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0 15:01:2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对于确保牛蛙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其中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

检测项目:

  • 水质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及其他有害物质。
  • 饲料检测:确保饲料中不含禁用物质及有害成分。
  • 药物残留检测:主要检测养殖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禁用或限用的兽药。
  • 微生物检测:检测水体及产品中是否存在超标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

检测方法:

  • 水质检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 饲料检测:通过化学分析和毒性实验来检验是否符合相应标准。
  • 药物残留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微生物检测:使用培养基分析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涉及产品:

  • 鲜活牛蛙:作为主产品,需确保所有指标均达标。
  • 牛蛙加工品:对于进一步加工的产品,也需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按照《NY/T 5157-2002》的要求,严格执行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保证牛蛙产品的无公害,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号:NY/T 5157-2002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2-07-25

实施日期:2002-09-01

标准状态:现行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牛蛙(RanacatesbeianaShaw)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蛙与食用蛙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牛蛙池塘和网箱的无公害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NY/T5157-2002无公害食品牛蛙养殖技术规范NY/T5157-2002

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

ICS6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2002-07-25发布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

200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5157-—2002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湘潭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力、王晓清、周瑞琼、胡石亮、徐忠法、肖调义。210

无公害食品牛蛙养殖技术规范

NY/T 5157—2002

本标准规定了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蛙与食用蛙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牛蛙池塘和网箱的无公害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推则

NY/T 394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NY 507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

NY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铜料安全限量

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3环境条件

3.1场地的选择

3.1.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3.1.2自然环境解静,交通便利。3.2水质

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3.3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见表1。

表1养殖设施

设施类别

产卵池

孵化池

池塘?

网箱b

蝌蚪培育弛

幼蛙饲养池

食用蛙饲养池

产卵箱

蝌蚪培育箱

食用蛙饲养箱

池塘或网箱水面面积/m2

30~200

20~200

防逃围增一般高度为1.5m。

网箱设置见附录 A。

陆地面积

约为水面面积的三分之

约为水面面积的兰分之

水深/cm

50~100

50~100

30~50

50~100

NY/T 5157--2002

4繁殖

4.1亲蛙来源

4.1.1从原产地引进经选育的牛蛙亲蛙或蚪、幼蛙,经专门培育成的亲蛙。4.1.2国家确认的良种场生产的蝌蚪、幼蛙,经专门培育成亲蛙。4.1.3近亲繁殖的后代不得留作亲蛙。4.2亲蛙质量要求

4.2.1应符合牛蛙种质标准的规定。4.2.2繁殖年龄与体重:以2龄至4龄的成蛙为宜;体重350g以上。4.2.3引进的亲蛙应经检疫,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4.3亲蛙放养

4.3.1池塘(网箱)消霉

放养前10d左右进行池塘(网箱)消毒。清塘按SC/T1008的规定执行;网箱置于水中浸泡。4.3.2雌雄鉴别

雄蛙咽喉部呈白色或灰白色,鼓膜和眼晴的大小相近,前肢第一指不发达,无婚姻瘤;雄蛙咽喉部呈黄色,鼓膜明显大于眼径,前肢第一指特别发达,有明显的婚姻瘤。4.3.3性比

雌、雄亲蛙的放养比例一般为11。4.3.4亲蛙消毒

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3%~4%食盐水溶液浸浴20min~~15min,或10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min~15min。4.3.5放养密度

2只/m2~4只/m2。

4.3.6饲养管理

亲蛙进入培育池,经2d~3d适应后,开始摄食。泥鳅、黄粉虫,小鱼、蝇蛆、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亲蛙体重的5%~6%,产卵期投喂量为体重的7%~8%;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2%~3%。投饵量应根据天气和前一天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颗粒配合饲料及块状动物内脏,其最大长度应小于亲蛙口裂宽度的二分之一,泥鳅及小鱼虾等全长应小于亲蛙躯干长的二分之一。

亲蛙池每2d3d换二分之一左右的水;发现蛙病及时治疗;防偷、防敌害和防逃。4.4产卵与孵化

4.4.1产卵条件

溶氧不低于4mg/L;水温20~30℃;水中有适量水草。4.4.2产卵时间

自然产卵排精多在早晨,雨后天晴时常为高峰期。4.4.3卵的收集

产卵后应及时收集卵块,用光滑硬质容器将同期卵块(连同水草)轻轻移入同一孵化池或网箱,严防琊块成团。

4.4.4孵化密度

孵化池中卵的密度为5000粒/m2~10000粒/m2;孵化网箱中卵的密度为10000粒/m2~20000粒/m2。

4.4.5孵化管理

孵化池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加注新水时不得冲动卵粒,并防止鱼、蛙、水生昆212

虫等的进人;阳光直晒强烈或大雨时应遮盖孵化池或网箱。5蝌蚪培商

5. 1池塘(网箱)消毒

按4.3.1执行。

5.2施肥、注水

NY/T5157—2002

蚪人池前4d~5d,每667m2施粪肥300kg,或绿肥400kg。有机肥须经发酵腐熟并用1%~2%生石灰消毒,使用原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培育前期,保持水深约50cm。5.3蝌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无伤,无疾病;体质健壮;能逆水游动;离水后跳动有力。蝌蚪的体长与体重见附录B。

5.4蚪消毒

蝌蚪放养前用3%~4%食盐水溶液浸浴20min~15min,或5mg/L~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min~5min。5.5放养密度

孵化出膜10d~15d后的蝌蚪,转人蝌池或网箱,蝌蚪池放养密度为300尾/m2~500尾/m,1月龄后,密度为50尾/m~~100尾/m;网箱放养蝌蚪的密度为蝌蚪池的2倍~~3倍。5.6饲荞管理

孵化出膜3d后,首天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熟蛋黄,第二天再稍增加些,7日龄后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蝌蚪100g黄豆浆;15日龄后,逐步投喂豆渣、麸皮、鱼粉、鱼魔、配合饲料等,日投量每万只蝌蚪为400g~700g30日龄后,日投喂量每万只蝌为4000g~8000g。5.7变态控制

变态适宜水温23C~32C;在瓣斜变态早期适量增加动物性饵料,促进变态,尾部吸收时,减少投饵,加设饵料台;7月中下旬以后孵出的蝌蚪应采用提高放养密度,减少投饵或加注井水降温等措施,延迟变态时间。

6幼蛙与食用蛙饲养

6.1幼蛙饲养

6.1.1池塘(网箱)消毒

见4.3.1。

6.1.2幼蛙选择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痕,富有光泽,无畸形。6.1.3幼蛙消毒

见4.3.4。

6.1.4放养密度

池塘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50只/m2~100只/m2,体重25g~50g放养40只/m2~~30只/m;网箱幼蛙放养密度为池塘的2倍~3倍。按蛙体大小适时分级饲养。6.1.5饲养管理

6.1.5.1投饲

刚变态的幼蛙以蝇、黄粉虫幼虫、蚓、小鱼苗、小虾类等小型动物活体作饵料为宜。动物性饵料,日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5%~8%;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2%~3%。6.1.5.2驯饲

食使用池不设陆地,池中应设饵料台;变态后的幼蛙应及时驯食;将饵料台底浸入水中大约213

NY/T 5157---2002

2cm;适当密集饲养;投饲量见6.1.5.1,并逐渐减少小型活体动物投喂量,增加动物肉、内脏和膨化配合饲料投喂比例,般一周后幼蛙主动食用配合饲料和非活体饵料,完成驯饲。6.1.5.3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及时分级饲养;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6.2食用蛙饲养

6.2.1池塘(网箱)消毒

按4.3.1执行。

6.2.2放养蛙的消毒

按4.3.4执行。

6.2.3放养密度

放养量为1.8kg/m2~2kg/m2。网箱幼蛙放养密度为池塘的2倍~~3倍。6.2.4饲养管理

见4.3.6。

7越冬

7.1越冬方式

越冬方式有越冬池越冬、洞穴越冬、网箱越冬、塑料薄膜大棚越冬等。冬季可用温泉及电厂余热加温饲养。

7.2越冬环境

越冬场地避风向阳,静避,湿润;越冬池水深50cm~100cm;幼蛙、食用蛙越冬池池底应有10cm~20cm厚的淤泥;网箱水深约50cm。7.3越冬管理

秋季室外水温降至10℃前将蛙移入越冬场地,春季室外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0C以上后,方可解除越冬环境。防治敌害生物和防治水面结冰。8饲料要求

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不宜长期投喂单一饲料。9病害的防治

9. 1 疾病的预防

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般措施为:一严格进行清塘;

-蝌蚪、幼蛙人塘前,严格进行消毒;一蝌蚪、幼蛙人塘后,每半月按1g/m2漂白粉(28%有效氯)或20g/m生石灰泼洒次;-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拌人50g大蒜头或0.2g大蒜素粉,连续4d~6d;一提倡疾病免疫预防;

患病个体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个体应及时捞出,深埋处理;应定时间、定地点、定数量、定质量投喂饲料;使用的工具要浸洗消毒,消毒方法按本标准4.3.4的规定执行。病蛙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9.2敌害生物及其预防

敌害生物及其预防见表2。

有害生物

肉食性鱼类

龟鳖类、虾类、蛙类

足类、水生昆虫类

鼠类、蛇类、鸟类

丝状水生藻类

9.3常见病的防治

9.3.1蝌蚪病及其防治

蝌蚪病及其防治见表 3。

出血病

车轮虫病

活杯虫病

锚头鳗病

水霉病

气泡病

发病季节

5月~8月易发生

表2敌害生物及其预防

危害对象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卵、蝌蚪、幼蛙

卵、蝌蚪

卵、蝌蚪、幼蛙、食用蛙

蝌蚪、幼蛙

NY /T 5157-2002

预防措施

清塘、拉网、注水口加滤网

拉网、注水口加滤网、围栏

清塘、注水口加滤网

保持陆地清洁,诱捕、加盖防护网捞出,0.?mg/L~1.4mg/L硫酸铜全池泼酒表3常见蝌蚪病及其防治

主要症状

体表有出血点,腹部肿大;严重时仰浮于水面

5月~8月,水温 20℃

~28C时易发生

7月~8月易发生

6月~11月易发生

2月~5月易发生

皮肤和鳃表面呈青灰色斑,尾鳍发白,严重时被腐蚀

游动迟缓,呼吸困难;尾部呈毛状物,严重时感染全身

肉眼可见虫体;感染处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

防治方法

0. 5 mg /L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2%~4%食盐没浴20 min ~30 min,或 0. 5 mg/L~ 0. 7 mg/L 硫酸铜、碗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酒

0.5mg/L~0.7mg/1.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1g/m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

10mg/L~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10 min~20 min

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30min,连续3d

腹部膨大,身体失去平衡,漂浮于水7月~9月、水温35℃/

及时换水;4%~5%食盐或20%硫酸

以上易发生

注:没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人养殖水体。9.3.2蛙病及其防治

蛙病及其防治见表 4。

红腿病

腐皮病

肠胃炎病

发病季节

常年可见

4月~10月易发生

4月~5月和9月~10

月易发生

表 4 常见蛙病及其防治

主要症状

镁全池泼洒

防治方法

后肢、腹部红肿,出现红斑,肌肉充|1g/m2白粉(28%有效氮)泼洒,或血,舌、口腔有出血性斑块

头部表皮烂发白,四肢关节处腐烂;严重时蹼部骨外露,四肢红肿体色变浅,蛙体瘫软不活动,不吃食

注:漫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5071执行。0.3g/m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酒

20 mg/L高锰酸钾浸浴 30 min;0.3mg/L~0. 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酒,饲料中补加适量维生素 A、维生素 D或鱼肝油

2 mg/l漂白粉(28%有效氟)浸泡饵料台;每天每千克蛙体重0.2g0.3g酵母片或0.2g大蒜素或0.1g土霉素拌人饲料中填喂

NY/T5157—2002

A.1网箱制作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网箱设置

网箱通常采用纱窗网布缝制,也可采用聚乙烯网片,网目以不逃逸饲养对象为宜。网箱规格一般为3m×4m,4m×4m,3m×5m等,网箱面积一般不超过20m2,网箱高1.5m。A.2网箱架设

养蛙网箱多采用楠竹或杉木架设和固定,网箱一般单排申联或双排并列,网箱间距10cm~20cm,排间距100cm~150cm;网箱水深按表1执行,网箱底离水体底部不少于20cm;网箱周边上沿内折10cm,内折后的四角处用线缝合,网箱上方搭盖遮阳网。A.3水体要求

架设网箱的水体水位变化不大;网箱架设处底部淤泥不超过30cm;水体放养鱼种时,不宜搭配鲤鱼和肉食性鱼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蝌体长与体重

蚪体长与体重见表B.1。

蝌蚪日龄/d

体长/cm

体重/g

1(刚出膜)

8.2×10-3

3×10-2~

4×10~2

蝌料体长与体重

该日龄蝌蚪群体中约12%尾消失,24%前肢伸出。216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NY/T 5157-2002 无公害食品 牛蛙养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