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30 16:32:2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该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如下:

检测项目:

  • 杂散电流密度测量
  • 钢筋腐蚀电位测试
  • 混凝土结构的电势梯度测量
  • 土壤电阻率测定
  • 绝缘连接电阻检测
  • 阴极保护电流密度测量

检测方法:

  • 采用热电偶法或霍尔效应法进行杂散电流密度测量
  • 使用电位测量仪进行钢筋腐蚀电位测试
  • 通过电压梯度计测量混凝土结构电势梯度
  • 运用四电极法或者地钻法测定土壤电阻率
  • 采用兆欧表检测绝缘连接电阻
  • 使用电流计来测量阴极保护电流密度

涉及产品:

  • 阴极保护装置
  • 防腐涂料
  • 电绝缘接头
  • 接地装置
  • 防腐蚀监测设备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的设定与使用,旨在有效控制和防止地铁系统中因杂散电流造成的腐蚀问题,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与耐久性。

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标准号:CJJ 49-1992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发布日期:1992-07-25

实施日期:1993-04-01

标准状态:现行

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的简介

地铁的杂散电流(迷流)对城市建筑和地铁本身具有较大的腐蚀作用。为有效地限制地铁杂散电流,降低与消除其不利影响,保证地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制订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采用直流电力牵引和走行轨回流方式的地铁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CJJ49-1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1992

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

技术规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

技术规程

主编单位:北京市地下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2]477号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地下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主编的《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49一92,自1993年4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北京市地下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7月25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章

附录二

附录三

地铁结构与设备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性指标

地铁杂散电流值的限制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地铁走行轨回流系统·

地铁沿线金属管线结构的防护

地铁主体结构

电缆及管道结构

地铁及车辆段结构与设施

防护监测

一般规定

监测点和测量室

验收与检查试验

本规程术语解释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的试验测量和使用仪表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TKAONT KAca-

…(3)

(5)

:(1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地铁的杂散电流(迷流)对城市建筑和地铁本身具有较大的腐蚀作用,为有效地限制地铁杂散电流,降低与消除其不利影响,保证地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制订本规程。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采用直流电力牵引和走行轨回流方式的地铁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其中主要包括: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与限制和减小杂散电流值有关的措施;

二、地铁中可能受到杂散电流腐蚀或影响其外泄的结构与设备,

三、地铁系统中的防蚀措施。

本规程不适用于地铁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第1.0.3条地铁的工程设计,应包括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的内容(积极防护和消极防护措施)。第1.0.4条地铁的建设施工必须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完成限制杂散电流的各项措施和地铁结构的腐蚀防护与监测设施,并作为工程验收的内容。施工过程中,应及时逐段检查施工质量,保证达到技术指标。

第1.0.5条常年正常运行的地铁线路,应在运行方式上力求减小杂散电流值。地铁的线路和线路上部建筑,应经常处于清洁、干燥和良好绝缘的状态。

第1.0.6条地铁的杂散电流腐蚀防护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2.0.1条地铁杂散电流(迷流)腐蚀防护的基本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以治本为主,将地铁杂散电流减小至最低限度;二、限制杂散电流向地铁外部的扩散;三、地铁附近的地中金属管线结构,应单独采取有效的防蚀措施。

第2.0.2条新建的地铁线路,在其工程设计中,应包括下述有关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的内容:一、在地铁的牵引供电与回流系统中限制杂散电流的措施;二、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持久的隧洞绝缘防水措施;三、主体结构钢筋及金属管线结构的防护措施;四、在地铁沿线敷设的各种电缆、水管等管线结构,应选择符合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要求的材质、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五、沿线及车站防蚀监测点的设置方案;六、杂散电流腐蚀特殊防护方法论证和实施方案。第2.0.3条在对既有地铁线路进行“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时,应以现场实测和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

地铁结构与设备受杂散电流

腐蚀的危险性指标

第3.0.1条应对运行中的地铁建筑、结构与设备等进行相应的电气测量,以判断其受杂散电流腐蚀的情况。第3.0.2条地铁结构与设备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性指标,应由结构表面向周围电解质漏泄的电流密度和由此引起的电位极化偏移来确定。

第3.0.3条电腐蚀危险性的直接定量指标漏泄电流密度,其允许值应符合表3.0.3的规定。地铁结构允许漏泄电流密度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钢结构

注:①表中所列为列车运行高峰时的1h平均值;②漏泄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二。表3.0.3

充许漏泄电流密度

(mA/dm2)

第3.0.4条腐蚀危险性的间接指标漏泄电流引起的结构的电位极化偏移(电压)值,应取在列车运行高峰时间内测得的小时平均值。

第3.0.5条

隧洞结构的外表面,受杂散电流腐蚀危害的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制指标是由漏泄电流引起的结构电压偏离其自然电位数值。对于钢筋混凝土质地铁主体结构的钢筋,上述极化电压的正向偏移平均值不应超过0.5V。

第3.0.6条直接埋设在土壤中的金属外铠装电缆,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电压不应大于表3.0.6中所列数值。电缆金属外铠装危险电压

“危险电压”值(V)

铁质接地极

硫酸铜测量参比电极

注:表中所列为在列车运行高峰时的1h平均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土壤电阻率p

(Q·m)

100~500

500~1000

TKAONT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地铁杂散电流值的限制

第四章

第一节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第4.1.1条在采用走行轨回流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应与牵引变电站的正母线相连接,回流走行轨应与负母线连接。

第4.1.2条新建地铁线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宜选用较高的牵引电压和分布式的牵引供电方案。应缩短直流牵引馈电距离。第4.1.3条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地铁接触网应实行双边供电。馈电区间两侧牵引变电站直流母线上的空载电压值应保持致,不应出现越区供电现象。

第4.1.4条不得从一个牵引变电站向不同的地铁线路实行牵引供电。

第4.1.5条牵引变电站的负回流线应使用电缆,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耐压等级不应低于工频5kv。第4.1.6条地铁结构钢筋、自来水管及电缆金属外铠装等金属管线结构,与回流走行轨和电源负极间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连接。

可经过论证设置极性排流防护系统。第4.1.7条牵引变电站的负极回流线应与主线路的走行轨相连接,并应保证在走行轨的任何线路区段实现牵引电流沿双方向回流。只有在车站线路上长度不超过12.5m的单线区段以及车辆段车场及检修库中的连接线路等,可允许单方向回流。第4.1.8条地铁车辆段中的牵引供电网,应具有来自本段牵引变电站的主电源及来自正线的备用牵引电源。在两电源的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合处,接触网和回流轨应分别实现电气分断并分别装设相应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两者应能实现同步操作。第4.1.9条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区段,应从一条地铁线路接触网取得主供电电源,另一条线路提供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线路的接触网和走行轨应从备用电源侧与过渡区段的接触网和走行轨实行电气分断,装设专用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并实现操作连锁。

不重要的过渡区段接触轨,可从一条地铁线路上实现牵引供电。

第二节地铁走行轨回流系统

第4.2.1条兼用作回流的地铁走行轨与隧洞主体结构(或大地)之间的过渡电阻值(按闭塞区间分段进行测量并换算为1km长度的电阻值),对于新建线路不应小于15Q·km,对于运行线路不应小于32·km。

第4.2.2条木质轨枕必须先用绝缘防腐剂进行防腐处理。枕术的端面和螺纹道钉孔,必须经过绝缘处理,或设置专门的绝缘层。

螺纹道钉孔不应贯通。轨底部与道床之间的间隙值不得小于30mm。

地铁的隧洞衬砌结构和钢筋结构不应兼作它第4.2.3条

第4.2.4条走行轨回路中的抛流变压器、道岔等与线路的路基,路面混凝士及主体结构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绝缘。道岔转撤装置控制电缆的金属外铠装与道岔本体之间亦应具有良好绝缘。扼流变压器的塑料连接电缆、股道间均流线用塑料电缆的绝缘要求,应与负回流电缆相同。第4.2.5条在车辆段的检修与停车库中,每一条线路的走行轨均应使用绝缘接头与车场线路的走行轨相隔离。在绝缘接头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oNT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处,应设置隔离开关,以保证列车能驶出停车位置。轨道和接地回路之间应具有良好绝缘。轨道和金属结构、管道、电缆外铠装壳、混凝土钢筋等之间亦应具有良好绝缘。第4.2.6条地铁隧洞内及沿线的各种金属设施和设备、临时存放洞内的钢轨、备用材料及设备等与走行轨之间不得有金属连接。

第4.2.7条位于钢轨下面的道床素混凝土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4m。

第4.2.8条地铁线路的结构,应能保证道床、线路上部建筑及轨道不受水流和积水的浸蚀,不污染。隧洞结构不得漏水和积水,且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严禁采用直排废水入隧洞的设计与运行方式。

第4.2.9条回流走行轨应焊接成长钢轨,其连接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且能满足相应等级钢轨纵向电阻值的要求。第4.2.10条地铁线路中的道岔与撤岔的连接部位应设置铜引连接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120mm,铜引线与钢轨之间应焊接,接头电阻不应超过1m长完整轨道的电阻值。第4.2.11条回流走行轨系统中,每处流变压器所增加的电阻值不应超过36m长度轨道的等值电阻。扼流变压器和走行轨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耐压水平不低于工频5kV的铜芯塑料电缆。第4.2.12条复线地铁中应设置股道间均流线,股道间均流线所用电缆的绝缘水平和截面与回流电缆相同。在具有牵引变电站的车站上,股道间均流线的功能,可通过连向各股道的负回流电缆来实现。

第4.2.13条在地铁线路的区间区段中,股道间均流线及走行轨可分断点的设置与分布,应符合杂散电流测试和信号系统的技术要求。

第4.2.14条地铁走行轨的下述部位,应实现电气隔离。、所有的电气化与非电气化区段之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二、地铁的运行线路与正在建设的线路区段之间;三、地铁与地面铁道线路之间;四、尽头线每条轨道的车档装置与电气化轨道之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nkAoNirkAca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CJJ 49-199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