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0 15:02:1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是关于尼罗罗非鱼养殖的技术标准。下面是其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的一些内容摘要:

检测项目:

  • 水质检测:包括水温、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硬度透明度等。
  • 鱼体检测:主要检测尼罗罗非鱼体内有害物质的残留,如重金属(铅、汞)、微生物、有机污染物等。
  • 饲料检测:检测包括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等。

检测方法:

  • 水质检测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 鱼体和饲料中污染物检测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现代分析技术。
  • 微生物检测则可能包括平板计数法等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

涉及产品:

  • 活尼罗罗非鱼:以活鱼形式进行销售和检测。
  • 捕获后冰鲜或冷冻尼罗罗非鱼:这类产品需要检测其在加工和冷链运输中的卫生状况。
  • 与尼罗罗非鱼相关的加工制品:如鱼片、鱼丸等,也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确保产品安全。

以上内容为概括性信息,详细的检测要求和方法应查阅完整的技术规范文件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号:NY/T 5054-2002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2-07-25

实施日期:2002-09-01

标准状态:现行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尼罗罗非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繁殖与饲养技术、越冬保种技术、饲料使用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尼罗罗非鱼的养殖。NY/T5054-2002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NY/T5054-2002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

ICS6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054-2002

代替NY/T5054—2001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2-07-25发布

200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5054—2002

本标准对NY/T5054一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修订时,在内容上保留了原标准中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内容,对部分常见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力、周瑞琼、吴福煌、徐忠法、白遗胜。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T5054—2001。32

1范围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NY/T5054—2002

本标准规定了尼罗罗非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繁殖与饲养技术、越冬保种技术、饲料使用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尼罗罗非鱼的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

SC/T 1006

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尼罗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SC/T 1025

SC1027尼罗罗非鱼

SC/T1044.3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鱼苗、鱼种3环境条件

3.1场地的选择

3.1.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3.1.2池塘通风向阳;网箱设置在背风向阳,水体微流,水深4m以上的水体中。3.2水质

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3.2.3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

3.3鱼池要求

鱼池要求见表1。

NY/T 5054-2002

鱼池类别

产卵池

鱼种池

食用鱼饲养池

4亲鱼

4.1来源

面积/m2

650-1500

1 000~2 000

1 000~~10 000

水深/m

表1鱼池要求

底质要求

池底平坦,壤土

或沙壤土。

淤泥厚度/cm

清池消毒

鱼人池前15d左右进行;药

物清池按SC/T1008的规

定执行。

4.1.1从尼罗河水系引进经选育的尼罗罗非鱼苗种,专门培育成亲鱼,或直接从原产地引进亲鱼。苗种或亲鱼需经鉴定认可。

4.1.2持有国家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经专门培育成亲鱼。4.2生物学特性

应符合SC1027的规定。

4. 3繁殖体重

繁殖亲鱼的体重:雌鱼应在0.25kg/以上,雄鱼应在0.5kg/尾以上。5繁殖

5.1亲鱼的放养

5.7.1雌雄鉴别

雌鱼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生殖孔和秘尿孔,成熟个体的生殖孔突出,雄鱼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泄殖孔,成熟个体的泄殖孔大而突出,用手轻压鱼体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5.1.2性比

雌、雄亲鱼的放养比例为3:1。5.1.3亲鱼消毒

亲鱼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食盐2%~4%漫浴5min,或高锰酸钾20mg/L(20℃C)浸浴20 min~~~30 min,或 30 mg/L聚维酮碘(1%有效碘)浸浴5min。5.1.4放养时间

池塘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养亲鱼。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4月下旬,北方地区推迟15d~30 d。

5.1.5放养密度

1尾/m2~2尾/m。

5.2饲养管理

5.2.1巡池

观察池水水色和透明度变化,严防缺氧浮头;观察亲鱼活动情况,及时清除病鱼。5.2.2投饲

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饼、糠麸;日投食率为鱼体重的3%~~5%5.3鱼苗捕捞

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5℃~30℃。亲鱼下池后10d~20d即见鱼苗,便开始捞苗;见到池边有集群的鱼苗后,采用三角抄网每天捞取,或用密网每周全池捕捞一次。鱼苗移至鱼种池培育。6鱼苗、鱼种

鱼苗、鱼种的质量要求应符合SC/T1044.3的规定。34

7池塘饲养

7.1鱼种培育

7.1.1施肥、注水

NY/T50542002

鱼苗、鱼种投放前5d~7d,施绿肥6000kg/ha-7000kg/ha,或粪肥3000kg/ha~4000k/ha有机肥须经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使用原测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施肥2d~3d后,将鱼种池池水加深至0.5m,食用鱼池则加深至1.5m。7.1.2鱼苗放养

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C以上时,即为适宜投效的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4月中,下旬,华南、华北地区相应提前或推迟20d30d;投放鱼苗的规格为全长1cm1.5cm,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75尾~100尾。

7.1.3饲养管理

鱼苗人池后,每5d划分为-培育阶段。第一阶段喂豆浆,每万尾鱼每天喽0.1kg0.2kg黄豆:第二阶段起,改哦配合饲料等,每万尾鱼每天哦0.25k名~0.3k起以后的每个阶段增加投眼量,增加量为上-阶段的20%~25%。培育期间,每5d~7d注水次,使池水深在最后培育阶段达1m~1.5m。7.2食用鱼饲养

7.2.1鱼种(苗)的投放规格、密度鱼种(苗)的投放规格、密度见表2。表2鱼种(苗)的投放规格及密度

菌种类别

魏冬鱼种”

夏花鱼种

投放规格(全长)/cm

越冬后的鱼种。

7.2.2铜养管理

主养(搭养草鱼、鲢、瓣、编等)密度/(尾/m2)0.6~0.7(轮捕)

0.7~0.8(轮捕)

单葬密度/(尾/m3)

2~-3或4(轮罐)

春~7.5

以投暖配合衡料为主,日投衡量为鱼体体重的5%~7%,每天投曦4次一5次,每15d~20d(高温季节10d~15d)注水-次,使滤水保持在2m以上。每0.5ha~1.0ha,配备2kW~3kW增氧机-台,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机一次,每次2h-3h,高滋季节,每次增加1h~2h。7.2.3起捕

按鱼体出规格要求确定起捕时间。当水温下降至15时,所有尼罗罗非鱼均需捕完。8 网箱饲养

8.1网箱规格、设量

按SC/T1006规定执行。

8.2鱼种放葬

8.2.1鱼种消毒

按5.1.3执行。

8.2.2鱼种规格

体重宜为20g/毫50g/尾。

8.2.3投放密度

按不同规格的鱼种决定投放密度,般为600尾/m1000尾/m。35

NY/T5054-2002

8.3饲养

宣投膨化配合饲料。根据水温、溶氧等决定投喂量,投饲率一般为体重的3%5%,每日授喂3次~~5次。

9越冬

9.1越冬方式

鱼池可建在玻璃温房或在塑料大棚内进行室内加温保暖越冬,也可利用热源进行室外流水保温越冬。

9.2越冬池

越冬池结构为砖翻的水泥池,位置应靠近水源,避风向阳:滤的形状以圆形或圆形为好,室内越冬池面积以10m2~50m2为宜,池深1.5m室外越冬池面积100m2~200m2,水深1.5m2.0m;鱼人越冬池前,应清理池底污物,并用30mg/L漂白粉溶液泼酒池壁和池底进行消毒处理。9.3越冬时间

秋季室外水温降至18℃前鱼人越冬池,春末室外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后,鱼方可出越冬池。长江流域一般从10月中旬至翌年5月份,约200:珠江流城一般族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约150d北方地区应相应延长越冬时间。9.4越冬鱼的选择

越冬鱼应选择体质健壮、体形匀称、无伤无病、体型饱满的个体,越冬亲鱼规格以体重0.2kg/尾~0.5kg/尾为宜,每立方米放亲鱼7kg~8g,摊,摊比例以4~5:1为宜,进行越冬的鱼种全长按3cm~~5cm,6cm~10cm两种规格分类,每立方米水体放鱼种7kg~8kg。9.5越冬期饲养管理

9.5.1越冬鱼消毒

按5.1.3执行。

9.5.2水质调节

水温保持在18℃~22℃,换水时温差不得超过士2℃,每天排污一次,每隔3d~5d清洗鱼池-次,使池水保持溶解氧在3美籍/L以。9.5.3投饲

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日投铜率为鱼体重的0.5%~0.8%。越冬鱼出池前一个月,投饲率可增加到1%,投饲次数为每日2次。

10饲料要求

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配合饲料营养要求应符合SC/T1025的规定。11鱼病防治

11. 1鱼病的预防

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一般摧施为:鱼苗、鱼种人塘(网)前,严格进行消毒;鱼苗、鱼种下塘半月后,每立方米使用.1g2g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干克鱼体童每日拌人5大薪头或0.478大薪素,连续6,同时加入适量食盐;

死鱼应及时捞出,埋人土中;

病鱼池(网)中使用过的鱼具要漫洗消毒,消毒方法按本标准5.1.3的规定执行。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36

11.2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见表3。

车轮虫病

斜管虫病

水霉病

链球菌病

发病季节

5月~8月

12月、3月~5月

常年可见,2月~5月易

水温25℃~28℃时易发

细菌性皮肤

高密度养殖,越冬期间易

溃烂病

表 3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鳃组织损坏。

皮肤和鳃呈苍白色,或体

表有浅蓝或灰色薄膜

覆盖。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

状,寄生部位充血。

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

衡,眼球外突,角膜浊白,

肛门红肿等。

体表充血、鳞片脱落、皮

肤溃烂等。

注:漫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人养殖水体。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5071的要求执行。NY/T 5054—2002

防治方法

0. 5mg / L.~0. 7 mg / 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0. 5mg/L~0. 7 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2.5%食盐漫浴20 min。

避免鱼体受伤;2%~3%食盐浸浴10min,或400mg/L食盐、小苏打(1:1)全池泼洒。0. 1 mg/L~0. 5 mg /L 三氯异氰尿酸(80%以上有效氯)全池泼酒,每天一次,连续2d。疾病早期,改良水质,水温稳定,投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或 1 mg / L~2 mg /L 源白粉(28%有效氯)全池泼酒。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