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21 17:01:22
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标准的内容,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的详细说明,并合理添加HTML标签以便更清晰地呈现信息:《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检测项目、方法及相关产品
1. 相关检测项目
- 温度均匀性检测
- 干燥效率检测
- 热风循环系统稳定性检测
- 噪音检测
- 能耗检测
- 设备机械性能和耐用性检测
- 安全性检测
- 控制精度检测
2. 检测方法
以下为标准中提到的主要检测方法:
- 温度均匀性检测: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检测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计算出温度均匀性指标。
- 干燥效率检测: 对规定负载物料进行试验,测量挂凉加工后的水分含量降低比率来评估效率。
- 热风循环系统稳定性检测: 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测量热风流量及风压是否维持在稳定范围。
- 噪音检测: 使用噪声计在设备运行时测试工作噪声,确保符合要求的分贝范围。
- 能耗检测: 测试设备在指定运行条件下的电能消耗或总热能耗,用于评估设备性能。
- 机械性能检测: 检查传动装置、链条、挂钩等部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 安全性检测: 对电气接地、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项目进行测试,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 控制精度检测: 对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进行多次重复性试验,评估控制精度误差。
3. 涉及的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产品:
- 食品加工设备: 包括挂凉干燥面条、果蔬、肉类等加工设备。
- 工业干燥设备: 包括纸张、布匹等的低温干燥设备。
- 农业物料干燥设备: 适用于农作物、药材等物料的烘干处理设备。
通过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符合《QB/T 1836-1993》的设备可以保证性能稳定、效率高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及工业干燥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
标准号:QB/T 1836-1993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3-07-29
实施日期:1994-03-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通道式控温挂晾干燥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通道式控温晾干式控温挂晾干燥机。QB/T1836-1993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QB/T1836-1993
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通道式控温挂晾干燥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1836-1993
本标准规定了通道式控溢挂晾干爆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测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适用于通道式控激晾干式控温挂晾干燥机。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4689.12皮革水分及其他挥发物的测定GB/T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QB1524制革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产品分类
3.1型号
通道式控温挂晾干燥机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QB1524规定。3.2规格
规格由挂杆的长度与干燥室的单元系列组合。挂杆长度:1600.1800,20002200mm单元系列:9,11,13,15,17,19,21,23,25个3.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挂杆长度
单元系列
挂杆根数
送料速度
干燥激度
蒸气压力
耗气量
热风总流量
电机总功率
工作效
中华人民热和国轻工业部1993-0729批准190
nm/rmin
3.2条数值选择
134~304(选择)
0. 3~~ 0. 6
272-827(选择)
1.08×10%~3×105(选择)
14,6-~38.6(选择)
00-~800(猪皮革)
1994-03-01实施
外形尺寸
整机净重
4技术要求
QB/T 18361993
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
4.1机器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2馨件制造技术要求
4.2.1冲压件
表面平整、棱边清直,不准有裂纹和锈痕。4.2.2焊接件
焊缝应平整,焊渣应除净,符合图样中规定。4.2.3油漆件
油膜应色泽均匀,不有漏涂、流挂、划伤和脱落等缺陷。4.2.4主要件
注:风机叶轮与风简间隙不大于5mm;。直形轨道的内径尺寸公差等级不低于IT14级;直形轨道的直线度公差1000mm?0.8mm。c
4.3装配技术婴求
4.3.1所有零部件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应有合格证明才能装配。4.3.2挂杆排列整齐,高、低一致,无碰、撞现象。4.3.3链条十字架全部转动灵活,无卡死。4.3.4电气系统布线应符合GB/T5226中第10章的有关规定。4.4整机技术要求
4.4.1传动机构运转平稳,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各部工作准确各动作件、调整件轻便灵活。
4.4.2工作时噪声不大于85dB(A)。4.4.3挂风门开启时,最大调节角度为45°。4.4.4正常工作中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升不大于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C。4.4.5烘道内任横切面上的温度差不大于5℃。4.4.6供气系统不得有渗漏和堵塞。4.4.7皮革干燥后的含水率为16%~~18%。4.4.8电气系统性能应符合GB/T5226中13.1,13.2,13.3,13.4条的规定。4.5外观质量
外观应整洁,色泽和谐,供气管排列整齐美观,冷作结构件綫条平直。5试验方法
5.14.2.4a条用钢直尺检验。
5.24.246条用游标卡尺检验。
5.34.2.4c条用平板,塞尺检验或按GB/T1958直线度误差检验方案代号1-1方法检验5.44.3.4条按GB/T5226第13章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5.54.4.2条用声级计在整机工作时距地面高1.5ml,距电机及各种风机1m处分别测量,所测量最大191
值为整机噪声。
5.64.4.3条用45°样板检验。
5.74.4.4条用表温度计检验。
QB/T 1836-1993
5.84.4.5条按图1要求用表面温度计测量1.2,3,4点,取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符合该条规定(此条定为型式试验项目,在负载下进行)。图1
5.9产品装配完成后,必须进行4h的空运转试验,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对4.3.2,4.4.1,4.4.6条进行检验。
5.104.4.7条按GB4689.12的规定进行检测。5.114.4.8条按GB/T5226中有关规定检验。5.12对基本参数的检验
5.12.1挂杆长度,外形尺寸用长度尺测量。5.12.2送料速度用秒表、长度尺在生产现场检测。5.12.3耗气量用流量计或采集冷凝水检测。5.12.4工作效率通过走访用户报告评定。5.12.5·整机净重按理论计算或称重法检验。6检验规测
6.1出厂检验
每台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为4.3.2,4.3.3,4.3.4,4.4.1,4.4.2.4、4.4,4.4.8条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注:4.4.8条中GB/T5226的13.4.2条除外。、链台产品出厂前需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6.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产品质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b.
国家质量检测机构携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3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全部内容。6.4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10%,但不得少于台。6.5型式检验如有-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每台产品按图样上规定的位置固定铭牌,产品铭牌内容包括:制造厂名;
产品型号及名称;
主要技术规格;
产品制造日期及出厂编号。
QB/T1836.- 1993
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7.2包装
包装前应清除机器及附件上的油液,外露零件的加工表面应涂上防锈油脂。产品的活动零件应固定,拆开件及随机附件应登放整齐,固定在包装箱内。包装箱应牢固可灌,有防雨播施,便于吊装运输。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
产品合格证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随机附件清单。
7.3运输
运输装卸时应小心轻放,防止剧烈震动。7.4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性物质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推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海安县轻工机械刀片厂和轻工业部毛皮制革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昊致平、孙卫、孙家斌。193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