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0次 | 2024-11-30 14:38:59
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
- 密封性能检测
- 压力检测
- 热交换性能检测
- 外观尺寸检测
- 材料性能检测
检测方法:
- 密封性能检测:采用气密性试验,通过充气或加压的方式检测换热器的密封性。
- 压力检测:使用液压或气压设备进行压力检测,确保换热器在额定压力下的可靠性。
- 热交换性能检测:通过测量进出口温度和流量,计算实际的热交换效率,对比理论值进行评估。
- 外观尺寸检测:使用卡尺、测量仪等工具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材料性能检测: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等手段检测铝及其合金材料的性能指标。
涉及产品:
- 各种型号的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 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换热设备
- 用于工业过程中的热交换装置
- 在汽车、航天等领域使用的冷却器和加热器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确保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稳定。
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
标准号:JB/T 7262-199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4-07-18
实施日期:1995-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型号的编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盐浴钎焊和真空钎焊制造的铝制板翅式换热器。JB/T7262-1994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型号编制方法JB/T7262-1994
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262-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
1994-07-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型号的编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盐浴钎焊和真空钎焊制造的铝制板翅式换热器。2型号组成
JB/T 7262-94
2.1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型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戒。表示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BC
2.2专业类别代号应符合表1规定。专业类别
空(KONG)分
化(HUA)工
替(PU)冷
工(GONG)程
其(QID)他
板翅式换热器
设计压力,103Pa
有效换热总面积,m
长度,m
专业类别代号
板(BAN)翅(CHI)式换热器
适用范围
氧、氮、氢、氮、氙、氮、氢、氢设备(包括减化设备)化工、炼油设备
替通制冷机、空调、客车、冷装车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运输机械能量国收、环境保护等
2.3有效换热总面积在规定的规格范围内允许变化值为一20%~+10%,且不包括导流片换热面积。2.4设计压力系指主通道或介质通道量高压力值(表压力)。3有效换热总面积和设计压力数值约3.1有效换热总面积的数值的修约规则:a.
<5.以四舍五入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5~<100,以四舍五入修约到个位数;c.
100~<1000,以四舍五入修约到十位数;机械工业部1994-07-18批准
1995-07-01实施
JB/T7262-94
1000,以四含舍五入修约到百位数,d.
3.2设计压力数值的修约规则
,<1,以四舍五入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1,以四舍五入修约到整正数,b.
型号示例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用于空分设备,其长度为3.3m,有效换热总面积为4440m,设计压力为7×10°Pa(表压力),则型号表示为BCK3.3一4400/7型板翅式换热器。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杭州制氧机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262-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型号编制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