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5次 | 2024-12-30 09:40:21
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如下: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测通常通过感官评定进行。
- 水分含量的测定可采用干燥失重法。
- 乳糖含量的测定一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蛋白质含量测定可以使用凯氏定氮法。
- 灰分的测定通常采用炭化灰化法。
- 酸度的测定通过滴定方法来进行。
- 溶解性则通过物理测定方法进行评估。
- 微生物指标检测涉及培养法、平板计数法等。
涉及产品:
- 粗制乳糖
此标准特别适用于乳糖的初级加工产品,涵盖了基本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
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粗制乳糖
标准号:QB/T 3778-1999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9-04-21
实施日期:1999-04-2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清为原料,经结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粗制乳糖。QB/T3778-1999粗制乳糖QB/T3778-1999
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Semifinished lactose
QB/T3778-1999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清为原料,经结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粗制乳糖。技术要求
本品可供制备生物发酵制剂用乳糖和作为精制乳糖的原料。1.1
粗制乳糖的质量,以感官和化学指标来衡量。依据化学指标可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1.2
粗制乳糖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
滋味和气味
颗粒状态
有乳糖特有的甜味无酸味、糊焦味和臭味能过30目筛,呈结晶或粉状
呈淡黄色,不得有褐色
无任何机械杂质
粗制乳糖的化学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
粗制乳糖
氯化物,%
灰分,%
水分,%
1.5粗制乳糖的微生物指标,产品不得含有致病菌。取样与检验
2.1取样
2.11产品以生产班次分批,连续生产不能分别班次者,则以生产日期分批。2.1.2产品分批编号,按批号取样检验。粗制乳糖以布袋包装者,按取样总数的1/20拆袋,用灭菌的开口取样扦,自四角和中心各取样一件放于盘中,取袋重的1/100作检验用。袋数超过20件者取样不少于两件,袋数少于20件者,则取样一件,但总取样量不得少于500g。2.1.3所取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下列各项:a.产品名称;
b.工厂名称及制造日期:
c.取样日期;
d.产品数量及批号。
2.2检验程序
2.2.1、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为每批必检项目。微生物指标应由工厂化验室或卫生防疫部
门定期抽检。汞应由卫生防疫部门定期抽检。2.2.2成品出厂时,须有工厂化验室或检验科的质量合格证明单,单上标明:品名、数量、生产日期、制造方法、化验结果及质量等级。2.3复验
粗制乳糖的复验同GB5424-85《工业干酪素》2.3条。但检出致病菌者不得复验。3包装与标志
3.1粗制乳糖采用大包装,净重30kg,内衬塑料袋,外面套一布袋或其他质地坚固的包装袋,其他包装规格可按合同办理。3.2包装用布袋上应注明:
a.产品名称和等级;
b.商标;
c.净重;
d.生产日期;
e.生产厂名。
4储藏与运输
4.1产品应储藏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4.2产品应以袋装运,产品运输时应加遮盖,严防雨水淋湿。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由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海拉尔乳品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燮林、张保锋、李玉贤、郁蕴华。国家标准局1985-09-28发布
KAONTKAca-
1986-08-01实施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3778-1999 粗制乳糖》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