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02 22:53:5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 导体电阻测试
  • 绝缘电阻测试
  • 耐电压测试
  • 机械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热老化测试
  • 耐寒性能测试
  • 阻燃性能测试
  • 尺寸检查(如绝缘厚度和电缆外径)
检测方法:
  • 导体电阻测试通常使用电桥或电阻表进行测量,以确保导体在规定标准内的电阻值。
  • 绝缘电阻测试通常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以验证绝缘层的电阻性能。
  • 耐电压测试通常在高电压测试装置上进行,确保电缆能够承受规定的电压强度而不击穿。
  • 机械性能测试采用拉力试验机测试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弹性。
  • 热老化测试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以检测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 耐寒性能测试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确保材料在低温条件下保持弹性和不脆裂。
  • 阻燃性能测试是在标准要求的燃烧条件下进行,检查电缆是否符合阻燃标准。
  • 尺寸检查使用测量工具精确测量电缆的各项尺寸参数。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需要柔软性的电力传输系统中,如家用电器连接线、移动电器设备和灯具配线等。

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

标准号:JB 8735.1-1998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8-05-28

实施日期:1998-1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的简介

JB/T8735.1-1998JB8735.1-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JB8735.1-1998

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的部分内容

JB8735.1~8735.3—1998

本标准是对GB5013.1~5013.7—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的补充。本标准所覆盖的产品原在GB5013.2—85和GB3958—83中规定,而GB5013.1-5013.3—85、GB5013.4—87及GB3958—83已经修订,修订后的GB5013.1~5013.7—1997等同采用IEC245标准第17部分,因而有些产品尽管国内市场及出口贸易有需求,但未能纳入。本标准中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基本试验条件及性能指标均与GB5013.1~5013.7--1997的规定协调致。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昊曾权,朱翌珍。3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 

Rubber insulated cords and flexible cables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Part l: General requirementsJB8735.1—1998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产品结构、成品电缆的一般技术要求、试验、交货长度、验收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家用电器及各种移动式电气设备和工具用的铜芯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

本标准包括Y、R系列的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各种型号电缆的技术要求分别在后续各产品标准JB8735.2、JB8735.3中规定。

本标准应分别与JB8735.2,JB8735.3等部分一起使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900.10—84

GB/T 2951—1997

GB 5013-—1997

GB 8170—87

GB/T 3956--1997

JB/T8137—95

JB8735.2—1998

JB 8735.3—1998

电工名词术语电线电缆(eqIEC50—446--1983)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idtIEC811—199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idtIEC245—1994)数字修约规则

电缆的导体(idtIEC228—1978)电线电缆交货盘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2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3部分:橡皮绝缘编织软电线

必须引用其他标准时,应在相应的后续产品标准中规定。3术语、符号、代号

3.1术语

3.1.1本标准的名词术语采用GB2900.10的解释。3.1.2橡皮混合物

橡皮混合物是经过适当选择,配比、加工和硫化,它的特有组分为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弹性体混合机械工业部1998—05—28批准

1998—11-01实施

JB 8735. 1—1998

物。硫化是指绝缘和(或)护套挤好后的下一道工,目的是为了使弹性体永久交联,3.1.3试验类型

3.1.3.1型式试验(符号T)

型式试验是指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规定的一种型号电缆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旦进行这些试验后,不必重复进行。如果改变电缆材料或设计会影响电缆的性能时,则必须重复进行。3.1.3.2抽样试验(符号S)

抽样试验是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元件上进行的试验,以证明产品符合设计规范。3.1.3.3例行试验(符号R)

例行试验是指制造厂对全部电缆成品进行的试验。3.1.4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额定电压用U。/U表示,单位为V。U。为任一相导体和“地”(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当用于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该条件均适用于U。和U值。

当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注:系统的工作电压许长时间地超过该系统标称电压的10%,如果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等于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则电缆可在高于额定电压10%的工作电压下使用。3.2符号、代号

3.2.1按系列分

移动式电器设备等用电缆系列代号:家庭电器设备用电线系列代号·3.2.2按材料特征分

铜导体

绝然关然丁苯胶混合物·

护套天然丁苯胶混合物

3.2.3按使用特征分

户外用

3.2.4按结构特征分

轻型·

中型·

重型,

具有橡皮保护层结构型·

双绞型·

3.3产品表示方法

·省略

3.3.1产品用型号、规格和标准号表示。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等。3.3.2举例

通用橡套软电缆,轻型、户外用、额定电压为300/300V,兰芯,0.5mm2,表示为:YQW—300/3003X0.5JB8735.2—1998通用橡套软电缆,重型、额定电压450/750V,四芯三大一小3×50mm2+1×16mm2,表示为:YC-450/7503X50+1X16JB8735.2--199836

4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

4.1导体

JB 8735.1—1998

4.1.1导体应是退火圆铜线。导体中的单线可以是不镀锡或镀锡的圆铜线。镀锡圆铜线应覆盖一层有效的锡层。

4.1.2结构

导体中单线的最大直径应符合GB/T3956的要求或在后续产品标准中的规定。4.1.3导体和绝缘之间的隔离层

在不镀锡或镀镊导体和绝缘之间可以放置一层由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按表1规定老化试验后无论有或没有隔离层,导体均应不发黑。4.1.4结构检查

应通过检验和测量来检查导体结构,应符合4.1.1、4.1.2和GB/T3956的要求或在后续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4.1.5电阻

电缆每芯导体在20℃时的电阻应符合GB/T3956规定的相应要求,或在后续产品标准中的规定。4.2绝缘

4.2.1材料

绝缘橡皮混合物,

IE1-用于Y系列、R系列产品。

其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规定。

绝缘橡皮的机械物理性能

试验项目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一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一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温度

一处理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一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1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一最小中间值

一最大变化率1)

氧弹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一温度

一处理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GB/T2951.1-1997的9.1

GB5013.2—1997的4

GB5013.2—1997的4

试验项目

一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1)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一最大变化率1)

热延伸试验

老化条件:

载荷时间

机械应力

试验结果

载荷下的伸长率,最大值

冷却后的伸长率,最大值

JB 8735.1—1998

表1(完)

性能要求

200±3

1)变化率:老化后与老化前中间值的差值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4.2.2挤包

试验方法

GB/T2951.5—1997的9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隔离层上,且应能剥离而不损伤绝缘、导体或镀锡层。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4.2.3厚度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后续产品标准表格中列出的各种型号和规格电缆的规定值,其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90%~~0.1mm。厚度测量结果应按GB8170的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4.2.4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

绝缘橡皮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应按表1规定的试验检查并符合相应的要求。4.2.5绝缘线芯识别

每根绝缘线芯应按下述规定识别:-5芯及以下电缆优先选用颜色识别,也充许采用数字识别,一5芯以上电缆优先选用数字识别。4.2.5.1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方法4.2.5.1.1一般要求

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用着色绝缘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别,除用黄/绿组合色外,电缆的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黄/绿组合色为接地线芯颜色,电缆中有黄/绿组合色绝缘线芯时,其他绝缘线芯不允许采用绿色和黄色。

4.2.5.1.2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是:

单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四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黑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38

JB8735.1—1998

五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

各种颜色应能清楚地识别并耐擦。应按GB5013.2一1997中1.8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应符合要求。4.2.5.1.3黄/绿组合色

黄/绿组合色线芯的颜色分布应符合下列条件:对每段长15mm的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注:关于使用黄/绿组合色和浅蓝色的情况说明:当按上述规定黄/绿组合色时,表示专门用作识别连接接地或类似保护用途的绝缘线芯,而浅蓝色用作识别连接中性线的绝缘线芯,如果没有中性线,则浅蓝色可用于识别除接地或保护导体外的任一绝缘线芯,4.2.5.2绝缘线芯的数字识别

4.2.5.2.1一般要求

线芯绝缘应是同一种颜色,并按数序排列,但黄/绿组合色线芯(若有)除外。如果有黄/绿组合色绝缘线芯,则应符合4.2.5.1.3的要求,并且应放在外层。数字编号应从内层1开始,并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印在绝缘线芯的外表面上。数字颜色相同并与绝缘颜色有明显色差,阿拉伯数字必须字迹清楚。

4.2.5.2.2标志的优先排列方法

数字标志应沿着绝缘线芯以相等的间隔重复出现,相邻两个完整的数字标志应彼此颠倒。当标志是由一个数字组成时,则破折号应放置在数字的下面。如果标志是由两个数字组成时,则一个数字排在另一个数字的下面,同时在底下的数字下面加破折号。相邻两个完整的数字标志之间的距离d应不超过50mm。

标志的排列如下图所示:

4.2.5.2.3耐擦性

数字标志应耐擦,按GB5013.2一1997中1.8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应符合要求。4.3填充

4.3.1材料

除非在后续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填充物应由下列一种或任一种组合材料组成:一硫化或非硫化橡皮混合物

天然或合成纺纤,

填充物的组分与绝缘和(或)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4.3.2包覆

成缆间隙允许用填充物或护套嵌入绝缘线芯之间构成填充,由后续产品标准规定。填充物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问的空谢,形成实际上的圆形。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在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外充许用薄膜或带子扎在一起。4.4纺纤编织

4.4.1材料

纺纤编织层用的纱应符合后续产品标准的规定。编织用纱可以是天然材料(棉纱、经处理的棉纱、丝39

JB 8735.1—1998

等)、或者是合成材料(人造丝、聚酰胺等)或者也可以是玻璃纤维或相当材料制成的细丝,4.4.2包覆

编织应均匀、没有结头或间鲸。为了防止掠破由玻璃纤维丝制戒的编织层,应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处理。

4.5护套

4.5.1材料

护套橡皮混合物有下列代号:

SE3一用于橡皮混合物护套电缆

SE4-用于氯丁橡皮混合物或其它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电缆其机械物理性能如表2规定。

表2护套橡皮的机械物理性能

试验项目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一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一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一温度

一处理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一最小中间值

一最大变化率13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1

浸矿物油后机械性能

试验条件:

一没袖时间

浸油后抗张强度

一最大变化率”

浸油后断裂伸长率

一最大变化率1

热延伸试验

试验条件,

一溢度

一载荷时间

一机械应力

试验结果

一载荷下的伸长率,最大值

性能要求

10×24

200±3

10×24

—252

100±2

200±3

试验方法

GB/T2951.1-1997的 9.2

GB/T2951.2—1997的8.1.3.1

和GB/T2951.1—1997的9.2

GB/T2951.5—1997的10

GB/T 2951. 5—1997 的 9

试验项目

一冷却后的伸长率,最大值

低温弯曲试验

试验条件:

一温度

一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条件:

一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一断裂时的伸长率,最小值

JB 8735.1—1998

表2(完)

性能要求

见 GB/T 2951. 4

1997中2.2.3

无裂纹

—35±2

GB/T 2951. 4

1997中8.4.4

无裂纹

1)变化率,老化后与老化前中间值的差值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2)不规定正偏差

4.5.2包覆

试验方法

CB/T2951.4—1997的8.2

GB/T2951.4—1997的8.4

在后续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每种型号电缆的护套应由单层或双层(内层或护套和外层或护套)组放。4.5.2.1单层护套

护套应单层包覆:

一单芯电缆,包覆在绝缘线芯上:一多芯电缆,包置在成缆线芯或填充物上多芯电缆的护套应能剥离而不损伤成缆线芯。在护套下面可以绕包一层带子或薄膜。允许护套嵌入成缆线芯之间的间瞰形成填充。4.5.2.2双层护套

内护套应按4.5.2.1的规定挤包。在内护套外面可绕包一层刮胶带或相当的带子。对于厚度不超过0.5mm的包带或隔离层(若有),可包括在内护套的厚度测量值内,只要包带粘合内护套。

外层或护套应包覆在内护套或包带的外面。它可以粘着内护层或包带,也可以不粘着。如果外护层粘着内护层,则应与内护层能明显地区别:如果不粘着,则应容易与内护层分离。4.5.3厚度

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后续产品标准表格中列出的每种型号和规格电缆的规定值。其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85%~0.1mm。厚度测量结果应按GB8170的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4.5.4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

护套橡皮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41

JB 8735. 1—1998

应按表2规定的试验检查,并符合相应的要求。4.6标志

4.6.1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

电缆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或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和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厂名标志可以是标志线或是制造广名或商标的重复标志。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字或压印凸字在护套上,或者用油墨印字在刮胶带或标志隔离带上。4.6.2标志连续性

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护套应不超过500mm;

一绝缘或带子上应不超过200mm。4.6.3耐擦性

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按GB5013.2一1997中1.8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应符合要求。4.6.4清晰度

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

标志识别线的颜色应容易识别或易于辨认,必要时,可用汽油或其它合适的溶剂擦干净。4.6.5产品标志的特殊要求由后续产品标规定。5成品电缆试验

5.1电气性能

电缆应具有足够的介电强度,并按表3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表3电缆的电性能

试验项目

导体电阻测量

试验结果最大值

成品电缆电压试验

试验条件

试样最小长度

浸水最少时间

试验电压(交流)

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试验结果

绝缘线芯电压试验

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

浸水最少时间

-水温

按规定的绝缘厚度施加电

压(交流》

-0.6mm及以下

-0. 6mm以上

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

试验结果

300/300V

额定电压

300/500V

450/750V

见GB/T3956或后续产品标准

不击穿

不击穿

试验方法

GB5013.2—1997的2.1

GB5013.2-1997的2.2

GB5013.21997的2.3

5.2外形尺寸

JB 8735.1—1998

电缆的平均外径或外形尺寸应符合后续产品标准规定圆型护套电缆在同一横截面上测任意二点外径之差(椭圆度)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值的15%,测量两处,取最大差值。

5.3软电缆的机械强度

软电缆应能经受在正常使用时所引起的弯曲和其他机械应力。当后续产品标准有规定时,应按规定的试验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5.3.1软电缆的曲挠试验

试验方法按CB5013.2-1997中3.1的规定。导体标称截面超过4mm2的软电缆和所有单芯电缆不进行该项试验。在试验期间经15000次往复运动,即30000次单程运动后应既不发生电流断路,也不发生导体之间的短路。

试验后,应剥去3芯或3芯以上电缆的护套(若有),然后应按表3中的第3项规定,对电缆或绝缘线芯进行电压试验,但试验电压不超过2000V。5.3.2耐磨试验

试验方法按GB5013.2—1997中3.3的规定。经20000次单程运动后,试样显露绝缘的总长度应不大于10mm。并按表3中的第2项进行电压试验。

5.3.3纺纤编织层的耐热试验

试验方法按GB5013.2—1997中6的规定。如果编织层或其任何组件在试验时不熔化、不碳化,则认为试验合格。6

交货长度

成圈长度为100m,成盘长度应大于100m允许长度不小于10m的短段交货,但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长度的10%,且每件中的短段数量不超过5个。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长度交货。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7验收规则

产品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产品应按规定试验进行验收。

交货批的抽样数量由双方协议规定,如用户不提出要求时,则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如抽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时,应100%进行检验。产品外观应用目力(正常视力)逐件检查。8标志、包装

8.1成圈或成盘电缆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电缆盘应符合JB/T8137的规定,8.2每圈或每盘上应附有标签标明:a)制造厂名称;

b)型号、规格,mm,

c)额定电压,V,

d)长度,m(重量,kg)

e)制造日期:

f)本标准编号或认证标志;

g)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

8.3装箱时,箱体外壳上应标明:a)制造厂名称;

JB 8735. 1

1—1998

b)产品型号、规格及额定电压,mm2、V,c)本标准编号或认证标志;

d)箱体外形尺寸及重量,kg

e)防潮、防掷标志。

8.4出口产品的包装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4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 8735.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第1部分: 一般规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