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27 08:56:3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通常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包括以下几点:

检测项目:

  • 表面缺陷探伤:检测冷拉圆钢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折叠、疏松等缺陷。
  • 内部缺陷检测:检查内部有无气孔、夹杂、缩孔等不连续性缺陷。
  • 几何特性:通过超声波评价圆钢的尺寸、形状偏差。

检测方法:

  • 超声波检测法: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检测圆钢表面及内部缺陷,通常包括A扫描、B扫描和C扫描。
  • 耦合剂的使用:在超声波检测中,使用耦合剂来确保监测装置与圆钢之间良好的声波传导。
  • 探头选择:根据圆钢的直径及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和类型。

涉及产品:

  • 冷拉圆钢:一般用于棒材、管材等形式应用的基础金属产品,尤其在精密机械制造、建筑结构和汽车工业等场合。
  • 其他相关金属产品: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表面及内部质量保证的金属产品中。

通过对上述项目和方法的了解,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进行冷拉圆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应用要求。

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标准号:GB/T 8361-2001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1-01-02

实施日期:2002-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的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探伤步骤、探伤结果评定和探伤报告。GB/T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GB/T8361-2001

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的部分内容

GB/T 8361--2001

本标准在GB/T8361---1987《轴承钢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冷拉圆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扩大了标准的使用范围;一冷拉圆钢直径适用范围由6mm~50mm增至6mm~80mm;增加探伤原理的描述;

在探伤方法中增加广-一侧检测方向即出圆钢径向的-侧改为圆钢圆周两个相反方向上检测,防止因缺陷的方向性而产生漏检;“人工缺陷的级别由三级改为六级,人汇缺陷的深度由直径的百分比表示改为数值表示;增加探伤设备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I3/T8361--1987《轴承钢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本标准由原国家治金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钢集闭上海五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常人:姜毅缴、正勇灵、朱房云、倪秀美本标准于1987年11月首次发布。6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The surface of cold drawn rounds steel-Method for the ultrasonic inspectionGB/T8361.2001

代替GB/T8361-1987

本标准规定了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的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探伤步骤、探伤结果评定和探伤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直径6mm80mm的冷拉圆钢表面探伤。适合于检测冷拉圆钢表面纵向裂纹、折叠等缺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推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I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探伤原理

超声波探头定向发射的纵波经耦合介质以特定的人射角度传递到圆钢表面,并发生波型转换,产生丧面波或横波。在钢表面或钢中传播的表面波或者横波遇到缺陷时被反射回来,由超声波探头接收,经过仪器的信号处理,获得缺陷的信息。4探伤方法

4.1采用表面波或横波脉冲反射法。4.2检测时应在圆钢圆周上的两个相反方向进行,如图1所示。图1探伤示意图

4.3被检验圆钢表面每侧应100%扫查。4.4圆钢端部不可探测区长度应不大于200m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17批准2002-05-01实施

5对比试样

GB/T8361-—2001

5.1对比试样应与被检圆钢的公称直径相同,钢种、表面及组织状态相似,不允许存在影响探伤结果评定的缺陷。

5.2人工缺陷采用电火花法或其他较好的方法加工。有争议时,以电火花法加工的人工缺陷为准。3对比试样的长度及人工缺陷加工位置应满足灵敏度的静态、动态调试要求,如图2所示。5.3

图2对比试样人工缺陷的加工位置示意图200

5.4人工缺陷的尺寸应有具备计量资格的部门使用光学显微镜或其他方法进行测量,并出具人工缺陷尺寸的计量报告。

5.5对比试样的人工缺陷的几何尺寸分为六级,见表1。具体级别按相应产品标准或协议规定执行。表1人工缺陷尺寸

允许误差

5.6对人工缺陷的几何尺寸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另行商定。6探伤设备

单位:mm

不大于深度的2倍

探伤设备一般包括:探伤仪、探头、探头控制装置、机械传动装备和其他辅助装置。6.1探伤仪

6.1.1采用单通道或多通道的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性能指标应符合J3/T10061规定。探伤仪应出计量部门定期校准。6.1.2探伤仪应有足够的重复频率调节范围,以适应探伤速度的变化。6.1.3探伤仪的其他性能应能满足自动探伤的需要,并有足够的抗现场干扰能力。6.2探头

6.2.1可使用单探头或多探头·也可在探头上加线聚焦型声透镜。单个探头的晶片长度或直径应不大于 20 mm。

6.2.2探头的工作频率可在2.5MHz~10MHz内选取。6.2.3探头性能应符合JB/T10062规定。6.3探头控制装置

6.3.1该装置在定范围内应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即保证在一定探伤速度下,声波相对圆钢的人射角度与垂真度保持稳定。

6.3.2应有牢固、灵活的探头夹持器,用来精确地调整探头。8

6.4机械传动装置

GB/T 8361—2001

该装置应保证以选定的速度将圆钢平稳地送过探头控制装置,并确保圆钢与探头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7探伤条件

被探圆钢的平直度、不圆度、端部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且圆钢表面应洁净、无铁屑、无污7.1

物等。

7.2耦合剂可使用洁净、无气泡、具有良好声耦合性能的水或油。水浸探伤时应有防锈措施。7.3探伤人员应持有无损检测资格认定部门颁发的1级或1级以上超声波探伤人员资格证书,凡签发报告者应持有「级或1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资格证书。8探伤步骤

8.1灵敏度的调试

每次进行探伤或被探圆钢直径变化时,需用对比试样进行灵敏度调试。8.1.1灵敏度的静态调试

8.1.1.1调整探头及探头控制装置.产生所选定的波型,并获得人工缺陷回波。8.1.1.2人.I.缺陷回波的报警幅度可在显示屏垂直满刻度的50%~80%内选定。波形应清晰,报警闸门内不得出现杂波。

8.1.2灵敏度的动态调试

8.1.2.1以选定的探伤速度进行灵敏度的动态调试。8.1.2.2在灵敏度静态调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灵敏度,使对比试样至少通过5次,每次所有的人工缺陷都应报警,否则应重新调整。8.2探伤

8.2.1在灵敏度动态调试基础上,逐批进行探伤。8.2.2探伤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2h)或同规格探伤结束时,需用对比试样校验灵敏度,当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灵敏度的调试,并对上次校验后的被检圆钢重新探伤。9探伤结果评定

探伤结果的评定应采用被检圆钢缺陷回波幅度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相比较的方法,当缺陷回波幅度低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时为合格品;不低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时为不合格品。10探伤记录与探伤报告

探伤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被检圆钢的牌号、炉批号、规格;b)探伤标准号、人工缺陷级别;()探伤仪、探头、耦合剂、探伤方法;d)探伤评定结果(探伤量,合格量,不合格量)、探伤日期;e)探伤操作人员和签发报告者的姓名。6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