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10 17:19:4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中,主要涉及到以下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纤维含量
  • 色牢度(耐洗、耐摩擦、耐汗渍、耐日晒)
  • 尺寸稳定性(洗涤后尺寸变化)
  • 外观质量(缝制质量、整烫质量)
  • 甲醛含量
  • pH值
  • 起球性能

检测方法:

  • 纤维含量采用显微镜法或者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
  • 色牢度的检测通常根据国标规定的方法,如耐洗色牢度采用ISO 105-C06等。
  • 尺寸稳定性采用洗涤试验方法进行,通常根据标准机洗程序进行前后测量对比。
  • 外观质量通过目测和手工检查来评估。
  • 甲醛含量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通常使用吸附液法或者蒸汽吸附法。
  • pH值通过水萃取液进行电位滴定法测定。
  • 起球性能通常通过摩擦仪进行测试,评估织物表面的起球情况。

涉及产品:

该标准涉及诸如衬衣、夹克、风衣、外套等单层或夹层结构的服装产品。这些产品通常由各种纤维混纺的织物制成,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穿着。

通过对这些检测项目的评估,确保服装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单、夹服装

标准号:FZ/T 81007-2003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发布日期:2003-09-04

实施日期:2004-01-01

标准状态:现行

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夹服装的要求、检验(测试)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以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等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单、夹服装。FZ/T81007-2003单、夹服装FZ/T81007-2003

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的部分内容

ICS 61. 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81007--2003

代替F2/T81007—1994

单、夹服装

Casual wear

2003-09-04发布

200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FZ/T 81007—200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检验(測试)方法

5检验分类规则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行·.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缝口脱开琵度试验方褚

裤后裆缝接缝强力试验取样部位示意图8

本标准代替FZ/T81007—1994《男女单服装》。本标准与FZ/T8100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的名称改为《单、夹服装”;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取消了5.3系列的内容;

修改了拼接和色差规定:

取消了成品的4号部位;

修改了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的规定;增加了成品的色牢度和起毛起球允许程度的规定;增加了成品释放甲醛含量和pI值的限量;增加了对原材料的成分和含量的考核要求;增加了成品洗涤后尺寸变化率的规定;一将产品的质量等级划分为优等品、等品、合格品;充实和完菩了产品质量缺陷判定的内容,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推化技术委员会归口。FZ/T 81007-2003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一站、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

木标推主要起草人·姜言香、许鉴、林欧文,素威.叶志玲、缪浩一杨志嫩、孙元淑。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4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661—1981.FZ/T 81007—1994.1范围

单、夹服装

FZ/T 81007-—2003

本标准舰定了单、服装的要求,检验(测试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全部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丁以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等为原料,戒批生产的单、夹服装。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干的修改单(小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叮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叫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丁本标准,GR25t)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13/T1335.1服装型男子

GB/I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红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B/2911199?幼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2912.1—[998

G/T 3920—1997

GB/T 3921. 1

GB/T 3921. 3

纺织品甲醛的測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1997

色牢度试验耐洗色中度:试验3

纺织品

纺织品耐江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3922

织物拉伸性能第「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炸法GB/T 3923. 1

纺织品

纺织品

G1/T 4802. 1 :

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

G15 E296. 4

消费品使用说明

GB/T 571) -- 1997

(R/T 7573

GB/T 8127

GB/T 8629 -2001

GE/T18132

FZ/T 01053

FZ/T 01057

FZ:T 20019

FZ/T 80002

纺织品

幼织品

纺织品

纺织品

丝绸服装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水萃取被 PI值的测定

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鼠孤试验用家庭洗涤和1燥程序

纺织品红维含量的标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毛机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1999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使用粘合村服装剥离强度测试方法FZ/T 80007.1

F2/T89007.3使用粘合村服装耐下洗测试方法3要求

3.1使用说明

成品使用说明按GB5296.4规定执行。1

FZ/T 81007—2003

3.2号型规格

3.2. 1号型设置按 GB/T 1335.1、GIB/T 1335.2规定选用。3.2.2成品±要部位规格按GB/T 1335.1、GB/T 1335.2有关规定自行设计。3.3原材料

3.3.1面料

按有关纺织面料标推选用适合于单、夹服装的面料。3.3. 2里料

采用与所用面料的性能、色泽相适宜的里料(特殊设计除外))。3. 3. 3辅料

3. 3. 3. 1衬布、垫肩

采用与所用面料的缩水率,性能、色泽相适宜的粘合衬和垫肩,其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3.3.3.2缝线

采用适合所用面辅料质量的缝线:绣花线的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应:钉扣线应与扣的色泽相适宜,钉商标线应与商标底色相适宜(装饰线除外)。3. 3.3. 3钮扣、附件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钮扣(装饰扣除外)、拉链及金属附件,无残疵。钮扣,附件经洗涤和熨烫后不变形不变色、不生锈。

3.4经纬纱向

3.4.1领面、后身.袖于的允斜程度不大于3%,前身底边不倒翘。裤子的允斜程不大于1.5%。3.4.2色织格料纬斜不太于3%,

3.5对条对格

3. 5. 1 面料有明显条格在 1. 0 cm 及以 1:的按表 1 规定。表1

部位名称

左右前身

羧与前身

领尖、驳头

裤侧缝

裤前中线

对条,对格规定

条料顺直、格料对横,女差不大扩0. 3条料对条,格料对格,五差不大于 0. 3。斜料贴袋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心,5(阴阳条格例外)。条料对称,互差不大于 0. 2。

条料顺直,格料对横,以袖山为推,两袖对称,互差不大于0.8。

条料对条,格料对棋,五差不大于 0. 3。格料对横-袖座10.0以下互差不大于0.4:中档线以下对横,差不大于 0.4。条料顺直,允斜不大于1. 0。

让:特别设计不受此限。

单位为厘米

调格于大小不一时,以衣长二分之上部为夫

遇格子人小不一时,以變前部为主遇有阴阳格,以明显条格为主,以明显条格为主

3.5.2顺毛(绒)、阴阳格原料:全身顺向一致(长毛原料.全身上下顺向-致,特殊设计除外)3.5.3特殊图案面料以主图为准,全身顺向一致。3.6拼接

3.6.1挂面在驳头下、最下扣眼以二允许一拼.但必须避开扣眼位。领里可对称一拼(立领不允许)。裤腰在后中缝处允许一拼(特殊设计除外)。其他部位不允许拼接。2

3.6.2装饰性拼接除外。

3.7色差

FZ/T 81007—2003

3.7.1 领子,驳头、前披肩与前身的色差高于 4 级。里了的色差不低于 3一4 级。覆粘合所造成的色差不低于3一4级。其他表面部位的色差不低于4级。3.7.2套装中上装与裤了的色差不低于4级。3.B外观症点

成品各部位的点允许存在程度按表2规定。成品各部位划分见图1,每个独部位只允许疵点一处,未列入本标雅的疵点接其形态,参照表2相似批点执行。表2

無点名称

粗于一倍竹节纱

粗于二倍竹节纱

粗祭纱

经缩波纹

浅油纱

斑癌(淋、锈,色斑)

1号部位

1.0 cm~-2.0 cm

不充许

1.0 cm-~2.0 cm

不允许

1.0 cm-~2.0 cm

不充许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2号部位

2.0 cm--4.0 cm

1. 0 cm~2, 0 cm

2. 0 um~-4. 0 cm

不宽于0.5cm

2. 0 cm--3.0 cm

不大于 0. 2 cm2 不明显

注:浅色原料1考部位不准许有浅油纱(距60心m月测)。图1

3部位

4. ern--6. 0 crm

2, 0 cm--1. 0 cm

1.0cm~-6.0cm

不宽于t,0cm

3. 0 cm--4. 0 crm

不大于0. 3 m不明显

FZ/T 81007—2003

纽率。

针距密度按表3规定(特殊设计除外)。项

明暗线

包缝线

手工针

三角针

针距度

3 cm 不少于 12 针

3 cm不少于9针

3cm不少于针

3 cm不少5针

1 cm 不少于 12针

1 cm不少针

每眼不少于8根线

每眼不少于6根线

特殊要除外

肩缝,猫筛,领了不少9针

以单面计算

手工锁眼

脚线高度与±口厚度相适应

各部位缝制平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要适宜,起止针处及袋口应回针商标位置端正,号型标志清晰、正确。领子平服,不反翘,领子部位明线不能有接线。3.9.5所有外露缝份应全部包缝。3.9. 6各部位缝份不小于 0.8 cm,3.9.7裤后档缝用双道线或链式线缝合。3.9.8眼位不偏斜,锁眼针迹美观、整齐,平服3.9. 9

钉扣要牢固,不得钉在单层布上(装饰扣除外),绕脚高度与扣眼厚度相适宜,缠绕一次以上(装饰扣不缠绕),收线打结应结实完整。3. 9. 10

四合扣牢固,吻合适度,无变形或过紧现象。扣与扣眼及四合扣上下要对位。绡门襟拉链平服,左石高低一致。对称部位基本-致。

各部位30)cm内不得有两处单跳针和连续跳针,链式线迹不允许跳线。3.9. 14

3.10规格允许偏差

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4规定。表4

部位名称

总肩宽

长袖长

短袖长

连肩灿

规格允许偏差

单位为厘米

3.11整烫

3.11.1各部位熨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及亮光。3.11.2覆粘合衬部位不允许有脱胶、渗胶及起皱。3.12理化性能

3.12.1尺寸变化率

3. 12. 1. 1

3. 12. 1. 2

成品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表5规定。表5

优等品

成品干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表6规定。表6

注,品下洗后的尺寸变化率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可干洗的产品。3.12.2覆粘台衬部位剥离强度

会格品

FZ/T 810072003

只考核立领

干洗后尺寸变化率

2— 1. 5

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不小于6 N/(2.5 cm×10 cm)(复合、喷涂面料除外)。3.12.3色牢度

3.12.3. 1单料的耐糜擦色牢度不小于 34级,耐洗沾色色牢度不小于 3级;绣花线耐洗沾色色牛度不小于3级,

3.12.3.2面料的色牢度的充许程度按表7规定。表7

耐干洗

耐下摩擦

优等品

色军度允许程证

23—4

单拉为级

合格品

FZ/T81007—2003

耐凝靡擦

耐汗渍

表7(续)

优等品

注1:耐干洗色牢度只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可T洗的产品:注 2:耐汗溃色牢度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4

色牢度允许程度

一等品

≥3—4

23—4

注3:耐湿摩色牢度允许程度,深色产品的-等品和合格品可比本标准规定低半绒。注4:丝及以丝为的混纺织物的色中度允许程度按GB/T18132的规定执行。3.12.4起毛起球

成品起毛起球允许程度按表8规定。表

优等品、一等品

3.12.5裂

越毛起球充许程度

单位为级

合格品

单位为级

丝绸产品及平方米质量在50g以下的产品的缝子裂程度按GT3/T18132规定,其他成品主要部位的缝子纰裂程度按表9规定。

优等品

等品、合格品

3.12.6裤后档缝接缝强力

面料:不小于140 N/(5.0 cm×10 cm)里料:不小于 80 N/5.0 cm×10 cm)。3. 12.7甲醛含量限蛋

纰裂程度

单位为厘米

成品释放甲醛含量限量,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不大于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不大于300 mg/kg.

3.12.8pII值限量

成品的pII值限量,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为4. 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为4.0~~9.03.12.9原料的成分和含量

成品所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应符合FZ/T01053的规定4

检验(测试)方法

4.1检验工具

4.1.1钢卷尺。

4.1.2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4.1.3评定沾色用炭色样卡GB251),6

4.1.4男女单、棉服装及男女儿童单服装外观疵点样照,FZ/T81007—2003

4.1.5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绒面)、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光面)、粗梳毛织品起球样照(G13/T4802.1)。

4.2成品规格测定

成品的主要部位规格按3.2.2规定。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4规定,测量方法按表10规定,测量部位见图2。表10

4.3外观测定

部位名称

总肩宽

测方法

由前身肩链最高点垂直量底边,或由后领缝正中垂直蛋至底边扣好钮抑,前后身摊平,沿柚链麻缝横量(周围计算)。领子摊平横母,立辆量上口,其他领量下口(特殊领口除外)圆袖由袖子最高点量至袖口边中间;连肩袖由后领中沿肩袖缝交及点量至抛口间。

出肩袖缝的交叉点摊平横堂(连肩袖不量)由腰上侧摊平垂直量至裤脚口:扣好裤钩(钮扣),沿腰宽中问横(周周计算)。图2

4.3.1成品的经纬纱向按3.4规定,4.3.2成品的对条对格按3.5规定,4.3.3成品的拼接按3.6规定。

F7./T 81007—2003

4.3.4成品测定色差程度时,被测部位必须纱向一致。北半球用北空光照射,南半球用南空光照射,或用601x及以上的等效光源,入射光与织物表面约成45\角,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织!物表面,距离60cm目测,并按3.7规定与GB250样卡对比。4.3.5成品的外观疵点充许存在程度按3.8规定。4.3.6成品的缝制质量按3.9规定。针距密度按表3规定,在成品上任取3cm测量(厚薄部位除外)。4.3.7纬斜测定:按式(1)计算纬斜率。纬纱(条格)倾斜与水平晟大距离、纬斜率(%)二丝

衣片宽

4.3.8成品的整烫质量按3.11规定。4.4理化性能测定

(1)

4.4.1成品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3.12.1.1规定,测试方法按GB/I8629—2001规定(丝绸产品按GB/T 18132规定),并在批量中随机抽取三件成品测试,结果取三件的平均值。成品下洗后的尺寸变化率按3.12.1.2规定,测试方法按FZ/T80007.3规定。4.4.2成品覆粘衬剩离强度允许程度按3.12.2规定,测试方法按FZ/T80007.1规定。4.4.3成品的色牢度允许程度按3.12.3规定,测试方法分别按GB/T3921.3—1997(丝、粘纤、麻及其滤纺织物按GB/T3921.11997规定),GB/T5711—1997、GB/T3920—1997、GB/T8427--1998(按方法3测试)和GB/T39221995规定。4.4.4成品的起毛起球允许程度按3.12.4规定,测试方法按GR/T 4802.11997规定,其中化纤织物的起毛次数为10饮,并与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绒面、光面).粗梳毛织品起球样照对比,4.4.5丝绸产品及平方米质量在50以下的品的缝子纰裂程度按GB/T18132的规定执行,其他成品主要部位的缝子纸裂程度按3.12.5规定:取样部位按表11规定,测试方法按附录A规定。表11

取样部位名称

后背缝

裤侧綫

取样部位现定

后领中间下 25 cm

后袖隆弯处

袖离处向下 lU cm

袖噬底向下10 cm

裤侧缝上三分之一为中心

4. 4.6成品裤后挡缝接缝强力要求按 3.12.6规定,取样部位按附录B规定执行,测试打法按GB/T 3923.|—1997规定。

4.4.7成品释放甲醛含量限量按3.12.7规定,测试方法按(B/T2912.11998规定。4.4.8成品的pH值限量按3.12.8规定.测试方法按GB/T7573—2002规定。4.4. 9成品所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按 3.12.9规定,测试方法按 F7./T 01057-1999、GB/T 2910)-1997G13/T29111997 等规定。

4.4.10尚末提及的理化性能取样部位,可按测试项目在成品上任意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5检验分类规则

5.1检验分类

成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一般型式检验和型式检验。5.1.1出厂检验按第3章规定,3.12除外。5.1.2一般型式检验按第3章规定.3,12.5和3.12.6除外,5.1.3型式检验按第3章规定(只在质量仲裁等情况下使用)。8

5.2质量等级和缺陷划分规则

5.2.1质量等级划分

FZ/T81007—2003

成品质量等级划分以缺陷足否存在及其轻重程度为依据。抽样样本中的单件产品以缺陷的数量及其轻重程度划分等级,批等级以抽样样本中单件心品的品等数量划分。5.2.2缺陷划分

单件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即构成缺陷。按照产品不符合本标准和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外观的影响程度,缺陷分成三类:a)严重缺陷

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称为严重缺陷。b)重缺陷

不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但较严重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缺陷,称为重缺陷。

c)轻缺陷

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但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影响较小的缺陷,称为轻缺陷。5.2.3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质量陷判定依据见表12。

轻缺略

商标不端正,明显歪斜;钉

商标线与商标底色的色泽

不相适宜,

奥烫不平服;有竞光。

表面有污满;表面有长于

1. 5 crn 的死线头三根及

以上。

各部位缝制不平服、松紧不

适宜:底边不间顺包缝后

缝份小于 0. 7 cm;毛、脱漏

小于1.C cm.

30 cm内有两-个单跳针

缉明线宽窄不一致。

锁眼、钉扣、各个封结不牢

固;眼位离不均匀,互差

大于c.3cm扣与眼或四合

重缺陷

使用说明内容不准确。

轻微烫黄+变色。

有明显污溃,面料人于

2 cm,或单料大于 4 em;

水花大F4. C cm2。

有明显拆痕;毛、脱、漏大 F

严重缺陷

使用说明内容缺项。

便用粘合讨部位脱胶,诊

胶、起皱。

变质;残破。

有严重污渍、污渍大于

等于1. G tm;表面部位布边毛、脱、大」2. 0 cm。针眼外露。

连续跳针或 30 cr 内有两

个以上单跳针;四、五线包

缝有跳针;谢眼缺线或断线

c.5cm以上。

眼位距离不均勾,五差大于

C.6 erm:扣与眼或四合扣

扣上、下扣 互大上,下扣差大于0. cml,于h.3 tm.

链式针迹跳针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FZ/T 81007-2003 单、夹服装》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