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09 09:29:4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主要涉及铜-铜镍热电偶丝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相关产品。以下是这些内容的概述:

检测项目:
  • 电气性能测定:包括热电势的测试。
  • 物理性能检测:例如密度、机械强度等。
  • 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所含的铜和镍的比例。
  • 尺寸检查:包括丝径和长度的检测。
  • 表面质量检测:检查表面缺陷和光洁度。
检测方法: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各检测项目的具体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热电势测量采用标准化热电势仪器进行测试。
  • 物理性能使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测试。
  • 化学成分可通过光谱分析或化学试剂分析进行检测。
  • 尺寸和表面质量采用精密量具和显微检查进行测量和检测。
涉及产品:

标准适用于用于制造感温元件的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这些丝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仪表中,特别是在实验室设备、工业炉、化工管道等环境下工作。

这个标准对于确保铜-铜镍热电偶丝的质量和一致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保障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能。

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标准号:GB/T 2903-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1-02

实施日期:1999-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铜-铜镍热电偶丝的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供应方式、包装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工业铜-铜镍(康铜)热电偶(T型热电偶)用合金丝。GB/T2903-1998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GB/T2903-1998

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的部分内容

GB/T2903-1998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584-1:1995《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中T型热电偶分度表和IEC584-2:1989(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中T型热电允养。本标准是对GB/T2903一1989《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GB/T2903一1989(以下简称原标准)有如下的主要差异:1原标准采用的是IPTS-68温标,本标准采用的是ITS-90温标,因而所有的热电动热值都进行了修正。

2原标准中包含热电偶的分度表,因已有热电偶分度表国家标准,本标准中不再列热电偶分度表,但本标准列出热电偶在主要温度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允差,以利偶丝的检验,3本标准根据GB/T1.1--1993和GB/T1.22一1993要求对原标准作编辑,文的修改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2903--1989。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负责起草,上海合金有限公司,四川仪表·-厂、沈附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武进市电子合金材料厂、天津德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逊市远东仪表材料厂广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泽林、谌立新、王幼德、朱炳银、徐永红、张晓华、陈鸿德。本标准1982年3月首次发布,1989年3月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机械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负责解释。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Copper/Copper-Nickel(Constantan)thermocouplewiresG/T2903-

代GB3/T29031989

本标准规定了铜-铜镍热电偶丝的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供应方式、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工业铜-铜镍(康铜)热电偶(T型热电偶)用合金丝(以下简称偶丝)。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839.1—1997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GB/T16839.2--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GB/T16701.21996热电偶材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方法JB/T6819.2—1993仪表材料术语测温材料3定义

JIB/T6819.2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4

产品分类

4.1产品名称,代号及名义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表1

产品名称

铜镍合金丝

4.2偶丝等级

名义化学成分·%

偶丝按使用要求和热电特性的允差不同,分为1级、1级和Ⅲ级,分级条件由技术要求规定。4.3偶丝推荐使用温度上限

各种直径的偶丝推荐使用温度上限如表2所示。表2

偶丝直径,mm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2-11批准656

长期使用温度上限,(

短期使用温度上限,(

1999-07 01实施

偶丝直径,mm

4.4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下列格式表示:

GB/T 2903-1998

表2(完)

长期使用温度上限,

I -1.2-GB/T 2903—1998

4.5产品有关物理参数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5技术要求

5.1表面质量

短期使州温度上限、(

标准年份

标准号

产品规格

允差等级(、I、Ⅱ)

产品代号(TP、TN)

偶丝的表面应颜色均勾、光洁、无油污、无折叠、无裂纹、无毛刺及夹层。允许有不超过直径允差的细小划痕和凹陷及个别暗色斑点。5.2尺寸及充许偏差

偶丝的直径及允诈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偶丝的圆度应不超过直径的允许偏差,表3

允许偏差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允许供应其他规格的偶丝,5.3不均匀热电动势

在偶丝整卷(盘)内,其不均勾热电动势应不超过表4的规定。表4

5.4热电动势

测量端温度.C

不均匀热电动势,uV

铜镍合金丝

5.4.1出偶丝构成的热电偶,当参考端温度为0C时,其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关系应符合(B/T16839.1中T型热电偶分度表。其允差应符合GB3/T16839.2中的T型热电偶允差,热电偶在主婴混度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允差见表5。热电偶在正要温度点的热电动势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1651

GB/T 2903-- 1998

5.4.2由铜与铂、销与镍构成的热电偶,当参考端温度为0C时,其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关系应符合表6和表7热电动势值及允差的规定。铜-铂和铂-铜镍在主要分度点的热电动势率及分度表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表5铜-铜镍热电偶热电动势及允差测端湓度

测量端温度

测量端温度

热电动势

标称值

--5 539

热电动势

标称值

—332

热电动势

标称值

热电动势范围

4255~4303

6 674~6 734

9245--9331

11 957-~12 069

14 79214 932

17 744 ~17 892

主130

热电动势范用

4 232~4 326

6 648-~6 760

9 208--9 368

1190812118

[4732~1·1992

17 663~-17 973

表6铜-铂热电偶热电动势及允差T级

热电动势范围

761-785

1 263-~1 287

1 825~1 849

2450-~2474

3137-3161

3 880~3 904

热电动势范围

758-~788

1 260~1 290

1822~1 852

1447~1477

3 134-2 164

3 877~~3 907

表7铂-铜镍热电偶热电动势及充差I级

热电动势范围

3 493~3517

5 412~-5 448

7 420-7 582

9 507-9 595

11 655~11 771

'13 864~13 988

热电动势范围

3 473-~ 3 537

5 389~5 471

7 386~7 516

9 461~9 641

11 598~11 828

13 786-~14 066

单极热电动势的Ⅱ级允差供参考,出厂成品应按表5配对的Ⅱ级允差为依据。1

热电动势范围

5491587

2 720-- 2 79

热电动势范围

202~.· 222

325~- ---339

热电动势范围

- 2 396- 2 36

经供籍双方协议,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允许正负极配对供货,配对热电动势及允差应符合表5规定。2

5.5稳定性

由各种规格偶丝构成的热电偶,在空气中按表8规定的温度连续加热200h,其加热前后在该温度632

GB/T2903-1998

点热电动势变化的绝对值不超过表8的规定,表8

偶丝直径,mm

试验方法

6.1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用目力观察。

6.2尺寸测量

试验温度,C

190±10

240±10

290—10

340--10

热电动势变化,μV

相当于温度值,

偶丝的直径和圆度用精确度不低于0.01mmT分尺在偶丝的同一截面两个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测量,每卷(盘)偶丝至少应测量兰个不同部位。6.3不均匀热电动势试验

将在同一卷(盘)偶丝两端所取试样的端与Φ0.5mm的铂丝(铂丝的R1/R≥1.3920)焊接在起作为测量端,放进热中偶检定炉内,参考端置于0C,在表4规定的试验温度中保温2h·测量其对热电动势。同-卷(盘)偶丝试样间的对铂热电动势最大差值为其不均勾热电动势值6.4热电动势测量

按GB/T16701.2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温度按表9规定表9

偶丝直径,m

0.2,0.3,0.5

0. 2,0. 3,0. 5,0.8

1. 0,1. 2,1. 6,2. 0

6.5稳定性试验

试验温度,

200250

先将正负极偶丝焊成热电偶,并与二等标准铂10-铂热电偶捆扎在一起(标准偶的测量端应套上-端封闭的温氧化铝管),装入热电偶检定炉内,试样插入炉内的深度不小于300mm。炉温升到8规定的温度后,开始测量其热电动势,且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当其热电动势值稳定在60让V范围内时,以该热电动势作为第一次测量值E。,同时记录时间,作为稳定性试验的起始时间,连续保温并每隔数小时监测热电动势,200h内所测热电动势值E与E。的最大差值|E一E,1为其稳定性值。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出厂检验

偶丝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厅可出厂。出厂检验项月:

a)表面质量;

b)尺寸;

c)不均匀热电动势;

d)热电动势。

7.1.2型式检验

GB/T 2903—1998

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广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常生产后,如原材料、「艺有较大改变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应不少十一次检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2抽样规则

7.2.1出厂检验应从生产的每卷(盘)偶丝的头、尾两端各取约1.1m进行检验,其中表面质量和尺小(7.1,1的a)b))两项应对整卷(盘)偶丝检验,7.2.2型式检验应从生产厂的成品库中任意抽取正、负极各不少下3卷(盘)的偶丝,在头部取约5.5m,尾部取约1.1m进行检验。其中表面质量和尺寸应对整卷(盘)偶丝检验。7.3判定规则

7.3.1出厂检验时,只要有~项不合格,则判定该卷(盘)产品为不合格产品7.3.2型式检验时,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进行全部复检,若仍有…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

8供应方式、包装及标志

8.1供应方式

偶丝应经退火供应。偶丝丧面应具有层均匀的氧化膜。若用户要求,允许以光亮丝供应。8.1.1

每卷(盘)偶丝只能出-一根丝材绕成,不得有接头,扭转及结节。8.1.2

8.1.3每卷(盘)偶丝重量应不小于表10的规定。表10

偶丝直径,mm

1.0,1.2,1.6,2.0

注:对于大量使用偶丝的用户,卷的重量可由供双方协议、8.2包装 

重量.kg

除Φ0.3mm和@0.5mm的偶丝可卷绕在线盘上外,其余规格的偶丝可绕成卷状,每卷全少捆扎两处,每卷(盘)用防潮材料包装。8.3标志

8.3.1每卷(盘)偶丝的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厂广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标记;

c)产品编号:

d)偶丝尺寸规格;

e)每卷(盘)偶丝的毛重和净重;f)出」年、月、月。

8.3.2每卷(盘)偶丝的产品合格证书上应标明: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

c)产品编号;

d)偶丝尺寸规格或标记;

e)本产品符合GB/T2903—1998;f)每卷(盘)的毛重和净重;

g)出厂年、月、口。

GB/T2903-1998

GB/T2903-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铜-铜镍热电偶丝的热电动势率及单极对铂分度表A1铜-铜镍,铜-铂,铂-铜镍热电偶在主要温度点的热电动势率(塞贝克系数S)如表A1所示。表A1

铜-铜镍

铜(TP)-铂(Pt-67)分度表如表A2所示,表A2

—195

S,μv/c

铜-铂

铜(TP)-铂(Pt-67)分度表

热电动势,μV

热电动势·μV

铜(TP)-铂(Pt-67)的分度表是由下列多项式计算出来的:et

式中系数为

铂-铜镍

(参考端温度为0()

温度范围

270℃~0℃

Cl5.8945482297

c 2. 1773546167×10 *2

cj2.8267617331X10 1

ct-2. 2561290632X10

Cs =9. 5020269020X10*?

co=2. 4127168233X108

C+3. 9107475678X10 10

Cs 4.2174034766X10-12

Cy 3. 0946718904 ×10-14

C =1- 5519300339X 10-16

Ch = 5. 2358609811x 10~ 19

C12 -1. 1363837913X10~ 21

T13 =1. 4330540792X10 24

Cl4 =7. 9795153927X10 25

GB/T 2903--1998

铂(Pt-67)-铜镍(TN)分度表见表A3。表A3

0C~400℃

C:5.8945482265

C2 - 1. 5091347652X10

ts=1.3859883242x10 4

C --1. 8273511649× 10

rs=1. 0336356491 x10

t#=--3. 0658265534× 10

C4.6815308235×10 14

Cs--- 2. 9740716812X101*

C --1. 4745034313 × 10 2)

3. 6594053087X 1023

铂(Pt-67)-铜镍(TN)分度表

热电动势,uv

热电动势,uv

铂(Pt-67)-铜镍(TN)的分度表是由下列多项式计算出来的:F

式中系数为

温度范围

270℃~0℃

Cl 3. 2853558134X10

c2= 2. 2420888181X10 *2

Cz-—1.6423294226X10-4

c4=—2. 5283170780X10 6

Cs --4.8822494609X10-8

te=1.4760116404X10-9

C=--3. 0363214731X10-1

o℃~400℃

(参考端温度为0℃)

*-4762

-2 167

C = 3. 2833558138 X 10

cg-1. 8200880227X102

--2454

Gs=6. 7583601624 x105

G4-—3. 6087451975X10 7

Cs=6. 6052443623X10 10

G6= --1. 5749323771X10 13

G7— —1. 3361729442X101s

温度范围

270 C~0C

: 3. 6800948830×10-13

tg -- -2. 7331969785 ×10 1

tlo--1.2677055605×1017

Gul=-3. 5899475217X10 20

Ctz=-5. 6829864280X10 23

13=3.8551373085×1026

GB/T 2903-- 1998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0℃400℃

Cx- 2. 2278151391× 10 18

Cy=--1.4745034313X0

C=3.6594053087X1035

铜丝及铜镍合金丝的物理参数

偶丝熔点、密度、电阻率、平均电阻温度系数、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如表B1所示。表B1

熔点,

20C时的密度.g/cm

20℃时的电阻率,μ2·cm

20℃~100℃范围内平均电阻温度系数,×101/℃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L=100 mm),%

≥196

铜镍合金丝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2903-1998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