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31 11:17:58
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检测项目:
- 工厂环境中的噪声级测量。
- 生产设备产生的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的评估。
- 工作场所噪声暴露评估,即在工作场所内工作时,员工实际受到的噪声影响。
检测方法:
- 使用声级计进行直接噪声测量。
- 频谱分析方法,分析噪声的各个频率成分。
- 长时间噪声监测,以获取噪声的变化和动态特征。
涉及的相关产品一般为:
- 工业生产设备,如机器、发动机、风机等。
- 噪声控制产品,如消声器、隔声罩、吸声材料等。
该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工业企业如何对厂区内的噪声进行科学合理的测量和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听力健康。
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标准号:GBJ 122-198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8-04-13
实施日期:1988-1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环境、非生产环境与厂界的稳态噪声和除脉冲噪声以外的非稳态噪声测量。GBJ122-1988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1988
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GBJ122—88
1989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GBJ122—88
主编部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12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噪声
测量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8]563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12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8年4月13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组织,具体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编制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调查研究了国内有关单位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收集并分析了国外同类测量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工作,提出了规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并召开了座谈会,经反复修改提出了送审稿。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声学分委员会讨论同意,最后,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四章及二个附录。内容包括:测量条件、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和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陶然亭路儒福里41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988年3月18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二章噪声测量条件
第一节测量仪器
第二节测量的量
第三节.读取测量值的方法………第四节环境条件
第三章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
第一节设备运行状况
第二节测点位置
第三节
噪声测量记录
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非生产场所的室外噪声测量·
非生产场所的室内噪声测量·
厂界的噪声测量
第三节
第四节噪声测量的记录
附录—
附录二
附录三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记录表
等效A声级测量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
(4)
(4)
(5)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1.0.1条为统一工业企业所有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方法,便于对工业企业噪声进行评价和控制设计,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环境、非生产环境第1.0.2条
与厂界的稳态噪声和除脉冲噪声以外的非稳态噪声测量。第1.0.3条工业企业噪声测量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
噪声测量条件
第一节测量仪器
第2.1.1条噪声测量,应使用2型或性能优于2型的声级计或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测量等效A声级应使用积分声级计;无积分声级计时亦可使用上述声级计。噪声测量所用仪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级计的电声性能与测试方法》的规定;积分声级计,应符合IEC804一85《积分平均声级计》的规定。
第2.1.2条噪声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声校准,者前、后两次校准值相差等于或大于2B,测量值无效。校准用的声压级校准器,应按JJG176一84《声压级校准器试行检定规程》的要求定期检定,声级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噪声源》定期检定。
声学测量及校准仪器每2年至少检定一次。第二节测量的量
第2.2.1条稳态噪声应测量A声级,需要时可测量C声级。第2.2.2条非稳态噪声,应测量日等效A声级。第三节读取测量值的方法
测量稳态噪声应使用声级计“慢档”时间特性,第2.3.1条
一次测量应取5s内的平均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2.3.2条测量非稳态噪声应使用声级计“慢档”时间特性,并应根据噪声变化特性确定测量时间,在测量时间内测得的数据,应能代表日等效A声级。对周期性变化的噪声,测量时间应等于噪声变化周期的整数倍,最短不得少于一个变化周期。使用非积分声级计测量等效A声级时,应按附录二的规定取值。
第四节环境条件
第2.4.1条室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风速等于或大于6m/s时,应停止测量。
第2.4.2条测量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振动、电磁场、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干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
第一节设备运行状况
第3.1.1条噪声测量时,生产设备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维持运行状态不变。
第二节测点位置
第3.2.1条测点的选择,应能切实反映车间各个操作岗位的噪声水平。
第3.2.2条在按工艺流程设计的厂房、车间内,或工种分工明显的生产环境,测点应包括各工种的操作岗位与操作路线。第3.2.3条在工种分区不明显的车间,测点应选择典型工种的操作岗位。
第3.2.4条
条在需要了解车间其余区域噪声分布时,可在工人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而经常活动的范围,如通道、休息场所等处选择噪声测点。
第3.2.5条在测点上传声器,应置于人耳位置高度。测量时,传声器应指向影响较大的声源,若难于判别声源方位,则应将传声器竖直向上。
第三节噪声测量记录
第3.3.1条工业企业生产环境噪声测量,宜按附录一附表1.1所列内容填写。
第3.3.2条需要时,生产环境噪声测量应给出车间噪声分布图。
工程4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
第四草
第一节非生产场所的室外噪声测量第4.1.1条工业企业非生产场所室外噪声测量的测点,应沿生产车间和非生产性建筑物外侧选取。对于生产车间测点应距车间外侧3~5m,对于非生产性建筑物,测点应距建筑物外侧1m。
第4.1.2条传声器应置于测点上距地面高1.2m处,传声器应指向影响较大的声源。
第二节非生产场所的室内噪声测量第4.2.1条办公室、设计室、会议室、医室、托儿所、仓库等室内噪声测量,一般应在室内居中位置附近选3个测点取其平均值。
第4·2·2条传声器应置于测点上距地面高1.2m处,传声器应指向影响较大的声源。
第4.2.3条测量噪声时,室内声学环境(门与窗的启与闭,打字机、空调器等室内声源的运行状态),应符合正常使用条件。
第三节厂界的噪声测量
第4.3.1条厂界的噪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测量。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噪声测量的记录
第四节
工业企业非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应按附表第44.1条
1.2所列内容填写。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一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记录表工业企业生产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测量地点
测量时间
测量及校准仪器
测点编号
测点具体位置
测量人
声压级标准值dB
测量前
测量后
运转(及总)台数
设备分布及测点分布示意图(注明车间尺寸)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表1·1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J 122-19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