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0 16:37:19
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及方法: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 感官检测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嗅觉、味觉评估进行。
- 理化方法:通常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法如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方法。
- 重金属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相关仪器分析。
- 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上述标准主要涉及的产品是绿色食品的食用红花籽油。
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
标准号:NY/T 430-2000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0-12-22
实施日期:2001-04-01
标准状态:现行
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红花籽油(高级烹调油)。NY/T430-2000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NY/T430-2000
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的部分内容
NY/T430--2000
为判定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本标准主要起革人:谢勇、符书林、韩瑞都、及合、魏向利。180
1范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
Green food--Edible safflower seed oilNY/T 430—2000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红花籽油(高级烹调油)。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3--19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5009. 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0---1996
食品中黄曲鑫毒素B,的测定方法GB/T 5009. 22--19961
GB/T 5009. 271996
GB/T 5009.37--1996
食品中苯并(a)芪的测定方法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推的分析方法GB/T5525-198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6—1985
GB/T 5527-1985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5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 5528--1995
GB/T 5529--1985
GB/T 5530---1998
GB/T 5532—1995
GB/T 5533--1985
植物油脂检验杂志测定法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
植物油碘价测定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GB/T 5534—1995
GB/T5535.1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方法)GB/T5535.2--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5538—1995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10111-1988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7653-—1987大豆色拉油(已调整为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12-22批准2001-04-01实施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绿色食品green food
见NY/T391—2000中3.1。
3.2A级绿色食品A grade green food见NY/T 391--2000中3.3。
NY/T 430—2000
3.3红花籽油(又名红花油)safflowerseedoil从红花籽中提炼制得的油。
4要求
4.1原料产地应符合NY/T391之规定。4.2特征要求
特征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特征要求
折光指数(no)
相对密度(20℃/4℃)
碘价(1g/100g)
皂化值(KOH mg/g油)
4.3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 2感要求
透明度
气味、滋味
4.4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
理化要求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不皂化物g/kg
酸价,KOH mg/g
过氧化值,%
炭基价,mmol/kg
烟点,℃
净含量,mL
4.5卫生要求
卫生要求应符合表4规定。
1.476~~1. 480
0. 922~0.930
135~150
186~198
清晰、进明
无味、口感好
≤Y35R4
≥210
按包装标示规定,负储符合函家包装商品计量规定项
不溶性杂质,%(m/m)
水分及挥发物,%(m/m)
含皂量,%(m/m)
黄曲睾毒素 Bt ,μg / kg
苯井(a)花·μg/kg
乐果,mg/kg
敌敌畏,mg/kg
杀螺硫磷,mg / kg
倍硫磷.mg / kg
(以 As 计),mg/kg
汞(以 Hg 计),mg/kg
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 /kg
NY/T 430--2000
表 4卫生要求
注:其他农药的限量指标应符合 NY/T 393之规定。4.6营养要求
营养要求应符合表 5规定。
亚油酸,%
不饱和脂肪酸,%
试验方法
表5营养要求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按 GB/T 5009.3执行。5.2碑的测定按GB/T5009.11执行。5.3汞的测定按GB/T5009.17执行。5.4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按GB/T 5009.20执行。5.5黄曲霉家B,的测定按GB/T5009.22执行。5.6苯并(a)花的测定按GB/T5009.27执行。5.7羰基价的测定按GB/T5009.37执行。5.8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的鉴定按GB/T5525执行。5.9
密度的测定按GB/T5526执行。
5.10折光的测定按GB/T5527执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按GB/T5528执行。5.11
杂质的测定按GB/T5529执行。
酸价的测定按GB/T5530执行。
碘价的测定按GB/T5532执行。
含皂量的测定按GB/T5533执行。皂化值的测定按GB/T5534执行。不皂化物的测定按GB/T5535.1.GB/T5535.2执行。指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NY/T 430—-2000
5.18过氧化值的测定按GB/T5538执行。5.19烟点的测定按GB7653—1987中附录A执行。6检验规则
6.1不合格分类如下
样品中的特征、感官、理化要求中各项目若不符合指标要求应记作不合格。A类不合格:折光指数、比重、碘价、皂化价、透明度、气味、滋味、酸价、羰基价、黄曲霉素B1、苯并(a)芪、乐果、敌敌畏、杀硫磷、倍硫磷、砷、汞、浸出油溶剂残留。B类不合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色泽、烟点、不皂化物、含皂量、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值。
6.2交收检验
6.2.1批次
同一生产期内生产的产品,经包装后出厂,为同一批产品。每批产品出厂前进行例行检验,出厂时应附有生产厂技术质检部门签署的质量合格证。6.3抽样
按GB/T10111随机抽样标准执行,抽检样品的数量应符合表6规定。表6抽样数量
批量,件数
≤500
6.4型式检验
抽取件数
每件采样量,kg
型式检验是按规定要求,定期或在特殊情况下,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例行检验。型式检验需每个生产季节进行一次。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亦应进行。a)更改原料,
b)更改关键工艺,
c)更改关键设备;
d)绿色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6.5判定规则
受检样品中有一项A类不合格时,则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受检产品中允许有一项B类不合格,当超过一项时,则判整批产品不合格。受检样品检验不合格时,应按6.3规定重抽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最终检验结果。7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7.1标志
7.1.1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均应标注绿色食品标志,具体标注按有关规定执行。7.1.2标签标志
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标签按GB7718规定执行。7.2包装、贮存、运输、图示标志包装、贮运、图示标志按GB191执行。184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NY/T 430-2000 绿色食品 食用红花籽油》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