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5-01-02 08:06:4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中,涉及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检测外观是否有锈蚀、表面损伤等。
  • 防锈性能测试:检查产品在规定条件下的防锈效果。
  •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耐磨性、硬度和其他机械性质的检测。
  • 涂层附着力测试:验证涂层的稳定性和附着力。

检测方法:

  •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或简单工具检查产品外观。
  • 盐雾试验:将产品置于盐雾环境中观察耐腐蚀性
  • 硬度检测:通常使用硬度计进行检测。
  • 膜厚测量:使用测量工具来评估涂层厚度。

涉及产品:

  • 凿岩机械:包括各种类型的凿岩机及其相关附件。
  • 气动工具:如气钻、气锤、气动扳手等。
  • 其他涉及的气动设备:根据标准可能包括的一系列相关产品。

这些标准确保了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以保证它们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出现质量问题。

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3576-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8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3576-1999JB/T3576-1999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防锈通用技术条件JB/T3576-1999

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73.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rust-preventing ofrock-drlling machines andpmeumatc tools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3576—1999

本标准是对JB357684《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防锈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3576一84。本标准由全国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杰、陈尚林。本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rust-preventing ofrock-drllingmachinesandpneumatctoolsJB/T 3576—1999

代替JB3576—84

本标准规定了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中的防锈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产品及有关制品的防锈。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21994

GB1922—1980

JB/T73021994

JB/T98571999

3术语

3.1防锈期

轻柴油

溶剂油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对产品及有关制品从采取一定防锈措施之时起所能达到的防锈期限。3.2防锈责任期

产品及有关制品从出厂之日起,在正常的储存、运输条件下,生产厂对防锈质量应负的责任期限。3.3正常的储存条件

在储存过程中,产品不受日晒、雨淋:不接触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不损坏内、外包装;温度不超过39℃,相对湿度不大于85%。3.4正常的运输条件

在运输过程中,产品不直接受日晒、雨淋,不直接接触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不损坏内、外包装。

3.5内、外包装

包装质量应符合JB/T7302的规定3.6前处理

产品及有关制品进行防锈包装前所进行的除锈、清洗和干燥处理,统称前处理。3.7锈蚀率

已锈蚀的面积与产品锈蚀同一表面总面积的百分比。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3.8产品防锈的分类

JB/T3576-1999

为了便于对不同类型产品提出防锈技术要求,按产品尺寸大小将产品防锈按表1分类表1产品防锈分类

产品尺寸大小

小型产品

中型产品

大型产品

4防锈期限

4.1防锈期要求:

a)工序间要求7天至30天:

产品品种举例

气铲、气镐、气砂轮、气扳机、气动铆钉机等气腿式、向上式、导轨式、手持式凿岩机及潜孔冲击器、气动马达、气动泵等胶轮、轨轮、履带等各式钻车、钻机、钻架等b)中间库要求30天至12个月:

c)厂内封存要求2年。

4.2防锈责任期

防锈责任期为1.5年。

4.3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由供、需双方协商制订。5产品生产过程的防锈要求

5.1主要零部件在精加工后必须及时清洗和进行防锈处理。5.2机加工所用的切削液和切削油必须具有一定的防锈能力,并应定期检查和更换5.3热处理后的零部件,尤其进行盐浴处理和盐水淬火的零部件必须进行清洗、喷砂(丸)、钝化处理后,方可进入下道机加工工序(采用具有防锈能力的热处理新工艺除外)。5.4在精加工零件上盖有腐蚀性酸印的多余酸,必须及时进行中和处理,严防由此产生锈蚀。5.5零部件进入中间库时必须进行防锈处理:库房要求洁净。5.6装配前零部件必须按本标准的各项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组装。5.7装配时应涂覆置换型防锈油或防锈润滑油,并应带油装配。试车后如油膜破坏,应拆下主要零、部件,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5.8试车时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油、水分离器除去水分方可使用。6防锈的前处理及一般要求

除锈质量要求

在满足精度和使用性能条件下,除锈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除锈质量要求

非加工

JB/T3576-1999

表面粗糙度R值大于08μn

有相对运动表面,表面粗糙度R。值为3.2~1.6um无相对运动表面,表面粗糙度R值为3.2~1.6um表面粗糙度R值小于63m

A类产品柄体外表面、液压系统内表面般管路及各种型材

注:A类、B类产品主要件IV以下加工面除锈质量提高一级要求6.2清洗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

6.2.1清洗质量要求

表面有闪亮的金属光泽

表面有均一的金属光泽

表面无残存物

95%表面无锈迹

表面稍有金属光泽

95%表面无锈迹

防锈处理前对零部件上肉眼可见的油污、尘埃、残屑、酸、碱等易引起锈蚀的脏物必须清除。根据零部件防锈期的不同,清洗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清洗质量要求

防锈期2年以上

防锈期1~2年

防锈期0.5~1年

6.2.2清洗质量的试验方法

6.2.2.1目测试验

完全除去污物和旧油层,并除去指纹、汗渍及着色基本除去污物和旧油层

除去污物,充许残存少量旧油层在室内白天光线或40W日光灯下,置试样表面距离肉眼约30cm处,观察表面有无残存物及清洁状况。

6.2.2.2擦拭试验

用清洁白布擦清洗的表面某一部位,观察白布有无污染6.2.2.3溶剂试验

清洗质量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新溶剂洗涤,然后观测溶剂中有无污物、悬浮物或沉淀物,必要时过滤、称重。

6.2.2.4pH值试验

将清洗后的金属表面润湿(干燥表面用蒸馏水润湿一部分),用精密pH试纸检查pH值。干燥质量要求

清洗后的零部件应立即干燥处理。目视应无可见清洗剂的残留液。干燥时间要尽量缩短。当采用水剂清洗、油封存时,零部件必须经脱水或干燥后,方可涂油封存。6.4防锈部位

6.4.1凡钢铁制品件的裸露面及附件、备件、随机工具等均需进行防锈处理。6.4.2非加工表面可按JB/T9857规定,涂防锈漆6.4.3产品的镁合金件外表面必须采取氧化处理或进行涂漆防腐。3

JB/T3576-1999

6.4.4产品内部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必须进行防锈处理。6.4.5装配前外购件、外协件(除C类产品有防锈措施的部件外)要重新进行防锈处理。6.5产品防锈的外观要求

6.5.1采用防锈油脂防锈时,油膜必须均匀、连续,无漏涂之处6.52采用气相缓蚀剂防锈,要保证内包装的密封性;保证足够的剂量和在有效的防锈距离内(金属表面和气相缓蚀剂的距离不得超过30cm,每立方米空间不得少于30g)。6.5.3采取可剥性塑料封存,膜质应均匀,无破裂、无漏涂,膜厚应符合要求。6.6防锈处理的工作条件

6.6.1防锈处理操作的现场应明亮、清洁、无腐蚀性气体,防锈处理应在尽可能低的湿度下进行。6.6.2清洗、干燥和防锈应连续进行,如间断4h以上,要进行暂时性防锈处理。6.6.3防锈处理时,应使产品及零部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平衡后再进行。7防锈材料的质量要求

7.1采用的防锈材料必须满足储存、运输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防锈材料的防锈性能应符合第4章防锈期限的要求。

7.2对于外购和自已配制的清洗液和防锈材料,要根据各厂使用的具体情况,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7.3清洗材料

石油溶剂应不含四乙基铅,并符合表4质量要求。非石油溶剂(如酮类、醚类、醇类及水剂清洗剂、卤代烃等)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表4清洗用石油溶剂质量要求

名称及品种

符合标准

溶剂油(包括NY-120、NY-190、NY-260)GB1922

8防锈质量的检验规则

轻柴油(包括10、0、-10、-20、-35)GB252

8.1产品出厂前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符合防锈各项技术要求后方可出厂。8.2产品经防锈处理、封存时间超过1.5年,出厂发运前,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抽检其防锈情况,如发现油层乳化、变质、脱落、于裂、流失、表面裸露等现象之:者,以及气相缓蚀剂的密封包装破漏者,必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8.3锈蚀等级

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如果产生锈蚀,可按表5锈蚀等级进行分级鉴别,表5锈蚀级别

保持原金属光泽

锈蚀率

JB/T3576-1999

金属光泽消失,呈灰暗状

钢铁件出现淡黄色、淡红色(镁合金出现白色、铜出现绿色或暗红色)细粉末状锈迹

钢铁件呈现黄色或红褐色斑状块,有堆粉状锈边钢铁件呈现褐色,片状锈层或凸起锈斑注:锈蚀程度与锈蚀率其中有一项超过指标者,锈蚀级别降一级8.4产品防锈质量的验收标准

>5%~15%

8.4.1产品验收时,在到货三个月内,并在产品的防锈责任期内,用户可按表6规定向生产厂提出产品的防锈质量要求。

表6防锈质量分级及适用范围

锈蚀级别

表面粗糙度与工作状态

表面粗糙度R.值大于0.8um

有相对运动表面,以及部分光滑的非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R值为3.2~1.6um

无相对运动配合面:表面粗糙度R值为3.2-46um般非加工表面、一般焊接面:表面粗糙度R值小于6.3μm

注:小于中10的细长孔,按表中锈蚀级别降一级要求。适用范围

活塞、螺旋棒、棘轮、缸体内表面及机器的心脏部件、滚动轴承等

花键、螺纹等

联轴器、法兰盘等

般接触面、随机工具、附具等,C类产品不影响使用性能的一些部件8.4.2产品经检验,凡未超过表6规定,且不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精度和使用时,均为合格。8.4.3产品启封后应立即进行检验,检验后应尽快按前处理及防锈、包装有关规定重新处理和包装,防止产生锈蚀。

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JB/T3576—1999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2字数12000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

1999年12月第一版

1999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500元

编号99-1038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hvwwJB.ac.cn6669 /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3576-1999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防锈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