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4 09:24:3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尺寸检测: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内径、外径等基本尺寸的检测。 - 形状检测:如平面度、圆度、直线度等。 - 表面质量检测:如表面粗糙度、缺陷(划痕、凹坑等)检查。 - 结构要素检测:包括螺纹、槽、孔的检测。

检测方法

- 长度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进行尺寸测量。 - 形状测量:利用坐标测量机(CMM)和特种量具检测。 - 表面检测: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目视检验与光学设备检测表面质量。 - 螺纹与孔检测:螺纹规、塞规、光学投影仪等工具。 - 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适用于缺陷分析。

涉及的产品

- 零部件:各种机械零部件如轴承座、齿轮和联轴节等。 - 汽车部件:如传动轴、半轴、活塞销等。 - 航空航天组件:各种连接器、紧固件等。

该标准不仅强调了冷挤压件的各种检测要求,同时提供了确保质量的检测方案,适用于广泛的工业和制造领域。

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

标准号:JB/T 6541-200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4-03-12

实施日期:2004-08-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冷挤压件应遵循的形状和结构要素。本标准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冷挤压件。JB/T6541-2004冷挤压件形状和结构要素JB/T6541-2004

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的部分内容

ICS2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541--2004

代替JB/T6541-1993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

Shape and structure elements for cold forging part2004-03-12发布

200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范围

3冷挤压件分类

3.1冷挤压件按形状分类

3.2冷挤压件按工艺分类.

冷挤压件结构要索...

确定结构要素的一般原则

反挤压杯形件长径比

杯形反挤压件底厚和壁厚的比,目

正挤压凹模人口角2α,反挤压凸模锥项角β复合挤压件连皮位置及厚度h1

冷挤压件内圆角半径和外圆角半径冷挤压件凹穴的尺寸和位置

实心件正挤压

空心件正挤压

实心件正挤形状实例

空心件正挤形状实例

杯形件反挤压

杯-杆件反挤压,

反挤压件形状实例

杯一杯件复合挤压

杯一杆件复合挤压

杆-杆件复合挤压

复合挤压件形状实例

锻挤复合成形

缴挤件形状实例

径向挤压.

径向挤压件形状实例

复合挤压件连皮位置

反挤压件圆角半径

正挤压件圆角半径

凹穴深度和位置

杯形反挤压件内孔的长径比

表2杯形反挤压件底厚和壁厚比,次

JB/T6541—2004

JB/T6541—2004

本标准是对JB/T6541—1993《冷挤压件形状和结构要素》的修订。本标准与JB/T654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反挤压内孔长径比L/d,对钢质件而言一般受到L/d,≤2.5的限制,如果模具设计果用特殊装置,其值可达L/d,=5

增加3.2.5。径向挤压越来越广泛地在冷挤压技术中得到应用,为此增加径向挤压的原理(图14)及径向挤压件形状实例(图15)。本标准代替JB/T6541—199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公明、赵蔗、陈军、李社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6541—1993。

1范围

冷挤压件形状和结构要素

本标难规定了冷挤压件应遵循的形状和结构要素。本标准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冷挤压件。2符号

冷挤压件内表面圆角半径,单位为mm:冷挤压件外表面圆角半径,单位为mm;一正挤压凹模人口角,单位为(°);反挤压凸模维项角,单位为(\):挤压件壁厚,单位为mm:

挤压件法兰厚度或底厚,单位为mm:挤压件连皮厚度,单位为mm:

冷挤压件内径,单位为mm:

冷挤压件外径,单位为mm:

毛坏直径,单位为mm:

一毛坏长度,单位为mm:

一正挤压件挤出部分长度、反挤杯形件孔深度,单位为mm:L

1——挤压件凹穴深度,单位为mm。3冷挤压件分类

3.1冷挤压件按形状分类

a)旋转对称件:

b)简单的轴对称和非对称件;

c)具有沟纹、齿形等形状的挤压件。3.2冷挤压件按工艺分类

3.2.1正挤压

工艺主要分实心件正挤压(图1)与空心件正挤压(图2)。图t

实心件正挤压

图2空心件正挤压

JB/T 6541—2004

JB/T6541—2004

正挤压实心件形状实例见图3,正挤压空心件形状实例见图4。中中中

图3实心件正挤形状实例

图4空心件正挤形状实例

3.2.2反挤压

工艺主要分杯形件反挤压(图5)与杯一杆件反挤压(图6)。反挤压件的形状实例见图7,

图5杯形件反挤压

图6杯-杆件反挤压

中中国国与奥

图7反挤压件形状实例

3.2.3复合挤压

工艺主要分杯一杯件复合挤压(图8),杯一杆件复合挤压(图9)、杆一杆件复合挤压(图10)等。复合挤压件形状实例见图11。

3.2.4缴挤

工艺由锻粗和挤压复合组成(图12)。镦挤件形状实例见图13。

图8杯一杯件复合挤压

图10杆一杆件复合挤压

JB/T6541—2004

图9杯一杆件复合挤压

图11复合挤压件形状实例

下预杆

图12敏挤复合成形

图13缴挤件形状实例

JB/T6541—2004

3.2.5径向挤压

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垂直,可以成形枝叉类零件及杯形类件等(图14),径向挤压件形状实例见图15。

上总楼

上凹模

下凹核

图14径向挤压

a)枝叉类b)杯形类

图15径向挤压件形状实例

a)毛坏b)枝叉件c)杯形件

4、冷挤压件结构要率

确定结构要素的一般原则

a)冷挤压件结构必须利用冷挤压工艺的变形特性,尽量达到少无切削加工:b)冷挤压件结构要考虑冷挤压工艺变形特性所产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变化:冷挤压件结构必须保证足够的模具寿命:c

冷挤压件结构在保证成形和模具寿命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成形工步;d)

冷挤压件结构要考虑材料及其后续热处理工序的影响因索:e)

非对称形状的冷挤压件可合并为对称形状进行挤压。f)

下凸楼

4.2反挤压杯形件长径比

杯形反挤压件内孔长径比L/d,见表1。对钢质反挤压采用特殊装置时,其长径比L/d,可达5。4

表1杯形反挤压件内孔的长径比

杯形反挤压件底厚和壁厚的比

杯形反挤压件底厚h和壁厚S的比h/S见表2。钢合金

表2杯形反挤压件底厚和壁厚比

4.4正挤压凹模入口角2α,反挤压凸模锥顶角6及其合金

JB/T6541—2004

2α角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及单位面积挤压力,一般正挤凹模人口角2α为60°~120°,反挤凸模锥顶角β为7°~9°,特殊情况下可为平底凸模,其交界面应有圆角。4.5复合挤压件连皮位置及厚度ht一般情况下,杯一杯型挤压件连皮位置应放在中间(图16a),扁平类挤压件连皮位置应设在大端部(图16b),

连皮厚度h大于或等于壁厚S。

复合挤压件连皮位置

4.6冷挤压件内圆角半径和外圆角半径反挤压件外圈角半径R和内圈角半径般与零件的圆角半径相同,特殊情况下,为了有利于金属流动可适当加大(图17)。应注意两圆角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壁厚。正挤压件的圆角半径R,-般为3~10mm,R2为0.5~1.5mm,见图18。图17反挤压件圆角半径

JB/T6541—2004

图18正挤压件圆角半径

4.7冷挤压件凹穴的尺寸和位置

凹穴的深度1应小于直径d。有个凹穴时,凹穴位置应设在制件的对称中心(图19)。国穴深度和位置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 形状和结构要素》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