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8次 | 2024-12-20 14:44:46
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内容将使用适当的HTML标签进行格式化。 ---1. 检测项目:
这些项目用于评估小麦面粉的加工性能及其适用性,比如是否适合作为专用小麦用于不同食品的加工。
---2. 检测方法:
- 蛋白质含量检测:Kjeldahl法或近红外光谱法
- 湿面筋测定:通过专用湿面筋测定仪测定
- 面筋指数测定:离心方法
- 沉降值检测:通过混合乳酸和硫酸的沉降试剂测定
- 粉质特性:使用粉质仪进行测定
- 拉伸特性:使用拉伸仪进行测试
- 麦粒硬度检测:硬度仪或破碎率分析
- 千粒重测定:称量标准样品中1000粒小麦的重量
- 降落数值:使用降落数值仪检测
- 颜色特性:色差仪或目视分析
各项检测方法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 涉及的产品:
- 强筋小麦
- 弱筋小麦
- 专用小麦如:面包粉小麦、饼干粉小麦、蛋糕粉小麦等
这些产品根据品质指标的不同,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别的食品加工,如面包、挂面、饼干和糕点等。
--- 希望这段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深入了解,建议查阅GB/T 17320-1998原标准文本。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标准号:GB/T 17320-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4-03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专用小麦品种的品质分类、品质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面包、面条、馒头、饼干及糕点等食品的专用小麦品种。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的选育、品种(品系)的品质鉴定、品种审定和推广,也适用于加工用专用小麦品种的收购、销售和加工。GB/T17320-1998专用小麦品种品质GB/T17320-1998
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部分内容
GB/T 17320—-1998
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对加工食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已的商品小麦和小麦品种的品质标准,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个统一的小麦品质标准。小麦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控制,将我国小麦品种按加工用途分类,根据用途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使小麦生产、加工逐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小麦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必要制定我国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本标主要起草人:王乐凯、赵乃新、兰静、程爱华、高春。7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Wheat varieties for spesific end-usesGB/T17320-1998
本标准规定了专用小麦品种的品质分类、品质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面包、面条、馒头、饼干及糕点等食品的专用小麦品种。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的选育、品种(品系)的品质鉴定、品种审定和推广,也适用于加工用专用小麦品种的收购、销售和加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戒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51—86 小麦
GB2905一82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T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5493一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5498-85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5505-—85
粮食、油料检验
灰分测定法
GB5506--85粮食、油料检验
面筋测定法
GB10361-89谷物降落数值测定法GB/T14608-93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法GB/T14611--93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法直接发酵法GB/T 14614--93
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idtISO5530-1:1998)GB/T14615--93面团拉伸性能测定法拉伸仪法(eqvISO5530-2:1998)SB/T 10137--93
面条用小麦粉
SB/T10141--93
酥性饼干用小麦粉
SB/T10143—93糕点用小麦粉
ISO5529:1992小麦沉降指数测定Zeleny试验AACC26-20实验制粉-布勒氏法
3分类
根据小麦子粒的用途分为三类。3.1强筋小麦:角质率大于70%,胚乳为硬质,面粉筋力较强,适用于制作面包,也适用于制作某些面条或用于配麦。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GB/T 17320—1998
3.2中筋小麦:胚乳为半硬质或软质,面粉筋力适中,适用于制作面条、饺子、馒头等食品。3.3弱筋小麦:角质率小于30%,胚乳为软质,面粉筋力较弱,适用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4品质指标
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容重,g/L
蛋白质含量,%(于基)
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
沉降值(Zeleny),mL
吸水率,%
稳定时间,min
最大抗延阻力,E.U.
拉伸面积,cm
测定方法
角质率测定按GB5493进行检验。容重测定按GB5498进行检验。
蛋白质含量测定按GB2905进行检验。5.3
≥770
≥770
≥770
30.0~45.0
200~400
湿面筋测定手洗法按GB5506进行检验,机洗法按GB/T14608进行检验。5.4
沉淀值测定按ISO5529进行检验、5.5
吸水率、稳定时间测定按GB/T14614进行检验。5.7
最大抗延阻力、拉伸面积测定按GB/T14615进行检验。5.8水分测定按GB/T3543.6进行检验。5.9实验制粉按AACC26-20进行试验。5.10灰分测定按GB5505进行试验。5.11降落值测定按 GB 10361 进行试验。6检验规则
6.1样品
6.1.1检验样品应是种植在品种适应区域内正常成熟、收获和贮存的当年或隔年纯品种。6.1.2检验样品质量应符合GB1351中二级以上(含二级)小麦质量指标。6.1.3检验样品全麦粉的降落值应大于250s。6.2抽样
抽样方法按GB/T3543.2规定执行。6.3样品处理
6.3.1检验样品应除去全部杂质和不完善粒。<30.0
≤250
6.3.2检验样品经制粉、混勾后装入聚乙烯袋或其他密封容器内,夏季放置两周,冬季放置三周,待面粉品质趋于稳定后,方可进行面团流变特性和食品加工特性的检验。76
GB/T 17320 -- 1998
6.3.3检验用面粉的出粉率应控制在60%~65%左右,灰分值应不大于0.60%(以干基计)。6.4检验
6.4.1为能可靠地反应出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建议采用两年或两年以上多点测定数据的平均结果。并应选择已确定品质类型的品种同区种植,作为检验对照样品。6.4.2区试品系、审定品种以及成果鉴定检验,应包括3~4条全部项目,必要时,还可选择附录A或附录B中的食品加工特性项目进行检验。6.4.3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检验,应包括3~4条全部项目,同时,对附录A或附录B中食品加工特性项目进行检验。
6.5判定规则
6.5.1区试品系、审定品种以及参加戒果鉴定的品种,其蛋白质(或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两项必须达到鉴定类型的规定。
6.5.2评定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时,3~4条全部项目必须达到鉴定类型指标,食品加工特性的检验评分应在80分以上。
A1实验制作及评价
GB/T 17320 --- 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食品加工特性实验方法及品质评价规则面包、面条、酥性饼干、糕点制作与评价A1.1面包品质实验制作方法和品质评分按GB/T14611进行检验。A1.2面条品质实验制作方法和评分按SB/T10137-93中附录A进行检验。A1.3酥性饼千品质实验制作方法和评分按SB/T10141—93中附录A进行检验。A1.4糕点(苏式查仁酥)品质实验制作方法和评分按SB/T10143—93中附录A进行检验。A1.5结果表示
各项品评得分合计后保留至整数位。A1.6判定规则
小于70分判定为差;70分~79分为一般;80分~89分为良好;大于等于90分为优。附录B
(标雅的附录)
食品加工特性实验方法及品质评价规则馒头制作与评价
B1材料
B1.1干酵母,低糖型。
B1.2碳酸氢钠(小苏打),食品级。B2设备
搅拌机:Swanson针型或性能相似的设备。B2. 1
恒温恒湿发酵箱:使温度保持在29~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蒸锅:直径22cm,单层,3只。
电炉:600W,3台。
发酵盆:直径12cm无盖瓷盆,10个。B2.52
台式天平:100g感量±0.1g,1台。B2.7
卡尺:120cm±0.01cm。
面案:90cm×60cm×2.5cm,软杂木板。B2.9
体积测量器:菜籽置换型,1050mL土5mL。B3制作方法
B3.1按面粉样品粉质仪吸水率的75%计算加水量。并可按品种不同,作适当的调整。B3.2在已预热(30℃)的和面钵中加干酵母1g,倒入计算好的全部面粉样品用水量(30'C),溶解酵母。
B3.3称取相当于14%含水量的面粉样品90g士0.1g,倒入和面钵中,开启搅拌机,和面1min。78
GB/T 17320--- 1998
B3.4取出和好面团在面案上手工揉搓成球,置无盖瓷盆中,送入温度为29~30℃,相对湿度80%~85%的发酵箱中,发酵2.5h。
B3.5称取同-面粉样品10g,加0.2g碳酸氢钠铺在面案上,将发酵好面团在上面反复揉搓,使全部面粉揉净,大约揉15次左右,最后揉成光滑半球形。B3.6将揉好面团放在铺有湿布的蒸帘上,送入温度29~30℃,相对湿度80%~~85%的发酵箱中醒发15min,置沸水锅中蒸20 min,取出冷却。B4感官评价与品尝方法
B4.1馒头质量与体积测定
将冷却至室温的馒头称重,并用塑料薄膜包严,测量体积,同一样品测定两次,相差值小于或等于15mL时取平均值,大于15mL重新测定。B4.2馒头高的測定
馒头去掉薄膜,用卡尺量取馒头底部与顶点高度,同一样品从不同侧面测量两次,相差值小于或等于0.2cm时取平均值,大于0.2cm重新测定。B4.3外观评价
馒头用面包刀切开,观察馒头表面色泽、表面结构、形状、内部气孔结构细密均匀程度,底部有否死烫斑,并逐项打分。
B4.4品尝评价
取半个馒头置沸水锅中蒸6~8min,取出稍凉,用食指按压,评价弹柔性,斑小块,观察是否易掉渣,放入口中,细嚼5~7s,感觉有否咬劲,是否粘牙,干硬,咀嚼一会儿能否完全化开以及气味如何,并逐项打分。
B5评分方法
馒头比容按式(B1)计算:
比容—该
式中:V-
馒头体积,mL;
馒头质量,g。
B5.2馒头评分项目及分数分配见表B1。表B1
比容,mL
高,cm
表面色泽
表面结构
外观形状
得分标准
比容大于或等于2.8得满分15分
比容小于或等于1.5得最低分2分比容在 2. 8~1.5之间,每下降 0. 1扣 1分高大于或等于7. 0 cm得满分5分高小于或等于 5. 0 cm得最低分 1分高在7.0~5.0 cm之间,每下降0.5cm扣1分白、乳白8~10分
浅黄、黄6~8分
灰暗2~6分
光滑8~~10分
皱缩、塌陷、有气泡、有凹点或大块烫斑3~8分对称、挺、有球形感7~10分
扁平或不对称4~7分
(B1)
结果表示
各项品评得分合计后保留至整数位。B5.4判定规则
GB/T 17320—1998
表B1(完)
得分标准
气孔细小均匀12~15分
气孔过于细密但均匀8~12分
有大气孔、结构粗糙5~11分
边缘与表皮有分离现象8~12分
回弹快、能复原、可压缩1/2以上7~10分手指按压回弹弱或不回弹3~7分
手指按压困难,感觉较硬2~6分咬劲强7~~~10分
咬劲弱且掉渣或咀嚼干硬,无弹性4~7分爽口不粘牙8~10分
稍粘或粘3~7分
具有麦香、无异味4~~5分
味道平淡3~4分
有异味1~3分
小于70分判定为差;70~79分为一般;80~89分为良好;大于等于90分为优。注
酵母也可使用鲜醇母,但鲜醇母活性不稳定,且不易保存。1
2 碳酸氢钠用前要研细。
3和面时间可根据面粉质量稍加调整,以无生粉、面筋刚好形成(面团已光滑)为准,如继续搅拌至面筋展开,面筋的强度降低,蒸制出的馒头易回缩、塌陷。4
必须热进行便头品尝评分,馒头冷凉后硬度增大,试样间弹操性差异明显变小,不易评分。80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320-1998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