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21 15:45:2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根据标准《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中涉及的内容整理出的相关信息,包括检验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

1. 相关检测项目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质量检测:核查外壳表面是否光滑、无明显缺陷,标志和铭牌是否清晰完整。
  • 电气安全性能检测:例如电气绝缘性能、电气接地、触电保护等。
  • 紫外线辐射强度检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 杀菌效果检测:通过实验判断产品的实际杀菌效果是否达标。
  • 耐久性检测:测试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及产品长期运行稳定性。
  • 环境适应性测试: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下的运行情况。
---

2. 检测方法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常见的检测方法:

  • 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方法通常使用紫外线辐照计,按标准给定的距离测量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 杀菌效果评价:采用标准菌株(如大肠杆菌)进行杀菌试验,评价产品对微生物的灭活率。
  • 电气性能检测: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等设备进行绝缘、接地等相关测试。
  • 耐久性检测:采用连续工作测试法,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记录灯管的实际寿命。
  • 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恒温恒湿试验箱模拟恶劣环境条件,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

3. 涉及的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紫外线消毒器产品:

  • 家庭用紫外线消毒器
  • 工业用紫外线水处理器
  • 医用紫外线消毒设备
  • 空气净化领域的紫外线消毒器
  • 食品和饮用水杀菌领域的专用设备

其他类似用途的紫外线消毒设备也可能参考此标准部分内容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

---

总结来看,标准《QB/T 1172-1999》对紫外线消毒器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是紫外线消毒设备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紫外线消毒器

标准号:QB/T 1172-1999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9-05-06

实施日期:1999-12-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供饮用水杀菌消毒的紫外线消毒器(以下简称“消毒器”)。QB/T1172-1999紫外线消毒器QB/T1172-1999

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的部分内容

QB/T 1172---1999

为了严格控制紫外线消毒器的产品质量,以确保其杀菌消毒之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特对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QB/T1172—1991《紫外光消毒器》进行修订。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基本参数根据有关要求作了增加,见3.2;-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根据GB4706.1一19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

求》增加了电器安全要求,见第4,5,6章。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QB/T1172—1991《紫外光消毒器》作废。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轻工机械七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小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紫外线消毒器

QB/T1172—1999

代替QB/T1172—1991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供饮用水杀菌消毒的紫外线消毒器(以下简称“消毒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部分:通用要求GB2099.1—1996

GB 4706.1-19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5750--1985

GB/T13306—1991标牌

GB16798—1997食品机械安全卫生QB/T1588.5—1996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产品分类

3.1型式

本装置为紫外线杀菌消毒器。

3.2基本参数

消毒器根据其功率不同,分为小功率型、大功率型、家用型。基本参数见表1。基本参数

小功率型

大功率型

家用型

额定输人功

18±10%

25±10%

35±10%

100±10%

580—10%

850-10%

1200—10%

20±10%

最大流量

国家轻工业局1999-05-06批准

工作电压

220±5%

紫外辑

照强度

(距离1 m)

-tWAcmpe)

灯管使

用寿命

253.7≥1000

≥2 000[

~400

1999-12-01实施

3.3型号表示方法

QB/T1172—1999

型号由产品代号、型式代号、功率代号组成。例: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功率代号

型式代号(1小功率、2大功率、3家用型)产品代号(紫外线消毒器)

4.1.1进人消毒器的水质色度不大于15度,混浊度不大于3度。4.1.2消毒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b)周围环境温度:—5℃~40℃,c)周围的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为25℃时)。4.2材料

4.2.1紫外灯管及套管:材料透紫率不低于80%。4.2.2消毒器的簡体:必须采用防紫外辐射和防腐蚀材料。4.2.3与水接触的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无毒、无味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要求及GB16798—-1997第4章规定。

4.3外观

4.3.1不锈钢外壳:表面应光亮,不得有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4.3.2塑料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变色、夹杂质、表面凹凸不平等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4.4噪声

消毒器工作噪声不大于45dB(A)。4.5电气安全

4.5.1标志

标志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

4.5.2防触电试验

消毒器的结构和外壳应具有良好的防触电保护,除工作和使用时应有的洞孔外,均不得随意开孔,以保证使用者不与带电部件发生意外接触。4.5.3输入功率

在额定电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消毒器的额定输人功率见表1。4.5.4热态、潮态泄漏电流

a)消毒器结构采用Ⅱ类型式:泄漏电流不大于0.25mA,b)消毒器结构采用I类型式:泄漏电流不大于0.75mA。4.5.5绝缘电阻

a)消毒器结构采用Ⅱ类型式:热态、潮态绝缘电阻不小于7MQ;b)消毒器结构采用I类型式:热态、潮态绝缘电阻不小于2MQ。4.5.6电气强度

a)消毒器结构采用ⅡI类型式的绝缘电气强度试验历时1 min,试验电压为基本正弦波,频率为50Hz,冷态和潮态时试验电压均为3750V,不发生闪络和击穿;202

QB/T 1172—1999

b)消毒器结构采用I类型式的绝缘电气强度试验试验条件与4.5.6a)相同。潮态时试验电压为1250V和工作温度下试验电压为1000V,不发生闪络和击穿。4.5.7耐久性

消毒器经额定电压的1.1倍,48h试验和经额定电压0.9倍,48h试验后,结构不发生有损害本标准要求的电气或机械事故,绝缘不得损坏,触点和连接不得由于受热振动等原因而松动,应能正常工作。4.5.8非正常工作

消毒器在断水情况下不应引起危害安全的火灾和机械损伤或触电事故。4.5.9稳定性

设有固定装置的消毒器在使用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试验时应将消毒器放置在与水平面10夹角的倾斜面上,试验中器具不得翻倒。4.5.10机械强度

外壳经弹簧冲击后,不应有危及安全性的损坏。4.5.11电源线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源线均应采用铜质绝缘软线,长度1.5m~2m;b)家用型消毒器电源线标称横裁面积不小于0.5tmm,c)大、小功率型消毒器电源线标称横截面积不小于0.75mm2;d)电源线插头应符合GB2099.1单相、三相插头、插座技术条件的规定e)电源线夹紧装置的固定部分,按表2规定,进行25次拉力试验,每次1s,其位移不得超过2 mm。

表2拉力

器具的质量/kg

4.5.12接地电阻

消毒器接地电阻不大于0.12。

4.5.13爬电距离

a)消毒器结构采用Ⅱ类型式:爬电距离不小于3mm;b)消毒器结构采用I类型式:爬电距离不小于8mm。4.5.14电气间隙

a)消毒器结构采用Ⅱ类型式:电气间隙不小于3mm,b)消毒器结构采用I类型式:电气间隙不小于8mm。4.6使用性能

拉力/N

4.6.1大小功率型消毒器在0.4MPa的工作压力下,简体和各密封处不得泄漏。4.6.2家用型消毒器在0.25.MPa.的工作压力下,简体和各密封处不得泄漏。4.6.3在最大出水流量和工作条件下,经消毒器消毒后其出水中的细菌学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表 3细菌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个/ml

个/100mL

指标值

5试验方法

QB/T1172-1999

5.14.2中的要求应按制造厂有关检测规范进行检查。5.2外观检查:用目视法进行,应符合4.3规定。5.3噪声测定:用声级计在半消声室内进行,从产品中心点量起,左、右上各0.5m,各测一次,取三次算术平均值,应符合4.4规定。

5.4所用电压表和功率表均为0.5级,声级计为A级。5.5电器安全

5.5.1标志检查:按GB4706.11992中7.1进行。5.5.2防触电试验:按GB4706.1—1992中8.1进行。5.5.3输人功率的测定:用功率表进行测试。5.5.4热态、潮态泄漏电流测定:按GB4706.1—1992中16.2进行。5.5.5绝缘电阻测定:按GB4706.1—1992中16.3,16.4进行。5.5.6电气强度测试:按GB4706.1—1992中13.3进行。5.5.7

耐久性试验:按GB4706.1---1992中18.2进行。5.5.8大功率消毒器:当断水后,电器安全保护装置应动作。5.5.9稳定性测试:按GB4706.1—1992中20.1进行。5.5.10机械强度测试:按GB4706.11992.中21.1进行。5.5.11电源线测试

a)电源线长度测定:用钢板尺测量;b)电源线标称横截面积测定:用千分卡测量;c)电源插头测定:按GB2099.1进行测量;d)电源线夹紧装置试验:在电源线距出口处200mm作一标记,用管形弹簧秤进行拉力试验。5.5.12接地电阻的测定:按GB4706.1—1992中27.5进行。5.5.13爬电距离测定:按GB4706.1—1992中29.1进行。5.5.14电气间隙测定:按GB4706.1—1992中29.1进行。5.6使用性能测试

5.6. 1用水压进行泄漏试验:试验压力是工作压力的 1.25 倍时,保持10 s,目测检查。5.6.2细菌学指标:按GB5750进行。6检验规则

消毒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

6.1.1每台产品须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每只出厂的消毒器必须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6.1.2出厂检验项目为表4中的第1,5,7,8,17项,其中第8项只测冷态电气强度。6.2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一年半进行一次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204

消毒器的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

防触电试验

输人功率

热态、潮态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

电气强度

耐久性

非正常工作:

稳定性

机械强度

电源线

接地电阻

电距离

电气间隙

泄漏试验

细菌学指标

QB/T 1172—1999

表 4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4,6.14.6.2

检验方法

6.2.3家用消毒器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次抽9台,其中3台用于型式检验,另6台备查。

6.3判定规则

6.3.1出厂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台产品不合格。6.3.2型式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重新测试,若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标牌

产品土应有耐久性的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并应清晰标出以下内容:a)制造厂名称和厂址;

b)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采用本标准号;c)额定电压,

d)额定频率;

e)额定功率;

f)出厂日期、出广编号:

g)注册商标;

h)Ⅱ类结构标记回。

TiKANiKAca

7.1.2外标志

QB/T 1172—1999

包装箱外壁应有清楚、整齐的标志,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c)商标,

d)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cm;e)包装箱毛重,kg;

f)出厂日期或批号;

g)标准号。

7.1.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7.2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QB/T1588.5规定。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及规定的附件。7.3运输

产品内外包装均应经一般运输不致损伤,但应严禁剧烈碰撞及雨淋变潮7.4贮存

产品应在不开启原包装的状态下,贮存于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仓库中。箱体应距离地面200 mm以上,周围不得有腐蚀性化学物品或气体存在。贮存期不超过一年。206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172-1999 紫外线消毒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