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2-11 09:52:50
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嘴》,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的概要:相关的检测项目:
密封性能测试: 确认气门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泄漏气体,确保其密封效果。
耐久性测试: 测试在长期使用条件下气门嘴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耐腐蚀测试: 对材料进行腐蚀性环境测试以确保其抗腐蚀能力。
材料成分分析: 确保制作气门嘴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的成分。
尺寸与几何公差检测: 确认气门嘴各部分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规格要求。
检测方法:
气密性检测: 使用专用设备在特定压力下进行气密性测试,以检查是否存在微漏。
视觉及显微检查: 通过放大手段检查产品的表面缺陷和材质完整性。
材料化学分析: 使用化学分析法检测气门嘴材料的合规性。
耐腐蚀测试: 将气门嘴暴露在模拟腐蚀性条件下观察其表现。
涉及产品:
适用于各种型号和尺寸的车用大芯腔轮胎的气门嘴。
用于其他充气轮胎设备中的大芯腔气门嘴。
上述项目及方法确保了大芯腔轮胎气门嘴的质量和可靠性,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大芯腔轮胎气门觜
标准号:GB 12837-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6-02
实施日期:2000-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大芯腔轮胎气门嘴的分类与标记、结构型式、零件结构尺寸及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压路机和平地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充气轮胎用气门嘴。GB12837-1999大芯腔轮胎气门觜GB12837-1999
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的部分内容
GB 12837—1999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JISD4207一1994《汽车轮胎气门嘴》,并参考了JATMA年鉴(1998)、TRA年鉴(1998)和ETRTO—1998标准指南。本标准是根据近几年来我国大芯腔轮胎气门嘴的发展状况和GB12837一1991的执行和使用情况修订的。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的主要差异:一补充了部分常用的气门嘴规格。-取消了部分气门嘴规格。
一根据TRA年鉴(1998)规定了部分气门嘴嘴体与嘴座及嘴座与轮辋的推荐装配力矩。修改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一根据气门嘴各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修订补充了检验规则。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GB12837—1991。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山东气门嘴厂负责起草,由上海气门嘴厂、沈阳橡胶机械厂参加起草。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冯林、陈德忠、刘其忠。本标准1991年4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全国轮胎轮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门嘴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25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芯腔轮胎气门嘴
Tyre valves for large core chamberGB 12837—1999
代替GB12837-1991
本标准规定了大芯腔轮胎气门嘴(以下简称气门嘴)的分类与标记、结构型式、零件结构尺寸及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压路机和平地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充气轮胎用气门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3900—1997轮胎气门嘴系列GB9764—1997轮胎气门嘴芯腔
GB9765—1997轮胎气门嘴螺纹
GB/T9766-1994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GB12835-1991胶座气门嘴
GB12838-1999大芯腔轮胎气门芯3产品分类与标记
产品分类与标记应符合GB/T3900--1997中3.1和3.2的规定。4结构型式
4.1气门嘴结构型式应符合表1和图1~图5的规定。4.2图1~图22中所有长度尺寸单位均为mm。4.3图2~图5中嘴体与嘴座装配时推荐装配力矩为7.9~9.0N·m,嘴座与轮辆装配时的推荐装配力矩为19.8~22.6N·m。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06-29批准256
2000-05-01实施
Z3-01-1
Z3-01-2
Z4-01-1
Z4-02-1
Z4-02-2
Z4-03-1
Z4-03-2
Z4-03-3
Z4-03-4
Z4-05-1
Z4-05-2
Z4-05-3
T3-01-1
T3-01-2
T4-01-1
T4-02-1
T4-02-2
T4-03-1
T4-03-2
T4-03-3
T4-03-4
T4-05-1
T4-05-2
T4-05-3
GB 12837—1999
防护帽
密封垫及密封圈
气门芯
注:代号“T”表示嘴体,\D”表示垫片,\M\表示螺母;“S\表示嘴座;\FD\表示密封垫;“FQ\表示密封圈\C\表示芯套;“TC\表示气门芯
螺纹12V1
螺纹12V1
螺纹 8V1
1.-嘴座;2桥形垫片,3.嘴体,4--气门芯;5.防护帽图1Z3-01型气门嘴
GB12837-1999
螺纹 12V1
螺纹13V1
螺纹17V3
1-防护帽,2—气门芯,3—嘴体;4-六角螺母;5--轮辋密封垫,6-嘴座;7--0型密封圈图2Z4-01-1型气门嘴
螺纹13V1
螺纹17V3
螺纹12V1
1---0型密封圈,2-嘴座;3--轮辋密封圈:4—六角螺母;5—螺套;6—橡胶套,7—嘴体;8—气门芯;9--防护帽图3Z4-02型气门嘴
螺纹12V1
螺纹13V1
!·嘴座;2圆垫片;3·轮辋密封垫;4-橡胶套;5-嘴体;6气门芯;7·-防护帽图4Z4-03型气门嘴
螺纹 17V2
GB12837—1999
螺纹13V2
螺纹17V2
螺纹12V1
1—嘴座;2轮辋密封垫3—六角螺母;4螺套;5—0型密封圈;6—嘴体;7—0型密封圈;8芯套,9—气门芯:10防护帽图5Z4-05型气门嘴
零部件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5.1嘴体
汽门嘴嘴体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2~表6和图6~图10的规定。注:图8~图10中的嘴体充许分段加工后焊装。表2
T3-01-1.T3-01-2
T4-01-1
T4-02-1、T4-02-2
T4-03-1、T4-03-2、T4-03-3、T4-03-4T4-05-1、T4-05-2、T4-05-3
螺纹12V】
B平面可以没有。
垫片D3-01与端体铆装。
2号芯腔
GB 12837—1999
垫片D3-01
图6T3-01型嘴体
T3-01-1
螺纹 12V1
螺纹13V1
T4-01-1型嘴体
螺纹 12V1
T3-01-2
2号芯腔
T4-02-1
T4-02-2
GB 12837--1999
橡胶套
螺纹13V1
图8T4-02型嘴体
橡胶套
螺纹13V1
图9T4-03型嘴体
T4-03-1
T4-03-2
T4-03-3
2号芯腔
螺纹 12V1
2号芯腔
T4-03-4
5.2垫片
娠纹17V2
GB 12837—1999
图10T4-05型嘴体
T4-05-1
T4-05-2
ZAL鸡源
气门嘴垫片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7和图11~图12的规定。表7
图11D3-01型垫片
T4-05-3
冷轧钢板
5.3螺母
GB12837—1999
617,
图12D4-03型垫片
气门嘴螺母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8~表9和图13的规定。表8
5.4防护帽
图13M4-01型和M4-05型螺母
螺纹17V3
螺纹17V2
气门嘴防护帽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10和图14~图15的规定。表10
密封垫
5.5嘴座
密封垫
狐纹12V1
6最大
GB 12837--1999
螺纹 12V1
416最大
图14D型防护帽
图15E型防护帽
气门嘴嘴座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11和图16~图19的规定。表11
黄铜(胶座材料为橡胶)
螺纹 17V3
螺纹13V1
S4-01型嘴座
GB 12837—1999
螺纹12V1
螺纹8V1
图16S3-01型嘴座
螺纹 13V1
S4-03型嘴座
5.6密封垫及密封圈
螺纹17V2
GB128371999
图19S4-05型嘴座
气门嘴密封垫及密封圈的类型、结构尺寸及材料应符合表12~表13和图20~图21的规定。表12
图20FD1型密封垫
FQ型O型密封圈
C4-05型芯套材料为黄铜,其结构尺寸应符合图22的规定。266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觜》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