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31 09:40:0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规范工业设备与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一项标准。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检测项目:

  •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
  • 绝热层厚度测量。
  • 防潮性能检测。
  • 抗压强度检测。
  • 耐火性能测试。
  • 粘结性能检验。
  • 安装质量检查。

检测方法:

  • 导热系数测试采用稳态或非稳态测试方法。
  • 厚度测量可使用游标卡尺或厚度计。
  • 防潮性能通过吸湿量或水蒸气透过率实验。
  • 抗压强度通过压力试验机测试。
  • 耐火性能根据耐火等级实验室测试。
  • 粘结性能通过剪切实验或剥离实验测定。
  • 安装质量通常需要进行现场目测检查和比例测量。

涉及产品:

  • 玻璃棉绝热材料。
  • 岩棉板及管壳。
  • 聚氨酯泡沫材料。
  • 橡塑泡沫绝热材料。
  • 闭孔珍珠岩板材。
  • 反射层、保护层材料。

需要注意,标准的具体内容、细节和更新信息以最新的官方文件为准,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并不能替代完整的标准文件。

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264-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2-27

实施日期:1997-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在-196°C至850°C的绝热工程设计。GB50264-19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insulation engineeringof industrial equipment and pipe建标

1997-02-27

1997-10-01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insulation engineeringof industrial equipment and pipeGB50264-9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0月1日

1997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7]7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学工业部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绝热材料的选择

3.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3.2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3.3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0+++++++0

3.4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的主要性能要求4绝热计算

保温计算

保冷计算

..........

....00..+0....+0..

绝热层厚度计算

热.冷损失量计算

绝热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0000a000000500000000000600

......

..o...........

双层绝热时内外层界面处温度计算.......

能量价格、绝热结构单位造价计算…保温计算的参数

保冷计算的参数

绝热结构设计

绝热结构组成…

绝热层设计要求·

防潮层设计要求

保护层设计要求

附录A常用绝热材料性能

附录B

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8)

(33)

(33)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C各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电电电电

附录D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绝热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在一196℃至1.0.2

850℃的绝热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核能、航空、航天系统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和管道,以及建筑、冷库和长输埋地管道的绝热设计。1.0.3绝热设计应符合下列共性要求:1.0.3.1绝热设计应按照使用环境和被绝热表面的温度正确选择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材料,对于新材料应通过国家检测部门鉴定后方可选用。

1.0.3.2绝热设计应根据工艺、节能、防结露和经济性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绝热计算,并确定绝热结构。1.0.4

绝热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绝热thermalinsulation,insulation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保温heat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1.3保冷cold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2.1.4绝热层thermalinsulationlayer对维护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2.1.5绝热结构thermalinsulationconstruction由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s经济厚度economicthickness

绝热后,年散热损失所花费的费用和绝热工程投资的年摊销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计算厚度。2.1.7设计使用年限designserviceyears在计算经济厚度时所选取的计算年数(n),或绝热工程正常使用年数。

2.1.8绝热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allowservicetemperatruefor

insulationmaterials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在长期运行时,材料没有变形、熔化、焦化、疏脆、松散、失强等现象的温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coldbridge

埋在保冷层中,导热系数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绝热材料的平均温度

materials

meantemperatrueofinsulation

绝热材料在使用环境下,其绝热层内表面温度与绝热层外表面温度的平均值。

介质热容

管材热容

公称直径

管道内径

设备或管道外径

内层绝热层外径

外层绝热层外径

费税系数

年利率(复利率)

保冷厚度修正系数

管道通过吊架处的热损失附加系数计息年数或折旧年限

能量价格,热价与冷价的统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T~—39℃)时冷价

(—40~-196℃)时冷价

绝热层材料单价

防潮层材料单价

保护层材料单价

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

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散热损失续表

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绝热工程投资贷款分摊率,按复利计息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内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外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外层绝热材料的允许安全使用温度环境温度

露点温度

平均温度

年运行时间

介质在管道内不冻结停留时间

介质体积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管子体积

对流放热系数

辐射放热系数

绝热层(最)外表面向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线胀系数

绝热层厚度(双层时为总厚)

内层绝热层厚度

外层绝热层厚度

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常温导热系数

内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外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介质密度

管材密度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绝热材料的选择

3.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3.1.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绝热计算时可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常用绝热材料性能规定的数据。

3.1.2在运行中,保温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350℃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12W/(m·℃),保冷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27℃)时,其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64W/(m·℃)。3.1.3保温的硬质材料密度不得大于300kg/m;软质材料及半硬质制品密度不得大手200kg/m3,保冷材料的密度不得大于200kg/m。

3.1.4用于保温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4MPa;用于保冷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15MPa。3.1.5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7.5%(重量比,下同);保冷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

3.1.6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允许使用温度和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性能检测证明的产品;对保冷材料,尚需提供吸水性、吸湿性、憎水性检测证明。对硬质绝热材料尚需提供材料的线膨胀或收缩率数据。

3.1.7用于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绝热材料应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126)有关氯离子含量的规定。

工种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绝热层材料按被绝热的工艺设备和管道外表面温度不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标准规定的燃烧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8.1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大于100℃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不燃类A级材料性能要求。3.1.8.2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小于或等于100℃时,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难燃类B1级材料的性能要求。3.1.8.3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小于或等于50℃时,有保护层的泡沫塑料类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一般可燃性B2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3.2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3.2.1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抗蒸汽渗透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潮性能,且其吸水率不大于1%的材料。2防潮层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3.1.8条的规定。3.2.2

3.2.3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且耐腐蚀的材料,并不得对绝热层和保护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3.2.4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在夏季不软化、不起泡和不流消的材料,且在低温使用时不脆化、不开裂、不脱落的材料。3.2.5涂抹型防潮层材料,其软化温度不应低于65℃,粘接强度不应小于0.15MPa;挥发物不得大于30%3.3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3.3.1保护层材料应选择强度高,在使用的环境温度下不得软化、不得脆裂,且应抗老化,其使用寿命不得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温保护层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大手10年。保冷时应达到12~18年。

3.3.2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并不得对防潮层或绝热层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