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09 11:21:46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涉及到多个检测项目,以确保不锈钢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及方法:
检测项目包括:拉伸试验:评估螺栓、螺钉和螺柱在拉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扭力试验:测试螺钉和螺栓在扭转力作用下的应力反应。
尺寸和公差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规定的尺寸和公差。
使用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采用扭矩测试仪进行扭力试验。
通过盐雾试验、湿热测试等进行耐腐蚀性评价。
利用精密测量工具进行尺寸和公差的验证。
不锈钢螺栓:用于连接和固定零件的机械元件。
不锈钢螺钉:用于各种连接应用的螺纹紧固件。
不锈钢螺柱:用于需要延长螺纹长度的场合。
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不锈钢紧固件在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上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其在各类工程应用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标准号:GB/T 3098.6-2000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0-09-26
实施日期:2001-0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的、在环境温度为15~25℃条件下进行试验时,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性能可能不同。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2000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Bolts, screws and studs made of stainless - steelGB/T3098.6--2000
批准并发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日期:2000年9月26日
实施日期:2001年2月1日
14—3—1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3506~1:1997《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1部分:螺栓、
螺钉和螺柱》。
GB/T3098总的标题为:“紧固件机械性能”,包括以下部分:
-GB/T 3098.1—2000
栓、螺钉和螺柱
-—--GB/I 3098.2—-2000
粗牙螺纹
-GB/T 3098.3-—2000
定螺钉
-GB/T 3098.4-2000
细牙螺纹
攻螺钉
-GB/T 3098.5—2000
-GB/T 3098.6-2000
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7--2000
挤螺钉
—GB/T 3098.8—1992
热用螺纹连接副
-GB/T 3098.9--1993
效力矩型钢六角锁紧螺母
--GB/T 3098.10—1993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GB/T 3098.11—1995
自钻自攻螺钉
GB/T 3098.12—1996
螺母形保证载荷试验
-GB/T 3098.13—1996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与螺钉的扭矩试验和破坏扭矩10mm
-GB/T 3098.14--2000
螺母扩孔试验
GB/T 3098.15—2000
不锈钢螺母
GB/T 3098.16—2000
不锈钢紧定螺钉
-GB/T 3098.17—2000
公称直径1~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固件机械性能
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
平行支承面法
本标准未采用ISO3506--1附录1,其内容已列人引用标准(第2章)。
本标准是GB/T3098.6—1986的修订本之一,主要修改如下:
14 -—3 --- 2
a)仅规定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性能,标准名称亦相应修改;
b)不锈钢螺母及紧定螺钉,分别由GB/T3098.15及GB/T3098.16规定;
c)仅规定在环境温度为15~25条件下试验的机械性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性能可能不同(第1章):
d)适用范围中取消最小螺纹直径(1.6mm)的规定(第1章);
e)增加“对高温或零度以下使用的耐腐蚀性、氧化性以及机械性能,必须由使用者与制造者按每特殊场合进行协议。”(第1章);f)增加“所有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在退火状态下,通常是无磁的”(第1章);g)增加“A3\、\A5”组和“CI-110”级以及
“含碳量低于0.03%的低碳不锈钢,可增加标记‘L',如A4L-80\(图1);
h)调整材料部分元素的含量(表1);i)补充、调整马氏体和铁索体钢螺栓等的硬度(表3);
j)增加M6M16奥氏体不锈钢螺栓和螺钉的最小破坏扭矩(表4);
k)明确规定由材料组别和螺栓、螺钉和螺柱的长度决定产品应进行试验的项目,并对马氏体钢增加楔负载强度试验项目(6.1条和表5);1)对硬度试验增加“如有争议,应以维氏硬度试验(HV)为验收依据”(6.2.7条);m)增加螺柱的标志规定(3.2.2条);n)增加“包装标识”及“表面精饰”的规定(3.2.3条和3.3条);
o)取消旧标准附录 B伸长量;
p)增加附录B不锈钢类别与组别的说明;q)取消旧标准附录C的表 C1;
I)增加附录E耐氯化物导致应力腐蚀的奥氏体不锈钢、附录F高温下的机械性能和低温下的适用性、附录G奥氏体、A2组(18/8钢)晶间腐蚀时间一温度图以及附录 H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性。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3098.6—1986有关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B~附录 H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负责,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ISO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各国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通过ISO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如对某一技术委员会所进行的项目感兴趣时,也可加该委员会。与ISC)有关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标准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所有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出版需要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3506-1由ISO/TC2紧固件技术责解释。
委员会SC1紧固件机械性能分委员会制定。本标准第一版与ISO3506-2和ISO35063对
ISO3506:1979进行了删改与补充,是技术性修订。ISO3506总名称为“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机械性能”,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螺栓、螺钉和螺柱
-第2部分:螺母
第5部分:紧定螺钉及类似的不受拉应力的紧固件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 B~附录 I是提示的附录。
在本标准的制定中,特别注意从根本上给出不锈钢紧固件的各种特性与碳钢和低合金钢紧固件的比较。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只能用冷加工而增加强度,所以不能采用淬火并回火。这些特点在机械性能的性能等级和试验程序的制定中已予认可。这一点,不同于碳钢和低合金钢紧固件关于屈服强度(服点)和伸长率(断后总的伸长量)的测量。14 -3—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的、在环境温度为15~-25℃条件下进行试验时,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性能可能不同。
本标准适用的螺栓、螺钉和螺柱:螺纹公称直径d≤39mm;
符合GB/T192规定的普通螺纹;
符合GB/T193规定的直径与螺距组合;符合GB/T196规定的基本尺寸;
符合GB/T197规定的公差;
任何形状的。
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紧固件,如可焊接性。
本标准未规定特殊环境下耐魔蚀性和耐氧化性而在附录E(提示的附录)中给出了在特殊环境中使用材料的一些信息。关于腐蚀和耐腐蚀的定义,见ISO 8044。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对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的性能进行分级。某些材料在空气中能使用到温度-200℃,而某些材料在空气中能使用到温度+800℃。温度对机械性能影响方面的资料,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对高温或零度以下使用的耐腐蚀性、耐氧化性以及机械性能,必须由使用者与制造者按每一特殊场合进行协议。附录G(提示的附录)给出了有关高温条件下含碳量对晶间腐蚀的影响情况。所有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在退火状态下,通常是无磁的;经冷加工后,有些磁性可能是明显的,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2—1981普通螺纹基本牙型GB/T 193--1981
(直径1~600mm)
GB/T 1961981
(1 600mm)
GB/T 197--1981
径1~355mm)
普通螺纹
普通螺纹
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
基本尺寸(直径
公差与配合(直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neq ISO
GB/T 228—1987.
6892:1984)
GB/T 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984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
GB/T 3098.1—2000
螺钉和螺柱(idt ISO898-1:1999)14—3— 4
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ISO6507-1:1997)ISO)683-13:1986热处理钢、合金钢和易切第13部分:可锻不锈钢
ISO 3651 - 1: 1976
(将发行修订本)耐晶间
腐蚀不锈钢的测定第1部分:奥氏体和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在硝酸介质中测量质量损耗的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
ISO 3651 - 2: 1976
(将发行修订本)耐晶间
腐蚀不锈钢的测定第2部分:铁素体、奥氏体和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
网在硫酸介质中的腐蚀
ISO 4954 : 1993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ISO 8044 : 1988
(将发行修订本)金属和合金
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
5不锈钢第1部分:不锈钢
EN 10088 - 1: 1995
3标记、标志和裹面精饰
螺栓、螺钉和螺柱的不锈钢组别和性能等级的标记制度,见图1。材料标记由短划隔开的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标记钢的组别,第二部分标记性能等级。
钢的组别(第部分)标记由字母和一个数字组成,字母表示钢的类别,数字表示该类钢的化学成分范围。其中:A奥氏体钢;C—-马氏体钢;F—铁素体钢。
性能等级(第二部分)标记由两个数字组成,并表示紧固件抗拉强度的1/10。
示例:
1)A270表示:
奥氏体钢、冷加工、最小抗拉强度为700N/mm2(700MPa);
2 C4 - 70 表示:
马氏体钢、淬火并回火、最小抗拉强度为700N/mm2(700MPa)。
3.2标志
只有符合本标准的所有技术要求,紧固件才能按3.1条的标记制度进行标志和(或)标记。3.2.1螺栓和螺钉
螺纹公称直径d≥5mm的六角头螺栓和螺钉,以及内六角或内六角花形圆柱头螺钉,均应按3.1条中图1和图2进行清晰的标志。标志应包括钢的组别和性能等级,以及制造者的识别标志。其他类型的螺栓和螺钉也可尽量按此要求,并仅在头部进行标志。在不致造成混淆的前提下,允许有其他附加的标志。
3.2.2螺柱
钢的类别”
钢的组别1)
性能等级
奥氏体
冷加工
高强度软
萍火并
马氏体
淬火并
铁素体
萍火并软
图1螺栓、螺钉和螺柱不锈钢组别和性能等级标记制度1)图中钢的类别和组别的分级,在附录B(提示的附录)中说明,化学成分按表1规定。2)含碳量低于0.03%的低碳不锈钢,可增加标记“L\,如A4L-80。KY
图2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标志
1一制造者的识别标志;2-钢的组别;3—性能等级(a)六角头螺栓和螺钉的标志:(6)内六角和内六角花形圆柱头螺钉的标志(可选用的形式见3.2.1条);(c)螺柱的标志(可选用的形式见3.2.2条)注:左旋螺纹的标志见GB/T3098.1。60
冷加工
14—3— 5
螺纹公称直径d≥6mm的螺柱,应按3.1条中图1和图2进行清晰的标志。在螺柱的无螺纹杆部进行标患,标志应包括钢的组别和性能等级以及制造者的识别标志。如在无螺纹杆部不可能标志,则允许在螺柱的拧入螺母端仅标志钢的组别(图2)。3.2.3包装标识
所有规格的所有包装上,标志制造者的商标或识别标志和钢的组别及性能等级是强制性的。3.3表面精饰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符合本标准的紧固件应进行清洁和光亮处理。推荐最大限度地采用耐腐蚀钝化表1
奥氏体
马氏体
铁素体
0.09~0.15
0.17~0.25
处理。
4材料
按本标准生产的紧固件适用的不锈钢材料在表1中给出。
除非供需双方另有协议,化学成分应在钢组规定的范围内,由制造者选择。
在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场合,推荐按ISO36511
或ISO3651-2的规定进行试验。在此情况下,推荐采用稳定型的A3和A5,或者采用含碳量不超过0.03%的A2和A4不锈钢。
不锈钢组别与化学成分
化学成
分1),%
0.15 0.35
0.15~0.35
16 -19
15 ~20
17 19
12 ~[4
9~12
10~15
1.75 2.25
2),3)、4)
7)、8)
8)、10)
9)、10)
2)、10)
11)、12)
不锈钢的类别和组别,以及涉及其特性和应用的说明,在附录B中给出。已由ISO 683~13和ISO 4954标准化了的不锈钢示例,分别在附录((提示的附录)和附录D(提承的附录)中给出。
某些特殊用途的材料,在附录E中给出。3
1)除已表明者外,均系殿大值。2)硫可用硒代督。
3)如镍含量低于8%,则锰的最小含量必须为5%。4)镍含量大于8%时,对铜的最小含量不予限制。5)钼含量可能在制造者的说明书中出现。但对某些使用场合,如有必要限定钼的极限含量,则必须在订单中由用户注明。
6)钼含量可能在制造者的说明书中出现。7)如铬含量低于17%,则镍的最小含量应为12%。8)对最大含碳达到0.03%的奥氏体不锈钢,氮含量最高可达到0.22%。9)为了稳定组织,钛含量应≥5×C%~0.8%,并应按本表适当标志,或者锯和(或)含量应≥10×C%~1.0%,并应按本表适当标志。
!0)对较大直径的产品,为达到规定的机性能,在制道者的说明书中,可能有较高的碳含量,但对奥氏体钢不应超过0.12%
11)钛含量可能为≥5×C%~0.8%。12)锯含量可能为≥10×C%~1.0%。5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表3或表4的规定。
143— 6
由马氏体钢制造的螺栓和螺钉的楔负载强度,不应小于表3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值。本章规定的机械性能适用于验收检查,并应按第6 章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摄2
奥氏体
A1、A2、
A3、A4
性能等级
奥氏体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抗拉强度
螺纹直径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品.2
1)a,和0.2是根据螺纹的应力截面积【As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计算出来的。2)按6.2.4条的规定测量紧固件实物的长度;d-一螺纹公称直径,
断后伸长量2
3)螺纹公称直径d>24mm的紧固件,其机械性能应由供需双方协议,并可按本表给出的组别和性能等级标志。表3
马氏体
组别性能等级
铁素体F14
马氏体和铁素体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抗拉强度。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2
1)o和.2是根据螺纹的应力截面积(As见附录A)计算出来的。2)按6.2.4条的规定测量紧固件实物的长度;d-3)淬火并回火,最低回火度为275℃。4)螺纹公称直径d≤24mm
螺纹公称直径。
奥氏体钢螺栓和螺钉的破坏扭矩破坏扭矩MBmin,N·m
性能等级
对马氏体和铁素体钢紧固件的破坏扭矩值,应由供需双方协议。
6.1试验项目
断后伸长量2)
147-209
209-314
228~323
147~209
209~314
128209
171 ~271
M1.6~M16(粗牙螺纹)
21 ~35
破坏扭矩MBminN·m
性能等级
155-220
220~330
350~440
240340
155~220
220~330
135~220
180~285
试验项目应符合(由材料组别和螺栓、螺钉或螺柱的长度决定)表5规定。
6.2试验方法
6.2.1总则
所有长度测量的误差应不大于±0.05mm。14—3— 7
抗拉强度
1≥2.5d3)
1≥2.5d3)
≥2.5d3)
1≥2.53)
1≥2.5g3)
(≥2.5d3)
1≥2.5d)
1≥2.5d3)
1≥2.sd3)
破环扭矩
螺栓、螺钉或螺柱的长度。
螺纹公称直径。
~无螺纹杆部长度。
1)对≥M5 的规格。
试验项目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2
1=:2.5d3)
t≥:2.5d3)
t≥2.5d3)
1≥:2.5d3)
1≥2.5d3)
(≥2.5a3)
2)对 所有拉力试验,应使用夹头能自动定心的试验机,以免试件承受任何横向载荷,见图3。按6.2.2条~6.2.4条进行试验用的下夹头应为率硬的螺纹夹头,其硬度不应低于45HRC,内螺纹的公差应为5H6G。 6.2.2抗拉强度6b 根据GB/T228和GB/T3098.1的规定,抗拉强度应在长度等于或大于2.5d的紧固件上进行测量。承受拉力载荷又未旋合的螺纹长度应大于或等于Id 断裂应在螺栓或螺钉头部支承面和下夹头的端面之间发生.。 测得的b值应符合表2或表3给出的数值。6.2.3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6g0.2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C,0.2仅在螺栓和螺钉实物上进行试验。本试验仅适用于长度等于或大于2.5d的紧固件。 当试件承受轴向拉力载荷时,测量螺栓或螺钉的断后伸长量,见图3。 试验时,先将试件拧入淬硬的螺纹夹头内,其拧人深度为1d,见图3。 力-伸长曲线应按图4所示绘出。计算0.2的夹紧长度,取自头部支承面与螺纹夹头端面之间的距离L3,见图3、表2和表3的注2)。夹紧长度的0.2%,是相当于力一伸长曲线的水平(伸长)轴线上的一段刻度(OP),从曲线的直线部分水平地划一直线,并取相同的数值即QR。通过P和R点绘一直线,与力一伸长曲线相交于S点,14 --- -- 8 断后伸长量 (≥2.5a3) 1≥2.5d3) 1≥2.5d3) 1≥2.5d3) (≥2.5d3) t≥2.5d3) 要求进行 要求进行 要求进行 要求进行 楔负载强度 即相当于垂直轴线上T点的力。那么,该力除以螺纹的应力截面积,即可得出r0.2。伸长量在螺栓或螺钉支承面与夹头端面之间进行测量。 图3带自动定心的螺栓伸长计 图4测定0.2的力一伸长曲线图 6.2.4断后伸长量 断后伸长量应在长度等于或大于2.5d的紧固件上进行测量 拉断前 拉断后 测量螺栓或螺钉的长度L1,见图5。然后,将紧固件拧人淬硬的螺纹夹头内,其拧入深度为一倍螺纹公称直径(1d),见图3。 拉断紧固件后,将试件断裂部分紧密吻合,然后测量长度L2,见图5。 断后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α= L2- L, 求得的值应大于等于表2或表3的规定值。如要求用机加工试件进行该项试验,则试验值应由双方协议: 6.2.5破坏扭矩MB 破坏扭矩应使用图6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该扭矩测试装置的误差应不大于表4规定的破坏扭矩的±7%。 图5断后伸长量的测量 图6破坏扭矩MB的测试装置 1—开合模;2一首孔 14—3- 9 螺栓或螺钉的螺纹夹紧在一对带有盲孔的开合模中,被夹紧的螺纹长度应有1d,但不包括末端的长度,同时,至少有两扣完整螺纹伸出开合模的上方。 对螺栓或螺钉施加扭矩,直至断裂。试件应符合表4的规定。 6.2.6马氏体钢螺栓和螺钉(不包括螺柱)实物的楔负载试验 本试验应使用GB/T3098.1给出的楔垫尺寸,见表6。 螺纹公 称直径 d≤20 20 楔垫尺寸 无螺纹杆部长度 t≥2d 10°±30″ 6° ± 30 全螺纹或无螺纹杆部长度 6° ±30 4°±30 6.2.7 硬度 HB、HRC 或 HV 硬度试验按GB/T231(HB)、GB/T230(HRC)或GB/T 4340.1(HV)的规定进行。如有争议,应以维氏硬度试验(HV)为验收依据。螺栓或螺钉硬度试验,应在其末端、圆周半径的1/2处进行。仲裁试验,应在距末端1d的截面上进行。 硬度值应在表3给出的范围内。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外螺纹的应力截面积的计算 螺纹的应力截面积A,按下式计算:A,=(d2tda)2 -螺纹中径的基本尺寸,mm; 式中 d2— d,螺纹小径的基本尺寸(d,)减去螺纹原始三角形高度(H)的1/6值,即: ds=di-% 螺纹原始三角形高度(H= 0.866025P),mm; P螺距,mm; —圆周率,元=3.1416。 14—3—10 粗牙螺纹 B1总则 螺距。 螺纹的应力截面积 螺纹的应 力截面积 细牙螺纹 M10×1.25 M22 × 1.5 M24×2 M27×2 M30×2 M33×2 M36×3 M39 ×3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不锈钢类别与组别的说明 螺纹的应 力截面积 在 GB/T 3098.6、GB/T 3098.15 和 GB/T3098.16中采用的钢,涉及以下钢类:奥氏体钢:AlA5 马氏体钢:C1~C4 铁素体钢:F1 本附录是对上述钢的性能说明。本附录还给出非标准化FA组钢的某些资料。这类钢具有马氏体-奥氏体组织。B2A类钢(奥氏体组织) 在 GB/T 3098.6、GB/T 3098.15 和 GB/T3098.16中规定了A1~A5五个基本组。他们不能淬火,通常是无磁的。为了减少对加工硬化的敏感性,对A1~A5钢可添加铜的成分,如表1的规定。对亚稳定型的A2和A4组钢,适用于以下情况:氧化铬能提高钢的抗腐蚀性,低的含碳量对亚稳定型的钢极为重要。因为铬对碳有高的亲和力,碳化铬能够替代高温下更容易生成的氧化铬(附录G),对稳定型的A3和A5组钢,适用于以下情况:Ti、Nb或Ta元素影响碳的存在,导致氧化铬达到其最大含量。 对海洋或类似的使用环境,要求Cr和Ni含量各约20%,Mo的含量为4.5%~6.5%。当有高的腐蚀倾向时,应向专家咨询。B2.1 A1 组钢 Al 组钢是为机械加工专门设计的。该组钢具有高的硫含量,故比相应标准硫含量钢的耐腐蚀能力低。B2.2A2 组钢 A2组钢是最广泛使用的不锈钢,用于厨房设备和化工装置。该组钢不适用于非氧化酸类和带氯成分的介质,如游泳池和海水。 B2.3A3组钢 A3组钢是稳定型的“不锈钢”,钢的性能与A2组钢相同。 B2.4A4组钢 A4组钢是“耐酸钢”,含有Mo元素,能提供相当好的耐腐蚀性。A4通常用于化纤工业。本组钢是为沸腾硫酸面开发的(因此取名“耐酸”),并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于含氯化物的场合。A4还常用于食品T.业和造船.[.业。 B2.5A5组钢 A5 组钢是稳定型的“耐酸钢”,钢的性能-与 A4组相同。 B3F类钢(铁素体组织) F1组铁素体钢在GB/T 3098.6和 GB/T 3098.15中采用。F1组钢通常不能淬硬,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也不应进行淬火。F1组钢是有磁性的。B3,1 F1 组钢 F1组钢通常用于较简单的装置。该装置应避免具有C和N含量极低的特纯铁素体,如有需要,F1组钢能代替A2和A3组钢。通常具有更高的含铬量。B4C类钢(马氏体组织) C1、C3和C4三组马氏体钢在GB/T3098.6和GB/T3098.15中采用。他们能火到极高的强度并且是有磁性的。 B4.1 C1 组钢 CI组钢的耐腐蚀性有限,用于涡轮、泵和刀。B4.2C3组钢 C3组钢耐腐蚀性比C1钢好,但仍是有限的,用于泵和阀。 B4.3 C4 组钢 C4组钢的耐腐蚀性有限,用于机械加工材料,其他方面与 C1 组钢类似。 B5FA类钢(铁素体奥氏体组织)FA类钢在GB/T3098.6、GB3/T3098.15和GB/T3098.16中尚未采用,但很有可能在将来采用。这类钢是所谓双相钢。最初开发的FA钢有些缺陷,这些缺陷已在近来开发的钢中克服。FA钢比A4和A5钢有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强度,它还有优良的耐点蚀和裂缝腐蚀性。 成分示例在表 B1中给出。 铁素体一奥氏体钢-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铁素体奥氏体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不锈钢成分技术条件 (摘自ISO683-13:1986) 钢的1 maxmax 1.0|1.00.040 / 0.030max 1.0 /1.0 | 0.040/ 0.030max 0.08max1.01.00.0400.030max 0.025max31.01.00.0400.030max0.025maxF 0.09 ~ 0.151.01.00.040 0.08 ~0.15|1.01.5|0.060 0.15~0.354 [0.16 ~0.251.0 1.00.040 00.15-0.34 0.10 ~0.171.01.50.060 0.14~0.231.01.00.040 0.26 ~0.351.01.00.040 化学成分2),% 铁素体 16.0~18.0 16.0~18.0 16.0 ~ 18.00.90 ~1.30 17.0 ~ 19.01.75 ~ 2.50 11.5~13.5 12.0~14.00.60max7) 15.5 ~ 17.5 0.60max7) 15.0 ~ 17.5 12.0~14.0 1.7: 1.518.5 17×%C≤1.10 紧固件组 别标记*) 14-3—11 maxmax 1.02.00.045 1.02.00.045 1.02.00.060|0.15~0.35 1.0|2.00.0450.030max 1.02.00.045 1.02.00.045 1.02.00.045 1.02.00.045 1.02.00.045 0.030tmax 1.02.00.045 1.02.00.045 1.02.00.045 0.12~0.22 0.12~0.22 0.12~0.22 化学成分2)% 奥氏体钢 17.0~19.0 17.0 ~19.0 17.0 ~ 19.0 17.0~19.0 17.0 ~19.0 铁豪体钢 17.0~19.0 16.5~18.5 16.5~18.5 16.5~18.5 16.5~18.5 16.5~18.5 16.5~18.5 17.0 ~19.0 16.5~18.5 16.5~18.5 1)类型编号是暂定的,当制定有关的国际标准时,还会改变。2.0~2.5 10×%C 9.0~12.0- b1.0~ 13.d - 10.5~13.5 11.0~14.d 10×%c 11.0~14.0 11.5 ~ 14.5 5×%c≤0.80 5×%c0.80 紧固件组 Cu别标记4) 2)本表未列出的元素,未经用户同意,不能增加,除非需要精炼。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某些元素(来自制造过程中混人的度料或其他金属)的增加,因为这些元素会影响材料的率透性、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3)钼含量取决于含量。 4)不是 ISO 683-13 的内容。 5) (C+ N) max为0.040%。 6) 8× (C+ N) ≤(Nb+ Ti) ≤0.80%。7)在询问和签约订单之后,可能提供Mo含为0.20%~0.60%的钢。8)有极好的耐晶间腐蚀性。 9)稳定型钢。 10) 制造者可选择添加最大到 0.70 %的钼。11)对制造无缝钢管的半成品,镍含量可能增加0.5%。附录D (提示的附录) 冷镦和冷挤压用不锈钢 (摘自ISO4954:1993) 表 D1 钢的类型(标记1)) 铁素体钢 X3Cn17E 72X6Cr17E X6CrMo171E X6CrTit2E 75X6CrNb12E 14—3 -12 ISO 4954:1979 化学成分2),% 1.001.000.0400.03016.0 ~18.01.001.00 0.0400.03016.0~18.0 1.001.000.0400.03016.0~18.00.90~1.301.00 | 1.000.040|0.030] 10.5 ~12.51.00|1.00 10.040|0.030 10.5 -12.5 Ti: 6× %C≤1.0 Nb: 6×%C<1.0 紧圈件3) 组别标记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测试项目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