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03 12:28:52
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主要涉及不锈钢手孔的设计、制造、检验和实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所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外观检查:检查手孔的外表面质量,包括表面光洁度、焊缝等。
- 尺寸检查:测量手孔的各部分尺寸,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
- 材料检查:验证制造手孔所用不锈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 压力测试:进行常压下的密封性测试,以确保手孔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封性能。
- 焊接质量检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通常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如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探伤。
- 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和光学检测工具用于表面质量评估。
- 尺寸检查: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仪器。
- 材料检查: 化学分析设备用于材料成分测试,拉伸试验机用于机械性能测试。
- 压力测试: 使用压力表等设备进行密封性检验。
- 焊接质量检查: 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检测仪或射线探伤仪。
- 各类常压设备中的不锈钢手孔,包括但不限于储罐、反应釜和其他容器。
- 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使用的不锈钢制罐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不锈钢手孔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便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可靠运行。
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
标准号:HG 21601-1999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9-12-10
实施日期:2001-08-01
标准状态:现行
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的型式、基本参数、尺寸、技术要求和有关使用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无冲击工作压力小于等于PN0.07MPa,工作温度为0~100℃的常压手孔。HG21601-1999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HG21601-1999
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的部分内容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
HG 21601--- 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的型式、基本参数、尺寸。技术要求和有关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无冲击工作压力小于等于PN0.07MPa,工作温度为0100℃的常压手孔。
HG21594
引用标准
《平垫圈C级》
《开口销》
《带孔销》
《不锈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9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标准号
名、称
销14×45
垫片8=4
活节螺栓M16
销16×85
销4×24
注:①垫片的材料允许改变,但应在容器装配图中注明。材料
不锈钢
Q235-A·F
橡胶板(光面)
不锈钢
Q235-A*F
Q235-A
Q235—A
Q235-A-F
Q235--A·F
低碳钢
工作温度下的最高无冲击工作压力囊公称压力
工作温度(℃)
最高无冲击工作压力(MPa)
质量(kg)
碳钢不锈钢总质量
17526581051062251002214.5
159×4
273×5292382101621652471202214.53
注:手孔高度H:尺寸可以改变,但应注明改变后的H,尺寸并修改手孔的不锈钢质量与总质量。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按HG21594一1999《不锈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的规定。
5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图纸日录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
施工图号
HG21601-—1999
HG 21601 --1999--2
图纸张数
张数!
折1#图
6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DN150、H,一100的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其规定标记符号为:
DN 150 HG 21601
H,一180(非标准尺寸)的上例手孔其规定标记符号为:手孔
DN150H180HG21601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