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5次  |  2024-12-13 15:46:3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以下是详细的信息:

检测项目:
  • 气密性测试
  • 耐压性能
  • 热负荷测定
  • 温升测试
  • 燃烧稳定性
  • 点火性能
  • 燃气耗量检测
  • 安全装置检查
检测方法:
  • 气密性测试通常采用加压或者真空形式检查灶体和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 耐压性能测试采用增压至规定压力,检查灶具的结构强度和密封状况。
  • 通过测量气灶在工作状态下的热负荷量来评估热效率和性能。
  • 温升测试通常采用热电偶测量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
  • 燃烧稳定性测试观察火焰状态、火力调节范围及燃烧噪音等因素。
  • 点火性能测试包括使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点火成功率。
  • 燃气耗量检测通过计量设备测定在一定时间内的燃气消耗量。
  • 安全装置检查确保压力、温度及意外熄火等情况下的安全机制有效。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各类便携式丁烷气灶。这包括:

  • 户外便携式燃气炉具
  • 露营和野外使用的便携炉具
  • 家庭备用的便携式气灶

标准中的各个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为使用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选择。

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便携式丁烷气灶

标准号:GB 16691-1996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6-01-02

实施日期:1997-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丁烷气灶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规定的便携灶使用GB16692-1996《便携灶用丁烷气瓶》规定的气瓶。GB16691-1996便携式丁烷气灶GB16691-1996

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的部分内容

GB16691—1996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JISS2147一1991《便携式液化石油气灶》标准,本标准根据我国目前的居住条件及使用环境对产品性能要求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要求比原标准有所提高。在本标准中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该章是按我国现行标准GB2828和GB2829的要求并考虑到该产品的特殊性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管理。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启、翟恩波。751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便携式丁烷气灶

Portable butane cooker

GB16691-1996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丁烷气灶(以下简称便携灶)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规定的便携灶使用GB16692—1996《便携灶用丁烷气瓶》规定的气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29一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2903--89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772—83铂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T16411-1996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GB16992-1996便携灶用丁烷气瓶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耗气量 butane consumption单位时间内便携灶所耗用的丁烷气质量(g/h)。3.2额定耗气量rated butane consumption设计规定便携灶的耗气量(g/h)。3.3过压切断装置high-pressure cut-off device当气瓶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自动将气瓶与灶体脱开的装置。4型号编制

4.1便携灶用汉语拼音字头BDZ表示。4.2便携灶的额定耗气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g/h)。4.3改型号用英文字母A、B.C…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18批准752

1997-04-01实施

GB166911996

改型号

额定耗气量

便携式丁烷气灶

上例表示便携式丁烷气灶额定耗气量为160g/h,第二次改型。5技术要求

5.1性能要求

便携灶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便携灶性能要求

丁烷气通路的

气密性

丁烧气通路的耐压

正常使用状态

使用超大数锅

气瓶出口至调压器

调压器至旋塞阀

旋塞阀至火孔

性能要求

无泄漏、无变形和坏

火焰传播速度应小于4$.且无爆燃现象无离焰现象

无熄火

火焰均匀

无向火

燃烧噪声60dB以下

熄火噪声85dB以下

CO浓度应小于0.05%、耐用性试验后应小于0.14%无黑烟、正常燃烧时黄焰不接触电极火焰无晃动、模糊与刺激性气味不漏气

试验方法

正常时的温升

GB16691-1996

表1(完)

性能要求

操作时手必须触及的部位

操作时手可能触及的部位

操作时手不易触及的部位

旋塞阀表面

调压器表面

点火装置的表面

干电池表面

壳体下面的木台表面

使用超大型锅的温升壳体下面的木台表面电点火性能

气瓶内压

过压切断装置的动作性

旋塞阀

电点火装置

调压器

过压切断装置

金属部位25K以下

非金属部位35K以下

65以下

105以下

50K以下或经耐热试验后符合气路的气密性要求,且不影响使用

35K以下或经耐热试验后符合气体通路的气密性要求,调压器出门压力变化小于8%50K以下或经耐热试验后不妨碍使用20K以下

65以下

100 以下

10次点火中有8次可以点燃,并无连续不点燃及爆燃现象低于0.4MPa

在0.40.7MPa压力范围内关闭气路,关闭气路后不能自动打开12000次

12000次

0.2 MPa下

0. 7 MPa下

气瓶与便携灶的连接6000次

便携灶的使用性能

5.2结构与尺寸

热效率

耗气量准确度

30000次

1000次

不漏气,且无影响使用的故障

不漏气,符合点火性熊要求,且无影响使用的故障

不漏气,且调压器出口压力变化在8%以下不漏气,且调压器出门压力变化在8%以下不漏气,且符合过压切断装置的动作性能要求

不漏气

45%以上

-10%~410%

试验方法

5.2.1一般结构

5.2.1.1便携灶及其各部件的设计,均应考虑到不漏气、防火灾等安全性与耐久性。在正常运输、安装、使用条件下,不应损坏、不应产生影响使用的变形;加工制造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2.1.2由外部可以看清便携灶燃烧器的燃烧状态;5.2.1.3易用火柴、点火器等点燃燃烧器;5.2.1.4使用或清扫时,手可触及部位应光滑;5.2.1.5清扫时可拆卸的部件能用普通工具拆卸、安装;5.2.7.6组装用的螺钉应牢靠,维修、检查需要拆卸的部件,应经受住反复装卸;5.2.1.7丁烷气通路应符合下列规定:754

GB 16691-1996

a)气体管路不得安装在过热或受腐蚀的地方,或者采取不妨碍使用的防护措施;b)连接部分无论用焊接、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都应严密不漏气;c)

装有旋塞阀。

5. 2. 1. 10

气瓶的拆卸应方便、灵活、可靠。气瓶应水平安装,安装错位时,不能使用。旋塞阀处于开店状态,气瓶应无法安装。5. 2. 1. 11

5. 2. 1. 14

5. 2. 1. 16

5. 2. 1. 17

5. 2. 1. 18

5. 2. 1. 19

安装气瓶的盒内应不能存留丁烷气。装有调压器。

装有过压切断安全装置。

正常使用状态,除支腿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接触台板。在正常安装使用情况下应不容易移动或翻倒。在任一方向倾斜10°以下的角度时,便携灶不应翻倒及可能引起火灾的部件移动或脱落。振动及下落试验后无漏气、无损坏,并符合燃烧状态要求。在正常荷载作用下,不应产生破损及影响使用的变形。正常使用状态,由气瓶放出的燃料是气体状态。承液盘与锅支架倒着放置时不能使用。5. 2. 1. 20

5.2.1.21气瓶放入灶体内时不能放置承液盘与锅支架。5.2.2旋塞阀

旋塞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气路通畅、开闭灵活;

b)标有开关方向,开为逆时针。5.2.3喷嘴

喷嘴应设在不易被灰尘、脏物等堵塞的位置或状态。5.2.4燃烧器

燃烧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a)铆接、焊接及其他部位没有妨碍使用的缺陷;b)火孔制作正确,不得产生影响燃烧的变形;各零部件应能保持其正确的相对位置,在正常使用时不应移动或脱落;c)

d)除必须受热的部位以外,其他部位不得因受热而损伤;e)容易清扫。

5.2.5调风板

调风板应符合下列规定(无调风板除外):a)风量调节简便、灵活可靠,正常使用时不应改变设定的位置;b)调风板旋钮要位于容易进行操作的位置。5.2.6锅支架

锅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具有经得起正常使用的强度;b)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稳定。

5.2.7承液盘

承液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具有能承接溢出液汁的形状;b)不用工具可以拆下。但对承液盘与上盖板是一体的结构,可使用常用工具拆卸(灶具内部易于清扫的除外)。

5.2.8电点火装置

GB16691-1996

5.2.8.1利用电热丝点火的便携灶,应符合下列规定。a)点火电热丝与燃烧器的相对位置应固定;b)干电池、点火用电热丝等消耗品易于更换。5.2.8.2利用放电火花作电点火的,应符合下列规定:a)

电极安装在不经常接触黄焰的位置;电极与燃烧器的对应位置正常使用时固定不变;b)

c)高压配线与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电极间隙,或具有良好的绝缘,使点火时不漏电:

d)正常使用时,手可触及的高压配线,应有绝缘措施。5.2.9过压切断装置

便携灶气路高压侧压力在0.4~0.7MPa范围内能将气路自动关闭;或能将气瓶自动卸下。当压力回降至0.4MPa以下时不能自动打开气路。5.3材料

用在灶具上的材料,在正常及最不利的条件使用时要能承受机械、化学和耐热的作用,并且应满足\下列各项规定。

5.3.1与丁烷气接触的材料应选用合适的耐热和耐腐蚀材料,从气瓶到喷嘴托架350℃不熔化,从喷嘴托架到火孔500C不熔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按规定的温度进行耐热试验不熔化、不变形;b)经耐腐蚀试验,无腐蚀;

经钢球冲击试验,塘瓷部分不脱落。c)

5.3.2气路部位使用的衬垫类、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作衬垫用的橡胶、塑料等材料,质量变化率应小于20%,并且不应有影响使用的软化、变质等现象,橡胶正戊烷的渗漏量应小于5mg/h;b)作密封材料用的密封脂按6.3.3试验时,当丁烷气温度20℃时质量变化率小于10%,丁烷气温度4(时质量变化率小于25%。检验后的密封性能应良好。5.3.3导电材料应为铜及其合金,或者导电、导热和机械性能优于铜的其他金属材料。5.3.4气路、燃烧部位及靠近电气装置附近的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按6.3.5进行耐热性试验时应不燃烧,或者即便燃烧,在熄灭火源时,1min以内应自行熄灭。5.3.5调风板、锅支架、承液盘应采用500℃不熔化、不易燃、耐腐蚀材料。5.3.6便携灶支腿应符合下列规定:与台面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橡胶或其他不易滑动的材料;a)

b)与台面接触的橡胶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按6.3.6进行试验时,应无妨碍使用的变形;接触台板部位用的橡胶,其硬度HS(邵尔A)应为50~90。c

5.3.7燃烧器底座应采用不易燃的耐腐蚀材料。5.4外观要求

便携灶外壳平整,表面处理均勾,无皱纹、裂痕、脱漆、掉瓷及其他明显的外观缺陷。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在项目无特殊规定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但按试验项目要求不影响试验结果时,也可不按此规定。

GB 16691-1996

a)实验室温度为(20土15)(,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应小于5K。实验室温度应在距便携灶水平1 m外测定,将温度计的探头固定在和与便携灶的顶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在前、左、右三处测定,取其平均值为室温,但温度计的探头部分,不应受便携灶排出的烟气、辐射热等的影响。实验室内空气中的C含量不超过0.002%,CO含量不超过0.2%,且不应有影响燃烧的气b)

6.7.2试验气及气瓶

应使用GB16692--1996《便携灶用丁烷气瓶》规定的丁烷气及气瓶。6.1.3试验仪器仪表

试验仪器仪表见表2。

表2试验仪器仪表

检验项目

燃气温度

表面温度

大气力

燃气成分

「烷气与空气压力

」烧质量

6.2结构与尺寸

温度计

温度计

温度计

表面温度计

动槽式水银气压计

定槽式水银气压计

空盒式气压计

色谱仪

热磁仪、红外仪或燃烧效率测定仪色谱仪、红外仪或燃烧效率测定仪色谱仪、红外仪

声级计

风速仪

压力表

下分尺

钢直尺

0~50℃

0~50℃

0~100℃

0~250C

81107kPa

81~107 kPa

81107kPa

40120 dB

0~~10 m/s

.0~1. 6 MPa

0~500g

1000mm

最小刻度

0. 05 MPa

6.2.1·般试验方法

无特殊规定的项目,可按5.2规定的内容采用目测、测量、操作及试验仪器仪表进行试验。6.2.2倾斜翻倒试验

倾斜翻倒试验是将便携灶置于倾斜试验机(或试验台)的水平位置上将试验机(或试验台)上的便携灶放置面慢慢倾斜到10°时,检查是否有翻倒和可能引起火灾的部件有无移动或脱落现象。6.2.3振动及下落试验

6.2.3.1振动试验

把包装运输状态下的便携灶固定在振动试验机上。振动频率为10Hz。全振幅5mm,上下、左右各搬动30min后进行6.4项试验

6.2.3.2下落试验

GB 16691-1996

将便携灶装上气瓶,直接设置成可点火状态后,使灶具的燃烧器朝上由30cm高落在水平的木制地板上试验后,进行6.4项试验。

6.2.4电点火装置的结构

利用放电火花的电点火装置结构试验用下列方法:a)电极位置用目测或按6.7.1.3j)检查;b)电极的固定采用目测。

6.2.5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应按下列规定:

a)锅支架将锅支架水平地放置在固定盘上,其中央部位加上49N静负荷(直径260mm的重物)持续5min,用目测检查有无变形和损坏现象;b)便携灶,将便携灶水平置于坚固的平台上,在便携灶的各个支架中央加49N静负荷(直径260 mm的重物),用目测检查有无变形和损坏现象。6.3材料试验

6.3.1耐热性能

将材料试样装入高温炉中,使炉内温度慢慢升到规定的温度后,恒温1h,用目测或分析试样的温升记录检查有无变形或熔化现象。6.3.2耐腐蚀性试验

按GB/T16411—1996中15.2进行。6.3.3耐丁烷气性能试验

按GB/T16411—1996中15.3进行。6.3.4钢球冲击试验

按GB/T16411—1996中15.4进行。6.3.5耐燃性试验(保温、隔热材料)按GB/T16411—1996中15.5进行。6.3.6耐油性试验

用于支脚的橡胶等的耐油性试验,是将试样浸泡在温度20(士15C的食用油内(豆油等)24h,检查有无妨碍使用的变形。

6.4气路的气密性试验

6.4.1气瓶出口至调压器

按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接好气源,旋塞阀全开,加压0.9MPa持续1min,用肥皂液检查气瓶出口至调压器的气路有无漏气现象。试验应在过压切断装置不动作的情况下进行。6.4.2调压器至旋塞阀

便携灶装上气瓶,旋塞阀置于关闭状态,用肥皂液或检查火等检查调压器低压侧与旋塞阀之间有无漏气现象。

6.4.3旋塞阀至火孔

将旋塞阀开启,点燃燃烧器,用火焰检查旋塞阀至火孔的部位有无漏气现象。6.5气路的耐压试验

将便携灶接在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上,打开旋塞阀,在气瓶出口与旋塞阀之间加压1.3MPa持续1min,目测检查调压器的高压侧是否有漏气、变形及损坏现象。该试验应在过压切断装置不动作的情况下进行。

谢乐器

6.6耗气量及准确度试验

6.6.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规定如下:

进气阀

GB16691-1996

排气衡

图1耐压、气密性试验装置

压力计

流量谢节器

a)试验用气瓶是用6.1.2规定的试验气瓶在20~25C的空气中放置2h以上;b)试验室温度为20~25;

c)便携灶的设置状态是将旋塞阀开至最大,试验用锅按表3所规定的尺寸,注水量为锅深度的1/2以上,可调空气量的燃烧器调节为燃烧处于良好的状态。6.6.2试验方法

对3个气瓶各进行30min的燃烧试验按式(1)计算耗气盘。用式(2)计算耗气鼠准确度。W

式中,w.

耗气量.g/h;

试验前气瓶质量,g:

试验后气瓶质量.g:

1、2、3。

燃气消耗量

90以下

90~115

115 -- 145

145~175

175~210

210~250

250-300

耗气量准确度

C(w.. - w.)

实测耗气量—·客

额定耗气量

×100%

额定耗气量

表3试验用锅规格尺寸

锅的公称尺寸

測热效率时的水量

6.7燃烧状态试验

6.7.1正常使用燃烧状态

6.7.1.1试验条件

GB 16691-1996

试验条件符合6.6.1规定,且气瓶内的气量应大于额定灌装量的50%。6.7.1.2便携灶的设置状态

便携灶的设置状态按6.6.1c)规定。6.7.1.3试验方法

火焰传递以下检验重复5次。

1)主燃烧器的一个火孔点燃后,检查全部火孔是否迅速传递点火方法:设有点火装置的,用点火装置点火;没有此装置的,用火柴或引用火种点火。2)捡查有无爆燃。

3)设有点火燃烧器或小火燃烧器的,检查由这种燃烧器点燃主燃烧器火孔着火难易程度。离焰点燃燃烧器.15 s后目测检查是否离焰。b)

熄火点燃燃烧器、15s后目测检查是否熄火。火焰的均匀性点燃燃烧器,火焰稳定后目测检查火焰是否均匀。回火点燃燃烧器30min后,目测检查是否回火。燃烧噪声按GB/T16411-1996中8.2.1进行。按GB/T16411--1996中8.2.2进行。熄火噪声#

()浓度点燃燃烧器,15min后在距锅底向上20~40mm处(如图2所示)沿锅周围均勾抽h)

取烟气,测定烟气中的CO及CO,浓度,用式(3)计算CO浓度。COa= =

中:COa-1

CO°CO\(O2/20. 9)

1- (02/20.9)

过剩空气系数α=1时,干烟气中的氧化碳含量,%;烟气样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烟气样中的氧含量,%。

取样器如图3所示,测试用锅及加水量按表3规定。uu0t~02

图2烟气取样位置

-...( 3 )

GB 166911996

H...A M2 : 1

48—1

沿圆周均布

$12×1紫铜管

D一距锅底20~40mm处的锅直径

图3环形烟气取样器

黑烟点燃燃烧器30min后目测检查是否产生黑烟。j)接触黄焰点燃燃烧器后、目测检查点火装置的电极部位是否经常接触黄焰。6.7.2超大型锅的使用状态

使用超大型锅的状态试验采用比表3所示相应试验用锅内径大60mm,点燃燃烧器,旋塞阀开至最大,检查燃烧是否稳定。

6.8温升试验

6.8.1正常温升

正常温升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a)试验用气瓶与6.1.2相同。

便携灶状态符合下列规定:

1)将便携灶安装在图4所示的测温板上,在指定要用防热板或与其类似的板(以下简称防热板等)来安装时,在指定的条件下用防热板等状态进行试验:2)便携灶处于耗气量最大,同时,符合6.6.1c)规定的状态。点燃燃烧器连续运行30min后测温。同时测定室温,二者之差为温升。c)

(木壁)

上方顶面

GB 16691-1996

后面(木璧)

下面(木台)

0001+H

灶具高度

热电偶接点

木壁、木台的材料应使用5~7层胶合板,木台表面应涂漆,木壁表面应涂不亮的黑漆。1

2木壁、木台的尺小应比燃具稍大。3应尽量多埋热电偶(阻),使其成网状,4热电偶(阻)应埋在木壁、木台深1 mm 处5热电偶(阻)应参照GB3772和GB2903选用。图4木壁及木台表面温度测温板

6.8.2使用超大型锅时的温升

使用超大型锅时的温升试验比表3的相应试验用锅口径大60mm,按6.8.1的方法进行试验。6.9电点火性能试验

6.9.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同6.6.1,使用干电池的将电压设定为额定电压的70%。6.9.2试验方法

按GB/T16411—1996中10.3进行。6.10气瓶内压试验

气瓶内压试验是用6.8.1和6.8.2试验,将气瓶卸下,用压力计测定气瓶内的最高压力。6.11过压切断装置的动作性能试验a)将便携灶连接在图1所示试验装置上,以5.0kPa/h的速度升压,检查过压切断装置开始动作的压力;

b)关闭气路后,缓慢降低压力,检查气路是否自动开启。6.12耐用试验

6.12.1旋塞阀

旋塞阀用520次/min的速度按表1规定次数反复开闭后,检查下列项目:用6.4的方法试验,检查气路的气密性;a)

用月测、操作检查旋塞阀有无影响使用的损坏,关闭是否灵活。6.12.2电点火装置

电点火装置是用5~~20次/min的速度反复按表1规定次数点燃与熄灭,检查下列各项:a)用6.9的方法检查点火装置的点火性能;b)用目测、操作等方法检查是否有影响使用的故障。6.12.3调压器

用0.2MPa压力的空气开2~3s,停2~3s为-次,反复按表1规定的次数操作,然后检查下列各要求。

此外,还应利用0.7MPa压力的空气重复上述试验。762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6691-1996 便携式丁烷气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