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5-01-02 09:06:53
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是在中间继电器领域的重要标准。以下是该标准中通常涉及到的一些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相关产品的介绍。-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电气性能通常通过现场连接相关电路设备进行检测,比如使用万用表、电桥等仪器。
机械性能可以通过专门的测量仪器或者是在标准的试验环境下进行测量。
温度性能检测通常需要在控制温度的实验室中进行,使用高精度温度控制设备。
环境适应性测试通常在条件实验室进行,可利用盐雾试验箱、湿热箱等设备。
- 涉及产品:
标准适用于各类保持型中间继电器产品,包括电力继电器、通用继电器,以及在工业控制中使用的相关产品。
通常这些产品应用于电力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和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
这仅为一般概述,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能会根据实际产品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有关的准确和详细信息,需要参考标准文档的具体内容。
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保持中间继电器
标准号:JB/T 3777-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07-16
实施日期:2002-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保持中间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JB/T3777-2002保持中间继电器JB/T3777-2002
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的部分内容
ICS29.120.70
2002-07-16
JB/T3777—2002
JB/T3777
2002-12-01
本标摊是对1B/T37了7一1993“保持中间继电器的修订本标难与JB/T3777--!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用标准均采月最新版本的标摊;JB/T3777—2002
本标准内容分为10章,开按照!BT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对第4章、第5章、第6章的条文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根据现行行业标准JB9563一2000规定,标准表1及表2影响量和影响因索中增加“交流电源波形”“频率”两项内容
一原标准表2中“外磁场磁感应强度标称范用”内容,根据现行行业标推JH/T9568一2000规定改购“不超过[mT戴电企业产品标雅规定根据现行行业标准JB/T9568一2000规定、原标准技术要求“承受振动响应能力、承受神击响应能力”中“输出触点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2nls”现改为“输出触点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00s:
根据现行行业标准JB/T9568--2000中5.13.3.2规定,原标准技术要求“耐湿热性能”中增加“试验后,继电器在标推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一一原标中第8章,根据GB/T1.2规定拆分为第8.9章,原标准第9政为第10章,并根据JB/T9568…-2000中11.1规定,继电器的质量保证期限由原标准的一年改为两年;-原标准中第7章、第章内容分别改为“由企业产品标推规定。”,“出企业产品标按B/T9568一2000中第8章作白舰定”;
对个别文字语们作了编辑性修改。本标雅代替B/T3777—1993。
本标推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推淘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理化技术季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继电器有限公觉负责起草。本标推主要起草人:王洁民,
本标推于1984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软修订。1
1范围
保持中间继电器
JB/T 3777-2002
本标准规定了保持中间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捡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用的保持中间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此种继电器在电方系统二次问路山作为辅助继电器用,以增前一级继电器的触点对数,触点容量或转换电路并在工作绕组断电后。仍能保持其动作状态。本标推设适用于新的继电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用而成为本标准的系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雅。GB/T 2930.1-1992 电上术语 基本术语 (neg IEC 60H)50)GB/T 2900.17—1994电T术话电气继电器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7828—1995继电器及其装置包装贮运技术条件JB/T9568一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10103-1999继电器改装置: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992及GB/T2900,17—1994户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产品分类
4.1型式及分类
继电器构成原理为电磁型,其分类为a)按安装方式分:凸出式和嵌人式b)按接线方式分:前接线和后接线:c)按结构型式分:插人式和非插人式。4.2型号及含义
继电器型号的编制按JB/T10103-—1999的规定:4.3额定登数
a)额定直统工作电压:12V、24V、48V、110V、220V:b)额定直流工作电流:0.25A、0.5A、IA、2A、4A、8A:e)额定保持电压值:12V、24V、48V、10V、220V:d)额定保持电流值:0.25A,0.5A、【A、2A,4A、8A。4.4品种规格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5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JB/T 3777-2002
由企业产品标推规定。
4.6 直量
由企业产品标推规定,
5技术要求
5.1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基准值与试验允差影响量和影响因紊的基准值与试验允差见表1表 1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基准慎与试验允差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外磁场磁感应强度
交流电源波形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
基准值
85kPa-106kPa
45%·~75%
垂直安装于与地平面乘真的立面0
S0Iz(60Hz)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试验允差
任一方向倾斜不超过2°
任·方向不超过0.5mT
晴变固数不大·于1%
乐大于峰值的1%
影响量和影响因索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见表2。在此范围内,继电器应可工作,5.3对使用场所的其他要求
使用地点不充许右起过企业标准规定的振动响应和冲击响应值:a
使用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缴的气体及导电介h
质,不允许充满水蒸及有严重的需菌存在:使用地点应具有防御雨、、风、沙的设施: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
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为一25℃和十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的继电器,不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温度恢复正常以后,继电器的主要性能应符合本标准5.5-~5.8的鼠定表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影的量和影响因紊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外磁场磁感应强度
交流电源波形
直流中的变流分量(改波)
输人激励量的变化范用
标称范围
一25℃~十40℃,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80kHa--10kPa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度为25℃,且表而无凝露。最高温度步40时,平均最大相卒湿度不超过50%
偏离基准位置任-方间5
不大于1.5mT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畸变四数不大于5%
50Hz±1Hz, 60Hz±1.2Hz
不大于直流额定值的12%
直流电额额定电压110V和220V时为额定值的80%~110%,48V及以下时为额定值的9%~110%
5.5动作值和返回值
JB/T 37772002
输入激励量为直流电压时,动作值为30%~70%额定电压。输人激励量为直流电流时,动作值应不大于80%额定电流
返回值不小于3%额定值。
5.6保持值
具有电压保持绕组的继电器,保持电压不大于70%额定保持值。其有电流保持绕组的继电馨:保持电流不大于80%额定保持值。
5.7动作时间
对继电器施加额定值时,从施加激励量起至动合触点闭合止,继电器的动作时问出企业产品标谁规定,一应不大于45ms。带阻尼绕组的继电器,其动作时间由企业产品标谁规定。5.8返回时间
当继电器的激励量下降至返回值起至动断触点断开止,所经历的时问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一·般应不大于60ms:带阻尼绕组的继电器,其动作时间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9功率消耗
在额定值下,继电器的工作绕纠和保持绕组的最大功率消耗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10热性能要求
5.10.1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时,继电器的工作绕组应能长期承受1.1倍额定值,不致对绝缘或其他元器件造成热损坏,其线圈的温升不超过105℃。5.10.2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时,继电器电流保持绕组允许承受三倍额定保持电流值,历时5s,应无绝缘损坏。
5.11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为表2规定的标称范[固的标准极限值时,继电器的动作值应符合5.5的规定,继电器应可罪动作。
5.12绝缘性能
5.12.1绝缘电阻
继电器各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完之问,以及线圈电路与触点电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300Ms2。5.12.2介质强度
5.12.2.1继电器各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底部分及外壳之间,工作绕红与不接保持绕组的触点电路之间,应能承受2k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光绝缘击穿及闪络现象。5.12.2.2继电器不同触点组之间,工作绕组与保持绕组之间,或保持绕维对保持绕组之间应能承受1k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5.12.2.3同一触点组之间,应能承受500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及闪络现繁。
5.12.2.4出厂检验时,允许试验历时缩短至15,但此时试验电压应提高10%。5.12.2.5当复查介质强度时、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5.12.3冲击电压
继电器各电路与外露非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应能承受波形为标准营电波,幅值为5kV的试验电压,此后无绝缘损坏现象。试验后,继电器应符合5.5~5.8规定的性能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充许出现不导致损坏绝缘的闪络。如出现闪路,则应复查绝缘电翌利介质强度,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5.13耐湿热性能
继电器在最高温度为十40℃,经两周期(48h)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h内,用开路电压为3
JB/T 37772002
500V的测试仪馨,按5.12.1规定部位,测其绝缘电随应不小T4M业。其介质强度应能承受5.12.2.5S规定的复查试验电压值,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后,继电器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应进行外观检查。5.14触点性能
5.14,1触点断并容量
继电器触点应能断开电压不大士250V,时间常数为(5土0.75)tms或(40土6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或电压不大于250V交流电(cos9=D.4±0.1),在触点的额定断开容量下,允许触点断开的最大电流一般按表3选取。
表3触点的额定断开容量、允许断开的最大电流长期充许闭合电流融点类型
额定断开容量
5.14.2触点的长期充许闭合电流交流VA
长期充许闭合电流一般按表3选取。5.14.3过载能力
允许断开的最大电流A
长期允许
合电流
触点应能可靠地闭合和断开1.5倍额定断开容量10次,无持续电弧,如有特殊费求,应在企业产品标准中规定。
5.14.4触点的接触时间差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5.14.5电寿命
在规定的负荷条件,继电器的电寿命为10次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速率为720次/h,试验后,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5.5~5.8的要求,并能承受本标准5.12.2.5规定的试验也值,无绝缘击穿及闪络现象。
5.15机械寿命
继电器施加额定输人微励量,触点不带负荷,应能可靠动作和返回10次,试验速率为1800次m。此后,其性能应符合5.5~5.8的要求,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允许变化为规定慎的1.2倍。5.16承受振动能力
5.16.1承受振动响应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4.1规定的振动响应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输人激刷量为零,继电器不应误动,输出电路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00。输人激励量为额定值,不应出现释故状态。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6.2承受振动耐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2000中5.12.4.2规定的振动耐久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击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继电器不施加激励量。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7承受冲击能力
5.17.1承受冲击响应能力
继电器在L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5.1规定的冲击响立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4
JB/T 3777-2002
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自企业产品标推规定。试验时,输人激励量为零,继电器不应误动。输出电路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00us。输人激励量为额定慎,不应出现释放状态。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摄环,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7.2承受冲击耐久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2000中5.12.5.2规定的冲击耐久试验,试验的严醋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对继电器不施加激励量。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8承受碰撞能力
继电器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6规定的碰撞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继电器不施加激励量,不带包装,不去掉任何运输限制器。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9结构与外观要求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5.20电气间和鹿电距离
继电器引出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4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mm,6试验方法
B.1试验条件应符合GBT7261一20X00中第4章的规定,6.2结构和外观的检查按GBT7261—2000中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3测试5.4时,按GB/T7261--2000中第2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4测试5.5时,按GB/T7261一2000中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线路见图1,试验程字见图2。试验时采用突然施加励量的方法,观察继电器的动作和返回状况,6.5测试5.6时,试验线路见图3~图4接线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接开关S:调R1,使激励量(电流或电压)为额定值,突然施加于继电器输人回路,使继电器动作。链试维电器
K-—动作指示,用快速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不太于10ms):图1动作值与返回值的试验接线图微岛量
施如渐励量:1 —动作值:[1———额定值:MI-返回值。继电器工作状态:0——返回状态:[-——动作状态图2动作值与返回值试验的试验程序JB/r37772002
被电器
图3电压动作、电流保持中间继电器保持值测试电路被试维出器
图4电流动作、电压保持中间继电器保持值测试电路闭合开关S2,调整R2:除另有规定外,使激励量为规定的保持值,来用突然施加的方法,断开开关S1、观察继电器触点回路的工作情况6.6测试5.7时,按GB.T7261一2000中8.1.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接线见图5或比企业产品标准现定。将激励量调整到额定值,操作开关S,由位置V倒向II(突然施加),测量动作时间。6.7测试5.8时,按GB/T726[一2000中8.1.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接线见图6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将开关S,置于位置I,调整激励量到额定值,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操作开关S,由位置II倒向[V,测量返回时间。对于长期通电的继电器,其返同时间在通电1后进行测量。支-式维电器
密 5动作时间试验接线图
破试电雅
图6返回时间试验接线图
6.8测试5.9时,按GB/T7261一2000中第9章的规定方法进行。6.9测试5.10时,按GB/T7261一—2000中第10章的规定方法进行。6.10
测试5.11时,按GB/T7261-2000中第11章及第12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2.1时,按GB/T7261一2000中19.4.2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2.2时,按GB/T7261一2000中19.4.1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2.3时,按GB/7261--2000中19.4.3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6.1时,按GB/T7261—2000中16.2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6.2时,按GB/T7261—2000中16.3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7.1时,按GB/T7261--2000中17.4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7.2时,按GB/T7261—2000中17.5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8时,按GB/T7261—2000中第18章的规定方法进行6.18
测试5.13时,按GB/T7261一20X0中第20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4时,按GB/TT2612000中第23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5时,按GB/T72512000中第24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20时,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JB/T 3777—2002
JB/T 3777-2002
检验规则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标志、使用说明书
由企业产品标准按B/T9568一2000中第8章的规定,9包装、运输和贮存
由企业产品标准按JB/T7828—1995作出规定10其他
随继电器供应的文件和物品
由质尽检验部门签发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份;a)
b)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附有端子接线图》:)按规定数量供应的安装附件:d)根据用户要求,按合同所规定数量及品种供应的备品、备件。10.2质量保证
除另有规定外,在用户完全遵守本标准、产品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自出厂之日两年内,如发现继电器及其配套件损坏,制造厂负责免费修理或更换,8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3777-2002 保持中间继电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