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4 16:45:4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以下是文中提到的一些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的摘要:

检测项目:

  • 电气性能测试:包括传感器的电阻、电容等基本电气参数。
  • 湿度响应特性:评估传感器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响应速度和精确度。
  • 稳定性测试:考察传感器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
  • 温度依赖性:评测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 耐久性测试:包括对极端环境条件(如高湿、高温)的耐受能力测试。
  • 机械性能测试:如抗振动、冲击的能力评估。

检测方法:

  • 湿度箱测试法:将传感器放入控制湿度环境中进行测量。
  • 电桥测量法:用于精确测试传感器的电阻、电容变换。
  • 快速响应测试:短时间内改变湿度条件观察传感器的反应时间。
  • 热循环测试:在高低温循环条件下测量传感器性能变化。
  • 老化试验:在规定时间内持续激励传感器,观察其耐久性。
  • 机械振动试验:通过模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来进行考核。

涉及产品:

  • 高分子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 高分子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 高分子量子隧道湿度传感器等多种类型传感器。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用来确保湿度传感器在各种环境下具备可靠的性能和长期使用稳定性。此外,不同的产品类型在测试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以确保其在各自应用领域的最佳效果。

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标准号:SJ 20760-1999

标准类别:电子行业标准(SJ)

发布日期:1999-11-10

实施日期:1999-12-01

标准状态:现行

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的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高分子温度传感器的通用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和包装、贮存、运输要求等。本规范适用于电阻式和电容式高分子湿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采购,其它类型湿度传感商业部可参照使用。SJ20760-1999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SJ20760-1999

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11

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humidity sensors for polymer1999-11-10发布

199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humidity sensors for polymer1.1主题内容

SJ 20760—1999

本规范规定了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通用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和包装、贮存、运输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阻式和电容式高分子湿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采购,其它类型湿度传感器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文件

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665--87传感器通用术语

GJB145A--93封存包装通购

GJB150.3--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JB150.4--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JB179A—96计数拉样检查程序及表GJB360A—96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GJB2712--96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计量确认体系3要求

3.1详细规范

传感器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应详细规范的规定。如果本规范的要求与详细规范的要求相抵触时,应以详细规范为准。3.2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传感器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3设计和结构

传感器的设计,结构和物理尺寸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4外形及安装尺寸

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5测量范围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11-10发布rrkAoNiKAca

1999-12-01实施

3.6初始值

SJ 20760—1999

按4.6.2试验后,传感器的初始值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7湿度偏差

按4.6.3试验后,传感器的湿度偏差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8满量程输出

按4.6.4试验后,传感器的满量程输出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9温度系数

按4.6.5试验后,传感器的温度系数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10精度

按4.6.6试验后,传感器的精度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11响应时间

按4.6.7试验后,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3.12绝缘电阻

按4.6.8试验后,施加直流电压100V±10%时,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Q23.13冲击(规定脉冲)

按4.6.9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凝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4低赖振动

按4.6.10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5高温

3.15.1高温贮存

按4.6.11.1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5.2高温工作

按4.6.11.2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含3.7的要求。

3.16低温

3.16.1低温贮存

按4.6.12.1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6.2低温工作

按4.6.12.2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7低气压(适用时)

按4.6.13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婆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18稳态湿热

按4.6.14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S;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2 -

3.19盐雾(适用时)

SJ 20760—1999

按4.6.15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20年稳定性

按4.6.16试验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21工作寿命

按4.6.17试验后,连续工作3000h后,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3.22.3要求;传感器湿度偏差应符合3.7的要求。

3.22外观与机械检查

3.22.1重量

传感器的重量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3.22.2标志

传感器的铭牌上应标明下列内容:a、型号规格:

b.产品名称:

c.测量范围:

d.承制方的名称和/或商标:

e.出厂编号:

传感器外壳上应按工述内穿顺序标出。如果传感器的体积小,可只标项内容,其它内容可标注在卡片上。

3. 22. 3外观

传感器的外观应无可见损伤;标志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责任

除非合同或订单上另有规定,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范和详细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除同订单上另有规定外,承方可以使用适合完成本规范规定检验要求的设备(鉴定机构不许可的除外)。必要时,使用方或鉴定机构有权监督或亲自实施对本规范或详细规范规定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查,以确保供货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4.1.1合格责任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本规范第3章和第5章的全部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保证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检验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4.1.2试验设备和检验装置

承制方应建立和维持具有足够准确度、质量和数的试验设备、测量设备和检验装置,以便进行所要求的检验。同时,为控制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准确度,承制方应按GJB2712建立和维持其计量校准系统。

4.2检验分类

TKANiKAca-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见4.4):

b.质量致性检验(见4.5)。

4.3检验条件

SJ20760-1999

除非详细规范另有规定外,所有检验应在GJB360A中4.1.1所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4.4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在鉴定机构认可的试验室或设施上进行。4.4.1样品

提交鉴定检验的样品应从生产线上插取,这些样品应是在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所生产的。样品数应不少丁6只。4.4.2捡验程序

鉴定捡验应按表1规定项目和顺序进行。样品数按表2的规定。表1 鉴定检验

检验项目

外形及安装尺寸

初始值

湿度偏差

满量程输出

温度系数

喷应肘间

绝续电阻

冲击(规定脉冲)

低频振动

低气压(适用时)

艳态湿热

盐雾(适用时)

年稳定性

工作寿命

4.4.3失效

要求章条号

方法章案号

样品数

如有任一样品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时,则鉴定检验失效,不能给予鉴定批准。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SJ 20760--1999

为了保持鉴定合格资格,承制方应每隔12个月间鉴定机构提交一份报告。鉴定机构应规定起始报告日期。报告中应包括如下内容:a.已进行的A组和B组逐批检验的试验结果摘要,奎少应表明合格批数,不合格批数和不合格品所在的组。所有返修批的试验结果应加以标志并说明原因;b.已进行的C组周期检验的试验缩果摘婴,磁包括失效数和失效模式。该摘要应包括在12个月内所进行利完成的余部周期检验的试验结果。如果试验结果摘要表明产品不符合规范要求,而且未采取鉴定机构认可的纠正措施,则将导致该不合格产品从鉴定合格产品目录中被撤消。

在每12个月期结束后的30天内术能提交报告摘要,则可能丧火产品的鉴定合格资格。除定期提交捡验数据外,在12个月周期内的任何时间,一且检验数据表明满足本规范要求的鉴定合格产品失效时,承制方应立即报告鉴定机构。如果在报告周期内未生产时,应提交一份报告以证明该承制方仍具有生产这种产品所必的能力和设备。如果相继两个报告周期内仍未生产,根据鉴定机构的决定,可以要求承制方提供产品按鉴定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并说明未生产的源因。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逐批检验

传感器的逐批检验应由A组和B组检验组成。4.5.1.1检验批

检验批应由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在一个月周期内提交检验的相同型号的所有产品组成。

4. 5. 1. 2 A 组检验

A组检验按表2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表2A组检验

检验项目

外形及安装尺寸

初始值

混度偏差

满量程出

4.5.1.2.1抽样方案

要求章条号

方法章条号

A组检验采用100%检查。若某一产品有任意一项长达到要求,则判该产品不合格,并予以剔除,剔除率不大于20%。4.5.1.2.2拒收批

如果一个检验批被拒收,承制方可以返修该批产品以纠正其缺陷或剔除有缺陷的产品,并重新提交进行复检。重新提交批应采用加严检查进行检验。这种批应与新的批区分开来,并清楚地标明为重新提交批。4. 5. 1. 3 B 组检验

KANrKAca

SJ 20760--1999

B组检验按表3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表3B组检验

检验项目

温度系数

喇应时间

绝缘电阻

4.5.1.3.1抽样方案

要求章条号

方法章条号

B组检验的样品应从已通过A组检验并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拙取,并按GJB179A中的~般检验水平I的一次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进行,AQL为2.5。4.5.1.3.2拒收批

如果一个检验批被拒收,承制方可以返修该批产品以纠正其缺陷或剔除有缺陷的产品,并重新提交进行复检。重新提交批应采用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这种批应与新的批区分开来,并清楚地标明为重新提交批。4.5.1.3.3样品的处理

如果检验批被接收,则已经通过全部B组捡验并仍在规定要求范围之内的样品可以按合同或订单交货。

4.5.2周期检验

周期检验应由C组检验组成。在周期检验完成之前,A组和B组检验合格的产品可以交货:如果调期捡验结果表明不合格,则应按4.5.2.1.4处理。4.5.2.1C组检验

C组检验按表4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表4C组检验

检验项目

冲击(规定脉冲)

低频动

低汽压(适用时)

稳态热

盐雾(适用时)

年稳定性

工作寿命

4.5.2. t.1抽样方案

要求章条号

方法章条号

C组检验应在已经通过A组和B组检验合格的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其样品数一般不少于6只。其中 3只只做表4 序号 9的工作寿命试验,其余 3 只进行表 4的其它试验。对于连续批生产,每年应进行一次。4.5.2.1.2失效

SJ 20760—1999

如果某一样品有·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娜判C组捡验火效4.5.2.1.3样品的处理

已经受过C组检验的样品不得按合同或订单交货。4. 5. 2. 1. 4 不合格

如果样品未避过C组检验,承制方应向鉴定机构和有关土管部门报告失效情况,并根据不合格的原因,对材料或工艺或对两者采取纠正措施,而且认为适当时,对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和江艺在基本相同的条伴下制造的,以及认为经受相同失效的,可以修复的全部产品采取纠正措施。在采取鉴定机构认可的纠正措施之前应暂停产品的验收和交货。在采取纠正措施之后,应对追加的样品重新进行C组检验(由鉴定机构决定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或进行原来样品失效项目的检验)。同时,可以重新开始A组和B组检验,但在C组复检表明纠正措施是成功的之前,不得进行最后的验收和交货。若复验后仍然失效,则应将有关失效的资料提供给鉴定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4.5.3封存和包装

传感器的封存和包装检验应符合本规范5.1和详细规范的规定。4. 6检验方法

4.6.1外观与机械检查

4. 6.1. 1外形和安装尺寸

用游标卡尺或量规检查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其结果应符合3.4要求。4.6.1.2质量

用天平称量传感器的质量,其结果应符合3.22.1要求。4. 6. 1. 3标志

用目视法检查传感器的标志,其果应符合3.22.2要求。4.6.1.4外观

用目视法检查传感器的外观,其结果应符合3.22.3要求。4.6.2初始值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漩度下,平衡时问不少于40min,测量传感顺的输山值(电容值或电阻值),其结果应符合3.6要求。4.6.3湿度偏差

正常大气条件下,将度发生器设定在20°C,在相对凝度的量程范围内,均勾地设定5点Ui由高湿到低凝循环。在涩度点平衡不少于15min,然后分别测出传感器各湿度点对应的输出值。按详细规范规定的工作曲线找出其对应的湿度值Uia。并按公式(1)求出传感器各度点的湿度偏差△U:4U, -|Ua - U]

式中:4U——传感器各湿度点的湿度偏差,%RH:Uia—传感器各湿度点的湿度值,%RH:U-湿度发生器的标准混度值,%RH.i测量次数1、23..

取以上各湿度点中湿度偏差的最大值为传感器的湿度偏差。其结果应符合3.7要求。

4.6.4.满量程输出

TKANKAca

SJ 20760-1999

满量程输出为规定工作曲线(见详细规范)上的测量范围上限对应的输出值与测量范围下限对应的输出值之差的绝对值,满量程输出按公式(2)计算!Ues =| Uup - Uiow[ .

式中:UEs满量程输出;

Uup工作曲线确定的测量范上限输出值;Ulaw——工作曲线确定的测量范围下限输出值。其结果应符合3.8要求。

4.6.5温度系数

在规定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出上限、下限温度时传感器的输出值,并按公式(3)计算传感器的溢度系数,即:4-Um-Un

式中:—传感器的温度系数,%RH/CUT2—上限温度时的传感器输出值,%RH;下限温度时的传感器输出值:%RHUTr

2——上限温度,℃;

了—下限温度,“℃。

其结果应符合3.9要求。

4.6.6精度

将湿度偏差4U和温度系数&代入公式(4),并按公式(4)计算传感器的精度%即:S = +V(4D)* +(8+× AT)3

式中:%—传感器的精度,%RH;AU——传感器的湿度偏差,%RH:传感器的温度偏差,%RH/C:

4T——传感器的上限工作温度与下限工作温度之差,℃。其结果应符合3.10要求。

4.6.7响应时间

** (4)

在20±2°C试验条件下,测试吸湿或脱湿响应时间用两个试验容器,容器A保持起始湿度U容器B保持最终湿度Us,容器A和容器B之间不能有第三湿度区存在:而两个试验容器中一个,允许用恒温恒湿空间代替。将传感器放入容器A中,用电缆线连接到容器外的显示仪表上。容器A预先保持较低或较高的起始湿度,观察并记录显示仪表上传感器的输出值:开始计时后将传感器在1s内转入到容器B中,容器B预先保持较高或较低的最终湿度Us,观察显示仪表上传感器的输出值,当输出值变化为0.9(或0.63)倍UaA(UgA=|Ua-UAD时:记录时间。上述试验重复三次,将记录下的三次时间取平均值,作为吸湿或脱湿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

其结果应符合3.11要求,

4.6.8绝缘电阻

SJ 20760—1999

传感器的绝缘电阻测试按GJB360A方法30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用兆欧表测试传感器引线与传感器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试验电压为直流100 V±10%。

其结果应符合 3.12 要求。

4.6.9冲(规定脉冲)

传感器的冲击试验应按GJB360A方法21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峰值加速度:500m/s:

标称脉冲持续时间:11ms;

脉冲波形:半正弦波:

速度变化:3.44m/s;

冲击方向和次数:对试样的三个相互垂直轴的六个方向上各施加三次冲击(共18次)。其结果应符合3.13要求。

4.6.10低频振动

传感器的低频振动试验应按GJB360A方法20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懒率范围:10~55Hz

位移幅值:0.75mm;

持续时间:每个方向2h,三个方向6h;其结果应符合 3.14 要求。

4.6.11高源

4. 6. 11. 1高温贮存

传感器的高贮存试验应按GJB150.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温度:环境温度上限值2℃;

试验时间:48h:

相对度:≤15%:

其结果应符合3.15.1要求。

4. 6. 11. 2 高激工作

传感器的高温工作试验按GJB150.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温度:最高工作温度+2°℃;

试验时间:1h;

其结果应符合 3.15.2 要求。

4.6.12低温

4. 6.12.1低购存

传感器的低温贮存试验应按GJB150.4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温度:环境温度下限值土3℃:

试验时间:24b;

其结果应符合3.16.1要求。

4.6.12.2低温工作

传感器的低温.工作试验应按GJB150.4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温度:最低.1作温度±3C:

试验时间;1h:

KArKAca-

其结果应符合3.16.2要求。

4.6.13低气压(适用时)

SJ 20760—1999

传感器的低气压试验应按GJB360A方法105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气压:30.13kPa(高度:9144m);试验时间:5min;

升降压速率:≤10kPa/muin

其结果应符合3.17要求。

4.6.14稳态湿热

传感器的稳态湿热试验应按GJB360A方法10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试验温度:40+2℃:

相对湿度:90%~95%:

试验时间:96h;

恢复时间:1~~2 h;

其结果应符合3.18要求。

4.6.15盐雾(适用时)

传感器的盐雾试验应按GJB360A方法10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如下条件进行:盐溶液的浓度:氯化钠水溶液(5±1)%(重量百分比);盐溶液的pH值:6.5~7.2;

试验温度:35+2°C;

试验时间]:48h。

其结果应符合3.19要求。

4.6.16年稳定性

传感器置于正常大气条件下,在标推湿度发生器内20°C条件下,测试初始工作曲线1,至少在一年后的相同条件下测试传感器的工作曲线1,将1和1进行比对。用公式(5)计算各凝度点的漂移率の,即:G =-(U- U,)/I

式中:U.……根据曲线测出的传感器输出值,%RH;U。—根据曲线I。测出的传感器出值,%RH:t-—测量曲线1。和抽线1的间隔时间,a:i — 测量次数 1、2、3...

由上式计算结果的最大值(o)max为传感器的年稳定性,单位为%RH/a。其结果应符合3.20要求。

4.6.17工作寿命

传感器的置于正常上作状态下,连续作3000h,其结果应符合3.21要求。5交货准备

5.1封存和包装

5.1.1经检验合格的传感器,应按GJB145A相应要求封存和包装。若详细规范另有要求,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5.1.2包装箱内应有合格证、使用说明和装箱单。箱外标志应符合5.1规定,并应有- 10 -

SJ 20760—1999

符合GB191规定的“小心轻放\、“怕凝”等图示标志。5.2贮存

传感器应存放在环境温度为-10℃~40°℃和相对湿度不火于80%的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影响的库房内。

5.3运输

装有产品的包装箱允许用任何工具运输,运输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机械撞。

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符合本规范的传感器供军事武器装备中湿度的测量和控制使用。6.2,订货文件内容

合同或订单中应包括下列内容:本规范的名称、编号和发布日期:a.

详细规范的名称、编号和发布日期:b.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c

使用场合与连接形式;

特殊的装箱与交通运输要求;

f.其他要求。

6.3定义

本规范所使用的定义应符合GB7665和以下的规定。6.3.1湿度偏差bumiditytolerance实际测最湿度值与规定的基准线或曲线的偏离值,叫湿度偏差。附加说明: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由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九研究所负贵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钱静波。

计划项目代号:B71015。

TKAoNKAca-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SJ 20760-19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