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31 09:25:3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关于泡沫灭火系统设计的重要标准。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以下是该规范中提到的一些重点:

检测项目:
  • 泡沫液的泡沫倍数和25%排水时间
  • 泡沫喷射强度
  • 灭火时间和灭火效果
  • 系统的输液能力和稳定性
  • 设备耐腐蚀性和耐久性检测
  • 管道及喷头的完整性检测
  • 系统的压力测试

检测方法:

  • 实验室模拟:使用标准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验室模拟检测泡沫性能。
  • 现场实测:在真实场景中测试泡沫系统的实际灭火能力和系统完整性。
  • 仪器测量:使用专用仪器测量压力、喷射强度和排水时间。
  • 化学分析:对泡沫液成分进行化学分析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涉及产品:

  •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液
  • 泡沫产生器和泡沫喷头
  • 管道和阀门系统
  • 水泵和泡沫混合装置
  • 高压储罐和泡沫液储罐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各种火灾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196-199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3-12-30

实施日期:1994-08-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中设置的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GB50196-1993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1993

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0196—93

高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high &medium expansion foam systems建标

1993—12-30

1994—08-01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联合发布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high &medium expansion foam systemsGB

501969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3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9]3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火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一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8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12月30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术语、符号

基本规定

系统型式的选择…

泡沫液的选择、贮存和泡沫混合液的配制系统组件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般规定

系统设计

系统组件

探测、报警与控制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组件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6)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总则

1.0.1为合理地设计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0.2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防护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中设置的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

1.0.4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0.4.1汽油、煤油、柴油、工业苯等B类火灾。1.0.4.2

木材、纸张、橡胶、纺织品等A类火灾。3封闭的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

控制液化有油气、液化天然气的流尚火灾。1.0.5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含有下列物质的火灾:

1.0.5.1硝化纤维、炸药等在无空气的环境中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与强氧化剂。

1.0.5.2钾、钠、镁、钛和五氧化二磷等活泼性的金属和化学物质。

未封闭的带电设备。

1.0.6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发泡倍数expansion

泡沫的体积与产生这些泡沫的泡沫混合液的体积之比。2.1.2高倍数泡沫highexpansionfoam发泡倍数为201~1000的泡沫。

2.1.3中倍数泡沫mediumexpansionfoam发泡倍数为21~200的泡沫。

2.1.4混合比concentration

泡沫液在泡沫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2.1.5泡沫供给速率rateoffoamapplication每分钟供给泡沫的总体积。

2.1.6封闭空间enclosure

由难燃烧体或非燃烧体所包容的空间。2.1.7导泡筒foamtransittube

由泡沫发生器出口向防护区输送高倍数泡沫的导筒。2.1.8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totalfloodingofhighexpansion foam extinguishing system由固定式高倍数泡沫发生装置将高倍数泡沫喷放到封闭或被围挡的防护区内,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泡沫淹没深度的灭火系统。

2.1.9局部应用式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localapplica-tion of high medium expansion foam extinguishing system由固定或半固定的高倍数或中倍数泡沫发生装置直接或通过导泡筒将泡沫喷放到火灾部位的灭火系统。工程2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移动式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medium expansion foam extinguishing systemmobileof high

由移动式高倍数、中倍数泡沫发生装置直接或通过导泡简将泡沫喷放到火灾部位的灭火系统。2.2符

淹没体积

防护区地面面积

泡沫没深度

固定的机器设备等不燃烧物体所占的体积泡沫最小供给速率

淹没时间

泡沫破裂补偿系数

泡沫泄漏补偿系数

泡沫破泡率

泡沫破泡率与水喷头排放速率之比预计动作的最大水喷头数目总流量防护区泡沫发生器设置的计算数量每台泡沫发生器在设定的平均进口压力下的发泡量

防护区的泡沫混合液流量

每台泡沫发生器在设定的平均进口压力下的泡沫混合液流量

防护区发泡用泡沫液流量

混合比

防护区发泡用水流量

泡沫增高速率

油罐用泡沫液的最小贮备量

泡沫混合液的供给强度

油罐防护面积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泡沫的最小喷放时间

系统用泡沫液的最小贮备量

最大一个油罐用泡沫液的贮备量续表

泡沫液储罐至最远一个油罐泡沫发生器之间管路中的泡沫液量

系统用水的最小贮备量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基本规定

系统型式的选择

3.1.1系统型式的选择应根据防护区的总体布局、火灾的危害程度、火灾的种类和扑救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1.2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分为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分为局部应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移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3下列场所可选择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3.1大范围的封闭空间。

大范围的设有阻止泡沫流失的固定围墙或其它围挡3.1.3.2

设施的场所。

3.1.4下列场所可选择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4.1大范围内的局部封闭空间。3.1.4.2

大范围内的局部设有阻止泡沫流失的围挡设施的场所。

5下列场所可选择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5

发生火灾的部位难以确定或人员难以接近的火灾场3.1.5.2

流尚的B类火灾场所。

发生火灾时需要排烟、降温或排除有害气体的封闭空3.1.5.3

3.1.6下列场所可选择局部应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6.1大范围内的局部封闭空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1.6.2大范围内的局部设有阻止泡沫流失的围挡设施的场所。

3.1.6.3流散的B类火灾场所。

3.1.6.4不超过100m2,流消的B类火灾场所。3.1.7下列场所可选择移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1.7.1

发生火灾的部位难以确定或人员难以接近的较小火灾场所。

流散的B类火灾场所。

3.1.7.3不超过100m2流消的B类火灾场所。3.2

泡沫液的选择、贮存和泡沫混合液的配制3.2.1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液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当利用新鲜空气发泡时,应根据系统所采用的水源,选择淡水型或耐海水型高倍数泡沫液。3.2.1.2当利用热烟气发泡时,应采用耐温耐烟型高倍数泡沫液。

3.2.1.3系统宜选用混合比为3%型的泡沫液。3.2.2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液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应根据系统所采用的水源,选择淡水型或耐海水型高倍数泡沫液,亦可选用淡水海水通用型中倍数泡沫液。3.2.2.2选用中倍数泡沫液时,宜选用混合比为6%型的泡沫液。

3.2.3泡沫液应密封贮存在专用的储罐内;储罐应设置在阴凉、干燥处;贮存的环境温度应符合泡沫液的使用温度。3.2.4配制泡沫混合液不得采用含有油品等影响泡沫的产生和泡沫稳定性的水。

3.2.5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水温宜为5~38℃。3.2.6泡沫液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有关规定。

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3系统组件

3.3.1系统组件的涂色宜符合下列规定:3.3.1.1泡沫发生器、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储罐、压力开关、泡沫混合液管道、泡沫液管道、管道过滤器宜涂红色。3.3.1.2水泵、泡沫液泵、给水管道宜涂绿色。3.3.2当选用贮水设备时,贮水设备的有效容积应超过该灭火系统计算用水赔备量的1.15倍,且宜设水位指示装置。3.3.3固定式常压泡沫液储罐,应设置液面计、排渣孔、出液孔、取样孔、吸气阀及人孔或手孔等,并应标明泡沫液的名称及型号。3.3.4泡沫液储罐宜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当采用普通碳素钢板制作时,其内表面应作防腐处理。3.3.5防护区内固定设置泡沫发生器时,其发泡网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3.3.6集中控制不同流量的多个防护区的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或局部应用式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采用平衡压力比例混合器。

3.3.7集中控制流量基本不变的防护区的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或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采用压力比例混合器。

3.3.8流量较小的局部应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或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采用负压比例混合器。3.3.9集中控制流量基本不变的防护区的局部应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采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移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宜采用负压比例混合器。

3.3.10系统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宜超过1.2MPa。3.3.11泡沫液、水和泡沫混合液在主管道内的流速不宜超过5m/s;在支管道内的流速不应超过10m/s。3.3.12泡沫发生器或比例混合器中与泡沫液或泡沫混合液接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的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3.3.13固定安装的消防水泵和泡沫液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应设置备用泵。泡沫液泵宜选耐腐蚀泵。3.3.14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干式管道,可采用镀锌钢管;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干式管道,可采用无缝钢管,并均应配备清洗管道的装置。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湿式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或内、外部进行防腐处理的碳素钢管。在寒冷季节有冰冻的地区,并应采取防冻设施。

3.3.15泡沫发生器前应设控制阀、压力表和管道过滤器。3.3.16当泡沫发生器在室外或坑道应用时,应采取防止风对泡沫的发生和分布影响的措施。

3.3.17当防护区的管道采用法兰联接时,其垫片应采用石棉橡胶垫片。

当采用集中控制消防泵房(站)时,泵房内宜设置泡沫混合液泵或水泵和泡沫液泵、泡沫液储罐、比例混合器、控制箱、管道过滤器等。

消防泵房内应设备用动力。

消防泵房内应设置对外联络的通讯设备。防护区内应设置排水设施。

管道上的操作阀门应设在防护区以外。在比例混合器前的管道过滤器两端宜设压力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50196-19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