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6 11:32:14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详细规定了关于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试验要求。以下是标准中涉及的相关内容:

检测项目

  • 偏航制动性能检测: 测试偏航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和可靠性。
  • 偏航误差检测: 检测偏航角度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 偏航电机性能检测: 对偏航电机的启动性能、输出功率和效率进行测试。
  • 偏航系统耐久性检测: 评估系统在长时间使用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 偏航系统反应速度检测: 测试偏航系统响应外部控制信号的速度。
  • 机械强度测试: 测试偏航机构的关键部件强度和坚固性。
  • 噪声检测: 测量偏航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水平。

检测方法

  • 静态测试: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偏航系统进行固定状态测试,例如使用标准拉力试验机检测制动能力。
  • 动态测试: 在模拟环境中,通过旋转测试平台测试偏航系统在动态条件下的反应性能及系统协调性。
  • 电气检测: 使用万用表、电流表等仪器进行电机电气性能测试。
  • 负载测试: 在加权负载状态下,评估偏航系统的运行能力及稳定性。
  • 寿命测试: 通过长时间多次循环模拟偏航操作,评估系统部件的寿命表现。
  • 环境测试: 将系统置于各种温度、湿度条件下测试其适应性能。

涉及产品

  • 偏航驱动装置(如电机、液压装置)。
  • 偏航制动系统。
  • 偏航轴承及支撑结构。
  • 偏航齿轮箱及齿轮组。
  • 偏航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PLC控制器等)。

总结来看,该标准涵盖了偏航系统的各个核心部件,并通过多种测试方法来验证其性能,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标准号:JB/T 10425.2-200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4-02-10

实施日期:2004-06-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试验条件、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平轴式、主动偏航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JB/T10425.2-2004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10425.2-2004

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 27.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Yaw system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Part2: Test method

2004-02-10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条件

3.1试验场地

3.2被试验机组..

3.3试验用仪器...

试验内容和方法

试验准备

外观检查.

地理方位检测装置标定试验

偏航系统偏航试验

偏航系统偏航转速试验与偏航定位偏差试验.偏航系统偏航阻尼力矩试验

偏航系统偏航制动力矩试验

偏航系统解缆试验

偏航系统扭缆保护试验。

5试验结果的处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偏航系统试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次

附录B(资料性附录)偏航系统试验报告格式和内容..B.1格式,

B.2报告内容,

B.3其他

电欢临电上

★电电

JB/T 10425.2—2004

JB/T 10425.2-—2004

1偏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JB/T10425《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JB/T10425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首次制定。

本部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拖美德(洛阳)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华轶、杜广平。1范围

风力发电机组

JB/T10425.2—2004

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试验条件、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水平轴式、主动偏航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偏航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1042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备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1--2001,idtIEC61400-1:1999)GB/T1845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idtIEC61400-12:1998)JB/T10425.1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3试验条件

3.1试验场地

3.1.1试验时,试验场地的风速应为5m/s~25m/s。3.1.2试验场地应避免复杂的地形和障碍物,并且有15m/s~25m/s的风速出现的概率。3.1.3试验应避免在特殊的气候(如雨、雪、结冰等)条件下进行。3.2被试验机组

3.2.1被试验机组应随附有关技术数据、图样、安装说明书和运行维护说明书等。3.2.2被试验机组应随附有产品合格证。3.2.3被试验机组的安装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的规定。3.2.4被试验机组应符合GB18451.1的相关要求。3.3试验用仪器

3.3.1试验仪器、仪表的校验

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和装置均应在计量部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允许有-个二次校验源(仪器制造厂或标准实验室)进行校验。3.3.2仪器、仪表要求

a)风速仪

按GB/T18451.2-—2003中7.2的规定。b)

风向测试仪

按GB/T18451.2-2003中7.3的规定温度计

按GB/T18451.2—2003中7.4的规定。d)气压计

按GB/T18451.2—2003中7.4的规定。e)计时器 

测量范围

计时精度

≥jh;

≤15s / d。

JB/T 10425.2—-2004

f)压力表

测量范围

0 MPa~20MPa.

准确度±100Pa。

g)风向标

应与被试验机组的风向标完全相同。h)罗盘

普通使用精度。

i)记号笔

一般等级即可。

j)塞尺

测量范围根据需要选用;

准确度<0.01mm。

3.3.3测量装置要求

a)角度测量装置

测量范围0°~180°;

准确度±0.1°;

b)角度测量辅助装置

测量范围0°~180°:

准确度±0.1°。

4试验内容和方法

4.1试验准备

4.1.1按照GB/T18451.2—2003中7.2的规定测取试验时的风速并记录。4.1.2按照GB/T18451.2-2003中7.3的规定测取试验时的风向并记录。4.1.3按照GB/T18451.2—2003中7.4的规定测取试验时的温度值并记录。4.1.4按照GB/T18451.2—2003中7.4的规定测取试验时的大气压值并记录。4.2外观检查

4.2.1检查偏航系统各部件的安装、联接和装配间隙是否符合图样工艺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记录。检查偏航系统各部件表面是否有污物、锈蚀、损伤等并记录。4.2.2

4.2.3检查偏航系统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表面和焊缝外观是否有缺陷并记录。4.3地理方位检测装置标定试验

4.3.1该试验应在被试验机组安装调试阶段进行。4.3.2在被试验机组的适当位置上划一条与风轮轴线平行的直线或其水平投影与风轮轴线水平投影平行的直线。,

4.3.3将罗盘放置在该条直线上并且使罗盘正北方向刻度线与该条直线重合,读出该直线与罗盘正北方向刻度线的夹角α,然后手动偏航使α小于5°。4.3.4在被试验机组控制系统相关部分中进行设置,此时标定的方向即为地理方位检测装置的正北方向。

注:如果被试验机组没有地理方位检测装置,可以不进行该项试验。4.4偏航系统偏航试验

4.4.1偏航系统顺时针偏航试验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然后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向顺时针方向偏航,偏航半周后,使偏航系统停止运转。这一操作至少重复三次。观察顺时针偏航过程中偏航是否平稳、有2

无异常情况发生(如冲击、振动和惯性等),记录顺时针偏航结果。4.4.2偏航系统逆时针偏航试验

JB/T10425.2—2004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然后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向逆时针方向偏航,偏航半周后,使偏航系统停止运转。这一操作至少重复三次。观察逆时针偏航过程中偏航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如冲击、振动和惯性等),记录逆时针偏航结果。4.5偏航系统偏航转速试验与偏航定位偏差试验4.5.1偏航转速试验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然后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顺时针运转一周,再逆时针运转一周复位。这个循环应反复三次。在每一循环中,记录偏航系统顺时针运转一周所用的时间Ts,和逆时针运转一周所用的时间Tn。偏航系统的平均偏航转速n按下式计算:式中:

nsi=1/ Ts.

-顺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某一周的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nsi

Ts,顺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偏航某一周所用时间,单位为min;;—偏航系统运转次数,i=1、2、3。n=+

式中:

式中:

顺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的平均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nn=1/ Th

逆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某一周的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一逆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偏航某一周所用时间,单位为min;Th

i--偏航系统运转次数。

式中:

式中:

逆时针运转时偏航系统的平均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np=(ns +n)/2

偏航系统的平均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np应满足下式:

np-nel

×100%≤5%

式中:

偏航系统的设计额定偏航转速,单位为r/min。4.5.2偏航系统偏航定位偏差试验(1)

4.5.2.1将与被试验机组风向标完全相同的风向标安装于被试验机组控制系统的相应接口上,用该风向标替代被试验机组的风向标。3

JB/T 10425.2--2004

4.5.2.2将该风向标安装于角度测量辅助装置上。4.5.2.3在被试验机组偏航系统和机舱的适当部件上安装角度测量装置。4.5.2.4使风向标的起始位置处于零点,并确认风向标和角度测量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确认后,起动被试验机组,使被试验机组处于自动状态。4.5.2.5手动操作在风向标上任意取一个不同的角度使被试验机组进行自动偏航一个角度8品,反复操作三次。

4.5.2.6在角度测量装置上读出或人工计算出相对于9,的偏航角度6并将9,和的数值记录在附录A的偏航系统试验原始数据记录表中。4.5.2.7计算出9f与8,的差值,偏航系统偏航定位偏差A9取三个差值中的最大值。A按下式计算:A0= maxf.-0n1

式中:

A偏航定位偏差;

:—风向标的角度:

ep—每次偏航运转的角度。

△6应满足下式:

A8≤59

4.6偏航系统偏航阻尼力矩试验

:(7)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用压力表检查液压站上偏航阻尼调定机构的调定值是否与机组的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使用值相一致,然后在偏航制动器上安装压力表。待安装完毕后,确认压力表安装是否正确。确认后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偏航任意角度并停止。反复运转三次。记录偏航过程中偏航制动器上安装的压力表的数值pzi,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pz,pz按下式计算:nz=

式中:

p-偏航制动器上压力表的平均压力值,kPaPzi-偏航制动器上压力表在每次偏航过程中测得的压力值,kPa。偏航系统偏航时的实际总阻尼力矩M,按下式计算:M2=n-Pz·A·R·μ

式中:

Mz实际总阻尼力矩,单位为kN·m;n

一制动钳的个数;

A一每个制动钳的有效作用面积,单位为 m2!R----制动钳到制动盘回转中心的等效半径,单位为m;一滑动摩擦系数

Mz应满足下式:

M,-Mez

式中:

×100% ≤5%

偏航系统的额定阻尼力矩,单位为kN·m。:(9)

(11)

4.7偏航系统偏航制动力矩试验

JB/T 10425.2—2004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检查液压站上调定的偏航刹车压力值是否与机组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使用值相一致,然后在偏航制动器上安装压力表。待压力表安装后,确认压力表安装是否正确。确认后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偏航任意角度然后使偏航系统制动锁紧。反复三次,检查液压回路各个联接点是否有泄漏现象并记录偏航制动时偏航制动器上的压力表的压力值pzli。取三个p小的最小值记为pzh。pal按下式计算:pzh min (pzh, +

式中:

-偏航制动器上压力表三次测量压力值中的最小值,单位为kPa;pzh

偏航制动器上压力表在每次偏航制动时测得的压力值,单位为kPa。偏航系统制动时的实际总制动力矩Mz按下式计算:Mzh=n·pzh'A·R·

式中:

实际总制动力矩,单位为kN·m。制动钳的个数;

每个制动钳的有效作用面积,单位为m2;A

制动钳到制动盘回转中心的等效半径,单位为m:滑动摩擦系数。

Mz应满足下式:

Mz≥Mezh

式中:

偏航系统的额定刹车力矩,单位为kN·m。4.8偏航系统解缆试验

4.8.1偏航系统初期解缆试验

(13)

(14)

在满足被试验机组初期解缆的工况下,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偏航到满足初期解缆的触发条件。确认后,观察被试验机组是否自动进行解缆并最终复位。记录结果。

4.8.2偏航系统终极解缆试验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并屏蔽偏航系统初期解缆触发条件。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偏航到满足终极解缆的触发条件,观察被试验机组是否自动进行终极解缆并最终复位。记录结果。

4.9偏航系统扭缆保护试验

起动被试验机组后,使被试验机组处于正常停机状态并屏蔽初期解缆和终极解缆的触发条件。手动操作使偏航系统偏航到满足扭缆保护的触发条件,观察被试验机组是否紧急停机并记录结果。5试验结果的处理

5.1偏航系统各项试验内容的原始数据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记录在偏航系统试验原始数据记录表中。记录表的格式和内容参见附录A。

5.2对于不符合JB/T10425.1要求的试验项目,允许进行调试,使其满足技术要求。5.3被试验机组按照本部分试验完毕后,应随即由试验机构写出被试验机组偏航系统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参见附录B。

JB/T 10425.22004

编号:

试验机构名称:

风电场名称:

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名称:

风速(m/s)

温度(℃)

外观检查

地理方位检测装

置标定试验

结果描述:

结果描述:

偏航系统顺时针顺时针偏航试验结果描述:

偏航试验和逆时

针偏航试验

偏航系统转速试

偏航系统偏航定

位偏差试验

偏航系统阻尼力

矩试验

偏航系统刹车力

矩试验

偏航系统初期解

缆试验

偏航系统终极解

缆试验

偏航系统扭缆保

护试验

结果描述:

结果描述:

结果描述:

试验机构代表:(签字)

年月日

检测人:

附录A

(瓷料性附录)

偏航系统试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风力发电机组号:

风力发电机组型号:

试验条件

大气压(kPa)

试验原始数据。

Te(min)

风电场代表:(签字)

逆时针偏航试验

结果描述:

Th(min)

Pu(kPa)

Pzh(kPa)

年月日

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代表:(签字)年月日

记录人:

B.1格式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偏航系统试验报告格式和内容

JB/T10425.2—2004

B.1.1封面机组型号写法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正下方署编写报告单位全称和日期。B.1.2 封二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

试验负责人

参加人员

协作单位

报告日期

编写人

报告内容

任务来源;

b)试验性质和目的;

c)试验场地概述:

d)试验时气象条件:

e)试验简介。

B.2.2技术参数和特征

试验地点

试验日期

年月日

依据设计资料或制造厂说明书,列出被试验机组偏航系统主要技术参数。B.2.3试验依据

试验方法及有关标准代号、名称。B.2.4试验用仪器和装置

列出试验期间所用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检验日期等。B.2.5试验条件、数据和结果

按第4章所做的试验,分别列出试验项目名称、条件、原始数据。经整理、计算得出结果。B.2.6结论和建议

按JB/T10425.1及相关的被试验机组技术资料文件,分析试验数据。结论要科学、真实、可靠。对被试验机组偏航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参数根据被试验机组的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认真的评价,并对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B.3其他

如果试验发生中断或重要故障时,必须在试验报告中明确中断原因、继续试验的时间和情况。重要故障应较详细地说明情况和处理方法。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