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02 11:55:53
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主要涉及液压泵站油箱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的规范。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检测项目:
- 油箱公称容量的测定
- 外观质量检测,包括焊接质量、油漆涂层的完整性和标签的清晰度
- 密封性检查,以确保在使用中不会漏油漏气
- 材质成分的检测,以确认材料的符合性
- 耐压测试,以保证油箱能承受标准规定的最大压力
检测方法:
- 使用量具测量油箱的各项尺寸,以核对公称容量
- 目视检查及表面无损检测技术检验外观质量
- 应用充压气密试验法进行密封性测试,使用肥皂水或其他合适的方法以确认无泄漏
- 通过光谱分析或化学成分分析了解材质成分
- 使用液压测试台进行耐压测试,确认油箱在标准压力下的性能
涉及产品:
- 各类液压泵站使用的标准油箱
- 液压系统集成中的相关油箱制品
- 可能用于其他液压设备的辅助油箱
以上信息提供了《JB/T 7938-1999》标准关于液压泵站油箱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的基本概述,确保了油箱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标准号:JB/T 7938-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8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的简介
JB/T7938-1999本标准是对JB/T7938-95《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的修订。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液压泵站油箱容量。本标准于1981年以GB2876-81首次发布,于1996年4月调整为JB/T7938-95。JB/T7938-1999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JB/T7938-1999
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的部分内容
ICS23.10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Hydraulic fluid power-Power units-Nominalcapacitiesofreservoir
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7938-1999
本标准原为国家标准GB2876—81《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于1994年机械T.业标准清理整顿后降为行业标准JB/T7938—95《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1997年标准复审时,对技术内容确认,本次修改仅作编辑性改动。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应業。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Hydraulie fluid power-Power unitsNominalcapacities of reservoir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液压泵站油箱容量。引用标准
JB/T7938-1999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个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21—1980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公称容量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注油箱公称容量大于本系列6300L时,应按GB/T321中R10数系选用。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1600
2000-01-01实施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938-1999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