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5次 | 2024-12-30 11:55:12
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中,主要涉及以下检测项目和方法:检测项目:
- 热平衡测定:这是为了确定窑炉在特定工况下输入和输出能量的平衡情况。
- 热效率测定:这涉及评估窑炉的能源利用情况,以及各部分能量损失的情况。
检测方法:
- 能量输入测定:利用流量计和燃料成分分析仪器测量进入窑炉的燃料量和氧含量。
- 能量输出测定:使用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测量烟气排放和产品温度。
- 热损失评估:通过水分检测和热损失计算,评估在生产过程中窑炉表面和排放的热量损失。
涉及的产品:
- 日用陶瓷制品:包括各种形式和用途的陶瓷,如餐具、装饰品等。
- 任何使用火焰隧道窑进行加工的陶瓷产品。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都旨在提高窑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失以及提升产品质量。
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标准号:QB/T 1493-1992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2-04-14
实施日期:1992-12-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的热平衡、热效率的侧定与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产品生产中,使用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的火焰隧道窑的热平衡、热效率的测定与计算。对于生产其他类型陶瓷产品的隧道窑其热平衡、热效率的测定与计算可参照采用本标准。也可根据窑炉的具体现状增删测定项目。QB/T1493-1992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QB/T1493-1992
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火焰隧道密的热平衡、热效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QB/T 1493- 1992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产品生产中,使用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的火焰隧道密的热平衡、热效率的测定与计算。,对于生产其他类型陶瓷产品的隧道密其热平衡,热效率的测定与计算可参照采用本标准。也可根据密炉的具体现状增翻测定项目。2引用标准
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3单位、符号与基准
3.1单位
本标准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SI)。卡与焦耳的换算,本标准规定采用20C卡,即1cal=4.1816J毫米水柱与帕斯卡的换算为:1mmHO=9.8066Pa注:为便于与现行工程单位制对照,在中附上工程单位数值及其单位。3.2符号
见附录A(补充件)。
3.3基推
温度基 0C,即T。273.15K。
物料基雄1kg(产品)。
4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4.1测定前的准备
4.1.1组织测定人员学习有关测定技术及安全规定,了解测定意义,熟悉仪表性能,掌握测定方法。4.1.2根据表1制定的测定方案,做好测定人员的岗位分工和测定要求。4.1.3参照附录F准备好测定用仪表;进行必要的校正,使之达到规定的精度。4.1.4了解所测隧道窑的设计、生产及维修史,并按附录B表B1填写隧道密基本情况。4.1.5布置测量点,开设测量孔、安装测量仪表,进行单项检测。4.2热平衡方框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4-14批准140
1992-12-01实搬
QB/T1493-1992
4.2.1在作热平衡计算时,为防止将热收人和热支出的项目遗凝,常用一个方框图把密的斯有热收人和热支出项目逐项示出,见图1。QhhQ
图1热平衡方框图
4.2.2本标准对日用陶瓷火焰隧道密体系的划分,窑体以外表面为界,风,油、气、汽管道以离窃最近测点为界。窑底部(包括车下坑道在内)以地平面为界。界线以外(如干燥器等)均不在体系内。余热利用单独计算。
注:余热锅炉包括在体系内。
、3测定时间
4.3.1道窑至少要稳定在一个烧成周期后方可进行测定。4.3.2总连续测定时间不少于一个烧成周期。注:烧城周期是指坏体从进人密内到烧成为产品而离开窑体的时间。4.4测定步骤
4.4.1先对隧道密进行试验性测试。4.4.2测试和正式测定期间所用原料、燃料成分及坏体装人量等生产条件均应稳一致。4.4.3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按表1进行。4.5测定结果的计算及分析
4.5.1测定完毕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4.5.2按照第5、6、7章内容进行物料平衡、热平衡及热效率的计算。4.5.3对有坏疑的数据和漏测的项目,应进行补测和计算。4.5.4对计算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意见。4.6记录及报告
4.6.1绘出测点布置图,参照附录F的格式写明测定用仪器的型号及精度。4.6.2隧道窑的本情况按录B表B1逐项填写。4.6.3实测数据综合表按附录B表B2逐项填写。141
测定项目
燃料人窑温度
周围空气的温度
漏人空气的温度
tu,C
·助燃空气人窑温度
5.雾化空气人密温度
6.雾化蒸汽人窑温度
气幕人窑温度
8.冷却空气人窑温度
9.离密烟气温度
10.烟气进余热利用
装置温度tyi+℃
11.烟气出余热利用
装置温度 tye,℃
12.抽出热风温度
13.环体人窑温度
14.产品出窑温度
15.窑车金属入密温
度,C
QB/T 1493—1992
表1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测定时间
对油、气全周期记
测点选择
燃油或燃气应在人窑前管路
录;对煤2~4h测量上测定;燃煤应在各火箱前的一次
各煤堆进行测定
于空气流通处且不受窑温影
响的地方
机械送风助燃在人窑前管道
上,自然送风助燃于炉前空气
流通处
烧嘴前雾化空气管道截面中
心取点
烧嘴前雾化蒸汽管道截面中
心取点
气幕管道人密前1~2㎡处
每隔2~4 h 测量-
每隔 2~4 h测量-
截面中心取点
玲风管道人密前 1~2m处
截面中心取点
总烟道和支烟道汇交处截面
中心点
余热利用装置人口烟气管道
测动压载面中心取点
余热利用装置出口烟气管道
测动压截面中心取点
热风管道离密1~2m处截
面中心取点
窑车最上层和中部的边角处
测定方法
使用电阻温度计和玻璃
温度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热电偶和水银温度
计测量,取平均值
窑车前、后、左、右及中部取!钵内制品
使用热电阻温度计、表
窑密车金风部分测前、后及轮
次,在入窑前和出密三点
16.窑车金属出密温
度 teC
17.窑车耐火衬砖人
窑温度,℃
后10min内测量
面温度计或点温度计测
量,取平均值
定项目
18.密车耐火树砖出
密温度珺,℃
19.厘钵人窑温度
20.重体出密温度
21.辅助材料人窑温
度 ,C
22.辅助材料出窑温
23.产品最高烧成温
QB/T 1493-1992
表1续)
测定时间
每隔 2~4 h 测量
次,在人窑前和出窑
后 10 min 内测量
全测定周期
24.灰渣的平均温度
测点选择
密车砖表面取四角四个点及
四周各面中心四个点和在纵横
中心线各均布两个点,在对角
线各均布两个至台内中心的
孔,如下图所示,预先布量在两辆具有代表性密车上,或用热
法计算
○台表面测温点
台表面至台内中心测温孔
密车前、后、左、右及中部柱
体,取钵内、外的平均温度
密车前、后左、右及中部柱
体取点
测定方法
使用热电阻温度计、表
面温度计或点温度计测
量,取平均值
选三个代表性窑车做测温
使用标准SK 三角测温
车,在每个车的同一断面上按维,选择合适锥号每组三上、中、下、左、中、右九点放入便钵内九个测温维组
于灰渣离开炉栅前
25. 密项各个测区表
面平均温度
26.窑墙各个测区表
面平均温度
27.炉膛内的温度
28.入炉水的温度
测定开始时进行
个,按标准插入泥座测量,
取平均值
便用镶露-镶硅热电偶和
在每只炉炉栅灰渣层深度中!
【配用电子电位差计测定,取
先用点温度计或表面温度计
沿窑长方向找出表面温度改变
平均值
使用表面温度计或点温
」相近区为一个测区。在测区内,度计测量,取其平均温度密墙选定上、中、下若干个测点,作为各个测区的温度窑顶选定左、中、有若干个测点用铂-铂热电偶和电
炉口及各个孔洞处
在余热锅炉人炉前和出炉后
每隔 2 ~ 4 h 测量 -
29.出炉蒸汽温度次
30.重油乳化水温度
的管道上
在乳化装置前管道上
子电位差计测定
使用玻璃温度计或点温
度计测定
测定项目
1.窑顶表面平均热流
密度qd,W/m2
2.密墙表面平均热流
密度,W/m2
3.密体各个测区表面
积 A,m2
1.测点处管道截面积
2.动压pr,Pa
3.流速wi+m/s
4.测点处管道截面积
5.动压 pm.Pa
6. 流速 wm+m/s
7.测点处管道截面积
动压rPa
9.流速,m/s
10.测点处管道截面
积Awm2
11.动压pw,Pa
12.流速wm,m/s
雾化蒸汽流量
测点处管道截面
积Ai+m2
15.动压 p,Pa
16.流速m/s
QB/T 1493—1992
表1(续)
测定时间
测定开始时进行
测定前
每隔 4 h测量一饮
测定前
每隔4h测量一次
测定前
每隔 4 h 测量一次
测定前
每隔 4 h 测量一次
全测定周期
测定前
每隔 4 h 测量一次
测点选择
用点温计或表面温度计找出
表面温度改变相近区定为一个
整个窑体表面
风管直管部位(>3D)处选面
测定方法
用接触式热流计,非接
触式热流计测得各点的热
流密度;或用点温度计、表
面温度计测定并计算
用米尺实际测量后计算
钢卷尺测量后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微压计
或倾斜式压力计
在所测量截面处按附录G确
定测点数
风管直管部位(>3D)处选面
热球式电风速计测量
钢卷尺测量后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微压计
在所测量截面处按附录G确或倾斜式压力计定测点数
风管直管部位(>3D)处选面
热球式电风速计测量
钢卷尺测量后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微压计
在所测量截面处按附录G确 或倾斜式压力计定测点数
热球式电风速计测量
风管直管部位(>3D)处选面
钢卷尺测量后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微压计
在所测量截面处按附录G确或倾斜式压力计定测点数
烧嘴前蒸汽主管道处选面
风管直管部位(3D)处选面
热球式电风速计测量
使用蒸汽流量计测量
钢卷尺测量后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微压计
或倾斜式压力计
在所测量截面处按附录G确」
定测点数
高温风速计测量
测定项目
17.测点处管道截面
积Aym2
18、动压pyPa
19. 流速4+m/s
1、燃料的消耗量 m
kg/kg 产品
2.窑车金属质量m
kg/kg产品
3.密车耐火衬砖质量
mn,kg/kg产品
4、还体人密质量 mra
kg/kg产品
i5.出窑产品质量mb
6. 垂体质量 ms,kg!
kg 产晶
7.辅助材料的质量
miakg/kg 产品
18.灰渣质量 m,kg
kg产品
19.余热锅炉蒸发量
mz.kz/kg产品
10.重油乳化水量
mu.kg/kg产品
燃烧产物组成,%
2.烟气组械,%
燃料的低位发热盘
Qw* kJ /kg 燃料
(kJ/m燃料)
QB/T 1493 - 1992
表1(续)
溅定时间
测定前
每 4 h 测量 次
全测定周期
测定前
全测凝周期
测定前
在保持各个炉髓灰
测点选择
汇总烟道直管部位(>3D)处
测定方法
钢糖尺测量搭计算
毕托管和补偿式徽压计
在斯测量截处按附录G确或o解式压力计定认点数
油、气燃料在人密前管路上
测定:煤在各火箱前煤堆测量
选摔有代表性密车
逐体人密处
总体或随机抽取各类产晶10
坏体人窑处
渣厚度一致的条件下
全测定周期
全测定周期
每隔2~4h潮量
在定周期内择时
进行取释
在各火箱的灰坑
进水总管
在置油掺水装置前管道上
密道内分别取样
汇总烟道断面中部取样
高温风速计测械
油、气用流量表测量、煤
于炉前称量
用校正过的磅那实际称
量金属件及衬砖的质量:
由全周期换算得到
记录各个密车的坏体
数、单重及其类型后计算
测量每车的总战随机推
样称量后计算总款
实际称量各个籍车上的
装人量
用校正过的磷秤直接称
出炭渣的排出,由全周
期换算得到;或权据燃科
消耗量煤中灰分的质量
分数及灰查中的含碳率计
量全周期用量,取平
均值。-般用转予流量计
取四次样后翔气体分析
仪现场测定并公折记录,
敢平均值
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可用
专门的热量计测定,也可
对油、气燃料应在入密前管以根据燃料的纽成计算。道中利用旁通管路取样、对煤|气体燃料用奥式气体分析仪作煤气全分桁后计舞:
应在火箱树谢近的煤堆取样
煤作元素分析或工业分析
后计算,详见附镜C
定项目
2.环体人窑平均含水
3.坏体的化学组
煤中灰分分数
5.燃料含水率W..%
灰中的含碳率
7.余热锅炉的工作
力petPa
注:D为测量管道直径。
5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5.1物料平衡图见图2。
5.2收人项
QB/T 1493. 1992
表1(完)
測定时间
每隔4h测量-次
测定勤
每隔4h测量-次
全测庭尚期
5.2.1坏体人密质量ma,kg/kg产品测点选择
密车中层边角处联样
火箱煎煤堆联样
在离窑前的灰潜中取样
进承总管
图2物料平衡图
5.3支出项
5.3.1出密产品质量m,按1kg计
5.3.2环体中自由水质量m,kg/kg产品mm W
中,W.坏体人密的平均相对含水率,%。5.3.3干还体烧失减量mi,kg/kg产品mmgm
定方法
取测温的坏体置于已
恒重的称量瓶中,用感量
为0.001g的天平称量,求
出坏体的质量饿!再在烘
籍中于105℃烘干至恒重
称得干坏体质量m则
((mm)/m×100即
为含本率
取做完含水率的样品进
行化学分析
见GB/T 211和GB/T
一般用工业单团弹资管
压力表测量,取全关期平
(1)
中:mg
QB/T 1493 -1992
干坏体人窑质量,kg/kg产品。
mg = m.(l - W,)
5.4物料平衡
m=m+m,+m
6热平衡计算方法
6.1热收人
6.1.1燃料燃烧的化学热Q.kJ/kg产品Q m·Qm
式中:m.燃料的消耗量,kg/kg产品或m/kg产品;Qiw—燃料应用基时的低位发热量,kJ/kg燃料或kJ/m燃料,见附录 C。6.1.2燃料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 mc t.
如燃料中含水分较高时,Qx=m,·[(1-W.)·C十4.1816 W.]式中:—燃料人窑的温度,C;
燃料的含水率,%;
C燃料的比热容,kJ/(kg·C)或kJ/(m2.C),煤的比热容见附录E表El。重油燃料,=1.74+0.0025t
气体燃料:—0.01Z(,c)
式中:r;——在燃料或烟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各气体成分的平均比热容,kJ/(m2·C),见附录E表E4。6.1.3助燃空气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k = Vk * Ck + tk
助燃空气的比热容,kJ/(m.℃),见附录E表E4,式中:ck——.
—助燃空气人窑的温度,C;
Vk—一助燃空气量,m\/kg 产品。Vh= as·m.·V?
式中:αs\
烧成带的平均空气过剩系数;
V——-理论空气量,m/kg或m2/m\燃料,见附录D。烧油时如果雾化空气与助燃空气人窑温度不同时,应分开计算其流量与带入的显热。Qkk = VkCk- th + Vkw Ck
式中:Qk—雾化空气和助燃空气带人的显热,kJ/kg产品;雾化空气量,m/kg产品,实际测量的;Vaw
-雾化空气的比热容,kJ/(m。C),见附录E表E4;th———-雾化空气人窑的温度,C。6.1.4雾化蒸汽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a = 1, 93 ma - tg
式中:1.93-—雾化蒸汽在0~250℃之间的平均比热容,kJ/(kg℃);m.—-雾化蒸汽质量,kg/kg产品(蒸汽体积与质量的换算见附录E表E8);t
雾化蒸汽人窑的温度,℃。
6.7.5重油乳化用水带人显热QwkJ/kg产品Qw = 4.181 6 mw *tw
(3)
(5)
QB/T 1493 - 1992
中:4.1816—.-水的比热容,kJ/kgC)mw-.--重油乳化用水质量.kg/kg产品;tw.
重油乳化用水温度,C。
6.1.6气游带人的显热Qm.kl/kg产器QmVm\Cm*tm
式中:一气幕用气体量kg产+
Cm-气幕用气体的比热容,kJ/m.C),见附录E表E4;.气幕用气体人密温度,C。
6.1.7预热带漏人空气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u=(Vu- V.) \ cu*t.
式中:c.预热带人空气的比热容,J/(mC),见附录E表E4预热带漏人空气的温度,℃:
V.预热带人空气量,m/kg产品。V=m(a,-a,).V
式中a排出烟气中的空气过剩系数。6.1.8冷却空气带人的显热Q.kJ/k产品Q (Vi. c)
-Vyac,*ty +Vcat+V,c,-ti+V.*ce-te(10)
式中:V.V.VV分别表示窑尾直接冷却风、急冷风、间接冷却风和车下玲却风的送入空气量,m2/kg产品;
分别表示窑尾直接玲却风,急冷风、间接冷却风和车下冷却风的冷空气比热容:kJ/(m2,C),现附录E表E4;
分别表示窑尾直接冷却风、急冷风、间接冷却风和车下冷却风的冷空气人窑温ty rtatyte w
度,℃。
6.1.9环体带入的显热Qs,kJ/kg产品Q=Q+Q=m(1-W)cg+t+4.181 6mg*W*t式中:.干坏体带人的显热,.k密产品.,Q坏体中自由水分带入的显热,kJ/kg产品.干环体的平均比热容,kJ/kg·),见附录E表E3t坏体人密的温度,C。
6.1.10窑车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 = Q+ Qn -- mis* C *+ + m * C*式中:Q窑车金凰带人的显热,kJ/kg产品;Q.窑车耐火衬砖带入的显热,kJ/kg品,mi、ms\分别表示窑车金属和耐火衬砖的质量,kg/kg产品;C.…窑车金属的比热容,取0.5k/(kg·);Gh
一密车耐火衬砖人赛时的比热容,kJ/kg·C),见附录E表E3*t、t·分别表示窑车金属和耐火村砖人窑的温度,C。6.1.71鑫具材料带人的显热Q,kJ/kg产品Qh =-Q: + Q
m·+mc
式中:Q便钵带人的显热,kJ/kg产品;148
( 15 )
B/T 1493-- 1992
Q-辅助材料带人的显热,kj/kg产品:h.m—一分别表示避钵和辅助材料的质量,kg/kg产品chr一分别表示睡钵和辅助材料人密时的比热容,kJ/(kg·C),见附录E表E3;一分别表示通钵及辅助材料入密的温度,C。6.1.12总热收人Q,kJ/kg产品
Q Q + Q+Q(或Q)→Q + Q +Qm→ Q + Q + Q- Q + Q.. 16)6.2热支出
6.2.1产品带出的显热Q:,kJ/kg产品Q,=mgc,t
式中:cg-—产品的平均比热容,J/(kg·C),见附录E表E3;到—产品出窑的温度,℃。
6.2.2坏体水分蒸发和加热水蒸气到离密烟气温度时耗热Qm,kl/kg产品Q = Q + Qju mz(2 490 +1. 93 t) + 670 0 ma式中:Q-坏体中自由水分蒸发并加热到离密烟气温度时耗热,kJ/g产品,Qn--·环体中结构水脱水耗热,kJ/kg产品,均一一离密烟气的温度,℃
2490--在0C时,每千克自铂水蒸发所需热量,kJ/kg6700—--每干克结构水脱水所需热量kJ/kgm。
千还体的结构水质量,kg/k产品。m (w+W.)
分别表示干坏体中化镁、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由于空气中带入的水分其量银小,这部分水分加热时的耗热量可忽略不计。6.2.3坏体烧成过程物理化学反应耗热2,kJ/kg产品Qh m mg - (2 100W. -+ 282 3W, + 274 7W.)式中:21002823.2747~~分别为每千克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的分解热,kJ/kg一干坏体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6.2.4坏体烧成过程生成玻璃相耗热Q,kJ/kg产品Q = 347 W. +m
式中:347—-产品中生成每干克玻璃相耗热,kJ/kgW.产品中玻璃相的质量分数,%。6.2.5蜜车带出的量热QkJ/kg产品Q' Q + Q = mi*C\ti + mn'c+ * t.式中:Qi密车金属带出的显热kJ/kg产品;Q—--密车耐火砖带出的显热kl/kg产品:心—-鑫车耐火树砖出窑时比热容kJ/kg·C),见附录E表E3;一分别表示密车金属和耐火村砖出密的温度,C。6.2.6窑具材料带出的显热Qi,k/kg产品Qbf -- Q + 2e - m * c - th -+ m+ c * t式中:Q.—便钵带出的显热kJ/kg产器,Q-辅助材料带出的显热,kJ/kg产品cc—-分别表示遥钵及辅助材料出密时的比热容,kJ/(k·C)见附录E表E3;(17
.. 18)
.( 20)
—1992
OB/T 1493
ti.t.-分别表示匣钵及其辅助材料出窑的温度,C。6.2.7干烟气带走的显热Q,,kJ/kg产品Q, = m, V*c,-t,
武中:
干烟气的比热容,kJ/(m2·C);c, - 0. 012(α, +c)
V一离窑干烟气量,m2/kg燃料或m2/m2燃料。注:V;值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D中 D3。(23)
6.2.8烟气中水蒸气(包括燃料燃烧生成水、乳化用水、雾化蒸汽加热到离窑烟气温度时)带出显热Q:,kJ/kg产品
Q = (m - mw)(2 490 + 1. 93 t) + 1. 93 m* t)式中:m:
—-燃料燃烧生成水质量,kg/kg产品m=mm.
注:m的计算见附录 D中D2。
6.2.9密体表面散热损失Q,kJ/kg产品6.2.9.1原则上采用热流计法,对窑墙、窑顶分段进行测量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Qm - 3. 6E(g - A,)/m
式中:9;--窑体各个测区的平均热流密度,W/m,A-—-窑体各个测区的表面积,m\;mi—产品小时质量,kg/h。
6.2.9.2亦可采用传统公式计算窑体散热Q,kJ/kg产品Qm = Qur + Qdm
式中: QumQdm
式中:tuta-
式中:tusatvtgx
分别表示窑墙和密顶表面的散热损失,kJ/kg产品。Qm = [Ea · (tu, to) · Ag]/mbQam = [Eaa · (tdi to)· Ad,J/mb分别表示窑墙、窑顶各个测区的表面平均温度,C;周围空气的温度、C;
分别表示窑墙、窑顶各个测区的表面积,m。+班
i tdu+ tdzi
i tdz + td
分别表示窑墙上部、中部、下部测点的温度,C;td: atdztay
分别表示窑项左侧、中间、右侧测点的温度,C;(24)
(25)
auivar———分别表示第:段测得的窑墙、窑顶对空气的综合传热系数,kJ/(m·h·℃)。+2734
it+273
ag, = 9. 20 (ta — ta) +
ad: = 11. 70 V(ta.
tai — ta
式中:ε--窑体外表面的黑度,一般取0.8~0.9(各种材料黑度见附录E表E7)。6.2.10抽热风带走的显热Q,kJ/kg产品150
QB/T 1493-1992
Qi - ErV; - c.t) -V!-c,.t +V -c.t + V'ct*.*( 27)
式中:W!..V..--分别表示直接抽热风、间接抽热风和车下抽热风的抽出热风量.m\/kg产品;cr-
一分别表示直接抽热风、间接抽热风和车下抽热风的热空气平均比热窄,kJ/(m·C),见附录E表E4:
、t、一分别表示直接抽热风、间接抽热风和车下抽热风的热空气出窑温度,C。6.2.11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ha.kJ/kg产品Qh - 12 628r · V;
式中:12628
——每立方标米-氧化碳的反应热,kJ/m2;o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6.2.12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ibkJ/kg产品Q 33 871(m, - m, : Wh)
武中:33871—-每干克碳的反应热,kJ/kgWh-—-煤中灰分的质量分数,%;m——灰渣的质量.kg/kg产品。实际称量或者采用下式计算:m,·W
式中:W-
灰渣中的含碳率,%。
6.2.13灰渣带走的显热Q:.kJ/kg产品Q -- m+ cf - t.
式中:c.-灰渣的比热容,kJ/(kg·℃),见附录E表E6;t—而渣的平均温度,℃。
6.2.14余热锅炉水蒸发吸热Qw,kJ/kg产品Qw- mw.(H-H)
式中:m—余热锅炉水的蒸发量,kg/kg产品;H。—-出炉蒸汽热焙,kJ/kg,见附录E表E2Hw——入炉水热焙,kJ/kg,见附录E表E2。6.2.15炉口及其孔洞的辐射热损失QkJ/kg产品Qt =C。 [1+273] - (+ 273] ]
式中:C
黑体辐射系数,等于20.4kJ/(hm2.K*);炉内的平均温度,
A.孔口辐射面积,m,
.A,.0/mi
5——门孔系数,取决于小孔的形状,尺寸及窑墙的厚度,查图3。6.2.16冷却带排放气体和窑门逸出气体带出显热Qi,kJ/kg产品Qi = Qp + Qm = Vch · ti + Vm * cm + tm式中:QiQm—一分别为冷却带排放气体带出显热和密门逸出气体热损失,kJ/kg产品:ViVlm-—分别为冷却带排放和窑门逸出气体量,m/kg产品;cic—-分别为冷却带排放和窑门逸出气体的比热容,kJ/(m2,C);titl分别为冷却带排放和窑门逸出气体的温度,C。.-..( 28)
(30)
(31)
(32)
(33)
6.2.17其他热损失Q,kJ/kg产品包括开启窑门和窑体各孔洞等处逸出气体热损失以及窑底部向地基的散热损失和氧化铁还原消耗燃料燃烧热等项目。
Q =Q - (Q: + Q +Q + Q+ Q +Q +Q + Q +Q151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