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13 16:00:4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中列出了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以下是对其中内容的总结:

检测项目:
  • 颜色密度
  • 压力敏感度
  • 潜像保持性
  • 粘着剂耐性
  • 耐久性

每个检测项目都有其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无碳复写纸的质量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检测方法:

标准中对于上述检测项目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比如:

  • 测量颜色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特定的光学仪器进行检测,以量化颜色的深度和一致性。
  • 压力敏感度通常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压力进行测试,以确保产生清晰的复写效果。
  • 潜像保持性测试则是评估在一定时间间隔及条件下,复写效果的持久性。
  • 粘着剂耐性测试检查在不同环境下,纸张之间不产生粘连的能力。
  • 耐久性测试则用于确定复写纸在长期存储和使用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涉及产品:

标准所涉及的产品主要是无碳复写纸,包括:

  • 上纸(CB纸) - 顶层,作为初始书写表面,通常含有显色剂微胶囊。
  • 中纸(CFB纸) - 中间层,作用为传递层,具有双面功能,上层接受显色前驱物,下层释放显色剂微胶囊。
  • 下纸(CF纸) - 底层,含显色前驱物用于与上一层的显色剂微胶囊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无碳复写纸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无碳复写纸

标准号:GB 16797-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5-02

实施日期:1998-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无碳复写纸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等力感型记录仪上打印或书写一式多层用纸;也适用于印刷后制成各类票据、表格等多层复写用纸。GB16797-1997无碳复写纸GB16797-1997

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的部分内容

GB16797—1997

本标准是在非等效采用DIN6721(1992)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在技术指标中除参照德国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外,还针对无碳复写纸加工的特点增加了翘曲、耐摩擦性,为反映使用性能,根据大量试验验证提出了显色灵敏度、耐光性指标。本标准的试验条件为(23±1)℃、(50±2)%r.h,。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少玲、陈述、刘江毅、陈曦、韩秀臻、王华佳、孙秋菊、张晓惠。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炭复写

Carbonless copy paper

本标准规定了无碳复写纸的技术规范。纸

GB 16797-1997

neq DIN 6721 Teil(1992)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等力感型记录仪上打印或书写一式多层用纸;也适用于印刷后制成各类票据、表格等多层复写用纸。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50-89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451.1一89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GB451.2--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451.3--89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GB 453--89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GB456--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 462-89

GB 465. 2--89

纸和纸板按规定时间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法GB1540—89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法(可勃法)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 1541—89

GB 1543--89

GB 2828—87

GB 7974--87

GB 7975-87

纸不透明度测定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纸及纸板颜色测定法(漫射/垂直法)GB 10341—89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法电动式GB10342—89

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GB 10739-—89

GB/T 13528---92

2纸和纸板表面pH值的测定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CB纸:背面涂发色剂,作为无碳复写纸的上层使用(背面涂布)。3.2CFB纸:正面涂显色剂,背面涂发色剂,作为无碳复写纸的中层纸使用(正面和背面涂布)。3.3CF纸:正面涂显色剂,作为无碳复写纸的下层纸使用(正面涂布)。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254

1998-05-01实施

4产品分类

GB16797-1997

4.1无碳复写纸主要分上页纸(CB)、中页纸(CFB)、下页纸(CF)三种。4.2无碳复写纸按显色不同,分黑印纸、蓝印纸,或其他色印纸。4.3无碳复写纸一般为白色或彩色。4.4无碳复写纸按质量分:根据使用要求分为普通型和耐久型,按其质量的不同分为A等、B等、C等。4.5无碳复写纸分为平板纸和卷简纸。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无碳复写纸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生产的其他定量的无碳复写纸,定5.1

量偏差按表1规定。

CB、CF

定量偏差

亮度(白纸)

<40g/m2

不透明度(白纸)(40~50)g/m2>50g/m2

CF面平滑度

CF面表面pH

翘曲最大值

耐摩擦性AE

显色灵敏度(三联)

蓝印显色密度24h(三联)

耐久型

耐光性(AE保留率)144 h

普通型

交货水分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50.0~60.0

60.0~90.0

静态要求没有明显显色点

试验方法

GB7974

GB1543

GB/T13528

附录A

附录 B

附录℃

附录 C

附录C

5.2平板纸规格为559mm×864mm、584mm×914mm、787mm×1092mm,或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生产其他规格的纸。尺寸偏差不许超过士3mm,偏斜度不许超过3mm。5.3卷简纸规格为:根据订货合同规定,卷筒宽度小于787mm的偏差不许超过士3mm;卷简宽度为787mm以上的偏差不许超过士5mm。255

GB 16797—1997

5.4纸面应平整光滑、洁净、涂布应均匀,不许有折子、皱纹、孔洞、明显条痕、裂口、斑点、着色等外观纸病。

5.5每批纸的色调不得有明显的差别。5.6纸张的切边应整齐,卷筒端面应平整光洁。5.7纸张在印刷时不应有明显透印、掉粉、掉毛现象。5.8无碳复写纸应适于书写。

5.9纸卷卷取时张力应均匀,CF纸涂显色剂面应向外,CB纸涂发色剂面应向内。5.10接头应在纸卷的整幅进行,接头不许与上下层纸粘连,接头处在纸卷端面应作出标志。每卷纸允许的接头数为:

卷筒长度<3500m

卷筒长度3500~6000m

卷筒长度6000m

6检验规则

2个接头;

3个接头;

4个接头。

6.1以一次交货为一批,交收检验样本单位“令”或“卷”。6.2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所规定的全部项目,交货水分除外,每半年检验一次,当原料、配方或工艺改变时需进行型式检验。

6.3交收检验按照GB2828进行,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2规定。表2

抽样方案

批量,令或卷

1~50

51~150

151~3200

6.4合格批的判定

正常检查二次抽样检查水平 S-3样本大小

B类不合格品

C类不合格品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

表面pH

显色灵敏度

耐光性

不合格

定量、定量偏差

接头、亮度

耐摩擦性

显色密度

不透明度

翘曲、平滑度

尺寸偏差

外观纸病

交货水分

6.4.1当抽样批量在1~150令或卷时,该批B类不合格品为0,且C类不合格品小于等于1,则判定该批为合格批。

6.4.2·当抽样批量在151~3200令或卷,样本大小为8时,该批B类不合格品为0,且C类不合格品小于等于3,则判为批合格;若C类不合格品大于3则判为批不合格。6.4.3当抽样批量在151~3200令或卷,样本大小为16时,该批B类不合格品为1,且C类不合格品小于等于2,则判为批合格;若C类不合格品大于2则判为批不合格。6.4.4当抽样批量在151~3200令或卷,样本大小为16时,该批B类不合格品大于1或B类不合格品为0;C类不合格品大于3则判为批不合格。6.5需方有权按本标准的全部或部分技术要求进行验收检验,在检查时,先检查外部的包装情况,然后256

GB16797—1997

从中取样进行检验,如检查结果与本标准不符,需方应在到货后三个月内(或按订货合同规定)通知供方共同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为批不合格,由供方负责处理,如合格由需方负责处理。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无碳复写纸的包装和标志按GB/T10342规定进行。7.2生产厂应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的要求,每件纸交货时应附一份产品质量合格证,无碳复写纸包装上应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等级、品种、批号、定量、纸的颜色、显色的颜色、印刷面、卷简纸注明卷筒宽度,平板纸注明规格尺寸,内附合格证。7.3无碳复写纸外包装应防潮、防压,并贴有标记。7.4平板纸分品种包装,每500张为一令,如有要求可装入瓦楞纸箱。7.5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有篷而洁净的工具,防止重压、相互摩擦和撞击,防止日晒雨淋。7.6不得将成品从高处扔下。

成品应保存在干燥通风,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防止雨、雪和地面湿气的影响。7.8无碳复写纸在规定条件下贮存保质期为5年。257

A1适用范围

GB16797--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无碳复写纸翘曲度测定法

本标准规定了无碳复写纸翘曲的测定法,即规定了放在平整表面上的无碳复写纸纸样翘曲程度的测量方法。

A2定义

翘曲度:在规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将无碳复写纸试样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经规定曝露时间后,纸的边缘距平整表面的高度。A3仪器

刻度尺:150mm的尺子,精确至1mm,零刻度必须在尺子的边缘,以便刻度尺能以正直角竖立于平坦的置放面上。

A4试样采取和准备

A4.1按GB450和GB10739的规定进行试样采取和测定。A4.2纸面应平整,不应有皱纹和褶子,避免阳光直射。A5试验步骤

沿试样的横向等距切取100mm×100mm试样6张,标出试样的纵向和使用时正面及层别(CB、CFB和CF),在(25土3)%r.h.环境下放置2h以上,然后移入规定的湿度环境(50士2)%r.h.,三张正面朝下,另外三张正面朝下,曝露2h,用刻度尺垂直接触平整面,测量纸翘离平面高度。A6试验结果评定

试样翘曲的程度评定如下:

微翘曲试样任一处或边、角上翘高度小于等于5mm;中等翘曲:试样任一处或边、角上翘高度为大于5mm小于等于10mm;重翘曲:试样任一处或边、角上翘高度为大于10mm小于等于20mm;严重翘曲:试样任一处或边、角上翘高度大于20mm。A7结果报告

报告出每组试样翘离平面高度的最大值,如果一个试样若干次试验的差别很大,可进行重复试验。并以95%置信区间报告试验结果。258

B1适用范围

GB 16797-1997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无碳复写纸耐摩擦性的测定

本方法规定了无碳复写纸耐摩擦性(动、静)测定方法。B2 定义

B2.1动态耐摩擦:在规定面积的显色纸(CF)试样的下面放入发色纸试样,在规定的压力下,用机械方法使试样CF面与CB面相接触,并作相对运动,以试样显色状况评价动态耐摩擦性能。B2.2静态耐摩擦:在没有滑动但有压力控制的条件下,将面积相同的CB和CF试样相互叠放,确保两试样的CF面与CB面接触,放置规定时间后,用测试品间的对比度来表明在CF测试样品上的显色程度。

B3仪器

B3.1耐摩擦仪:佛格拉(FORGRA)耐摩仪。B3.2标定的重碗:4kg。

B3.3平滑硬质塑料板:50mmX50mm×25mm。B4试样采取

试样采取按GB450规定进行。

B5试验步骤

B5.1动态耐摩擦

切取规定尺寸的CB试样放在仪器的磨板上,用仪器带有的冲刀切取CF试样,将切取的CF试样放入磨头内,安装好磨头,确保CF面与CB面接触,在附加压力为0kPa下摩擦3次,测定显色区与非显色区图像的色差△E,重复上述步骤两次,将三次测定结果取平均值。B5.2静态耐摩擦

切取大于50mm×50mm的CB和CF试样各三张,将其中一张试样的CB面与相配的CF面接触,放在玻璃平面上,然后覆盖测试面积为50mm×50mm的平滑硬质塑料板及4kg重碗,保持压力(30士1)s后,小心移去重碗及平滑塑料板,观察CF面上显色区与非显色区的AE,按上述步骤进行其余试样测试,用目测观察。

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无碳复写纸显色密度和灵敏度及其色迹保存期的测定方法C1适用范圈

本方法规定了无碳复写纸在电动打印机上显色灵敏度值及色迹保存期的测定方法。259

C2 定义

GB16797--1997

C2.1显色密度:无碳复写纸显色24h后色迹的密度值或色差。C2.2显色灵敏度:无碳复写纸显色5min后色迹的密度或色差与放置24h后色迹的密度或色差的百分比值。

c3仪器

C3.1色度白度仪,选用L'ab*1976均匀色空间,为简便以下均不标“*”号。C3.2反射光密度计。

C3.3打印机:24针电动打印机。C3.4照度计。

C3.5老化灯箱:采用的荧光灯,灯与试样距离约为100mm,使被照试样面上的照度达(3400土200)lx。灯箱参考尺寸为900mm×600mm×600mm,或根据情况做成其他的尺寸。C4试样的采取和准备

C4.1按GB450规定进行采取。

C4.2纸面应平整,避免有显色出现。C4.3标明纸页生产厂、品种(CB、CFB、CF层)、生产日期。C5试验步骤

C5.1整理成组

将同一生产厂、同一类型和同批生产的无碳复写纸CB层作为上联、CFB层作为中联、CF层作为下联,其中CFB纸可由一层或多层组成,为了保证CB、CFB.CF层匹配,应在第一联作一个“X”记号,然后检验无碳复写纸查中各CF面的显色,如有问题,应采用适当的校正,纸查钉在一起备用。C5.2无碳复写纸用电动打印机显色的步骤将纸香放入打印机上,尽量避免打印前显色,调节打印压力至最重档,以稳定速度打印出图案(见图C1):宽不小于32mm,长度适宜的长方形。(实地显色)

C6色迹耐光性的评定

C6.1按GB7975规定的方法测定显色5min后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的色差AE。值或显色密度D。值。

C6.2将试样自然放置24h后,再次测定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色差△E,或显色密度D,值,按式(C1)计算显色灵敏度:

×100%或

× 100%

式中:△E。一一显色5min后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色差;260

(Cl)

GB 16797-1997

AE,——24h后显色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色差;D。——显色5min后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显色密度差;Di-—24h后显色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显色密度差。C6.3仪器

灯与试样面距离为100mm,照度为(3400士200)1x,灯箱参考尺寸为900mm×600mm×500mm,见图C2。

(3400±200)1x

试样台

C6.4将上述测定后的试样在荧光灯箱内照射144h,测定E值,按式(C2)计算评定耐光性:AE, - AE,

X 100%

式中:△E

一显色24h后试样显色处与未显色处的色差;一光老化144h后显色试样显色处与显色24h后显色处的色差。AE

附录D

(提示的附录)

无碳复写纸原纸技术指标

全幅定量差

亮度(白纸)

不透明度

纵向抗张指数

纵向湿抗张指数

CF 面平滑度

正反差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40.045.0)±5%

(0. 70~0. 80)±0. 03

· C2)

试验方法

GB7974

GB1543

表面pH

表面吸水Cobb60s

表面强度(涂布面)

低粘油墨

0. 2~~1. 0 mm2

尘埃度1.0~1.5mm2

交货水分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GB16797—1997

表D1(完)

个/m2

注:定量指标也可按订货合同规定。262

20.0±4.0

不许有

试验方法

GB/T 13528

GB1540

GB10341

GB154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6797-1997 无碳复写纸》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