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20 14:44:08
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根据标准《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的信息,并结合合理的HTML格式进行展示: ---1. 检测项目:
- 种子纯度检测
- 种子净度检测
- 发芽率检测
- 水分含量测定
- 千粒重测定
- 种子健康检测(如病虫害情况)
2. 检测方法:
- 种子纯度检测: 使用人工分选的方法,将种子按照正常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及杂质分类后称量并计算百分比。
- 种子净度检测: 分离出不同颗粒,利用显微镜或人工筛选方法去除杂质,称重后进行计算。
- 发芽率检测: 采用标准的发芽箱方法(25℃恒温),将种子置于湿纸或沙土中进行发芽试验,记录发芽数量并计算发芽率。
- 水分含量测定: 使用种子水分测定仪或烘干法,将种子在设定温度下烘干后,测定水分损失比例。
- 千粒重测定: 随机选取1000粒种子,用天平称重,结果以克为单位记录。
- 种子健康检测: 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培养基方法检测种子中是否有病原菌、害虫等异常情况。
3. 涉及产品:
- 高粱杂交种子
- 高粱单交种和三系种子
- 亲本种子(如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种子)
- 优良农业种子(高质量的繁育种子)
备注: 《GB/T 17319-1998》是针对高粱杂交种繁育和制种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制种操作流程并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需根据具体实验室条件调整,并按照标准要求执行。
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号:GB/T 17319-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4-03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杂交高粱各类种子的生产。GB/T17319-1998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GB/T17319-1998
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部分内容
GB/T 17319
为规范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门。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负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辽宁省农科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亨禄、张二俊、柴仕俊、李平、张淑敏。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orghum hybrid seed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粱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杂交高粱各类种子的生产。2引用标准
GB/T17319---1998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7414·87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7415-—87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原种 basic 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3.2繁殖用亲本parent for propagation原种繁殖次,纯度达到本规程要求,其他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亲本种子。3.3制种用亲本parent for seed production原种繁殖两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亲本种子。制种用亲本种子只能用于制种,不能用于繁殖。4原种生产
4.1原种生产方法
根据亲本种子的混杂程度,分别采用“测交法”和“穗行法”生产原种。4.2不育系、保持系“测交法”
4.2.1第·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4.2.1.1播种
不育系、保持系单行相邻种植。一般要错期播种,待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4.2.1.2套袋授粉
开花前根据原系特征特性选择典型保持系、不育系成对合套一袋,选套数量不少于100对,分别成对编号挂牌。花期多次拍打纸袋辅助授粉。4.2.1.3复选和收获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GB/T 17319—1998
成熟后,在田间根据原系特征特性对初选穗进行复选。分别单收单脱,成对保存。4.2.2第二.年:穗行鉴定、测交制种4.2.2.1播种
.上年人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单行相邻种植,要错期播种。每一穗行种植面积和留苗密度相等。并在附近种植若干行原定组合恢复系原种,供测交用,要注意调节好花期。4.2.2.2穗行鉴定
开花前根据原系特征特性和整齐度进行鉴定,选择典型穗行不少于30对,在人选穗行中选择优良单株成对套袋留种,每穗行不少于10对,并编号挂牌。同时,人选不育系穗行每行套袋3~5穗,进行雄性不育性能鉴定。
4.2.2.3测交制种
在入选不育系穗行内,再选套20穗,同时选套恢复系。在盛花期,采集花粉,混合均勾,给不育系授粉,并编号挂牌。
4.2.2.4复选和收获
成熟后,对选套留种的不育系、保持系,根据特征特性及雄性不育性能鉴定结果,选留20对穗行,分别脱粒留种,测交穗按穗行收获,混合脱粒,妥善保營。4.2.3第三年:穗系比较,测交种产量鉴定4.2.3.1播种
上年人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单行相邻种植,要错期播种,各穗系播种面积和留苗密度相等。
4.2.3.2穗系比较
开花前根据原系特征特性和生长整齐度进一步鉴定,如发现杂株、可疑株或生长不整齐的全系淘汰,人选穗系成对套袋授粉,并做标记,套袋数量根据繁殖面积而定。4.2.3.3测交种产量鉴定
将上年测交种,按品比试验要求种植,选用纯度较高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产量鉴定,开花前,在每个供试种内套3~5穗,进行恢复力鉴定。4.2.3.4收获和决选
成熟后,不育系、保持系套袋穗分秘系混收,根据测交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和恢复力鉴定结果,综合考察,决定取舍。人选的不育系、保持系的穗系即为原种。4.3恢复系*测交法”
4.3.1第一年:选择单穗套袋自交,成熟后进行复选,单穗脱粒留种。4.3.2第二年:将上年入选穗种植穗行,并在附近种植同一来源的原组合不育系,根据原系特征特性选择典型穗行30个,在人选穗行内选株套袋自交,同时与不育系测交制种,每穗行不少于10对,编号挂牌,成熟后进行复选,恢复系、测交种按穗系分别脱粒留种。4.3.3第三年:将上年人选穗行的自交穗,按编号种植穗系,每系选套10穗。测交种要选用质量符合GB4404.1标准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产量鉴定。同时在每个供试种内套袋3~5穗,测定恢复力,成熟后,根据测交种产量和恢复力鉴定结果进行选择,将人选穗系的套袋穗混合脱粒,即为原种。
4.4不育系、保持系“穗行法”
4.4.1第一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同4.2.1。
4.4.2第二年:穗行鉴定,加速繁殖4.4.2.1播种
在隔离区内,将上年人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单行相邻种植,要错期播种,每个穗行种植面192
积和留苗密度相等。
4.4.2.2穗行鉴定
GB/T17319—1998
开花期根据原系特征特性和整齐度进行鉴定,性状不典型、生长不整齐的穗行全行连根拔除,其他穗行自由授粉所获得的种子即为原种。4.5恢复系“穗行法”
4.5.1第一年:选择单株套袋,自花授粉,决选50穗,同时与相应组合的不育系测交制种,编号挂牌,分别脱粒,成对留种。
4.5.2第二年:将上年套袋自交的种子按编号种成穗行,选择典型穗行30个,在每一入选穗行中选套10穗,并将测交种按编号种植,套袋观察恢复力。将恢复能力衰退的穗行淘汰后,其他穗行的套袋穗混合脱粒即为原种。
5亲本种子的繁殖
5.1隔离
亲本种子繁殖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500m。5.2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通风透光、旱涝保收的地块,切忌重茬。5.3播种
5.3.1适时播种,在地表5cm处,地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5.3.2为使不育系和保持系达到最好的花期相遇,待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5.3.3根据地力和亲本特性,合理确定密度,每公颂留苗90000~120000株。5.3.4不育系繁殖田母本行不应超过父本行数的4倍。5.3.5可在保持系行内种上标志作物以分辨不育系和保持系。5.3.6直行播种,不种行头。
5.4去杂去劣
在苗期、拔节后和开花前,分期将杂、病、劣株和怀疑株全部拔除,花期鉴定时,杂株和怀疑株散粉株率的总和,原种田不得超过0.03%,原种一代不得超过0.05%,原种二代不得超过0.2%,花期一且发现杂株,及时拔除,就地处理。5.5花期防杂
花期严防人为因素将异品系花粉带人隔离区内。5.6辅助授粉
不育系繁殖田要及时、多次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5.7割除保持系
授粉结束后,将保持系彻底除。5.8收获
在霜前,不育系、保持系分别收获。收获前全面进行一次田间复检。彻底淘汰可疑株、病劣株,固定专人,分收、分运、分晒、分打。5.9包装与贮藏
按GB7414和GB7415执行。
6杂交种的生产
6.1选地
同5.2。
6.2隔离
GB/T 17319.--1998
制种用与相邻作物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少于300m。6.3播种
6.3.1适时播种。要根据所配组合调节花期,母本一次播完,父本分期播种。6.3.2按照七壤肥力和亲本的株型决定留苗密度。6.3.3根据父母本植株高低和父本花粉量多少决定父母本种植行比。6.4去杂去劣
交母本都要严格去杂去劣,分三期进行。6.4.1苗期根据叶鞘颜色、叶色及分能力等主要特征,将不符合原亲本性状的植株全部拔掉。6.4.2拔节后根据株高、叶形、叶色、叶脉颜色以及有无蜡质等主要性状,将杂、劣、病株和可疑株连根拔除,以防再生。
6.4.3开花前根据株型、叶脉颜色、穗型、颖色等主要性状去杂,特别要注意及时拔除混进不育系行里的矮杂株。对可疑株可采用挤出花药的方法,观察其颜色和饱满度加以判断,6.4.4花期鉴定时,制种田-级种子的杂株率不得超过1%,二级种子的杂株率不得超过2%,父母本分别计算。
6.5花期的预测和调节
6.5.1因为干早或其他原因,影响父母本不能按时出苗的,可采用留大小苗或促控的办法,调节花期。6.5.2拔节后可采用解剖植株的方法,始终掌握母本内部比父本内部少0.5~1个叶片或母本生长锥比父本大分之一的标准来预测花期。如发现花期相遇不好时,要采取早中耕、多中耕、偏水偏肥、根外追肥、喷洒激素等措施,促其生长发育,或采取深中耕断根、适当减少水肥等措施,控制其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母本开花后1~2d(天),第期父本开花,第二期父本的盛花期与母本的末花期相遇。6.6辅助授粉
授粉次数应根据花期相遇的程度决定,不得少于3次。花期相遐的情况愈差,则辅助授粉的次数应愈多。对花期不的制种田,可从其他同一父本田里采集花粉,随采随授,授粉应在上午露水刚干时立即进行。
6.7收获
要适时收获,应在霜前收完。父母本先后分收、分运、分晒、分打。6.8包装与贮藏
按G37414和GB7415执行。
7种子的质量检验
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3543.1~3543.7进行复检,对符合G134404.1规定标准的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191
繁育单位
品系(组合)名称
播种期
收获期
繁殖单位负责人(签字)
被检穗数
杂穗数
纯度,%
繁殖单位技术人员(签字)
GB/T 17319—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高粱杂交种繁殖制种田间记录卡片地名
行 比
被检株数
杂株数
怀疑株数
纯度·%
检验员(签字)
填报日期
隔离情况
病虫害
年月日
被检株数
杂株数
怀疑株数
纯度,%
收获期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319-1998 高梁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