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1 08:40:06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中详细规定了送受话器组合件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以下是标准中可能提到的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 频率响应测量:用于评估送受话器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响应特性。

  • 灵敏度测量:测量送受话器的输入输出电平比率,评估其灵敏度级别。

  • 阻抗测量:确定送受话器在特定频率下的电阻抗。

  • 信杂比(SNR)测量:评估送受话器的信号质量,排除噪声干扰的影响。

检测方法:
  • 使用标准化的信号源和接收设备进行对比测试。

  • 采用标准的音腔进行声反馈测量,以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通过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监测电气信号与声学信号的转换情况。

  • 进行测试时,确保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负载和测试频率范围。

涉及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通讯设备中使用的送受话器组合件,例如:

  • 电话机中的送话器和受话器组合。

  • 无线通讯设备中的麦克风和扬声器组件。

  • 耳机和头戴式耳麦中的声学部件。

这些产品在出厂前均需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严格检测,以保证其性能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

标准号:GB/T 15528-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4-06

实施日期:1995-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送受话器给合件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用送受话器组合件,也适用于送话器组和受话器组。GB/T15528-1995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GB/T15528-1995

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的部分内容

UDC621.395.6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

Methodsofmeasurement

fortransmitter-receiver assembly set1995-04-0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transmitter-receiver assemblyset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用送受话器组合件,也适用于送话器组和受话器组。2引用标准

GB3240

GB3241

GB3947

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声学名词术语

GB7614校准测听耳机用的宽频带型仿真耳3送话器测量方法

GB/T13948

3术语

除下列术语外,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应符合GB3947的规定。3.1组合件assemblyset

由送话器或受话器或送、受话器及附件组成的装置。3.2送话器组transmitterset

由一个或两个送话器及其附件组成的组合件。3.3受话器组receiver set

GB/T15528—1995

由一个或两个受话器及其附件组成的组合件。组合件的附件如变压器,前置放大器以及制造厂规定的输入端也应包括在内。

4测试条件

4.1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送受话器组合件的测量一般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86~106kPa。

4.2测量环境

测量环境应使被测送受话器组合件不受外部振动,冲击和磁场的影响。4.3测量信噪比

测量环境噪声级应比测量声压级低20dB。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4-06批准1995-11-01实施

4.4仿真耳

GB/T15528—1995

测量耳罩式受话器组时仿真耳上可以加辅助平板,见附录A(补充件)。4.5测试信号

4.5.1规定带宽的噪声信号

测量耳罩隔声量的噪声场应为扩散场,用1/3oct滤波器测得的噪声频谱应在图1规定的框图内。其中下限频率f1和上限频率f2由产品标准规定。12dB/e1

12druet

4.5.2粉红噪声信号

测量受话器组最大噪声功率的信号应是峰值因数为3~4的粉红噪声信号,当另有规定时,可使用规定频谱的噪声信号,并在测试报告中说明。4.6测量仪器

4.6.1声频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能产生100~6000Hz的连续可变正弦信号,频率误差:不超过刻度值的士(fX1%+2)Hz输出阻抗:应能与仿真口(或振动台)、送受话器组输入阻抗相配接;输出电平:应能激励仿真口(或振动台)、受话器组产生所需要的声压级(或加速度);输出电平的不均匀度:不超过士0.5dB;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两者能同步。4.6.2扫频信号发生器

能以每秒一周期连续地从被测送受话器组合件频率范围的下限扫到上限再回到下限,其频率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应为对数律,

频率误差:不超过刻度值的士(f×2%十5)Hz:输出阻抗:应能与仿真口(或振动台),送受话器组输入阻抗相配接:输出电平:应能激励仿真口(或振动台)受话器组产生所需要的声压级(或加速度);输出电平不均匀度:不超过士0.5dB;非线性失真:不大于2%。

4.6.3噪声信号发生器

频率响应:在20Hz~20kHz内不均匀度为士1dB峰值因数:3~4;

幅值分布:对称高斯分布;

具有一3dB/oct计权网络。

4.6.4测量放大器

频率响应:在50Hz10kHz内不均匀度为士0.5dB;灵敏度:最大时满刻度100μV,最小时满刻度100V;2

GB/T15528—1995

输入阻抗:在各频率点不小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的50倍;输出阻抗:能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可以与测试传声器组合成精密声级计,可以与带通滤波器组合,作频谱分析用。4.6.5功率放大器

与噪声信号发生器及放声系统组合能满足噪声场要求,同时满足送受话器组最大噪声功率试验要求。

4.6.6电平记录仪

频率响应:在50Hz~10kHz的频率范围内不均匀度不超过士0.5dB;最大灵敏度:交流约5mV;

输入阻抗:应能与测量放大器配合使用;附有线性电位器。

4.6.7测试传声器

应备有声场型和声压型两种测试传声器;频率响应:声场型频率范围:20Hz~18kHz不均匀度在土2dB以内;声压型频率范围:20Hz~8kHz不均匀度在士2dB以内。4.6.8仿真耳

符合GB7614的要求。

4.6.9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由高通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其高低端的频率可调,调节范围应满足被测器件额定频率范围的规定,通带不均匀度不大于2dB,通带外衰减应不小于24dB/oct。4.6.10失真度仪

频率范围:100Hz~20kHz,

量程:0.1%~100%(满刻度);

准确度:满刻度的5%;

输入阻抗:大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的50倍。4.6.11电压表

频率范围:100Hz~10kHz,

量程:能满足测量时电压指示要求;输入阻抗:在各频率点应大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50倍,表示指示为有效值,精度不低于2.5级;

应具有Y=a的检波特性;

电表阻尼: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不小于2s。4.6.12直流毫安表

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能满足测量要求。4.6.13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压:具有直流电压100V档;测试误差:10%。

4.6.141/3oct滤波器

应符合GB3241的规定。

4.6.15特斯拉计

分辨率不低于1×10-5T;

测量精度:土2.5%。

4.6.16频谱分析仪

GB/T15528—1995

通带外衰减应不小于24dB/oct,测量中心频率符合GB3240规定的1/3oct频率点。5特性解释及测量方法

送受话器组合件的测量分为送话器组和受话器组两部分。凡是成对的送话器组或受话器组均按电联方式来考虑,除非另有规定,送话器组的测量均不包括在第3章中已明确规定的附件以外而由于使用或安装增加的其他附件。

5.1送话器组部分

按GB/T13948中规定的方法测量。5.2受话器组部分

除非另有规定,测量时应将受话器组安置在仿真耳上,即仿真耳作为受话器组的声负载。应尽可能减少受话器组与仿真耳辅助平板的附加声泄漏。5.2.1纯音检听

5.2.1.1特性解释

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馈给受话器组以产品标准规定的正弦电压,受话器组应无明显的刺耳声及其他异常声。

5.2.1.2测量方法

按图2连接,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馈给受话器组以产品标准规定的正弦电压应无明显刺耳声及其他异常音。

发生器

5.2.2直流电阻

5.2.2.1特性解释

受话器组输入端的直流电阻值。5.2.2.2测量方法

用通常测量电阻的电桥或万用表等方法来测量受话器组的直流电阻。注:只适用于无源器件。

5.2.3阻抗

5.2.3.1特性解释

馈给受话器组某一频率的交流信号时,受话器组输入端呈现的阻抗值。5.2.3.2测量方法

测量电压U,为相当于受话器组每一个单元承受1mW功率时应馈给受话器组的电压。U.=NzP

式中:U。—一测量阻抗时的电压值,V;P

(1)

一受话器组具有一个受话器单元时输入功率为1×10-3W,当受话器组由两个受话器单元串GB/T15528—1995

联或并联时输入功率为2×10-3W;Z—受话器组的额定阻抗值,2。注:除非另有规定,测量一般在1000Hz进行。a.代替法(即恒流法)

按图3连接。改变开关K的位置,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读数在不同的开关位置指示相同值,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即为受话器组的阻抗模值。R

声频位号

其中R。值大于被测受话器组阻抗的20倍图3

比较法

可额信号

点生滑

通受话器组

按图4连接,反复改变开关K的位置和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上指示值在不同的开关位置其读数相同,此时,电阻箱R的阻值即为受话器组的阻抗模值。5.2.4阻抗频率特性

5.2.4.1特性解释

受话器组的阻抗值随频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5.2.4.2测量方法

5.2.4.2.1点测法

按5.2.3.2条规定,测出不同频率点的阻抗值,在直角坐标中以频率为横坐标,阻抗值为纵坐标绘制成的曲线,即为阻抗频率特性。测量频率点为在额定频率范围内按1/6oct取点(或由产品标准规定),但频带首尾两频率点和阻抗的峰谷点必须选入。1/6oct的频率点如下:

100,112125,140,160180,200,224,250,280,315,355,400,450,500,550,630,710,800,900,1000,1120,1250,1400,1600,1800,20002240,2500,2800,3150,3550,4000,4500,5000Hz。5.2.4.2.2自动记录法

a.恒流法

按图5连接测量线路。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在频率1000Hz时,使测量放大器指示值为U.,并保持输出不变。改变测量频率,由电平记录仪自动记录受话器组两端的电压变化,即为阻抗频率特性。测量频率至少覆盖受话器组额定频率范围。5

GB/T15528—1995

型安请股划

故止器

R。值应大于被测受话器组阻抗的20倍。电平记录仪采用线性电位器。图5

恒压法

R、值小于被测受话器组阻抗的1/10。记录仪所使用的电位器应为线性电位器。图6

院测2站器

按图6连接测量线路。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在频率1000Hz时,使其输出电压指示为公式(1)规定的测量电压值。改变频率,电平记录仪自动记录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用此法测得的曲线实际为受话器组的导纳曲线,阻抗曲线为其倒数。5.2.5功率灵敏度[级」

5.2.5.1特性解释

馈给受话器组在给定频率相当于每一个受话器单元在额定阻抗时承受1mW的电功率时,受话器组单元在仿真耳中产生的声压值,称为受话器的功率灵敏度,单位为Pa/mV。功率灵敏度级S是功率灵敏度M和基准灵敏度M,之比,用dB表示:S = 201g m

式中:M—基准灵敏度,2X10-5Pa/mW。5.2.5.2测量方法

按图7接线测量。

·(2)

GB/T15528—1995

测试电压按公式(1)计算,R,阻值等于受话器组的额定阻抗值。版广

当被测受话器组的产品标准对测量电压另有规定时,允许使用规定的电压来测量,最终换算到相当于2mW的功率即每一受话器组单元1mW所对应的功率灵敏度值。5.2.6平均功率灵敏度[级]

5.2.6.1特性解释

在受话器组额定频率范围内,功率灵敏度的算术平均值。平均功率灵敏度M的单位为Pa/mW,也可以用平均灵敏度级表示:S=201gM

5.2.6.2测量方法

点测法

(3)

按图7接线,根据受话器组的额定频率范围,以5.2.4.2条所规定的1/6oct选取频率点,但首尾两点及峰谷点必须选入,而删去与之相邻的最近点,测出各频率点的功率灵敏度M,则平均灵敏度为:M

...(4)

式中:n-

一测量频率点总数。

将第公式(4)代入公式(3)得到平均功率灵敏度级。b.扫频法

按图8接线,受话器组所加电压Us值及R.的阻值均按5.2.5.2条规定,扫频信号发生器在受话器组的额定频率范围扫频,由电压表直接读取平均功率灵敏度级。业

5.2.7频率响应

5.2.7.1特性解释

GB/T15528—1995

受话器组的功率灵敏度[级随激励信号频率而变化的曲线。5.2.7.2测量方法

a。点测法

按第5.2.6.2a条规定的测量方法,测出不同频率点的功率灵敏度M,以功率灵敏度级为纵坐标,频率为横坐标,画出功率灵敏度频率响应曲线。b.

自动记录法

按图9接线测量,受话器组所加电压U,值及R,阻值均按第5.2.5.2条规定,声频信号发生器从受话器组额定频率范围的下限扫到上限,电平记录仪自动记录出的曲线即为受话器组的功率灵敏度频率响应曲线。

爱生开

沉录性

对有源受话器组用恒压法测量,测量接线方框图按图9,此时,R.应短路。5.2.8总谐波失真

5.2.8.1特性解释

当受话器组输入端馈以规定的正弦信号电压,并在仿真耳中产生规定的声压级的条件下,由谐波失真引起的总谐波声压有效值与总输出声压有效值之比。谐波失真大小用总谐波失真系数表示:dtet

式中:dtot-

一总谐波失真系数:

二次谐波声压,Pa;

Pse——三次谐波声压,Pa,

P——n次谐波声压,Pa;

Ptoe——总输出声压,Pa。

5.2.8.2测量方法

P + & + . +

+**(5)

按图10接线测量,馈给受话器组产品标准规定的电压,在受话器组频率范围内,改变声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由失真仪测出受话器组总谐波失真系数。8

5.2.9最大噪声功率

5.2.9.1特性解释

声境学

GB/T15528—1995

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馈给受话器组以粉红噪声信号,经规定时间试验后的受话器组不产生永久性损坏所能承受的最大噪声功率。

5.2.9.2测量方法

按图11接线,馈给受话器组以相当于最大噪声功率的额定频率范围的粉红噪声信号,信号持续时间1h,受话器组应不产生永久性损坏。华计位口

5.2.10耳罩最大隔声量

5.2.10.1特性解释

在规定的噪声场中,耳罩隔离噪声的能力。5.2.10.2测量方法

按图12接线,将受话器组放置在仿真耳上,放置时应注意耳罩与仿真耳平板间密合程度应为最佳,先馈给耳罩70dB的粉红噪声场激励,然后用1/3oct滤波器选取低频(如160Hz)分别测量两仿真耳的输出电压,并不断调整受话器组左右单元在仿真耳上的位置,使电压读数为最小,此时,即是耳罩已处于最佳隔声状态。将粉红噪声场调整到规定频段范围内,输出声压至产品标准规定的声压级L。并测出耳罩内的总声压级Lt。用1/3oct倍频程滤波器分别测出各频段耳罩内外的声压级Lu和La。A= La— Lt

A,=Lai—Lri

一耳罩的隔声量,dB;

式中:A—

各频带耳罩的隔声量,dB。

...(6)

·(7)

以各频带的中心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应频带耳罩隔声量A,为纵坐标,绘制耳罩隔声量(声衰减)频率特性曲线。

蒙产庐号

要4器

GB/T15528—1995

分析役

耳罩声衰减频率特性曲线也可以用自动记录法进行,测量接线如图13所示。测话年

5.2.11受话器组左右两单元所产生的声压级的差值5.2.11.1特性解释

受话器组输入端馈给测试电压U,时,左右两单元产生声压级的差值。5.2.11.2测量方法

学斯设

记录快

按5.2.6条,在受话器组输入端馈入按5.2.3.2条规定的测试电压U。,分别测出左右两单元的声压级L和L\。声压级的差值:

式中:AL-

一受话器组左右两单元所产生的声压级的差值,dB。5.2.12耐压

5.2.12.1特性解释

受话器组任一输入端与外壳或导电金属之间承受高压冲击的能力。5.2.12.2测量方法

在受话器组任一输入端和外部导电金属之间施加500V、50Hz的交流电压,持续1min,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5.2.13绝缘电阻

5.2.13.1特性解释

GB/T15528—1995

受话器组任一输入端与外壳或导电金属之间的绝缘电阻值。5.2.13.2测量方法

在受话器组的任一输入端和外部金属或外壳之间用绝缘电阻测试仪,以100V测试电压测量绝缘电阻值。

5.2.14漏磁场

5.2.14.1特性解释

受话器组磁路部分在外部所泄漏的磁场强度。5.2.14.2测量方法

用特斯拉计在距受话器组20cm处测量。若用其他测试距离,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5.2.15

5头环的夹力

5.2.15.1特性解释

将受话器组左右单元分开145mm所需的力。5.2.15.2测量方法

用两块足以支撑受话器组耳垫的平板将受话器组两侧单元垂直支撑住,并用测力计测出将受话器组左右单元分开145mm所需的支撑力。1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528-1995 送受话器组合件测量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