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1-30 12:33:43
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以下是包含的所有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检查割炬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
- 功能性能测试:包括气密性测试、射吸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割炬在实际使用中能正常工作。
- 安全性能检测:测试割炬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包括耐压测试、耐高温测试等。
- 材料和结构强度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规定的强度和结构要求。
检测方法:
- 气密性测试:使用专用设备检测割炬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泄漏。
- 射吸性能测试:通过模拟使用环境,测试射吸效率和效果。
- 耐压测试:施加高于正常工作压力的压力,测试割炬的承受能力。
- 耐高温测试:将割炬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材料和结构的稳定性。
涉及产品:
- 射吸式割炬:主要用于切割不同材质的金属。
- 相关配件:包括接头、阀门和管路等,确保整套设备的兼容性和功能性。
以上是标准中可能涉及的检测项目、方法和产品,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标准文件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和技术要求。
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射吸式割炬
标准号:JB/T 6970-1993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3-07-27
实施日期:1994-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射吸式割炬的形式、结构、互换零件、连接部位、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和包装。JB/T6970-1993射吸式割炬JB/T6970-1993
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射吸式割炬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 6970-93
本标准规定了射吸式割炬的型式、结构、互换零件、连接部位、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氧-乙炔预热火焰的手工射吸式割炬。2引用标准
GB 192
GB 196
普通螺纹基本牙型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公差与配合
普通螺纹
焊接和切割用软管接头
GB 5107
JB/GQ·F9003射吸式焊炬、割炬产品质量分等3型式、结构、互换零件及连接部位3.1割炬采用固定射吸管,更换切割氧孔径大小不同的割嘴,以适应切割不同厚度工件的需要。割嘴可用组合式或整体式。
3.2型号表示方法
射吸式割炬的型号由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结构和型式的序号数及规格组成。改型时可按字母A、B.C、D.顺序做为改型次数附于规格之后。例G
表示切割低碳钢的最大厚度为100mm表示射吸式
表示手工
表示割(Ge)的第一个字母
3.3割炬的结构和零部件的名称见图1及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3-07-27批准1994-07-01卖施
JB/T 6970--93
割嘴螺母
割嘴接头
射吸管
氧气阀针
JB/T 6970--93
3.4割炬的互换零件及有关连接部位规定3.4.1割嘴应符合图2及表2的规定。45
割嘴号
G01-30
13-8: 268
G01-100
中部主体
后部接体
氧气螺母
乙爆母
教管接头
G01-300
16.5=8:288
JB/T 6970—93
3.4.2割嘴螺母应符合图3及表3的规定。图3
G01-30
G01-100
G01-300
割嘴接头应符合图4及表4的规定。型
G01-30
G01-100
G01-300
15+110
16.5+g.110
3.4.4后部接体应符合图5的规定。3.4.5氧气螺母M16×1.5;GB5107JB/T6970—93
3.4.6艺炔螺母M16×1.5左:GB51073.4.7软管接头A型5.5GB5107
主要参数和基本参数
4.1割炬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5规定。表5
切割低碳钢厚度
G01-30
3~30
翻炬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6规定。4.2
割嘴号
G01-30
G01-100
G01-300
5技术要求
氧气工作压力,MPa
乙快使
用压力
G01-100
10--100
G01-300
100~300
割嘴切割氧孔径,mm
总长度
5.1在本标准规定的氧气工作压力下,当乙炔压力为0.006~0.008MPa时,割炬的火焰内可见切割氧流长度列于表7。
嘴号码
可见切割氧流长度
G01-30
JB/T 6970-93
G01-100
5.2各气阀应保证能灵活地关闭气路及均勾地调节流量。3
≥100
≥110
G01-300
≥130
≥170
5.3割炬的火焰应燃烧稳定。火焰形状正确而对称,不允许有紊流、偏心、持续回火现象。可见切割氧流不允许有偏斜现象,当风速为10m/s的风垂直吹向火焰时,火焰的焰芯应保持稳定。5.4割炬所有连接处和气阀在下列进气压力下不允许气:氧气通路内:按最大氧气工作压力提高50%,但最高为1.2MPa;乙块和混合气通路内:压力为0.25MPa。b.
5.5割炬所有气体通路零件应用抗腐蚀材料制造,乙炔通路零件不能用含量大于70%的合金制造。5.6割嘴与割嘴接头的配合、软管接头与后部接体的配合应能保证气密和互换。在装配之前,凡属气体通路零件必须脱脂处理。5.72
螺纹应符合GB192、GB196和GB197中有关规定。5.9割炬各密封螺母配合处螺纹应有1~~3个螺距的调整余量,5.10割炬的气体消耗量由生产厂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5.11
割矩外表应美观整洁,无明显机械损伤、弯曲不正和表面缺陷。5.12嘴单独供应时,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3.4.1条、第4章、第5.1条、第5.3~5.7条和5.11条有关规定。
6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6.1试验方法
6.1.1气密性试验:割炬在本标准第5.4条所规定的压力下,通人不含油脂的气体,在气阀关闭和打开两种状态下,在水中持续20s,各气阀和所有连接处均不允许漏气。6.1.2燃烧试验:在本标准所规定的氧气工作压力下,乙炔压力为0.006~0.008MPa时进行燃烧试验,检查切割氧流长度和火熔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第5.1条表7和第5.3条规定。6.1.3风中稳定试验
将装有2号割嘴(G01-300型为3号割嘴)的割炬引燃,按额定流量调节成中性火焰,稳定30s后,使火焰与风向垂直,置于风速为10m/s处,若割炬的焰芯在10s内能正常燃烧为合格,若焰芯跳动、灭火或回火时,允许重复试验两次,焰芯均能正常燃烧者仍为合格。6.1.4抗回火试验
试验装置如图6所示。
铜试板
JB/T6970—93
引导火焰
乾转中心
图6回火试验装置
注:1-511+4f2+2031=1.25+1.75d2342=0.50+0.75d2。6.1.4.1试验条件
试验用G01-100型割炬2号割嘴。割嘴的端面平行于带沟槽的铜板表面。割炬与铜板的间距为1.5mm,铜板转速为10r/min,试验半径r为165mm。6.1.4.2程序
点火后调至标准状态中性焰,30s后将割炬放在旋转的铜板上方,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再调整火焰,旋转时灭火,充许重新点火。6.1.4.3评定
如果铜板旋转5圈没发生持续回火,试验为合格。若发生持续回火则立即停止试验,将割炬(嘴)进行玲却清理后再重复第二次试验(每次试验后冷却),不发生持续回火仍为合格。6.2验收规则
6.2.1外表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5.11条规定。6.2.2出厂产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6.2.3用户有权对所交产品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进行检查。6.2.4外表、气密性试验、燃烧试验、风中稳定性试验、抗回火试验及本标准第3.4条所规定的互换零件和连接部位尺寸的检查,其抽检数量可按JB/GQ·F9003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573
JB/T6970—93
6.2.5抽检时,如有不合格项目,则应加借取样复检不合格的项目,复检全部合格时,仅将初检的不合格品返整,复检后若仍有不合格项目,不论多少,则视该批产品为不合格,须修整后重新提交验收。7标志与包装
7.1标志
7.1.1割炬应标明:制造厂名,商标,型号,制造年月和氧气、乙炔进气部位。氧气手轮应有蓝色标志,乙炔手轮应有红色标志。
7.1.2每个割嘴应标明:制造厂名或商标、型号和号码。7.1.3所有标志的位置应明显,字迹图案应清晰。7.2包装
7.2.1小包装应美观、坚固,并标明品名、型号和制造厂名。大包装应坚固,符合运输要求及有关规定,并标明品名、型号、数量、毛重、净重、体积、制造年月、厂名和标准编号、字体端正,字迹清晰,7.2.2·割嘴应用小纸盒或塑料袋(盒)包装。割噗单独供应时,每个纸盒或塑料(盒)只能装一个型号的割嘴,并标明品名、型号、嘴号、数量、商标或广名。大包装应符合本标准第7.2.1条的有关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推由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振杰、王润、王树歧、张建伟。本标自实施之日起,原GB5110-85射吸式割炬》作度。574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970-1993 射吸式割炬》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