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24 19:11:39
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概述。检测项目:
- 轴承外观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外观缺陷,如锈蚀、裂纹等。
- 尺寸检查:测量轴承的外径、内径、宽度等关键尺寸,确保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
- 滚动性能测试:检查滚针轴承的旋转灵活性以及摩擦力矩。
- 材料检测:核查轴承制造所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处理工艺。
- 疲劳寿命测试:模拟轴承在实际工况下的使用寿命,以评估其耐久性。
- 硬度检测:对轴承部件的硬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相应要求。
- 震动和噪音测试:检测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级别。
检测方法:
- 视觉检查:使用目测或者显微镜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 尺寸测量工具:使用卡尺、千分尺等精准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 旋转摩擦测试仪:通过专用测试仪器检测滚针轴承的旋转性能。
- 光谱分析和金相显微分析:用于材料检测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检查。
- 疲劳试验机:通过长时间的检测试验评估轴承的疲劳寿命。
- 硬度仪:使用洛氏硬度计或其他硬度检测仪器进行硬度测试。
- 噪音测试仪和振动测试仪:检测轴承工作时的噪音和振动水平。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使用冲压外圈的滚针轴承,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机械制造、工具传动、航空航天等行业中使用的滚针轴承产品。
请注意,具体检测项目和方法应参照标准文本,并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和场合进行调整和选择。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8878-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05-23
实施日期:2001-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8878—2001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3245:1997《滚动轴承—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和公差》本标准是对JB/T8878—1999《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部分符号、定义、硬度要求、外圈公差等有改变。本标准规定了按GB/T290—1998《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制造的一般用途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本标准于1989年以ZBJ11019—1989首次发布,一圻4月标准号调整为JB/T8878—1999,本次是第一次修订。JB/T8878-2001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技术条件JB/T8878-2001
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 21. 10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878—2001
neq ISO 3245: 1997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
Rolllng bearings--Drawn up needle roller bearings Specifications2001-05-23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1-10-01实施
JB/T8878-2001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TS03245:1997《落动轴承一无内間、冲压外圈密针轴承一外形尺寸和公差标准中规定的公差与T03245一致,补充了IS0标准中未规定的其他按术条件,本标准是对/T8878--1999(策动轴承冲开外溶针轴承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旧8878—1999相比,主要单了以下整订将符号F、F学为F、A并规定了其定义将变度664I1V0.1改为664IIVT:外图宽度公差改为品,:
寒越过端公称外径功“滚针组量小内径”改为“滚针组最小内径-2上m:对轴和轴承座孔尺寸公差分别塔加了一种公禁带。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片8878-1999车标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车标准的附录B是据示的附录。
本标准中全国按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携出并妇。本标准起草单位:格阳轴承酬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节人:李飞雪。
本标准于1989年以11019.--1989首次发布,于1999年4月标准号调为B厅78—1999本次是第一欧替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
Roulng bearlngsDriwn up ueedleroller bearingsSprcificntions1范围
JB/T 8878-Z001
neq1SO3245:1997
代警J8878-1994
本标准规定了按GBT290制造的般用途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冲压外阖滚付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涌过在本标难中用而构或为本标难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械整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划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90..-1998
GB/T 19571981
GB/T 4340.11999
GD/T 8597—1988
GB/T13237—1991
JB/T3574—1997
JB/I8921-1999
3符号及定义
密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光滑极限量塑
金舅维氏硬度试险第」部分:试验办法滚动轴承包装
优质碳紊结构钢冷轧薄纲扳和钢带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游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李标准来用下列符号及定义,个标准中其他符号均按GB/T290。3.!滚组公称内轻,F:与所有滚针内接的理论图柱体的直径。3.2滚针组实际内径,F:与密针组内接的圆拉体的直径。:键针组实尿内径是指将一阅杜样装人够针组内孔,至少在一小向方向L轴承的径向普隐为等时的图性体的径。
3.3滚组实际内轻偏差,4F:针组实际内径与公称内径之差,AF..-F.-F
A技术要求
4.1材料及硬度
冲压外厨可采用符合GA/T13237规定的表面题量不低于Ⅱ领,拉延级别不低于P领的10或08优质冷轧钢板(带)制造。热处理后,其商道表面的硬度不密低于664HV1。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5-23批准2001-10-01 实施
4.2公差
4.2.1滚针组公称内径F,的公差表「的规定。1
4. 2. 2冲压外撕宽度C的公差为员,mm。4.3其他
4.3.1轴承外圈不应存数纹,拉痕。上前些
下前差
4.3.2带密封阐的冲山外圈滚针轴承,其讲封圈的材料、结构形状和尺寸公差应符合产品用样的规定。4.3.3轴承压人环规后应施转录活。4.3.4与猫承配合的轴和外完孔的拉术遵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3.5辑承使用中推荐的安装方溢见附录B(据示的附求)5检验方法
5,】F-,的检验,是将轴承入具有特定内径的辩硬铜制环规中,然后用带有“过端”和“止端”的案规按验:
环规的尺寸放公差按表2的规定,塞规的尺寸及公差接表3的规定,表2
环规公称内轻
计:允许的环规最大内径为P减去公整按N6的上值整位。环愿公差
披GB/T1957中TT8
公差趣的究
环规些厚
5. 2轴承宽度心的公差用游标卡尺测述,JB/T BBT#—2001
基境公称外径
产_ +0.014
5.3硬度试验方达控GB/T4340.1的规定。6标志
冲压外周率针轴承的标志应符合什3574的定。控整规购
轴承的挽验规按JA/T892T的规定。8包装
轴承的包装按GB/T8597的规定。止辆
F, +0.030
F+0036
E, +0.043
F, +0.052
F, +0.062
赛规公差
该GT1中7
公幸显的崇
AI与轴承配合的轴
JB/T8878-2001
附景A
(标准的谢录]
与抽承配合的轴和外壳孔的技术要求At1轴须配含表血的硬度不低于5SHRCA1.2轴须配合表而的表面粗度R为02m。A13轴领的尺寸公差为h5(h6)
A1.4轴须配合表面的两遵和闻持度不应超过轴的见寸公举的50%。A2与轴承配合的外壳孔
A1外壳孔配合表面的表面租凝案R为mAZ.2外完托的尺寸公差根括座的材料按表A1选用。表AI
抽承座的材料
钢或等
轻合金戒型厚小于6lhm
朝承座我尺寸公差
AZ.3外完孔配合表面的彻度和团往度不应超过外壳在尺寸公差的59%,3E/T $78—2001
附 录 B
(提示的射录)
推存的安业方法
为广免冲压外国产生向部变形卖隐裂,防止速针的正滑工作变受硅坏,蒙止在安装承时使用手睡等工其鼓击薄睡外围,应使用压力却和专用安装工具进行安装(见图B1)安装时神压外留滤针轴承的标志面向上。装配专T具
0-D-(0.2-03) m
~F_-0.025mm
需由安装位量决定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8878-2001 滚动轴承 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