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4-12-31 23:03:51
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关于标准《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其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如下:检测项目:
- 密封性测试:确保旋塞阀的密封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 耐压测试:对旋塞阀施加一定的压力,检查其耐压性能。
- 操作灵活性测试:测试旋塞阀的开启和关闭是否顺畅。
- 耐腐蚀性测试:检测在腐蚀性环境中的耐受能力。
- 材料检验:检查制造旋塞阀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规格。
检测方法:
- 水压测试:通过施加水压来测试阀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 气压测试:使用空气压力进行密封性和耐压度的检测。
- 物理观察:对操作灵活性和材料完整性进行视觉检查。
- 化学试验:在腐蚀性介质中浸泡以检测耐腐蚀性。
涉及产品:
- 上部方钻杆旋塞阀:
- 用于钻井设备的钻杆连接件。
- 下部方钻杆旋塞阀:
- 通常应用于井底工具和设备的连接。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旋塞阀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
标准号:SY/T 5525-1992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发布日期:1992-11-03
实施日期:1993-04-01
标准状态:现行
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方钻杆旋塞阀的型式、规格及主要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精。本标准适用于手动的方钻杆旋塞阀。SY/T5525-1992旋转钻井设备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SY/T5525-1992
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25--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
1992-11-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93-04-01实施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夫然气行业标准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
SY/T 552592
代替GB3224—82
本标准规定了方钻杆旋塞阀的型式、规格及主要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手动的方钻杆旋塞阀。引用标准
石油钻托接头螺纹
GB 9253.1 7
GB 4749
GB 3077
SY5309
石油钻杆接头螺纹量规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型式与主要规格尺寸
3.1型式
方钻杆旋塞阀按其结构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3.2主要规格尺寸
应符合表1、表2、表3、表4及图1的规定。De
吊维打咬邮位
的形式任选
上部方站杆旋塞阀
图1方钻杆旋塞阀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11-03发布下邵方帖杆胰塞阀
序错打喷静位
的那式任起
1993-04-01实施
SY/T 5525---9
(\/as)s*fet
(\/ss*e1
(\/es)s*te1
(\/ 2)1*981
\/ 1\98
(1)1-981
(\/122)1-981
(19/1午)0F
(\9/12231-981
(/121-981
(/z231*981
(\/a9)5*81
(0/699*81
(9/m21'98
(\/taz)T-981
(/1)1-981
(\/12)1-981
(19/10
(2)8*0s
(82-92
(les)0-9
58/午809
[(0/午198~9年
(000
(%2)0.00%
2/80(/5“9
()0*80m
方钻托规格
mm (in)
63.5 (2/%)
88.9(3/2)
108.0(44)
108.0(4%)
133.4(5/4)
133.4 (5)
方钻杆规格
mm (in)
108.0 (4%)
133.4 (54)
133.4 (5/4)
152.4 (6)
152.4 (6)
4技术要求
SY/T 5525—92
表3四方方钻杆用下部方钻杆旋塞阀上端右旋内纹和下端右
旋外螺纹连接规格和尺寸
NC26 (2%IF)
NC31 (27IF)
NC38(3IF)
NC46 (4IF)
NC50 (4/2IF)
最小孔径d
mm (in)
31.8 (1%)
57.2 (24)
71.4 (21/1)
71.4(23/)
82-6 (3/4)
表4六方方钻杆用下部方钻杆旋寒阀上端右靛内螺纹和下端右
旋外螺纹连接规格和尺小
NC26(2洛IF)
NC31 (2%IF)
NC38 (3IF)
NC46 (4IF)
NC50 (4/2IF)
最小孔径dn
mim (in)
38.0(1/%)
44.4(1%)
57.2 (24)
88.9(3折)
倒角直径w,mm(in)
±0. 4 (±1/64)
83.0 (317/)
100.4(35/)
116.3 (437/a4)
145.30(5/az)
154.0 (6'/1)
170.7(62/a2)
171.0 (6*/4)
倒角直径Dr,mm(in)
±0.4 (±1/64)
B3.0 (317/4)
100.4 (3/u)
116.3 (437/6)
145.30 (52/g)
154.0(6'/1)
170.7 (63/32)
171. D (6*/4)
4.1方钻杆旋塞阀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螺纹应符合GB9253.1的规定。螺纹应进行镀铜(或磷化)处理。4.3方钻杆旋塞阀的外形应为完全流线形,不能带有易于引起事故的突出部分。4.4上部方钻杆旋塞阀应为吊钳夹持部位留有不少于200mm的距离。4.5下部方钻杆旋塞阀在有内螺纹的一端,应留有至少修切一次后吊钳夹持部位不少于200mm的距离。
4.6,力钻杆旋塞阀的阀体材料应符合GB3077的规定,但抗拉强度不得小于1000MPa,屈强度不得小于800MPa,延伸率不得小于11%。调质后的硬度不得小于HB280。方钻杆旋塞阀的阀座和阀芯应防腐、耐磨,其密封表面硬度不得小于HRC50。4.7方钻杆旋塞阀的最高工作温度为82。4.8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最大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3
最大工作压力值
SY/T 5525—92
密封试验乐力值
强度试验压力值
4.9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应按表5的规定进行强度和密封试验,稳压3min不得渗漏。5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5.1每台方钻杆旋塞阀均蒂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5.2用符合GB4749的螺纹量规检查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的内螺纹和外螺纹,应符合第4.2条的规定。
5.3检查外观质量及主要尺寸应符合第4.3~4.5条及图样的规定。5.4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应在阀的“开启”位置进行强度试验,在阀的“关闭”位置进行密封试验。试验时应首先从外螺纹一端加压,内螺纹一端散开通大气,然后从内螺纹一端加乐,外螺纹一端散开通:大气。试验结果应符合第4.9条规淀。6标志、包装和运输
6.1上部方钻杆旋塞阀的标记如下:线.商标;
b.上端内螺纹的规格和类型;
C.下端外螺纹的规格和类型。
6.2下部方钻杆旋塞阅的标记如下:a、商标;
b.外径;
c.上端内螺纹的规格和类型:
d.下端外螺纹的规格和类型。
6.3方钻杆旋塞阀应在其阀体上清楚地标出“开”和“关”的位置标记。6.4方钻杆旋塞阀的连接螺纹应配戴护丝,并涂润滑脂。6.5方钻杆旋塞阀按SY5309的规定包装,并固定在木箱内,装箱发运。6.6产品应随机携带下列技术文件:。合格证;
b、使用说明择
c.装箱单。
6.7产品包装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广名称.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产品编号;
d。出厂日期。
6.8在用户遵守制造厂所规定的运输、保管、使用及维修保养条件下、自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2个月内因制造质量、材料缺陷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时,制造厂应负责无偿修复或更换。4
附加说明:
SY/T5525—92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1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二石油机械厂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宇长治、高桂兰;本标准首获发布时间为1982-10-22;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SPEC7《旋转钻井设备规范》(1990年8月第37版)。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SY/T 5525-1992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