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03 08:45:24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以下是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检测项目:

  • 包装强度检测
  • 防潮性能检测
  • 耐压性能检测
  • 振动测试
  • 跌落测试
  • 密封性能检测

检测方法:

  • 使用专用仪器进行强度测试,如使用压缩试验机测定包装的耐压性能。
  • 将包装模型置于模拟潮湿环境中,进行防潮性能测试。
  • 振动检测通常采用振动台进行,模拟运输过程的振动情况。
  • 跌落测试使用标准跌落试验机,模拟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可能的跌落情形。
  • 密封性能可以通过真空测试仪检查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涉及产品:

  • 各类模型成品,包括工业模型、建筑模型等。
  • 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
  • 其他需要包装运输的精密仪器或机械零件。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确保模型及类似产品在包装与运输过程中能够安全无损,达到最终的使用需求。

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

标准号:HG/T 20579.3-1999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9-12-10

实施日期:2001-08-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的简介

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工程模型设计成品的包装运输。HG/T20579.3-1999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HG/T20579.3-1999

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Technical Prescription on Packaging andTransporting of Model ProductsHG/TF 20579.3 --1999

主编单位:全国化工模型设计、设计工具技术中心站批准部门国家石轴和化学工业局实施日期:二〇〇〇年四月一日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报中心(原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2000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HG/T20579.3-1999)是经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颁布施行的化工行业设计标准。本标准内容包括:总则、成品模型包装运输的基本要求、包装运输对模型设计制作的技术要求、成品模型的包装运输和条文说明。本规定由全国化工模型设计、设计工具技术中心站负责管理。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上海市延安西路376弄22号永兴商务楼11楼,全国化工模型设计、设计工具技术中心站,邮编200040,以便修改时参考。本标准由全国化工模型设计、设计工具技术中心站主编,并经站技术委员会事定通过。

本标准主要编制人:顾国良姜连宝施永堂章德1总则

为了确保模型设计成品在运输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1.0.1

1.0.2本技术规定的内容包括了模型包装运输的基本要求、包装运输对模型设计制作的技术要求和成品模型的包装运输等三部分。1.0.3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工程模型设计成品(包括工艺装置管道模型、厂区总体或规划布置模型、单体建筑及设备模型)的包装运输。

:com2成品模型包装运输的基本要求

2.0.1安全可靠:合理选择包装运输方式,确保模型能安全无损地送到目的地。

2.0.2坚实牢固:模型包装箱的设计和制作要保证模型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能承受颠簸和冲击而不致损坏,要求模型包装箱既要有足够的牢度,又要拆卸方便。

2.0.3防震措施:模型在包装时,必须要用防震材料衬垫,使模型与包装箱组合成一个既相对稳定牢固又具有一定弹性的整体。包装箱与运输工具之间也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要求能承受在正常条件下,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和冲击。2.0.4防潮防尘:在包装箱设计制作过程中应考虑防潮、防尘措施,以避免雨水浸袭和灰尘污染。同时,模型运输过程中严禁受到阳光直接暴嗮。包装箱上应标明防潮、防嗮标记。2.0.5随运检查:根据运输方式,模型运输应有专人押运或每到一个转运环节应有专人对箱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每个模型包装箱的上部宜设置有机玻璃窥视孔,供随运人员观察箱内模型的完好程度和提醒搬运人员注意轻放。

ww.bzsoso:com. -

3包装运输对模型设计制作的技术要求3.0.1模型底盘的外形,以矩型为宜。外形尺寸的控制要适应装载工具的规定,一般陆路运输要求每块模型的外形尺寸,控制在1500mm×1200mm×1000mm以内。当选择航空运输时,每块模型的外形尺寸应控制在1200mm×900mm×800mm以内,当外形尺寸超过许可范围时,应按上述尺寸采用模型分块制作。3.0.2模型底盘的结构:按模型的类别,选择适宜于模型包装的结构。工艺装置管道模型的底盘,应采用可卸式或折叠式支脚的支撑结构:总体布置模型或建筑模型的底盘,应采用不带支脚的托盘式结构。

3.0.3模型厂房或框架,当总高度超过1200mm时,应采取分层制作,分层的高度应控制在.800~~1200mm范围。3.0.4模型厂房或框架与底盘组合时,要求粘接牢固,必要时应在关键部位用螺栓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松动或脱落。3.0.5模型设备的高度,要求控制在适合于包装运输允许的尺寸范围内,当设备安装后的模型总高度超过1200mm时,应采取设备模型分段制作或暂不与底盘固定(运输时考虑单独包装)的办法。3.0.6高大模型设备的安装除采用粘接固定外,设备基础应用螺栓作加强定位。

3.0.7模型管道的安装,应考虑模型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防震需要,在易受震荡脱落的部位,应增设模型支吊架或支撑件作预防性加固。3.0.8模型管道系统的部件或附件在组装时应配合紧密、粘接牢固,并在包装运输前对易松动的部位,用粘接剂作二次粘接,以增加连接牢度,防止松动脱落。

4成品模型的包装运输

4.1模型包装箱的设计及制作

4.1.1模型包装箱的尺寸:应以模型的实际外形尺寸为基推,每边放大20~30mm作为包装箱内的净空尺寸,放大部分作为模型防囊衬垫材料的空间。模型包装箱外形尺寸的高度宜取相同尺寸,以便于运输叠装。

4.1.2模型包装箱的结构:选择方木框架与木板组合形式,箱体外四角用条形铁皮加固,箱体底部应设置枕木并用螺栓固定,以保证包装箱有足够的牢固性。

包装箱的开闭方式:一般情况从顶部开闭为宜,当模型高度超过1000mm时,包装箱可采用侧面箱板开闭方式,供开闭的箱板应采用木螺钉固定,以便于并闭操作。4.1.3模型包装箱的主要材料:包装箱面板选用1215mm厚的木质板材(或机制板)制作:箱体的框架材料应选用不小于30mm×50mm的方木,箱底的枕木应选用不小于50mm×100mm的方木。4.1.4包装辅助材料:固定模型的压条,应选用30mm×50mm优质木条;防震衬垫材料应选用20~30mm厚的聚苯乙烯硬泡沫塑料板材;防潮与防尘材料,可选用油毛毡或塑料薄膜覆合在箱体内壁并采用0.050.1mm厚的塑料薄膜防尘罩。46

ww.bzsosocom- - .

模型装箱准备

4.2.1全面检查与加固:模型上凡是安装连接易脱落部位,都必须进行二次粘接加固,必要时增设临时支撑件,确保模型整体安装的稳定性与牢固度。

4.2.2模型编号与复位标记:每块模型与包装箱均应按次序编号,并绘制-一份整体拼装示意图。模型厂房的分层面及设备的分段面均应做好加固处理和开箱组装的复位标记。4.2.3模型底盘支脚:模型底盘的可卸式支脚应统一做好复位标记,若支脚规格统一,有互换性,则可集中装箱,一般情况下支脚应分别随分块模型装箱为宜。

4.2.4清洁工作,完成了全面检查及加固工作后,应进行一次成品模型的清洁处理,除掉模型上的尘渍和加固过程中的散落物,并固定防尘罩。

4.3成品模型包装

包装程序

包装箱质量检查和内部清理;

箱底衬垫防震材料;

成品模型人箱;

模型底盘四边衬垫防震材料及固定:检查装箱质量;

放人装箱清单;

封箱;

包装箱外壁喷刷或书写运输标记。用聚苯乙烯硬泡沫塑料板材衬垫模型底部及四个侧边,使模47

:com型与包装箱之间有一层既能使模型与包装箱相对定位,又具有一→定弹性的保护层,以吸收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振幅。4.3.3成品模型从顶部装箱时,应采用绳索作为吊装工具,绳索应随模型一起置于箱内:模型底盘支脚拉先于模型箱放置在模型底部;其它需随箱包装的部件及清单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相对固定。4.3.4成品模型及部件全部入箱并衬垫稳妥后,选择恰当的部位用木质压条将模型与包装箱底压紧定位,保证运输中模型及部件在箱内不会移动。

4.3.5成品模型在装箱过程中,受振动易脱落的部件,可用轻质泡沫塑料块衬垫,并用胶带作临时固定,以防搬运途中摇晃倒置。切忌采用泡沫小球等防震材料进行整箱填充式包装。4.3.6箱内物件全部装好、固定、并核查无误后,进行模型封箱。箱盖应用木螺钉固定,箱盖与箱内模型顶部应有一定的空间,防止箱盖受压后损坏模型。

4.3.7模型包装箱外壁应按运输有关规定,喷刷醒目的小心轻放、防潮、防晒、不准倒置等标志符号及包装箱编号,正确书写发货及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4.4.模型运输

4.4.1运输方式:通常情况选择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方式为宜,需要长途运输的大型装置模型,选择集装箱包装运输,其安全可靠性较其它散装方式为好。当选择汽车运输,必须在车箱内用沙袋作压重处理,以提高运行途中的稳定性。4.4.2运输路线:模型运输应选择能用一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为宜,尽量避免或减少中途转运的机率,48

* -- -

模型开箱程序:

4.5模型开箱

检查模型箱体外观确认完好无损;开启箱盖;

拆除箱内模型压条及临时加固设施;取出模型;

修复模型脱落的部件;

模型校核;

清除灰尘;

模型拼装;

移交用户。

模型开箱应按编号程序,逐箱单独开箱,待已开箱的模型复位、清理、整修、校对无缺损后,方可将包装箱丢弃。4.5.3分层分段的模型,应按包装时的标记复位,并清除包装运输所设的标记和临时加固件,对脱落部位用粘接剂作永久性固定。4.5.4单块模型全部复位整修清理完毕,可将成品模型搬进存放室,进行整体拼装,再进行一次整体校核,确认无误后,移交用户。4.6模型保存

模型设计成品应有专室存放、专人保管,以充分发挥其使用4.6.1

功能。

模型存放室要求宽畅通风、明亮清净,应避免阳光直射模型。4.6.2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HG/T 20579.3 - 1999

条文·说明

1.0.1一1.0.3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工程模型设计成品的包装运输。

2.0.12.0.5成品模型对包装运输的要求,运输方式的选择,包装箱的设计制作、防震、防潮,防尘措施到运输过程中的检查等均有密切关系,所以本规定中均作了明确条文规定。3.0.1-3.0.8成品模型的包装运输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模型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为此,对模型底盘的结构设计、模型分层分块的尺寸要求及组合方式作出规定,要求模型底盘的外形尺寸及其结构除了满足工艺装置设计的前提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就应考惠到模型包装运输时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基础模型组合及大型设备定位除了要控制模型总高度尺寸外,还应采取加固措施,管道及零部件组装时要增设模型需要的支吊架撑件及进行加固需要的两次粘接。5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0579.3-1999 模型设计成品包装运输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