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3次  |  2024-12-11 08:39:2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主要规范了音频记录中PCM(脉冲编码调制)编解码系统的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及方法。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一些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音频信号质量检测,包括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度等。
  • 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功能测试,如编码效率、误码率。
  • 系统兼容性测试,确保设备之间的互通性。
  • 数字接口检测,包括数据传输率及接口标准的符合性。
检测方法:
  • 使用标准音频信号进行频率响应和失真度测试。
  • 利用误码率测试仪进行误码率测量。
  • 通过音频分析仪进行信噪比和动态范围评估。
  • 采用比对法验证编解码器功能,并进行兼容性测试。
涉及产品:
  • 音频录音设备,如数字录音机、CD录音设备等。
  • 音频播放设备,包括高保真音响系统、个人影音设备。
  • 数据处理设备,如音频编辑软件和工作站。
  • 用于广播和传输的音频编解码器。

该标准确保了音频记录和播放系统之间良好的兼容性和高质量的音频输出,适用于在音频数字化和处理领域中的各类产品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及检测。

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

标准号:GB/T 15526-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4-06

实施日期:1995-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PCM编解码系统信号的格式和其他有关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录像系统录放音频信号用的PCM编解码器。GB/T15526-1995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GB/T15526-1995

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的部分内容

UDC621.3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

PCM encoder/decoder system for audio recording1995-04-0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

PCM encoder/decoder system for audio recordingGB/T15526—1995

本标准非等效于国际标准IEC841《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1988年版)。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CM编解码系统信号的格式和其他有关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录像系统录放音频信号用的PCM编解码器。2系统说明

PCM编解码系统中的编码器,传输变换两路音频信号为一路带有穴余信息的PCM信号。元余信息包含纠正记录或重放期间产生的随机误差所增加的纠错码。PCM信号编码的格式与录像系统记录的625行/50场电视制式相一致。

PCM编解码系统中的解码器变换处理PCM信号为两路音频信号。3记录信号的格式

3.1概要

记录信号的格式与625行/50场电视制式信号相适应。3.2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为2.625Mbit/s。

3.3同步信号的配置

3.3.1行同步信号

行周期包含的行同步信号组成如图1所示。行告

图1行周期

3.3.2场同步信号

带有均衡脉冲的场同步信号组成如图2所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4-06批准1995-11-01实施

HA(CS)

3.4行的配置

42 beC:34 ih

eibsil

GB/T15526—1995

[三)牙始

四培开航

$2l bic (2. sh :

RTR行

421 ast : 2. 6H :

3.4.1数据同步信号

数据同步信号组成为:“1010”3.4.2数据块

2ubil (2, -H:

图2场同步信号

数据块由128 bit组成,且为非归零(NRZ)调制。3.4.3白电平基准信号

白电平基准信号为4bit宽度且峰值为白电平。3.4.4行周期中的配置

ei bhit :.aer:

-个行周期由168bit组成。数据同步信号、数据块和白电平基准信号在行周期内的分配如图3所示。

1停家三洗与

厂数据块

IAxtbil

图3行周期中的配置

GB/T15526—1995

当终端接75Q负载时,测量每一电压的电平。电平的误差为士10%见附录A(补充件)。3.5场的配置

3.5.1音频数据块行

音频数据块行所占有的含音频数据块的行周期在第5.1条中规定。3.5.2控制数据块行

控制数据块行所占有的含控制数据块的行周期在第5.2条中规定。3.5.3场中的配置

带有均衡脉冲的场同步信号处在每一场的前面。如图4中所示,对于第一、三场,控制数据块处在第6行,而对于第二、四场处在第6.5行。294个音频数据块行紧跟在控制数据块行之后。场中剩余的行为空白区。,场司决信号

与衡联冲

控制激邦培疗

同非4

均街市

括制微据类

4信源编码

4.1音频信号

4.1.1音频通道数

广教培店

1音题数据块

512,5H

图4场中的配置

共新神

22,7H4

记录音频通道数为两个,以A和B表示。作为立体声应用,通道A和B分别对应左和右通道。4.1.2加重

对音频信号进行预加重。时间常数ti和t2的值:ti=50μs,t2=15μs。预加重和去加重的特性如图5所示。3

4.2信源编码

4.2.1取样

GB/T15526—1995

5预加重和去加重

取样频率为44.100kHz士0.01%,推荐对两通道同时进行取样。以A通道后跟着B通道的顺序交替地对两通道进行取样也可以。4.2.2量化

对取样信号用14bit或16bit线性编码进行记录。注:本标准正文叙述14bit编码。附录B(补充件)说明16bit编码。4.2.3编码

采用二进制补码。个正的二进制码表示一个正的音频信号电压。5数据块

5.1音频数据块的配置

5.1.1概要

音频数据块由六个取样信号字、二个误差纠正字和一个误差检验字组成。5.1.2取样信号字

取样信号字以最高有效位(MSB)为位1,最低有效位(LSB)为位14的14bit所组成,如图6所示。对于通道A和B的第n个取样字,分别表示为A.和B.R-ISI

5.1.3误差纠正字

图6取样信号字

P.和Q.表示的每个误差纠正字,由下列方程生成的14bit组成,见附录B(补充件)。P=A+B+A+1+B+1+A+2+B+2

GB/T15526—1995

Q=TA+T5B+T*A+1+T3B+1+T2A+2+TB+2式中:n——0或3的倍数;

T一一生成矩阵,按模2完成计算。生成矩阵T由下式定义:

00000000000001

10000000000000

01000000000000

00100000000000

00010000000000

00001000000000

取样信号字A和B,用下列矩阵表示:00000100000000

00000010000000

00000001000000

00000000100000

00000000010000

00000000001000

00000000000100

00000000000010

bit 14

5.1.4交织

八个字序列由六个取样信号字和两个误差纠正字按如下形式组成[A,B,A++1,Bu+1,Au+2,Bu+2,PQ.]对上序列完成距离D的交织,交织后八个字序列如下所示:·.(2)

·(3)

.............(4)

[A,B#-3D,Am+1-6D,Bm+1-9D,A+2-12D,B#+2-15D,Pn-18D,Q#-21D】距离D等于16,相当于48个字。5.1.5误差检验字

用CRC表示的误差检验字由以下方法生成的16bit组成。对交织过的八字序列(112bit)中最初16bit的每一个进行模2加“1”。加后,序列的每一比特与多项式具有的来自X12到X16项的系数相符合。5

GB/T15526—1995

这个多项式被如下生成多项式模2除:G(X) =X16+X12+X5+1

误差检验字由相除所得的剩余式中X15到X°项的系数给定。CRC表示如下:

CRC =(1 +b1)X127 + (1 +b2)X126 +*** + (1 +b16)X112+b17Xl11+b18X110++b112X1modG(X)式中:bi——A的最高有效位,

b112——Q-21D的最低有效位。

5.1.6音频数据块中的配置

(5)

···( 6)

在一个完整的序列中,取样信号字、误差纠正字和误差检验字在数据块中的位置,如图7所示。E.

5.2控制数据块的配置

5.2.1概要

I- bil

图7音频数据块中的配置

控制数据块由提示字、内容识别字、地址字、控制字和误差检验字等组成。5.2.2提示字

提示字由56bit组成,如下所示:“110011001100..-1100\

5.2.3内容识别字

内容识别字由14bit组成,在本标准中都是0。5.2.4地址字

地址字由28bit组成,且被分成三个独立的码:索引码、时间码和场码。每种码均以二进制数表示。5.2.4.1索引码

索引码为6bit在\000000(00)~111111(3F)”的范围内。记录时控制索引码的更新。5.2.4.2时间码

时间码由16bit组成,分为“时”“分”“秒”。“时”由4bit组成,“分”由6bit组成,第60个数时进到“时”“秒”由6bit组成,第60个数时进到“分”。记录“时”、“分”和“秒”的值时,复位到零或调整到预定值。

5.2.4.3场码

场码由6bit组成,每隔50个脉冲进位(625行/50场)。场码值在第3.5条中规定的每一场中计算。奇数和偶数分别安排到奇、偶场。记录时场码受控复位。5.2.4.4地址字中码的配置

索引码、时间码和场码配置在地址字之间,如图8所示。6

GB/T15526—1995

图8地址字中码的配置

每种码最高有效位在先,最低有效位在后。5.2.5控制字

控制字由14bit组成,见表1。

表1控制字的状态

5.2.6误差检验字

符合本标准的识别码

无规定

复制禁止码

P—误差纠正识别码

Q一误差纠正识别码

预加重识别码

按本标准

不禁止

码状态

以CRC表示的误差检验字为16bit组成,由符合5.1.5条规定的提示字、内容识别字,地址字和控制字所组成的112 bit序列中产生。5.2.7控制数据块的组成

每种字排列顺序如下:

提示字

内容识别字

地址字

控制字

误差检验字(CRC)

如图9所示。

图9控制数据块的组成

GB/T15526—1995

附录A

后沿中的噪声电平

(补充件)

A1包含在行同步信号后沿与数据同步信号前沿之间间隔中的噪声电平,在输出端接75Q负载、带宽4.4MHz士500kHz时,噪声电平为30mV或更小。附录B

误差纠正字

(补充件)

B1同一般的规则一样,应用P和Q两个误差纠正字B2在16bit的配置中,仅用P误差纠正字六个取样信号字最后的两个比特中的每个和由16bit组成的一个误差纠正字,处在音频数据块中误差纠正字“Q-21D”的位置,如图B1所示。An - n+ -. Br . wAn

Ckr- i

音频数据块的组成

图B1中,A,B,等等,表示16bit中的最后两位(按照比特15和16的顺序)。附录C

录像系统

(补充件)

C1以附加器的方式出现的编解码系统,要求连接的录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信噪比:约40dB;

跳动:约0.3%,

曲:约士15μs;

输出电平:峰峰值1士0.2V,

开关点:有些可包括在数据中;频率特性:频率特性依赖于设备:跟

踪:手动调整有可能需要;

磁带条件:在经常使用的情况下,要考虑伤痕和折皱的存在。8

GB/T15526—1995

由于输出信号通过录像系统还要受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和制造期间要尽可能建立良好的稳定性。

为了使用者的方便,希望编解码系统尽量自动跟踪变化因素。在录像系统上要进行跟踪调整,所以有必要提供某些方法,如设置指示器,利用它可确定最佳点。近来,更多的录像系统,除标准模式外附加有长放方式。在PCM记录时,从稳定性和可靠性观点出发,应采用标准模式。

依照本标准组合录像系统和PCM编解码系统时,为了保持PCM记录的性能,考虑录像系统的设计也是重要的。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和祥、唐涛。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526-1995 音频记录PCM编解码系统》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