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31 09:24:22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主要是为了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而制定的。以下内容概述规范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相关检测项目:
1. 接地电阻检测:确保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 2. 绝缘电阻检测:检测电路设备和电缆的绝缘电阻,防止漏电情况。 3. 漏电保护装置检测:检测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和动作可靠性。 4. 电气设备检测:包括设备的绝缘状况、接线是否牢固等。 5. 线路检测:检查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损坏等。 6. 电能质量检测:包括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和谐波的影响。检测方法:
1. 接地电阻测试仪用于接地电阻检测; 2.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用于绝缘电阻检测; 3. 漏电保护器测试装置用于检测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性能; 4. 采用电气参数测量仪器检测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 5. 采用电缆故障测试仪对线路问题进行诊断; 6. 定期巡视检查目测方法,以判断设备外观和接线方式是否正常。涉及的产品:
1. 施工用电设备:电焊机、搅拌机、电动起重机等; 2. 电缆及导线:施工现场用电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3. 开关设备及配电箱:各种电气开关柜、配电箱设备; 4. 漏电保护开关:用于人员和设备漏电保护的装置; 5. 接地装置:用于建筑工地接地的装置和材料。总之:《GB 50194-1993》规范中详细说明了施工现场供用电的安全检测项目、方法和所涉及的产品,目的在于保证施工现场电力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标准号:GB 50194-199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3-12-30
实施日期:1994-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电压在10KV及以下的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但不适用于水下、井下和矿井等特殊工程。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GB50194-1993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Safety code of power supply and consumptionfor installa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建标
1993—12—30
1994—08—01
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Safety code of power supply and consumptionfor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GB50194—9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的通知
建标[1994]2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第2630号文和建设部标准定额司(90)建标技字第5号文的要求,由原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8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2月30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发电设施、变电设施、配电设施.
2.1发电设施
2.2变电设施、配电设施
3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
3.1电杆选择及埋设
3.2线路架设
3.3电缆敷设
4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
4.1接地保护
4.2防雷保护
5常用电气设备.
一般规定
5.2配电箱和开关箱
5.3熔断器和插座
5.4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5.5.电焊机
5.6起重机
6特殊环境
6.1易燃、易爆环境
6.2腐蚀坏境”
6.3特别潮湿环境
8安全技术管理
(3))
(16)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A
to66068096606609669666666066666698666666666669669660666o666666806660666o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为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中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1.0.1
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在施工现场供用电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使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做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电压在10KV及以下的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但不适用于水下、井下和矿井等特殊工程。1.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的安全、可靠,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发电设施、变电设施、配电设施2.1发电设施
2.1.1在远离电源或电源不能满足要求的施工现场,可装设柴油发电机、列车电站等发电设施。2.1.2
发电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2.1.2.1
靠近负荷中心。
交通运输及线路引出方便。
设在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2.1.2.4
远离施工危险地段。
2.1.3发电站站区内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1.3.1
建筑物力求紧凑,符合生产运行程序。2.1.3.2
发电机房设在站区内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主风侧:控制室、配电室设在机房的下风侧。2.1.3.3冷却水池、喷水池设在机房和室外配电装置冬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1.3.4站内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5%。2.1.4燃油罐宜采用钢制油罐,其数量不应少于2个。2.1.5事故油池应设在发电机房外,其与发电机房外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m。事故油池的贮油量不应少于全部日用燃油的燃油量。
柴油机应有单独的排烟管道和消音器,发电机房内架空敷设的排烟管应设隔热层。地沟内的排烟管穿越油管路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发电机房外垂直敷设的排烟管至发电机房的距离不得小于1m,排烟管的管口应高出屋檐,且不小于1m。21.及标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停放的地点应平坦,并宜高出周围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面0.250.3m。柴油发电机拖车的前后轮应卡住。2.1.8
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的拖车应有可靠的接地。2.1.9移动式柴油发电机拖车上部应设防雨棚。防雨棚应牢固、可靠。
2.1.10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周围4m内不得使用火炉和喷灯,不得存放易燃物。
2.1.11柴油发电机的总容量应满足最大负荷的需要和大容量电动机起动时的要求。起动时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
并列运行的柴油发电机应装设同期装置。2.1.13柴油发电机的出口侧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及低电压保护等装置。
2.1.14发电站内应设可在带电场所使用的消防设施,并应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
2.2变电设施、配电设施
1变电所、配电所的所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2.2.1
2.2.1.1靠近电源,交通动输方便。2.2.1.2
接近负荷中心,便于线路的引入和引出。2.2.1.3
所区不受洪水冲浸、不积水,地面排水坡度不小手0.5%。
2.2.1.4设在污染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并避开易燃易爆危险地段和有剧烈振动的场所。2.2.2变压器室、控制室及配电室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2.2.2.1防雨,防风沙,防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其中变压器室不低于二级。
2.2.2.2采用百叶窗或窗口装金属网,金属网孔不大于10mmX10mm。
工程2夜条谨全邻街采光高窗的下檐与室外地面高度不小1.8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2.2.4门向外开,其高度与宽度便于设备出入。2.2.2.5
面积与高度满足配电装置的维护与操作所需的安全距离,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3容量在4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可采用杆上安装。杆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2.2.4容量在400kVA以上的变压器应采用地面安装。装设变压器的平台应高出地面0.5m,其四周应装设高度不小于1.7m的围栏。围栏与变压器外廓的距离不得小于1m,并应在其明显部位悬挂警告牌。
2.2.5室外变电台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应分别装设高、低压熔断器,熔断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高压不宜小于4.5m,低压不宜小于3.5m。各相熔断器间的水平距离,高压不应小于0.5m,低压不应小于0.3m。
2.2.6位于人行道树木间的变压器台,在最大风偏时,其带电部位与树梢间的最小距离,高压不应小于2m,低压不应小于1m。2.2.7变压器的引线与电缆连接时,电缆及其终端头,均不应与变压器外壳直接接触。
2.2.8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时,其外壳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接地系统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装有仪表和继电器的箱门,必须与壳体可靠连接。
2.2.9箱式变电站安装完毕或检修后,投入运行前应对其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电气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
3.1电杆选择及埋设
3.1.1电杆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露筋,并不得有环向裂纹和扭曲等缺陷。若采用木杆和木横担,其材质必须坚实,不得有腐朽、劈裂及其他损伤。木杆总长度不宜小于8m,梢径不宜小于140mm。
3.1.2电杆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3.1.2.1不得有倾斜、下沉及杆基积水等现象,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底盘或卡盘。
3.1.2.2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0.5m夯实一次。杆坑应设防沉土台,其高度应超出地面0.3m。3.1.2.3电杆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符合表3.1.2的规定。
电杆埋设深度(m)
注:遇有土质松软、流砂、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严寒地区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装设变压器的电杆,其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m。3.1.3拉线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3.1.3.1拉线坑的深度宜为1.2~1.5m。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到地形限制时3.1.3.2
不得小于30°
工程承准全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与线路方向应对正;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方向应对正:防风拉线与线路方向应垂直。3.1.3.4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3.2线路架设
3.2.1供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合理,应避开易撞、易碰、易受雨水冲刷和气体腐蚀的地带,并应避开热力管道、河道和施工中交通频繁等场所。
3.2.2施工现场内的低压架空线路在人员频繁活动区或大型机具集中作业区,应采用绝缘线。绝缘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并不得直接捆绑在电杆、树木、脚手架上,不得拖拉在地面上:理地敷设时必须穿管,管内不得有接头,其管口应密封。3.2.3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3.2.3.1导线中的负荷电流不应大于导线允许载流量。3.2.3.2
线路未端的充许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3.2.3.3
导线跨越铁路、公路或其他电力线路时,铜绞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钢芯铝绞线截面不得小于25mm,铝绞线不得小于35mm。
3.2.4线路相互交叉时,不同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线路交叉时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m)线路电压(kv)
交叉电
力线路
5线路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弧垂时应符合表3.2.5
3.2.5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在最大弧垂时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区
人员频繁活动区
非人员频繁活动区
极偏区
电压(kv)
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风偏时与建筑物凸出部分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2.6的规定。导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m)项
垂直距直
边导线水平距离
线路电压(kv)
当施工现场几种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路必须位于低压线路上方;电力线路必须位于通讯线路上方,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3.2.7的规定值。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最小垂直距离(m)同杆线路
高压与高压
高压与低压
高压与低压
高压与通讯
直线杆
分支杆或转角杆
0.45/0.6注
注:转角或分支线为单回路,其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为双回路时,其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工程建设标6m全文信息系统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