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04 16:25:58
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概述:检测项目:
- 硼氢化钾的纯度
- 金属杂质含量
- 水不溶物
- 氯化物
- 硫酸盐
检测方法:
- 硼氢化钾的纯度:通常通过滴定法进行测量。
- 金属杂质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可用于检测金属杂质。
- 水不溶物:通过溶解试样后过滤并称量残渣的方法进行检测。
- 氯化物:通常通过摩尔法进行测定。
- 硫酸盐:通过重悬浮后加入钡离子,称重不溶的硫酸钡来测定。
涉及的产品:
该标准涉及到化学品硼氢化钾(化学式:KBH4),这是一种用于化学合成、还原反应及其他化学工业用途的试剂。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各个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对于从事相关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企业和实验室而言,遵循这些标准非常重要。
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硼氢化钾
标准号:HG/T 3584-1999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9-04-20
实施日期:2000-04-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的简介
HG/T3584-1999硼氢化钾HG/T3584-1999
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的部分内容
备案号:2769-1999
HG/T3584—1999
本行业标准主要依据国内企业标准制定。本标准与现有企业标准相比有以下差异:言
根据标准的分级原则,将现有企业标准的三个等级,改为两个等级;1
对硼氢化钾含量测定的取样量作适当调整,增加了试验溶液的制备;2
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进行了调整;3
增加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化工部无机盐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上海市申宇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思伟、张祖绍、滕绍云、厉文豪。本标准委托化工部无机盐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解释。1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硼氢化钾
Potassium borohydride
HG/T 3584—1999
本标准规定了硼氢化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硼氢化钠、氢氧化钾为原料生产的硼氢化钾,该产品主要用作制药工业、农药、香料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还原剂,也可用于含汞废水处理等。分子式:KBH4
相对分子质量:53.94(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0
GB 191 -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88
GB/T 603 -- 1988
GB/T 1250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g1SO6353-1:1982)-1989
GB/T6678—1986
GI3/T 6682—1992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gvISO3699:1987)外观,白色结晶状粉末。
硼氢化钾应符合表1要求。
表1要求
硼氢化钾(KBH)含量
4试验方法
合格品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规定制备。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04-20批准1072
2000-04-01实施
HG/T3584-—1999
安全提示:本标准试验操作过程中用到强碱、强酸时,须小心谨慎。使用挥发性强酸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1硼氢化钾含量的测定
4.1.1方法提要
试样与定量加入的碘酸钾标准溶液反应,过量的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4.1.2试剂和材料
4.1.2.1碘化钾;
4.1.2.2氢氧化钠溶液:40g/L;4.1.2.3硫酸溶液:1+8;
4.1.2.4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IO,)约为0.1mol/L;4.1.2.5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z0O)约为0.1mol/L;4.1.2.6淀粉指示液:10g/L。
4.1.3分析步骤
称取约0.2g试样(精确至0.0002g),迅速置于250ml烧杯中(烧杯中预先加人100m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mI该溶液,注入250mL碘量瓶中,再用移液管移入50mL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振摇30s,加5g碘化钾及10ml硫酸溶液,摇勾。瓶口水封,并于暗处放置1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入3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同时做空白试验。4.1.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硼氢化钾(KBH)含量(X,)按式(I)计算:- (V/-V)e×0: 006 742 × 100 = .742(V -V)cX, =
式中:V-
0.006 742
m×250
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I;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I;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试料的质量,g;
·(1)
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硼氢化钾的质量。
4.1.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4.2水分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将试样在(105士2)℃下烘至恒重,根据干燥前后的减量确定水分。4.2.2分析步骤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人电热于燥箱内,在(105土2℃下加热45 min,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操作至恒重。4.2.3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水分(X,)按式(2)计算:Xz=m=mi×100
式中:mi
干燥前试料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2)
4.2.4允许差
HG/T 3584—1999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4%。5检验规则
5.1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5.2每批产品不超过1t。
5.3按照GB/T6678--1986中6.6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每一桶为包装单元。采样时,从每个选取的包装单元中,取出不少于10g的样品,将所采样品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分至500g,立即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作为试验室样品,另一瓶保存三个月备查。5.4硼氢化钾由生产广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应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重新采样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整批产品为不合格。5.5按GB/T1250—1989中5.2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6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6.1硼氢化钾包装桶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及GB190中规定的“遇水易燃品”标志、GB191中规定的“怕湿”标志。6.2每批出厂的硼氢化钾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净含、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6.3硼氢化钾包装为三层包装:内包装采用牛皮纸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厚度:0.08mm~~0.1mm;外包装采用专用密封、全开口铁桶包装,铁桶厚度为0.5mm~~0.75mm,其性能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该产品每桶净含量15kg。6.4硼氢化钾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用维尼龙绳或其质量相当的绳人工扎口,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牛皮纸袋用缝包机封口;装人铁桶,盖好桶盖,密封。6.5硼氢化钾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得与酸类物质及其他氧化剂等物质混运。6.6硼氢化钾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处,防止雨淋,受潮,不得与酸类物质及其他氧化剂类等物质混贮。
7安全要求
硼氢化钾属二级遇水燃烧物品,失火时可用砂土和干粉灭火器扑救。1074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3584-1999 硼氢化钾》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