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28 13:44:54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硬度测试:用于评估刀刃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 锋利度测试:测试刀刃的初始锋利程度及切割能力。
  • 腐蚀性能测试:评估材料的耐腐蚀能力,确保刀具在日常使用中的耐用性。
  • 强度测试:测量刀身和刀刃的强度,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 结构完整性测试:检查刀具的各个组件是否牢固可靠。
  • 外观质量检测:检验小刀的外观质量,包括抛光度、无缺陷等外观特性。

检测方法:

  • 硬度测试方法:通常使用洛氏硬度计或维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 锋利度测试方法:通过切割纸张、皮革或特定标准材料来评估。
  • 耐腐蚀测试方法: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盐雾试验或其他化学试验。
  • 强度测试方法:使用力学测试设备进行验证,如拉力试验机。
  • 外观检测方法:目视检查及使用放大镜辅助检验。

涉及产品: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各种日用小刀,包括厨房用刀、园艺刀、户外刀具等。具体的产品可能包含厨师刀、切片刀、折叠刀等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小刀。

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日用小刀

标准号:QB/T 2141.1-1995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5-08-08

实施日期:1996-04-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小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日用小刀,不适用于猎刀、匕首、厨房刀等。QB/T2141.1-1995日用小刀QB/T2141.1-1995

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2141.1—1995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小力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日用小刀,不适用于猎刀、匕首、厨房刀等。2引用标准

GB/T1.3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GB/T 2828

GB/T 2829

GB/T3280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不锈钢冷轧钢板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GB/T35221

GB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GB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QB/T2141.2日用小刀锋利度测试方法3术语

3.1碳钢小刀:刀片用碳钢材料制造的小刀。3.2不锈钢小刀:刀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的小刀。3.3分装小刀:零部件经表面处理后再装配的小刀。3.4组装小刀:主要零部件装配后再经表面处理的小刀。3.5白口:刀片两刃面未能相交的部分。3.6刀柄:夹板和刀壳的组合总成。小刀各部位名称见图1。

1——刀片;2—铆钉3—弹簧;4—夹板,5-刀环,6-刀壳;7—商标;8-指甲槽中国轻工总会1995-08-08批准

1996-04-01实施

4产品分类

QB/T2141.1—1995

4.1按结构分为单开、双开、多开等(见图2)。。单开刀

b.双开刀

c.多开刀

4.2按用途分为单开一用、单开二用、双开二用、双开三用和多开多用小刀。5技术要求

5.1材料

小刀主要零件材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或采用性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其他材料。表1

零件名称

引用标准

GB/T3522

GB/T3522

5.2硬度

5.2.1碳钢刀片:HRC52~~60。

5.2.2不锈钢刀片:HRC50~56。

5.2.3多开刀零件按其使用要求规定。牌

5.3金相组织

5.3.1碳钢刀片:回火马氏体级别不得大于4级。引用标准

GB/T3280

GB/T3280

5.3.2不锈钢刀片:回火马氏体十碳化物十少量残留奥氏体(也可有贝氏体存在)。5.4刃口

iiKAoNniKAca

3Cr13.7Cr16

2Cr13.3Cr13

QB/T 2141.1--1995

5.4.1刃口锋利度经日用小刀锋利度测试仪测定应不低于4层铜版板。5.4.2刃口无明显毛刺,无白口、退火现象。5.4.3刃口线无波浪形,刃面宽度均匀。5.5弹性

5.5.1刀片开启时,手感轻松。

5.5.2刀片开启离终止位置不小于15°角时,能自动弹至终止位置。5.5.3刀片关至不小于20°角时能自动弹人。5.5.4无弹簧小刀,零件关闭后松紧合适,不能甩开。5.6表面粗糙度

刀片除特殊要求外,表面粗糙度经测定,其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R。不大于0.2um,取样长度为0.8mm。

5.7电镀层

组装小刀电镀层耐腐蚀试验6h,基体耐蚀级别不低于5级;分装小刀电镀层耐腐蚀试验8h,基体耐蚀级别不低于5级。

5.8成刀要求

5.8.1刀片开启后,不得后仰和明显摇头。5.8.2刀片关闭时,刃口不碰夹板;关闭后,不碰弹簧,不露刀尖。指甲槽陷人刀柄不超过其宽度的三分之。

5.8.3双开、多开刀关闭时,零件不错位。5.8.4刀片开直或关闭后弹簧与夹板或刀壳的配合。5.8.4.1分装小刀高出或低下不超过0:9mm。5.8.4.2组装小刀高出或低下不超过0.3mm。5.8.5弹簧与夹板隙缝不大于0.2mm。5.9外观

5.9.1整把小刀表面光洁,不得有明显的擦伤。铆钉头圆整,平铆钉无明显的下陷。5.9.2刀壳花纹清晰,装饰面不得有明显气泡和缩孔。5.9.3商标清晰、位置端正。

5.9.4电镀层表面应色泽均勾,不泛白,不脱层,不起泡及无锈斑。6试验方法

6.1硬度试验

6.1.1用洛氏硬度计测定。

6.1.2测定部位

在距刃口线二分之一刀片宽处的平行线上,距刀尖10mm、刀跟5mm及二点的中点各测一点,其三点。

6.2金相试验

6.2.1用金相显微镜(500×)检测。6.2.2观察部位在刀片刃口线全长二分之一且距刃口线三分之一的横截面上。6.3刃口锋利试验

刃口锋利度按QB/T2141.2的规定测试。5.4.2条及5.4.3条凭目测检验。6.4弹性试验

用量角器测量以刀片铆钉为轴心,取刀片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与极限位置时的夹角,作为弹直与弹入的角度。5.5.1条与5.5.4条凭手感检验。506

6.5电镀层试验

QB/T2141.1—1995

电镀层按GB5938测试,耐蚀级别按GB5944评定。6.6表面粗糙度试验

用电动轮廓仪测试。

6.7成刀试验

- KAoNi KAca-

5.8.1~~5.8.3条凭手感目测检验,弹簧与夹板或刀壳的高低关系用游标卡尺测定,隙缝用1级或2级塞尺测定。

6.8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或照度为200~300lx(相当于距40W荧光灯500mm处的照度),试样表面与肉眼距离350mm处目测。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7.2.1出厂检验按GB/T2828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验项目、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见表2。

检验项目

5.4刃口

5.5弹性

5.8成刀要求

5.9外观

试验方法

6.3刃口锋利试验

6.4弹性试验

6.7成力试验

6.8外观检查

检查水平 IL

合格质量水平(AQL)

7.2.2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分别计算B类和C类不合格品数。若该数等于或小于合格判定数(A。)则判该批合格;若该数等于或大于不合格判定数(R。)则判定该批不合格。7.2.3不合格批的处置

当某批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生产方应将产品全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后,才能重新提交检验。7.3型式检验

7.3.1凡有符合GB/T1.3中6.6.1条规定的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产品的型式检验周期至少为每季度一次。

7.3.2型式检验应按GB/T2829中判别水平1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样本从出厂检验的合格批中抽取10个。检验项目及不合格质量水平见表3。分

检验项目

5.2硬度

5.3金相组织

5.6表面粗糙度

5.7电镀层

试验方法

6.1硬度试验

6. 2 金相试验

6. 6表面粗度试验

6.5电镀层试验

不合格质量水平(AQI)

QB/T 2141.1—1995

7.3.3型式检验的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与检验后不合格的处置均按GB/T2829中4.11与4.12条执行。

8标志、包装、运输、剪存

8.1标志

小刀应有商标。

8.2包装

8.2.1碳钢小刀的刃口都应作防锈处理。8.2.2产品应有合格证。

8.2.3木箱含水率不超过18%,纸箱含水率不超过16%,箱内衬防潮纸,各类包装均应干燥,并按客户要求装箱。箱外应有产品名称、货号、数量、体积、童量、厂名、厂址、出厂日期等标记和字样。8.3运输

运输时不能烈无动,严禁雨淋、受潮,8.4存

8.4.1贮存要求:装箱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80%的仓库中,距地面30cm以上,周围无酸、碱或其他蚀气体存在。

8.4.2楚存期限:产品在符合8.3及8.4,1条的条件下,贮存期为--年。508

A1一等品

QB/T2141.1-1995

附录A

日用小刀分等规定

(补充件)

凡符合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的产品为等品。A2优等品与合格品

A2.1优等品尊合格品的划分见表A1。表A1

技术要求

5.2 硬度

5.3金相继织

5.5弹性

5.6表面粗髓度

5.7电镀层

5.8成刀要求

5.9外观

碳钢小刀HRC55~60

碳钢国火马无体级刻不大于级

维利接不低于5钢版纸

简本标正文

本标准正文

电镀层耐蚀试脑12,基体蚀级刻不低于5级商本标准正文

同本标雄建文

i KAoNi KAca-

冏本标准正文

冏本标准正文

同本标#正文

手蒸略紫

R,不大于0.8um

周本懋准延文

隙不大于0.4rarn,高低不大于0.5mm略有不庭之处(罚按供求双方商定)2优等品须符合表A1所有条款,合格品不低于表A1相应的任条款。A2.2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金国日用五金标推化中心归日。本标准理海亚洲力厂负贵起草。本标谁主要起草人凌璞雄。

本标准参群采用原苏联国家标推1OCT5.885-1971《折鉴定产品的质童婴求》自本标维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专业标准的ZBY73030-1989日用小刀》作废。50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2141.1-1995 日用小刀》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