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6次 | 2024-12-20 15:22:16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中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内容的整理:
1. 检测项目:
《GB/T 17391-1998》中主要提到的检测项目包括:
2. 检测方法:
标准中描述了以下检测方法:
- 氧化诱导时间(OIT)测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测试,通过测定聚乙烯材料在一定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的氧化时间来评价热稳定性。
- 静液压强度试验:通过对管材进行恒定压力和高温处理,在指定时间段内检查其是否发生开裂或破坏。
- 耐热氧化老化性能测试:将管材或管件在高温氧化环境中老化,并检测其物理性能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其长时间使用性能。
3. 涉及的产品:
本标准涉及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
- 聚乙烯(PE)管材
- 聚乙烯(PE)管件
- 适用于供水、排水、燃气输送等领域的聚乙烯材料管道系统
以上内容反映了《GB/T 17391-1998》的核心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和适用范围,具体检测操作和技术参数细节需要参考标准的原文以确保准确无误。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标准号:GB/T 17391-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5-19
实施日期:1999-0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测定氧化诱导期来判定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管件、管件及原料。GB/T17391-1998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GB/T17391-1998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GB/T17391-—1998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TR10837:1991《燃气用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的测定》而制定。本标准的试验原理、试验仪器、技术参数及主要试验步骤等采用了ISO/TR10837:1991。本标准与ISO/TR10837:1991的主要差异在于将标准名称改为《案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增加了一种原料试样的制备方法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步骤。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伟、曾新榕。3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聚艺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ethylene pipes and fittings1范围
GB/T 17391--1998
本标准规定了用测定氧化诱导期来判定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管材、管件及原料。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352—88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GB/T13464-92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3原理
通过测定试样在高温氧气条件下开始发生自动催化氧化反应的时间,对试样的热稳定性作出评价。4试验仪器和主要技术参数
4.1试验仪器:能连续记录试样温度的差热分析仪(DTA)、差式扫描量热计(DSC)或其他类似的热分析仪,精度为0.1℃。
4.2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4.3氧气和高纯度氮气供气及气体切换装置。4.4气体流量计。
5试样
5.1管材和管件试样制备:
在管材和管件上截取一块20~30mm宽的圆环,从圆环上截取一个20mm长的弧孤形段,在弧形段上切取一个直径略小于热分析仪样品Ⅲ的圆柱体,最后用锋利刀具从圆柱体上切割一个重(15土0.5)mg的圆片状试样。
5.2原料试样制备:
方法A:按GB9352的规定,在(150土3)℃下加热2min进行压片后切取一个直径略小于热分析仪样品Ⅲ的圆柱体,最后用锋利刀具从圆柱体上切割一个重(15士0.5)mg的圆片状试样。方法B:将原料切碎成1mm×1mm×0.5mm的粒状或厚度约0.2mm的薄片状,然后称取(15土0.5)mg作为试样。
当发生争议时,以方法A作为仲裁方法。5.3每组试样数量五个。
5.4试样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5-19批准374
1999-02-01实施
6试验步骤
GB/T17391—1998
6.1按GB/T13464—92中附录A的方法校准热分析仪。6.2接通氧气和氮气,打开气体切换装置分别调节两种气体的流量,使之均达到(50士5)cm*/min,然后切换成氮气。
6.3将盛有(15土0.5)mg试样的开口铝血置于热分析仪的样品支持架上。6.4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土0.1)℃,并使该温度恒定。开始记录热曲线(如温度-时间关系曲线)。
6.5保持恒温5min(原料试样采用方法B时保持恒温7min)后,迅速切换成氧气。6.6当热曲线上记录到氧化放热达到最大值时终止试验。试验结果
7.1在试验记录到的热曲线图上(如图1),标出由氮气切换成氧气时的点A1,给出曲线明显变化时最大斜率的切线,标注此切线与基线延长线的交点A2,其两点间的时间即为表示试样热稳定性的氧化诱导期(min)。
7.2试验结果取五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0.14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国家标准代号,
b)材料名称、规格和型号,
c)仪器型号、试验条件;
d)试验结果,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e)试验人员及日期。
氧化诱导期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