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叶的成分及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4-01-04  

北检院检验测试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科学公正的第三方牡荆叶的成分及含量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指定元素定量分析、杂质分析等多个方面,能够对牡荆叶、源吉林甘和茶、黄花蒿、牡荆属、牡荆油滴丸、牡荆汁、牡荆子、黄荆叶、牡荆、牡荆根、牡荆叶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方法按照牡荆叶的成分及含量检测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提供准确可靠地试验数据,为您的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样品的基本信息

本品为掌状复叶,小叶5片或3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小叶长5~10cm,宽2~4cm,两侧小叶依次渐小,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两面沿叶脉有短茸毛,嫩叶下表面毛较密;总叶柄长2~6cm,有一浅沟槽,密被灰白色茸毛。气芳香,味辛微苦。

检测范围

牡荆叶、源吉林甘和茶、黄花蒿、牡荆属、牡荆油滴丸、牡荆汁、牡荆子、黄荆叶、牡荆、牡荆根、牡荆叶、源吉林甘和茶、黄花蒿、牡荆属、牡荆油滴丸、牡荆汁、牡荆子、黄荆叶、牡荆、牡荆根、牡荆沥、牡荆油胶丸、牡荆茎、牡荆油乳、牡荆油、牡荆片、牡荆汤、牡荆子丸、牡荆酒、洗药荆叶散、荆叶蒸、臭黄荆叶、山楂叶提取物、白背叶、七子散、大花剪秋罗、亚麻、葫芦巴、大胡麻、山脂麻、牡荆叶等。

参考检测方法

部分参考标准

《中国药典》2022年版

GB/T 41277-2022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

GB 6265-1986 中药材压缩打包运输包装件

GB/T 31773-2015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

样品鉴别方法

本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上、下表面均有毛茸,下表面毛茸较多。叶肉栅栏组织为3~4列细胞,海绵组织较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月牙形或“U”字形,“U”形的凹部另有1~5个较小的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可见纹孔;上、下表皮内方有数列厚角细胞。 本品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非腺毛1~4细胞,先端细胞较长,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约至55μm,柄单细胞;小腺毛少见,头部1~4细胞,直径约至25μm,柄1~3细胞,甚短。下表皮细胞较小,长17~30(45)μm,直径12~25μm,垂周壁微弯曲或较平直;气孔不定式,直径15~20μm,副卫细胞3~6个;非腺毛、腺鳞和小腺毛较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