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28 17:05:5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整机外观检查
  • 电气安全性能检测
  • 机械性能检测
  • 温度控制精度
  • 压力控制精度
  • 工作效率测试
  • 噪声水平检测
  • 振动测量

检测方法:

  1. 通过目测和工具测量进行外观和尺寸检验。
  2. 使用电气测量仪器检测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
  3. 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检测机械的稳定运行和各部件的磨损情况。
  4. 使用精密温度计测试温控能力,确保温度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5. 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评估压力控制系统的精确性。
  6. 记录在标准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周期的时间来测量效率。
  7. 噪声计用于测量距机器指定距离的噪声级别。
  8. 使用振动测量仪器在机器运行时记录振动情况。

涉及产品:

本标准主要涉及服装加工行业中使用的压上下领机设备,主要用于衬衣、外套等衣领部位的压烫和定型。

这份标准对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效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通过对各项性能的检测,可以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压上下领机

标准号:QB/T 1531-1992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2-06-08

实施日期:1993-02-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压上下领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翰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服装行业熨烫衬衫领子的压上下领机。QB/T1531-1992压上下领机QB/T1531-1992

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压上下领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 1531--1992

本标准规定了压上下领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服装行业熨烫衬衫领子的压上下领机。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3产品分类

3.1分类

按加压方式可分为液压式和气动式。3.2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加工领大

工作压力

(表压力)

温度调节范围

熨烫时间

3.3型号

型号编制规定如下:

改进设计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液压

50~300

3~30(可调)

分类代号,用“液”或“气”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Y”或“Q”表示名称代号,用压上下领机中“上”和“压”二字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SY”表示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涂饰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勾,主要可见部位无明显的流痕、起泡、剥落及碰伤等缺陷。4.1.2铭牌应图文清晰,位置正确,无明显划痕。4.1.3电镀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不应有漏镀、起皮、斑点、擦伤及锈蚀等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6-08批准72

1993-02-01实施

QB/T1531—1992

4.1.4氧化件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空白、沉淀物光斑点、擦伤及锈蚀等缺陷。4.2安全性能

4.2.1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MQ。4.2.2电器装置能经受耐压试验而不发生闪络和击穿现象。4.3机器性能

4.3.1机器的压领、保压和复位动作应正确可靠。4.3.2活动板在工作中不得出现爬行现象。4.3.3液压(或气动)系统不得有渗漏。4.3.4机器在工作时其运转噪声声压级不大于80dB(A)。4.3.5上模加热应均匀,各点的温差不大于20℃。4.3.6在工作温度下,联接上模的活动板在上下移动中不得有卡滞现象。4.3.7熨烫后领子应挺括无皱纹。5试验方法

5.1本标准4.1条试验方法

目视。

5.2本标准4.2.1条试验方法

按GB/T5226中13.1条方法进行。5.3本标准4.2.2条试验方法

按GB/T5226中13.2条方法进行。5.4本标准4.3.1~4.3.3条试验方法在工作条件下,目视。

5.5本标准4.3.4条试验方法

5.5.1试验仪器

精度为±0.7dB(A)的声级计。

5.5.2试验条件

机器周围物体相距不小于.2.m;a.

b.环境噪声比机器噪声至少低10dB(A)。5.5.3试验程序

传声器距机器外壳和地面高度各为1m;测量对称的4个位暨(如图1所示)的噪声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73

KADNTKAc

5.6本标准4.3.5条试验方法

5.6.1试验仪器

精度不低于士1℃的温度测量仪。5.6.2试验程序

QB/T 1531--1992

机器外壳

测量点

上模加热至150℃,保温10min后,测量5点位置(如图2所示)的温度值,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温差。

5.7本标准4.3.6条试验方法

测量点

上模加热至180℃,保温10min后,机器作压领动作20次,目视。5.8本标准4.3.7条试验方法

5.8.1试验材料

各种面料的衬衫5件。

5.8.2试验程序

根据衬衫面料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保压时间,在机器完成5件衬衫的压领工序后,目视。74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不合格分类

QB/T 1531-1992

不合格按质量特性表示单位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可分为: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a.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b.

c.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6.3出厂检验

6.3.1对出厂的产品实行全数检验。6.3.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及类别见表2。

检验项目

6.3.3单个产品的合格判定

不合格分类

单个产品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即判为合格:a.

未出现A、B类不合格项目;

未出现3项或3项以上C类不合格项目。6.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一般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C类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正式生产时,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含一年)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型式检验

QB/T1531-1992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4.2样本的抽取

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随机抽取4个样本单位,检验其中两个样本单位,另两个样本单位备检。6.4.3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及类别见表2。

6.4.4型式检验的合格判定

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即判为型式检验合格:a。检验的两个样本单位未出现A类不合格项目及一项以上B类不合格项目,也未出现4项以上C类不合格项目,且在一个样本单位中未出现总数超过3项不合格项目;b.检验的两个样本单位中,未出现A类不合格项目及3项以上B类不合格项目,也未出现C类不合格项目,且在一个样本单位中未出现总数超过4项不合格项目,则允许复检另两个备检样本的相同项目,这些项目应全部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机器应有耐久性铭牌。

7.1.2铭牌上应清晰地标出以下内容:a.

制造厂名;

注册商标;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制造日期或编号。

7.2包装

7.2.1机器应用牢固的包装箱包装,并有防潮保护措施。7.2.2包装措施应是以保护产品在一般运输和保管条件下,不致因颠、装卸、受潮和侵人灰尘而使机器受到损伤。

在包装前,应对机器不油漆的外露金属部位涂刷防锈剂。7.2.3

每台机器应具有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包装箱外面应清晰地标出或表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

产品标准代号及编号;

产品型号;

净重;

毛重;

外形尺寸:长×宽×高;

制造厂名。

5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7.2.6

7.3运输

机器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颠震及冲撞。76

7.4贮存

QB/T1531—1992

包装后的产品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周围空气中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服装机械厂负责起草。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庄根美、赵荣凯、叶新根。KKa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531-1992 压上下领机》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