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5次 | 2024-12-24 19:06:29
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检查双金属温度计的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包括表面处理、标记的清晰程度等。
- 量程和精度:检验温度计的量程和精度是否符合要求,通常有一定的精度误差范围。
- 反应时间:测量温度计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 耐震性能:测试温度计在振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精度保持能力。
- 长期稳定性:检查温度计在长期使用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和测量精度。
检测方法:
- 比较法:使用标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测试,记录并分析误差。
- 恒温槽测试:在恒温槽中调节温度,观测温度计的反馈时间和精确度。
- 振动测试:将温度计置于振动台上,进行震动试验以测试其耐震特性。
- 老化试验:通过长时间的恒温放置,观察温度计的长期稳定性。
涉及产品:
标准《JB/T 8803-1998》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双金属温度计,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在机械加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应用。
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双金属温度计
标准号:JB/T 8803-1998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8-09-30
实施日期:1998-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双金属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由双金属元件和保护管组成的温度检测元件,圆形标度盘,以及测量范围为-8℃~500℃的温度计。JB/T8803-1998双金属温度计JB/T8803-1998
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的部分内容
ICS17.2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
Bimetallicthermometer
1998-09-30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8-12-01实施
JB/T8803-1998
本标准是对ZBN11008--88工业双金属温度计>的修订。修订后扩大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由单的工业双金属温度计扩大到既包括工业用,又包括商业用、实验室用和小型双金属温度计,增加了带接点装置、防爆型、可调角型等目前国内市场已经生产的双金属温度计。本标准与ZBN11008一88<工业双金属温度计>在技术内容上的主要差异如下:a)产品分类的型式中,本标准按温度计的主要功能、连接方式等六项作了补充;b)测量范围中,补充了适用范围,除保留原工业用外,增加了商业用、实验室用和小型用;c)标度盘公称直径中,本标准除保留60,100,150mm外,增加了25,40,50,80,120mmd)精确度等级中,本标准补充了2.0,4.0级;e)为本标准新增加的带接点装置、防爆型、可调角型等规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N11008-88。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常州热工仪表总厂。参加起草单位:杭州自动化仪表总厂、泰兴市热工仪表厂、杭州春江仪表厂、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沈阳测温仪表厂、天长市仪表厂、天津德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培荣、石樟健。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双金属温度计
Bimetallic thermometer
JB/T8803—1998
代替ZBN11008-88
本标准规定了双金属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由双金属元件和保护管组成的温度检测元件,圆形标度盘,以及测量范围为-80℃+500℃的温度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6388--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7386.1—一1994工业自动化仪表术语温度仪表ZBY122一83工业自动化仪表指针指示部分的基本型式、尺寸及指针的一般技术要求ZBY123—83工业自动化仪表标度的一般规定3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JB/T7386.1中与温度计有关的术语外,还采用下列定义。3.1可调角双金属温度计
可以调整指示装置与检测元件轴线之间角度(0°~90°)的双金属温度计。4产品分类
4.1型式
4.1.1按温度计的主要功能分为:a)指示;
b)指示带接点装置(以下简称电接点)。4.1.2按温度计的环境条件分为:a)普通型;
b)防爆型;
防喷水;
d)船用型。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8-0930批准
1998-12-01实施
JB/T8803-—1998
413按温度计指示装置与检测元件的连接位置分为:a
角型(轴向型).如图1所示:
直型(径向型),如图2所示:
钝角型(135角型),图3所示;可调角型,如图4所示。
按温度计的接点装置的原理分为:4.1.4
机械接点式;
接近开关式;
感应式。
按温度计的指示装置结构分为:无指示调整;
带指示调整。
按温度计安装连接方式分为:
无固定装置;
外螺纹接头;
内螺纹管接头:
固定外螺纹:
可调管接头;
固定法兰;
可动法兰。
4.2基本参数
除非用户与制造厂商定,否则应按本标准的基本参数。4.2.1标度盘公称直径
温度计的标度盘公称直径分为:25,40,(50),60,(80),100,(120),150mm。注:括号内的值不推荐采用。
4.2.2测量范围
JB/T8803—1998
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测量范围
-80-+40
40~+80
工业、商业
注:表中“△”表示适用的测量范图,“”表示不适用的测量范图。4.2.3精确度等级
温度计的精确度等级分为:
1.0.1.5.2.0,2.5,4.0级
实验室、小型
4.2.4检测元件直径及安装螺纹
JB/T8803--1998
温度计的检测元件直径及安装螺纹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标度盘公称直径
25,40,(50)
60,(80)
100,(120),150
4.2.5插入长度
温度计的插入长度分为:
75,100.150,200,250,300,400.500mm。4.2.6电气参数
检测元件直径
电接点温度计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接点形式
机械接点式
接近开关式
感应式
4.2.7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额定功率
温度计的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应符合表4规定。表4
工作场所
掩蔽场所
户外场所
-25~+55
-40~+85
最高工作电压
安装螺纹
M27×2
最大允许电流
相对湿度
注:电接点温度计,其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为:温度-25C~+55℃,相对度≤85%。4.3保护管的公称工作压力
温度计保护管的公称工作压力分为:1,1.6,2.5,4,6.3MPa。
5技术要求
5.1基本性能
5.1.1基本误差
JB/T8803—1998
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5规定的基本误差限。基本误差以温度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表5
精确度等级
基本误差限%
5.1.2角度调整误差
可调角温度计的角度调整误差应不超过其量程的1.0%。5.1.3回差
温度计的回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5.1.4重复性
温度计的重复性极限范围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二分之一5.1.5设定点误差
电接点温度计,其设定点误差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的1.5倍。5.1.6切换差
电接点温度计,其切换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5倍。5.1.7切换重复性
电接点温度计,其切换重复性极限范围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二分之一。5.1.8热稳定性
温度计的检测元件在测量上限保持表6规定的时间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5.1.1的规定。表6
测量上限
保持时间
5.1.9时间常数
≤300
温度计的时间常数应不超过40s。5.1.10长期运行性能
对电接点温度计在表3规定的无感负载下,以最大允许电流量,每次间隔2s5s,进行累积次数为1.5万次的闭合断开循环试验,而无损坏。5.2工作条件影响的性能
5.2.1耐振性
当机械振动频率为25Hz,位移幅值为0.6rnm的情况下,温度计承受24h振动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5.1.1的规定,且无损坏。
5.2.2安装位置影响
当由正常安装位置向前、后、左、右倾斜90°时,温度计的示值变化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5.3安全性能
5.3.1绝缘电阻
电接点温度计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或外壳)之间及各输出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7的规定值。
额定电压
5.3.2绝缘强度
JB/T8803--1998
直流试验电压
绝缘电阻
电接点温度计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或外壳)之间及各输出端子之间的绝缘强度应能承受与电源频率相同的表8所规定的正弦交流电的试验电压。表8
额定电压
5.3.3防爆性能
试验电压
防爆温度计的防爆性能应符合国家指定的防爆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规定。5.3.4防护性能
温度计的外壳防护型式应符合GB4208的规定。5.3.5船用性能
船用温度计的船用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检局的规定。5.4外观
a)温度计外表面应有良好的处理,色泽均匀,不得有毛刺、刻痕、裂纹、起皮剥落、锈蚀和霉斑等缺陷;
温度计的表面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气孔、波纹等缺陷c)温度计的指针、标度盘及其标度、数字和符号应鲜明、清晰,不变色和不退色,不应有残缺和有影响读数的站污;
d)温度计的指针和标度盘应符合ZBY120和ZBY123的规定:指针长度(指针的回转中心到指针尖端的长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指针指示部分与标度盘平面间的距离应不大于5mm:圆形标度为270°~300的部分圆形。
标度盘公称直径
指针长度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般试验大气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1.2其他环境条件
JB/T8803-1998
机械振动:应使机械振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6.2试验的一般规定
6.2.1温度计的漫入深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6.2.2试验设备和标准器
试验设备为恒温槽,标准器为二等标准温度计。测量恒温槽温度时,所采用的测量系统的基本误差限应不超过被试温度计基本误差限的四分之一。6.3基本性能的试验
6.3.1基本性能试验的一般规定
除遵守6.2试验的一般规定外,基本性能的试验还应符合如下规定。6.3.1.1基本性能的试验应在6.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6.3.1.2试验点应至少包括上、下限值在内的四个点。有零点的温度计应包括零点。试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
6.3.1.3将被试温度计的检测元件与标准温度计插在恒温槽中,恒温槽温度应稳定在规定的试验点温度,由标准温度计读数,然后读取被试温度计的示值。6.3.1.4温度计应在整个测量范围上,以上、下行程为一个全循环,至少做一个循环的试验。6.3.2基本误差试验
温度计的基本误差试验应在基本性能试验的一般规定条件下进行。被试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示值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在该试验点的基本误差。注:可调角温度计的基本误差试验,应在其角型位置进行。6.3.3角度调整误差试验
试验时在室温下,可调角温度计从角型(或直型)位置调整到直型(或角型)位置时所产生的温度计示值的最大变化量。
6.3.4回差试验
温度计的回差试验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试验点除上限值和下限值外)。在每一试验点土、下行程的示值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回差。6.3.5重复性试验
温度计的重复性试验采用与基本误差试验相同的基本性能试验的一般规定进行。温度计的重复性极限范围以至少三个测量循环同一行程(上行程或下行程)同一试验点各次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表示。
6.3.6设定点误差试验
6.3.6.1电接点温度计的设定点误差试验,除信号电路和试验点外,采用与基本误差试验相同的一般规定条件进行。
6.3.6.2电接点温度计在设定范围内,试验点是设定点。按照试验程序,试验点应包括10%,50%,90%量程附近标度线在内的至少三个点。在每个试验点(设定值)上,以上、下行程为个循环,试验应进行至少三个循环。在保证判别无争议的情况下,也可拨动设定指针的方法进行试验。6.3.6.3将被试电接点温度计接到信号电路中,然后均改变恒温槽温度(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C/mip)使接点产生闭合或断开的切换动作(信号电路接通或断开)。在动作瞬间,读取的标准温度计示值,即为接点上行程或下行程的上切换值或下切换值。6.3.6.4试验时,输入信号必须按初始输入信号的同一方向逼近试验点,并且由上述三个测量循环确定上切换值和下切换值,以及计算上切换值平均值和下切换值平均值的切换中值。设定点误差是由切换中值与标度的设定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636.5电接点温度计的设定点误差试验,在出厂检验时,充许采取一个循环。7
6.3.7切换差试验
JB/T8803—1998
切换差试验与设定点误差试验同时进行。切换差由试验计算所得的上切换值平均值与下切换值平均值之差值来确定。6.3.8切换重复性试验
切换重复性试验与设定点误差试验同时进行。切换重复性由同一设定值上所测得的上切换值的各数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和下切换值的各数值之间的最大差值来确定。
6.3.9热稳定性试验
温度计的检测元件插入恒温槽中,在测量温度上限保持表6规定的时间。试验时,恒温槽的温度变化不超过±2℃。试验后,按6.3.2试验方法测量温度计的基本误差。6.3.10时间常数试验
温度计的检测元件处于温度较低的介质中,待示值稳定后迅速移人处于另一个温度较高的恒温槽内(前一种介质的温度与恒温槽的温度之差应大于温度计量程的50%,以形成温度阶跃),同时启动秒表,当温度计示值的变化达到温度之差(阶跃值)的63.2%时,撤停秒表。秒表所记下的时间即为时间常数。6.3.11长期运行性能试验
试验仅在电接点温度计上进行,将电接点温度计接在专用的试验设备上,按照5.1.10规定的条件和参数进行试验,用灯泡作负载检验接点的闭合和断开状况。6.4工作条件影响性能的试验
6.4.1耐振性试验
温度计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规定,安装在振动台上,安装温度计的振动台、安装板和安装托架应有足够的刚度,使传到温度计上的振动衰减或增益最小。耐振性试验结束后,按6.3.2试验方法测量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及检查温度计的机械情况是否良好6.4.2安装位置影响试验
试验时,在室温下将温度计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工作位置向前、后、左、右各倾斜90°,目测和计算各次倾斜所产生的温度计示值的变化。6.5安全性能试验
6.5.1绝缘电阻试验
电接点温度计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及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将温度计的各类端子按规定分别短接,然后用额定直流电压为表7规定值的兆欧表,依次测量规定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值应在施加全试验电压且在读数稳定后,再从兆欧表读数。本试验仅适用于输出端子对地绝缘的温度计。6.5.2绝缘强度试验
电接点温度计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及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将温度计的各类端子按规定分别短接,然后将试验设备的空载电压设定在5.3.2规定的试验电压的50%接入温度计的相关端子之间。试验设备的功率应足以使设定的电压在被试温度计接入后下降不超过10%。试验时,应使试验电压由零逐步平稳地上升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观察并记录是否出现击穿或飞弧。然后使试验电压平稳地下降到零,并切断电源。
本试验仅适用于输出端子对地绝缘的温度计。6.5.3防爆性能试验
防爆温度计的防爆性能试验须按国家指定的防爆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规定进行。6.5.4防护性能试验
温度计的外壳防护试验应按GB4208的有关规定进行。6.5.5船用性能试验
JB/T8803—1998
船用温度计的船用性能试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检局的规定进行6.6外观检查
温度计的外观检套应采用自检法进行检查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每台温度计均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温度计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0。
7.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基本误差
角度调整误差
设定点误差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温度计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1。
检验项目
基本误差
角度调整误差
重复性
设定点误差
切换差
切换重复性
热稳定性
时间常数
长期运行性能
试验方法条文编号
指示温度计
电接点温度计
试验方法条文编号
指示温度计
电接点温度计
技术要求
条文编号
技术要求
条文编号
检验项目
安装位置影响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防爆性能
防护性能
船用性能
标志、包装和储存
8.1标志
8.1.1标度盘标志
温度计的标度盘上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或型号;
c)计量单位符号,℃;
精确度等级:
e)出厂编号或制造日期。
JB/T8803--1998
表11(完)
试验方法条文编号
指示温度计
电接点温度计
注:标度盘公称直径为25mm和40mm的,e)项可不在标度盘上标志。电接点温度计还应在标度盘或适当的位置上增加以下标志:8.1.2
接点额定功率;
接点最高工作电压(交流或直流)、最大允许电流:b)
接地端标志。
8.1.3防爆标志
防爆温度计的防爆标志须按国家指定的防爆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规定。8.1.4防护标志
电接点温度计的外壳防护标志按GB4208的有关规定。8.1.5船用标志
船用温度计的船用标志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检局的规定。8.1.6包装标志
产品包装箱外表面应有GB191和GB6388规定的标志和其他必要的标志。8.2包装
温度计的包装应符合GB/T15464的规定。8.3储存
技术要求
条文编号
温度计应存放在环境温度5℃~40℃和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通风室内、且不含有腐蚀温度计的有害杂质。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8803-1998 双金属温度计》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