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11 18:15:56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 疲劳寿命测试: 测试V带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疲劳的周期数。
  • 磨损量测量: 衡量V带在试验过程中的磨损程度。
  • 断裂分析: 观察并记录V带断裂的情况,包括位置和形态。

检测方法:

  • 有扭矩法: 这是一种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的方法,通过施加一定的扭矩来测试V带的性能和疲劳寿命。
  • 标准工况试验: 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速度下进行测试,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涉及产品:

  • 汽车用V带
  • 工业机械用V带
  • 农业机械用V带

该标准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方法,确保V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和可靠性。

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

标准号:GB/T 14562-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1-02

实施日期:2000-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室检验V带疲劳寿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Z、A、B型普通V带和SPZ、SPA、SPB型窄V带及AV10、AV13型汽车V带。GB/T14562-1999V带疲劳试验方法有扭矩法GB/T14562-1999

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的部分内容

GB/T14562--1999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带的传动性能与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厂家、尤其是引进设备的企业要求按照先进国家所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来测定V带的疲劳寿命。因此对GB/T14562--1993《普通V带和窄V带疲劳试验方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新标准,在试验装置和试验程序方面等效采用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J637FEB89《汽车V带传动》。试验条件采用了德国公司的技术条件。对于以上两标准中未作规定的试验带轮轮槽部分的尺寸,则采用国际标准规定。修订后的新标准与原标谁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试验装置由二轮试验机改为三轮试验机,主动轮转速由4000r/min增加为4700r/min及4900r/min,主动及从动轮直径有所加大,试验载荷(扭矩)除B型带略小之外,其他型号带的载荷均比原标准大,试验带的张紧力有所减小,终止试验条件之一由滑动率第三次达到6%改为第二次达到8%。本标准中关于汽车V带的疲劳试验方法与GB/T11545&汽车V带疲劳试验方法》中的规定有所不同。这也是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所规定的。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GB/T14562—1993。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胶带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彬、武聪、韩徳深、张莉云。26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V带疲劳试验方法有扭矩法

V-belts---Fatigue test-Loaded method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室检验V带疲劳寿命的方法。GB/T14562-1999

代替GB/T14562-1993

本标准适用于Z、A、B型普通V带和SPZ、SPA、SPB型窄V带及AV10、AV13型汽车V带。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356.1—1997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带轮(基准宽度)槽形检验GB/T11357—1989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T13405-1992汽车V带轮

3方法提要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三轮试验机测定V带疲劳寿命的试验方法。疲劳寿命是指当V带达到终止条件时所累积的正常运转小时数。试验过程中,主动轮按规定的转速运转,在从动轮上施加一定的载荷(扭矩),张紧力通过张紧装置和张紧轮作用于被试V带上,张紧轮位置锁定。4装置

4.1疲劳试验机(见图1),应包括以下几部分:a)一个主动轮及其驱动装置;

七)一个从动轮和与其相联的加载装置;c)个可以对被试V带施加张紧力的张紧轮和张紧装置;d)一个测量被试V带滑动率的装置,测量精度为士1%。a2

1从动轮(与加裁装置相联);2—张紧轮;3-主动轮:4—被试V带注:1)45°是指试验开始时的角度,在试验中经再张紧后其大小会发生变化。图1三轮试验机传动简图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2-28批准266

2000-05-01实施

4.2试验带轮

GB/T14562-—1999

4.2.1试验带轮应用45号钢或机械性能不低于45号钢的其他碳素钢制造。轮槽表面硬度为HRC40~45。

4.2.2试验带轮直径及轮槽尺寸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和图2的规定E基准制见图2(a),有效制见图2(b)]。

主动轮和从动轮

张紧轮

有效直径

基准直径

有效直径

基准直径

基准宽度

有效宽度

主动轮和从动轮槽角

张紧轮槽角

最小槽深

精顶圆角最小半径

图2轮槽横截面

极限偏差

4.2.3试验带轮轮槽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廊算术平均偏差R,的数值不大于0.8μm。4.2.4试验带轮的平衡要求按GB/T11357的规定。±0.2

4.2.5试验带轮的外径及槽形(基准宽度制)按GB/T11356.1规定的方法检验。汽车V带轮按GB/T13405规定的方法检验。

4.3带轮的对准性偏差

各试验带轮应对准,偏差的最大值不得大于20°。5试样

试样长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基准长度

有效长度

GB/T 14562 --1999

820~~1080

890~1100930~1100900~1120900~11201250~1400试验条件

6.1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7~32℃。AV10

920-1 020920~1 020

6.2试验时,被试V带的传动装置附近不得有空气流动,但传动本身引起的空气流除外。6.3试验时主动轮的转速、从动轮的载荷及带的张紧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AV10,SPZ

AV13,SPA

7程序

7.1试验准备

主动轮转速n

r/min±2%

从动轮载P

张紧力F

185±10

240±10

410±10

410±10

495±10

820±10

将被试V带安装在试验带轮上,通过张紧轮对带施加规定的张紧力,不锁定张紧装置的位置,使其能在滑道中自由移动,开动试验机,使主动轮达到规定的转速。在上述条件下试验机运转5min士5s(不包括开机和停机时间)后,至少停止10min,然后将张紧轮中心锁定在其摆动范圈的中央位置上。7.2试验

7.2.1重新开动试验机使主动轮达到规定的转速,将规定的载荷迅速加到从动轮上。开始计时并记录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滑动率。让试验机在上述条件下连续运转,直至滑动率达到8%,或者直至被试V带达到终止条件。

7.2.2每当滑动率达到8%时立即停止试验机的运转,使其至少停止20min,将锁紧装置松开,使V带重新承受规定的张紧力,然后将张紧轮锁定在其摆动范围的中央,再重新开动试验机,重复第7.2.1的试验,直至滑动率再次达到8%,或者直至被试V带达到终止条件。7.3滑动率的计算

V带的滑动率等于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差除以主动轮转速。即:1-

式中:滑动率,%,

Ne——测量e值时的主动轮转速,r/min;一测量e值时的从动轮转速,r/min。7.4试验的终止

GB/T 14562—1999

当试验中出现被试V带断裂以及运转不稳定而不能均衡传递规定功率的现象或滑动率第二次达到8%时,终止试验并记录连续正常运转的累积小时数,作为疲劳试验结果。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依据的标准号;

b)试验机型号;

c)试验带的型号和长度及生产厂家(或代号);d)疲劳寿命(h);

e)再次张紧次数;

f)终止试验的理由;

g)偶然情况;

h)试验期间的平均室温;

i)试验日期、试验人员及试验单位。26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4562-1999 V带疲劳试验方法 有扭矩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