量,mm

a2-au=正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 a2-ai=反向卸载后的残余变形量,mm图A37

图A387型窗(将窗扇处于最不利位置处进行试验)

A6开启限位装置试验

操纵密扇力

锁紧和松开

试验程序

8 型窗(将窗扇处于最不利

图A39

位置处进行试验)

图A402型窗

附录B

检测暂定荷载

(补充件)

检测暂定荷载

50N下落高度50mm

附表1

能将窗扇锁紧和松开

能打开窗扇

能移动窗扇

能移动窗扇

不正常受力

对角线受力

撑挡受力

开启限位装置受力

附加说明:

10N10次

十、门

卸裁后不影响使用功能

卸载后不影响使用功能

卸载后不影响使用功能

卸载后不影响使用功能

窗扇不应滑动

不损坏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及装修研究部起草并负责解释。7.《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11976—8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建筑外窗,包括天窗和阳台门上部的透光部分。检测对象包括窗试件本身及与窗相组合的挡光部件。2引用标准

JJG245光照度计

JJG247总光通量白炽标准灯

3名词术语

3.1 采光性能 daylighting properties建筑外窗在扩散光照射下透过光的能力。3.2 透光折减系数(T,) transmitting rebate factor光通过窗框和采光材料及与窗相组合的挡光部件后减弱的系数。3.3扩散光照度(Eo)diffusion illuminance安装窗试件前,在接收室内表面上测得的照度。3.4透射扩散光照度(Ew)transmitted diffusion illuminance安装窗试件后,在接收室内表面上测得的照度。4分级

4.1分级指标:采用窗的透光折减系数T,作为采光性能的分级指标。4.2分级限值:窗的采光性能分级限值列于表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9158-1988 建筑用窗承机械力的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