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31 11:10:06
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其重点在于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虽然该标准详细内容需要查看具体文档,但一般来说,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项目:
- 灭火剂浓度:确保灭火效力达到标准要求。
- 系统密封性:测试系统的防漏性能,以保持灭火剂的有效性。
- 喷射功能:检查喷头组件和管道系统能否正常喷射灭火剂。
- 报警与控制系统:测试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及其与灭火系统的联动响应。
- 储存容器压力:测量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压力,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 检测方法:
- 气体检测仪器测试:用于测量灭火剂的浓度和泄漏情况。
- 压力测试:对管道和储存容器进行液压或气压测试以检测强度和密封性。
- 功能性测试:模拟火灾条件下的系统响应测试,确保系统各部分正常工作。
- 电子系统诊断:使用专业设备测试系统的电子和电气部件,确保报警与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
3. 涉及产品:
- 卤代烷1211灭火剂:灭火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 灭火剂储存容器:用于储存卤代烷1211的容器,经常要求具备耐压和防腐蚀性能。
- 灭火喷头:设计用于高效分布灭火剂的组件。
- 管道及配件:用于输送灭火剂到灭火区域的材料和元件。
- 报警与控制系统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装置及电气控制面板。
通过以上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帮助确保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设计符合标准要求,并在火灾情况下有效响应。
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号:GBJ 110-198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7-09-16
实施日期:1988-06-01
标准状态:现行
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卤代烷1211全淹没灭火系统,不适用于卤代烷1211抑爆系统的设计.GBJ110-19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0-1987
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110—87
1989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110—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6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7]1607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们会审。现批准《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0—87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公安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7年9月16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通知,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等五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我国卤代烷灭火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开展了部分试验验证工作,在总结已有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上有关的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编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本规范共有七章和六个附录。包括总则、防护区设置、灭火剂用量计算、设计计算、系统的组件、操作和控制、安全要求等内容。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1987年9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m各美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二章
第三章
防护区设置
灭火剂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七章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灭火剂总用量
设计灭火用量·
开口流失补偿
设计计算
般规定
管网灭火系统
系统的组件
贮存装置
阀门和喷嘴
管道及其附件
操作和控制
安全要求
名词解释
卤代烷1211蒸汽的比容积·
卤代烷1211蒸汽压力·
卤代烷1211设计浓度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合理地设计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防护区的具体情况,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卤代烷1211全淹没灭火系统,不适用于卤代烷1211抑爆系统的设计。第1.0.4条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的火灾:一、可燃气体火灾;
二、甲、乙、丙类液体火灾;
三、可燃固体的表面火灾;
四、电气火灾。
第1.0.5条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物质的火灾:
一、无空气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如硝酸纤维、火药等;二、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铀、环等;三、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四、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某些过氧化物、联氨等;五、能自燃的物质,如磷等;
六、强氧化剂,如氧化氮、氟等。第1.0.6条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防护区设置
第2.0.1条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护区应以固定的封闭空间来划分;二、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容积不宜大于2000m;
三、当采用无管网灭火装置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100m2,容积不宜大于300m,且设置的无管网灭火装置数不应超过8个。
第2.0.2条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第2.0.3条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6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第2.0.4条防护区的门窗及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均不宜低于1200Pa。
第2.0.5条防护区不宜开口。如必须开口时,宜设置自动关闭装置,当设置自动关闭装置确有困难时,应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执行。
第2.0.6条在喷射灭火剂前,防护区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的防火阀应自动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生产操作应停止进行。第2.0.7条防护区内应有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其位置应距地面2/3以上的室内净高处。
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或门窗缝隙没设密封条的,可不设置泄压口。
第2.0.8条泄压口的面积,应按下式计算:S = 7. 65 × 10-2 (2 · 0 · 8)VP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S—一泄压口面积(m);
P一防护区围护构件<包括门窗)的允许压强((Pa);mar——灭火剂的平均设计质量流量(kg/s)。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灭火剂用量计算
第一节灭火剂总用量
第3.1.1条灭火剂总用量应为设计用量与备用量之和。设计用量应包括设计灭火用量、流失补偿量、管网内的剩余量和贮存容器内的剩余量。
第3.1.2条组合分配系统灭火剂的设计用量不应小于需要灭火剂量最多的一个防护区的设计用量。第3.1.3条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护区或超过八个防护区的组合分配系统应有备用量,并不应小于设计用量。备用量的贮存容器应能与主贮存容器交换使用。第二节设计灭火用量
第3.2.1条设计灭火用量应按下式计算:M-K·
(3·2·1)
式中M—设计灭火用量(kg);
Kc一一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应按附录五的规定采用;Φ——灭火剂设计浓度;
V——防护区的最大净容积(m);一防护区在101.325kPa大气压和最低环境温度下灭火剂的比容积(m\/kg),应按附录二的规定计算。
第3.2.2条灭火剂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2倍或惰化浓度的1.2倍,且不应小于5%。
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工程4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3.2.3条有爆炸危险的防护区应采用情化浓度,无爆炸危险的防护区可采用灭火浓度。
第3.2.4条由几种不同的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灭火浓度或惰化浓度如未经试验测定,应按浓度最大者确定。
有关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灭火浓度、情化浓度和最小设计浓度可按附录四采用。
第3.2.5条图书、档案和文物资料库等,其设计浓度宜采用7.5%。
第3.2.6条变配电室、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其设计浓度宜采用5%。
第3.2.7条灭火剂的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可燃固体表面火灾,不应小于10min。二、可燃气体火灾,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和电气火灾,不应小于1min。
第三节开口流失补偿
第3.3.1条开口流失补偿应根据分界面下降到设计高度的时间确定,当大于规定的灭火剂浸渍时间时,可不补偿,当小于规定的浸渍时间时,应予补偿。
分界面的设计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内被保护物的高度,且不应小于防护区净高的1/2。
第3.3.2条当一个防护区墙上有一个开口或几个底标高相同、高度相等的开口,分界面下降到设计高度的时间可按下式计算:t=1.2H-H.-
Kb/2gnh3
[1 +(1± 4. 70)
......(3.3.2)
式中:t—分界面下降到设计高度的时间(s);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H——防护区净高(m);
Ha设计高度(m);
V——防护区净容积(m*);
K一一开口流量系数,对圆形和矩形开口可取0.66;6
一开口总宽度(m);
gn——重力加速度(9.81m/s2);h——开口高度(m);
9——灭火剂设计浓度。
工和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章设计计算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设计计算管网灭火系统时,环境温度可采用20℃。第4.1.2条贮压式系统灭火剂的贮存压力,宜选用0.5×105Pa或25.0X105Pa。
注:(1)存压力指表压。本章其他条文中的压力如未注明均指表压。(2)法定计量单位1Pa可换算成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1.02×10-5kgf/cm2。第4.1.3条贮压式系统贮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应采用氮气增压,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05%的体积比。第4.1.4条贮压式系统灭火剂的最大充装密度和充装比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宜大于表4.1.4的规定。最大充装密度和充装比
贮存压力
10.5×105
25.0×105
第4.1.5条
3.1X105Pa。
充装密度
(kg/m)
充装比
喷嘴的最低设计工作压力(绝对压力),不应小于第4.1.6条灭火剂的喷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可燃气体火灾和甲、乙、丙类液体火灾,不应大于10s;二、国家级、省级文物资料库、档案库、图书馆的珍藏库等,不宜大于10s;
三、其他防护区不宜大于15s。
第4.1.7条灭火剂从容器阀流出到充满管道的时间,不宜大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7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J 110-19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