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5-01-02 09:08:09
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其检测项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请注意,这里仅提供一些常见的检测项目和方法的概要,具体的详细规定需要参考标准全文。检测项目包括:
- 外观检查:检查继电器的外观,包括形状、标识等。
- 机械性能:包括触点的闭合时间、释放时间、振动和撞击的耐受能力等。
- 电气性能:如绝缘电阻、耐电压、接触电阻、额定电压和电流。
- 环境适应性:继电器在高温、低温、湿热、盐雾等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寿命试验:继电器在额定负荷下的机械、电气寿命测试。
检测方法包括:
- 利用光学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 使用秒表和适当的测试电路测量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
- 电桥法或电阻计法测量接触电阻。
- 使用高阻计或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 通过施加额定电压进行耐压测试。
- 在测试台架上进行寿命测试,记录继电器的动作次数直至失效。
涉及的产品包括:
主要是各种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快速中间继电器,这些继电器通常用于电气控制、信号传输和保护电路中。
请注意,以上仅是概要性的信息,实际测试执行需符合标准的详细规范和操作指南。对于完整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描述,请参阅该标准的官方文件。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快速中间继电器
标准号:JB/T 3779-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07-16
实施日期:2002-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快速中间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JB/T3779-2002快速中间继电器JB/T3779-2002
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的部分内容
ICS29.120.70
2002-07-16
JB/T 3779—2002
JB/T3779
2002-12-01
JB/T3779—2002
本标准是对B/T3779—1993(快速中间继电器》的修订。本标准内容分为10章,并按照JB片9568一-2000标准规定对第4章,第5意、第6章的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
本标准代替JB/T3779—199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推由上海继电器有限公司负责超草。本标准起草人:王洁民:
本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1次修订。I
1范围
快速中间继电器
JB/T 37792002
本标准规定了快速中间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万系统二次回路中用的快速中间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此种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二次问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用,以增加前一级继电器的触点对数、触点容量或转换电路:适合用作跳闸继电器:
本标准仪适用于新的继电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足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neg 正C 60050)GB/T2900.17:—1994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7828—1995继电器及其装置包装贮运技术条件JB/T9568一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10103—1999继电器及装置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1992及GB/T2900.17—199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4产品分类
4.1型式及分类
继电器构戒原理为电磁型,其分类为:a)按安装方式分:凸出式和联入式:b)按接线方式分:前接线和后接线:c)按结构型式分:插人式和非插人式,4.2型号及含义
继电器型号的编制按JB/T10103—1999的规定。4.3额定参数
a)额定直流工作电压:6V、12V、24V、48V、110V、220V:b)额定直流工作电流:0.25A、0.5V、1A2A、4A、8A;c)额定保持电压值:6V、12V、24V、48V、110V、22DV:d)额定保持电流值:0.25A、0.5A、1A、2A、4A、8A。4.4品种规格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JE/T3779--2002
4.5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由企业产品标推规定。
4.6重量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技术要求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基准值与试验充差5.1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基准值与试验允差见表!表1影响量和影响因紊的基准值与试验允差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外磁场磁感应强度
交流电源波形
查流中的交流分基
基准值
86kPu~-106kPa
45%~75%
垂直安装于与地平面垂直的立面0
S0Hz(60Hz)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5.2
试验允差
±2℃
任·为向斜不超过2”
任方向不过0.5mT
畸变因数不大于1%
不大于降值的1%
影响景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利的标推极限值见表2。在此范围内,继电器应可靠工作。表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外磁场磁感应强度
交流电源波形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纹波)
输人激励量的变化范围
5.9对使用场所的其他要求
标称范围
—25℃--40℃,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80xPa--110kPa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禄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理为25℃,表面无凝露。最高温度为40℃时,平均最大相对酸度不超过50%偏离基准位置任一方向5°
不超过1.5mT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畸变因数不大于5%
50Hx±1Hz, 60Hz±1.2Hz
不大于直滋颤定值的12%
直流电源额定电压110V和220V时为额定值的80%110%.48V及以下时为额定慎的90%·~[10%
使用地点不允许有超过企业标准规定的振动响应和冲击响应使用地点不得有爆炸色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b)
质,不允许充满水蒸气及有严重的霉菌存在使用地点应具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5.4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
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为一25℃和+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的继电器,不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温度恢复正常以后,继电器的主要性能应符合5.5~5.8的规定。2
5.5动作值
JB/T 37792002
电压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为50%-70%额定电压值。电流型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不大于80%额定电流值。
5.6保持值
其有自片保持绕组的继电器,保持电压不大于70%额定保持值。只有电流保持绕组的继电器,保持电流不大一80%额定保持值。
5.7返回值
继电器的返回值不小于5%的额定值或根据特殊需要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8动作时间
工作绕组的输人激励量为额定值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口企业产品标准规定,一一般应不大了15ms:
5.9功率消死
在额定值下,继电器的工作绕组和保持绕的最大功率消耗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10热性能要求
5.10.1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对,继电器的工作绕组,成能长期承变1.1倍额定值,不致对绝缘或其他元器件造成热损坏,其线圈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5℃。5.10.2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C时,具其有一个电压工作组,一个或三个电流保持號组的继电器,当电筑保持统组中无电流流过时,继电器的电压绕组应能长期承受1.1倍额定保持电压,其线圈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5℃
保持绕组允许承受3倍额定保持电流值历时5s,应无绝缘损环5.10.3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时,具有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个电压保持缆组的继电器,电压保持绕组无激励量时,电流绕组应能承受三倍额定电流值历时5s,应成无绝缘损环。电正统组应能长期承受1.1倍额定保持电压,其线圈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5℃。5.10.4对长期通电工作的发热元器件,如电阻等,其表面温度不成超过150℃,且对相邻元器件不致产生有害的热影响。
5.11环境湿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为表2规定的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时,继电器的动作值应符合本标准5.5的规定,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5.12绝缘性能
5.12.1绝缘电阻
继电器各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线圈电路与触点电路(无保持绕组)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300MQ,5.12.2介质强质
5.12.2.1继电器各电路与外露非带电会属部分及外壳之间,工作组与不接保持绕组的触点电路之间,应能承受2k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5.12.2.2不间触点组之间(信号触点除外)及绕组与绕组之间:应能承受1k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I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5.12.2.3同一触点组之间,应能承受500V(有效值)50Hz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5.12.2.4出厂检验时,允许试验历时缩短至Is,但此时试验电压应提高10%,5.12.2.5当复查介质强度时,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5.12.3流击电压
继电器务电路与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应能承受波形为标准雷电波、幅值为5V的试验3
JB/T 3779--2002
电压,此后无绝缘损坏现象。试验后,继电器应符合5.5~5.8规定的性能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损坏绝缘的闪络。如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和介质强度,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了5%。5.13耐湿热性能
继电器在最高温度为40℃,经两周期(48h)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h内,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按5,12.1规定部位,测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4M2:其介质强度应能承受5.12.2.5规定的复查试验电压值,无绝缘击穿或闪现象。试验后,继电器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应进行外观检查。5.14触点性能
5.14.1触点断开容量
继电器触点应能断开电压不天1250V,时间常数为(50.75)tms或(40士6)t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或电压不大于250V交流电路(c08单=0.4±0.1)。在触点的额定断开容量下,允许触点断开的最大电流一般按表3选取:
表3触点额定断开容量、允许断开的最大电流及长期允许闭合电流触点类型
额定断片容量
直流w
5.14.2触点的长期充许闭合电流交流YA
长期允许闭合电疏一殷按表3选取。5.14.3过载能力
允许断开的最大电流A
长堆允许
闭合电流A
触点应能可靠地闭合和断开1.5倍额定断开容量10达,无持续电,如有特殊裳求,应力企业产品标雄规定,
5.14.4触点的接触时间差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5.14.5电寿命
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继电器的电寿命为10°次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电券命试验速率为1800次m,此后,继电器主要性能庞符合5.5~5.8的要求:并能承受5.12.2.5规定的试验电玉值,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5.15机械寿命
对继电器施加额定输入激励量,触点不带负荷,应能可靠动作和返国5×1次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机械寿命试验速率为3600欢小。此后,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的要求。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允许变化为规定值的1.2倍。
继电器经机械寿命试验后,应无机械零件发生永久性变形等损坏现象5.16承受握动能力
5.16.1承受振动响应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4.1规定的振动响应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输人激励量为零,继电器不应误动,输出电路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CDu5。辅入激励量为额定值。不应出现释放状态,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6.2承受振动耐久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BT95682000中5.12.4.2规定的振动耐久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4
JB/T 37792002
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对继电器不施如激励量。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7承受冲击能力
5.17.1承受冲击响应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暨时,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5.1规定的冲击响应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输入激威最方零,继电器不应误动。输旧电路改变正常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00s。输人激励量为额定值,不应出现释放状态。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7.2承受冲击耐久能力
继电器在工作位置时,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中5.12.5.2规定的冲击耐久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谁规定。试验时,对继电器不施加激励冠。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H其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8承受碰撞能力
继电器应能承受JB/T9568一200015.12.6规定的碰撞试验,试验的严酷等级一般为1级,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则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试验时,继电器不施加激厨量,不带包装,不去掉任何运输限制器试验后,继电器不应受到机械损坏,H性能仍应符合5.5~5.8规定的要求。5.19结构与外观要求
内企业产品标规定。
继电器引出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4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mm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应符合GB/T7261—2000中第4章的规定。6.2结构和外观的检查按GB/T7261—2000中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3测试5.4时,按GB7261一2000中第2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4测试5.5和5.7时,按GB/T7261一2000中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线路见图1,试验程序见图2。试验时采用突然施加激励量的方法,规察继电器的动作和返回状况。量
调整回路
被试产器
一动作指示用快速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不大于10ms)。图1动作值与返回值试验接线图
微娠量
继电器
施加激励量: ——动作值: JI——额定值:I—返回值,继电器工作状态:(F
返回决态:1-
动作状态
图2动作值与返回值试验程序
JB/T3779—2002
6.5测试5.6时,试验线路见图3~图4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接通开关S1,调整H,使激励量(电流或电压)为额定值,突然施如于继电器输入间路,使继电器动作。接通开关S,调整R,除另有规定外,使激励量为规定的保持值,采用突然施加的方法,断开开关S:观察继电器触点回路的T作情况o
被试维电器
图3电压动作、电流保持中间继电器保持值测试电路续电器
图4电流动作、电压保持中间继电器保持值测试电路6.6测试5.8时,按GB/T7261一2000中8.1.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接线见图5-~图6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将激励量调整到额定值:操作开关S,由立置V倒向I(突然施加);测量动作时间。6.7测试5.9时,按GB/T7261一-2000中第9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0时,按GB/T7261—2000中第10章的规定方法进行:6.8
测试5.11时,按GB/I7261—2000中第11、12章的规定方法进行。6.10
测试5.12.1时,按GB/T7261—2000中19.4.2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2.2时,按GB/T7251—2000中19.4.1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2.3时,按GB/T72612000中19.4.3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6.1时,按GB/T7261—2000中16.2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6.2时,按GB/T7261—2000中16.3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7.1时,按GB/T7261一2000中17.4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7.2时,按GB7261-2000中17.5的规定方法进行。6.17
被试渐电器
图5电流型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被试口
图6电压型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电路测试5.18时,按GB/T7261—2000中第18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3时,按GB/T7261--2000中第20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4时,按GB/T726上~2000中第23章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5.15时,按GB/T7261—2000中第24章的规定法进行。测试5.20时,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检验规则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8标志、使用说明书
由企业产品标准按JB/T9568—2000中第8章作出规现定。9包装、运输和贮存
由企业产品标准按JB/T7828—[995作出规定oo
JB/T 3779—2002
JB/T3779-2002
10其他
10.1随继电器供应的文件和物品a)
由质量检验部门签发的质量证明文件一份:b)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附有端子接线图)c)按规定数量供应的安装附件。d)根据用户要求,按合同所规定数量及品种供应的备品、备件。10.2
质保证
除另有规定外,在用户完全遵守本标准、产品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运输和亡存,安装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两年内,如发现继电器及其配套件损坏:制造厂负贵免费修理或更换。8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3779-2002 快速中间继电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