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1 08:31:31
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其中涵盖的相关内容通常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等几个主要方面。以下是对此的概述: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密封性能检测:通常通过将气门嘴安装在对应的轮辋上并施加气压进行检测。
- 抗拉强度测试:使用专业拉伸试验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气门嘴施加拉力,测试其极限强度。
- 耐腐蚀性能测试:通常采用盐雾试验或化学腐蚀试验评估气门嘴的耐腐蚀性。
- 耐高低温性能测试: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放置气门嘴以评估其性能变化及材料的稳定性。
- 材料成分分析:利用光谱分析方法检测气门嘴中所用材料的化学成分。
涉及产品:
- 各类机动车辆(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无内胎气门嘴
- 用于特定工业设备的无内胎气门嘴
- 其他需要使用卡扣式气门嘴的场合
以上概述基于对标准内容一般性的解析,为了获得更加详细且准确的信息,建议参考最新版本的标准文件及相关检测规范。
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
标准号:GB 12836.1-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6-02
实施日期:2000-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无内胎卡扣式气门嘴的产品型号标记、产品结构型式、零件结构和尺寸及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轮辋孔径为11.3mm及15.7mm,额定气压不大于420kPa的无内胎轮胎用气门嘴。GB12836.1-1999无内胎气门嘴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GB12836.1-1999
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的部分内容
GB12836.1—1999
本标准中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非等效采用了德国标准DIN7780—1982和DIN78030—1983。本标准是根据近几年来我国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发展和生产情况对GB12836-1991进行修订的。
无内胎气门嘴按结构型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卡扣式气门嘴和压紧式气门嘴。本标准仅是无内胎气门嘴的第1部分,所以考虑到今后与作为第2部分压紧式气门嘴共同一个标准号,这次将国家标准号改为GB12836.1。
本标准在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系列的规格,由原来的2种增加至现在的8种,使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规格基本齐全;本次修订新增了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耐奥氧能力”的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次修订新增了部分检查项目,将部分项目进行了分列,本次修订提高了部分检查项目的合格质量水平(AQL)。本次修订将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出厂后贮存期作了修改。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12836—1991。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气门嘴厂负责起草,山东气门嘴厂、公主岭气门芯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晓华、张秀香、王祝三。本标准于1991年4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门嘴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24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
Tubeless valves
Part 1:Snap-in valves
GB12836.1—1999
代替GB128361991
本标准规定了无内胎卡扣式气门嘴(以下简称气门嘴的产品型号标记、产品结构型式、零件结构和尺寸及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轮辆孔径为11.3mm及15.7mm,额定气压不大于420kPa的无内胎轮胎用气门嘴。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I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人硬度试验方法GB1795--1996轮胎气门芯
GB1796—1996轮胎气门嘴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3900—1997轮胎气门嘴系列GB9764-1997轮胎气门嘴芯腔
GB9765--1997轮胎气门嘴螺纹
GB/T9766-1994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3产品型号标记
3.1产品型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3900的规定。3.2标记示例
长49mm,适用于轮辆孔径为11.3mm的卡扣式气门嘴的标记为:无内胎气门嘴22-01-3GB 12836. --- 1999.
4产品结构型式
产品结构型式应符合图1的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6-29批准246
2000-05-01实施
5气门嘴零件的结构、尺寸及材料1999
GB12836.1
1—防护帽;2—气门芯;3嘴体
本标准所有图、表中的尺寸单位均为 mm。5.1嘴体
5.1.1结构型式及尺寸应符合图2的规定。5.1.2螺纹5V1、8V1应符合GB9765的规定。5.1.3芯腔应符合GB9764的规定。Z2-01-1气门嘴用1B号芯腔,其他型号气门嘴用1A号芯腔。5.1.4嘴体金属杆材料为黄铜,嘴体弹性体材料为橡胶。5.2气门芯
气门芯应符合GB1795的规定。Z2-01-1气门嘴用TC1气门芯,其他型号气门嘴用TC1或TC2气门芯任选。
5.3防护帽
防护帽应符合GB1796的规定。其型号由GB1796中规定的A、B、C三种中任选。247
Z2-01-1
Z2-01-2
Z2-01-3
Z2-01-4
Z2-01-5
Z2-01-6
Z2-01-7
Z2-01-8
Li生1
注:TRA-美国轮胎轮辋协会
GB 12836.1—1999
18V1螺纹
5V1螺纹
轮辋孔
相应的TRA型号
TR414L
6技术要求
6.1外观
GB 12836.1—1999
6.1.1弹性体外表面不得有夹杂物、气泡、海绵状、裂纹等影响气门嘴性能的缺陷。6.1.2嘴体内孔不允许有影响气门嘴功能的橡胶粘附。6.1.3嘴体外螺纹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橡胶粘附。6.2弹性体硬度
6.2.1在交货状态时:邵尔A硬度70士5。6.2.2在100℃高温下经48h高温时效处理后:邵尔A硬度小于80。6.2.3在一40℃低温下经144h低温时效处理后:邵尔A硬度小于90。6.3装配性能
拉人力:250~600N。
拉脱力:大于750N。
6.4橡胶与金属的结合
在橡胶经过剥离以后,嘴体金属杆的附胶率不得少于90%。6.5密封性能
在工作压力下,在温度为40~100℃下,应保证整个气门嘴的密封性能6.6耐臭氧能力
经耐臭氧试验后,气门嘴弹性体不得出现裂纹。7试验方法
7.1外观
目测检验。
7.2弹性体硬度
7.2.1常温硬度试验
在图3所示的部位任选一点,将充分干燥的气门嘴按GB/T531的规定测其硬度,然后绕气门嘴中心轴依次旋转120°测第2、第3点硬度。取三点硬度的中位数为试验结果。测点
支承柱
7.2.2低温硬度试验
GB12836.1—1999
将低温时效处理后的气门嘴嘴体取出并恢复常温后按7.2.1试验。7.2.3高温硬度试验
将高温时效处理后的气门嘴嘴体取出并恢复常温后按7.2.1试验。7.3装配性能
7.3.1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24h以上才能进行。7.3.2试验应在18~~28C的室温下进行。7.3.3以水作润滑剂浸湿的气门嘴在拉力试验机(最大负荷为2000~~5000N,示值相对误差为土1%,相对变动值为1%)上,以80~100mm/min的速度通过图4所示的板孔进行拉拔。当嘴体上的定位环全部通过板孔后立即停止,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即为拉人力。7.3.4继续按图4所示施加拉力,直至嘴体从板孔中脱出或弹性体断裂,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即为拉脱力。
试验板
Z2-01-1
Z2-01-2
Z2-01-3
7.4橡胶与金属的结合
试验孔d
11.5±0.02
7.4.1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24h以上才能进行。7.4.2试验应在18~28C的室温下进行。规
Z2-01-5
Z2-01-6
Z2-01-7
Z2-01-8
试验孔d
11.5±0.02
15.9±0.02
11.5±0.02
7.4.3气门嘴按图5所示,在其两对面处切开,切口直至金属杆为止,然后将两半弹性体在拉力试验机上按图6所示使之从金属杆上剥离,剥离速度为80~100mm/min。250
GB 12836. 1—1999
7.4.4附胶率的测定:在7.4.3试验完成后,目测剥离表面的脱胶面积,按下式计算附胶率:附胶率(%)=
7.5气门嘴密封性能
脱胶面积
金属杆包胶表面总面积,
7.5.1气门芯与嘴体的密封性试验按GB/T9766规定执行。7.5.2嘴体与轮辋孔的密封性试验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24h以上才能进行。X 100%
把气门嘴装在带有图4所示试验孔的密闭容器上,依次进行下述试验。气门嘴在浸入液体过程中表面形成的气泡不应视为泄漏。a)室溢试验:试验应在18~28℃的室温下进行。向容器内充入420kPa的压缩空气,气门嘴嘴口向上,将容器浸入水中,定位环在水面下15mm,然后把气门嘴弯折25°,绕轮辋孔中心在15~~45s内匀速转动一周,0.5h内重复转动5次,整个过程中不得有气泡逸出水面,试验过程中,容器内应保持420kPa的恒压。
b)低温试验:将装有气门嘴的密闭容器充分干燥后,放人一40℃土2℃的低温箱内存放48h,然后向容器内充人420kPa的压缩空气,嘴口向上浸人一40℃士2C的乙醇中,再按a规定试验。c)高温试验:将装有气门嘴的密闭容器,放入100C土2℃的高温箱内存放48h,取出后向容器内充入420kPa的压缩空气,嘴口向上浸人40C士2C的水中,再按a试验。7.6耐臭氧能力试验
以水作润滑剂没湿的气门嘴,按图7所示夹具安装,在温度为40C土2C、相对湿度为(55士10)%和(50±5)×10°‘的臭氧浓度环境下进行72h的试验。251
Z2-01-1
Z2-01-2
Z2-01-3
Z2-01-4
8检验规则
2.75±0.02
GB12836.1—1999
试验板孔边缘倒圆角
试验板
试验孔d
11.5±0.02
Z2-01-5
Z2-01-6
Z2-01-7
Z2-01-8
8.1气门嘴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8.2气门嘴的抽样程序及其实施应符合GB/T2828的规定。试验孔d
11.5±0.02
15.9±0.02
11.5±0.02
8.2.1检查批:本标准规定同型号的气门嘴的每一个人库批或发货批为一个检查批。8.2.2不合格分类:本标准把不合格按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各类项目又分为若干个检查组,按表1中的规定。8.2.3合格质量水平(AQL)和检查水平(IL):各检验组的合格质量水平(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和检查水平,按表1中的规定。8.3按表1的检查分组分别实施检验,判定合格或不合格。8.4逐批检查后的处置:逐批检查后的处置应按GB/T2828的规定。252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6.5中嘴体与气门芯的密封性
GB 12836. 1-
6.5中嘴体与轮辆孔的室温密封性6.5中嘴体与轮辋孔的低温密封性6.5中嘴体与轮辋孔的高温密封性16.4橡胶与金属的结合
6. 2 中交货状态的弹性体硬度
6,2 中低温处理后弹性体硬度
6.2中高温处理后弹性体硬度
6.3装配性能
6.6耐奥氧能力
5.1.3中锥孔位置尺寸10+4
5.1.3中喉径43.88
5.1.2、5.1.3条中 5V1螺纹中径项径、深度C116.1.2规定的外观质量
5.1.2中 8V1 螺纹的项径、中径6.1.1规定的外观质量
6.1.3规定的外观质量
注:A3、A4、B3、B4、B6检验组为型式试验项目9标志、包装和购存
9.1标志
检验方法
按GB/T9766规定
按7.2、1
用专用量具测量
用螺纹通规测量螺纹中径,用光滑通规光滑止规测量螺纹顶径
用螺纹通规测量螺纹中径,用光滑通规光滑止规或通用量具测量顶径目测
9.1.1气门嘴嘴体上应有制造厂和产品型号标志(允许使用TRA型号标志)。9.1.2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厂名称及地址、商标;
b)产品名称;
c)产品型号;
d)数量;
e)出厂日期。
9.2包装
GB12836.1—1999
9.2.1产品可以成套包装,也可以按零件包装。9.2.2内包装采用塑料袋,外包装采用纸箱或木箱。9.2.3包装箱(袋)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9.3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防高温、防曝晒、无油污的库房内,贮存期为6个月(自出厂日期起)。GB12836.1-1999《无内胎气门嘴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第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8月6日以质检办标函[2001]038号文批准,自2001年10月日起实施。
7.6耐臭氧能力试验中和(50士5)×10·的臭氧浓度环境下….”更改为·和(50士5)X10-…的臭氧浓度环境下”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1部分:卡扣式气门嘴》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